首页 / 正文

正法念处经

梵名Saddharma -smr!ty-upastha^na-su^tra 。凡七十卷。北魏般若流支译。音译萨怛啰麻悉麻啰地乌婆萨怛拏拏麻苏怛啰。又作正法念经。收于大正藏第十七册。本经起于外道以身口意三业诸问题质问新出家之比丘,世尊乃对此广说‘正法念处法门’,阐明三界六道之因果关系。亦即依十善业道品、生死品、地狱品、饿鬼品、畜生品、观天品、身念处品等次第,观六道生死之因果而详说厌离之道。该经思想系以比丘修道为主,虽属小乘范畴,然构思雄奇,笔致奔放,时时显露大乘思想之端倪。尤其对六道轮回之因果关系,有极正确与周密之描述。

《正法念处经》全部章节目录

(1)第一卷
(2)第二卷
(3)第三卷
(4)第四卷
(5)第五卷
(6)第六卷
(7)第七卷
(8)第八卷
(9)第九卷
(10)第十卷
(11)第十一卷
(12)第十二卷
(13)第十三卷
(14)第十四卷
(15)第十五卷
(16)第十六卷
(17)第十七卷
(18)第十八卷
(19)第十九卷
(20)第二十卷
(21)第二十一卷
(22)第二十二卷
(23)第二十三卷
(24)第二十四卷
(25)第二十六卷
(26)第二十七卷
(27)第二十八卷
(28)第二十九卷
(29)第三十卷
(30)第三十一卷
(31)第三十二卷
(32)第三十三卷
(33)第三十四卷
(34)第三十五卷
(35)第三十六卷
(36)第三十七卷
(37)第三十八卷
(38)第三十九卷
(39)第四十卷
(40)第四十一卷
(41)第四十二卷
(42)第四十三卷
(43)第四十四卷
(44)第四十五卷
(45)第四十六卷
(46)第四十七卷
(47)第四十八卷
(48)第四十九卷
(49)第五十卷
(50)第五十一卷
(51)第五十三卷
(52)第五十四卷
(53)第五十五卷
(54)第五十六卷
(55)第五十七卷
(56)第五十八卷
(57)第五十九卷
(58)第六十卷
(59)第六十一卷
(60)第六十二卷
(61)第六十三卷
(62)第六十四卷
(63)第六十五卷
(64)第六十六卷
(65)第六十七卷
(66)第六十八卷
(67)第六十九卷
(68)第七十卷

猜你喜欢
  指月录·瞿汝稷
  初分说经·佚名
  大乘智印经·佚名
  诸法勇王经·佚名
  胜思惟梵天所问经·佚名
  明报应论·慧远
  慈悲水忏法·知玄
  金光明经文句记·知礼
  宝行王正论·龙树
  大慧普觉禅师宗门武库·道谦
  金刚王菩萨秘密念诵仪轨·佚名
  陀罗尼杂集·佚名
  观音慈林集·弘赞
  仁王经疏·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林横舟·唐圭璋

      知不足斋丛书本霁山集卷二有“送横舟真士游茅山”诗。章祖程注:任真,平阳人,姓林氏。   大江词   寿仙尉十一月初一   一蓂呈秀,近迎长佳节,拟书云物。隐隐虹桥天际下,光照梅仙丹壁。鹏路横飞,蟾宫直上,早脱麻衣雪

  • 耶稣诞节歌·胡适

    冬青树上明纤炬(家家供一松树,树上悬彩插小烛无数,名曰圣诞节树), 冬青树下欢儿女。 高歌颂神歌且舞,阿母昨夜含笑语。 儿辈驯好神佑汝,灶前悬袜青丝缕。 神自突下今夜午(突,灶突也,俗名烟囱), 朱衣高冠须眉古。 神之格思不可覩,早

  • 庚子雅词·龚自珍

    辑于道光二十年,即庚子年,公元1840年。好事近·八月初十日即事兰桨昨同游,今日下楼无力。嗔我凌晨来早,道不曾将息。欢容惨黛霎时并,此景最难得。别有神方持赠,为清明寒食。①①原注:末句乃谜语也。生查子·又即

  • 卷三百三十·列传第二百十八·西域二西番诸卫·张廷玉

        ◎西域二西番诸卫   ○安定卫 阿端卫 曲先卫赤斤蒙古卫 沙州卫 罕东卫 罕东左卫 哈梅里   西番,即西羌,族种最多,自陕西历四川、云南西徼外皆是。其散处河、湟、洮、岷间者,为中国患尤剧。汉赵充国、

  • 卷一百四十三·列传第三十一·张廷玉

        王艮 廖升 周是修 程本立 黄观 王叔英 黄钺 王良 陈思贤 程通 高巍 高贤宁 王琎 周缙 牛景先   王艮,字敬止,吉水人。建文二年进士。对策第一。貌寝,易以胡靖,即胡广也。艮次之,又次李贯。三人皆同里,并授

  • 卷一 杂事第一·刘向

    昔者,舜自耕稼陶渔而躬孝友,父瞽瞍顽,母嚚,及弟象傲,皆下愚不移。舜尽孝道,以供养瞽瞍。瞽瞍与象,为浚井涂廪之谋,欲以杀舜,舜孝益笃。出田则号泣,年五十犹婴儿慕,可谓至孝矣。故耕于历山,历山之耕者让畔;陶于河滨,河滨之陶者,器不苦

  • 卷一九三 唐紀九·司马光

      起著雍困敦(戊子)九月,盡重光單閼(辛卯),凡三年有奇。   太宗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貞觀二年(戊子,公元六二八年)   九月,丙午,初令致仕官在本品之上。   上曰:「比見羣臣屢上表賀祥瑞,夫家給人足而無瑞,不害為堯、舜;百姓愁

  • 冯翊王高润传·李延寿

    冯翊王高润,字子泽,神武帝的第十四个儿子。幼小时,神武帝称赞他说:“这是我家的千里驹呀!”天保初年受封,历任东北道行台右仆射、都督、定州刺史。他容貌俊秀,仪表出众。年龄已十四五岁,他的母亲郑妃还与他睡在一起,外面颇有污

  • 卷一百二十六之十一·雍正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一百二十六之十一 朱批田文镜奏摺 雍正五年九月十一日河南总督【臣】田文镜谨 奏为恭谢 天恩仰祈 圣鉴事窃【臣】於雍正五年六月二十四日据

  • 繇役第四十九·桓宽

    大夫曰:“屠者解分中理,可横以手而离也;至其抽筋凿骨,非行金斧不能决。圣主循性而化,有不从者,亦将举兵而征之,是以汤诛葛伯,文王诛犬夷。及后戎、狄猾夏,中国不宁,周宣王、仲山甫式遏寇虐。《诗》云:‘薄伐猃狁,至于太原。’‘出

  • 子道第二十九·荀况

    [题解]本篇开始几段论及孝道,所以以“子道”为篇名。但本篇并不限于论述孝道,它也记载了孔子及其学生对其他方面的问题所发表的言论。[原文]29.1入孝出弟(1),人之小行也。上顺下笃,人之中行也。从道不从君,从义不

  • 卷三十九·高闶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集注卷三十九宋 高闶 撰哀公一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楚子陈侯随侯许男围蔡楚子以诸侯之师不能伐吴而但围蔡则楚之衰可知矣其围蔡报柏举也夫蔡侯怨楚不思务本修德以俟时而轻谋兵革求得志于大国是益祸也

  • 卷十·李光地

    钦定四库全书日讲春秋解义卷十庄公七年春夫人姜氏防齐侯于防【防杜注鲁地】【左传】七年春文姜防齐侯于防齐志也【谷梁传】妇人不防防非正也文姜数与齐侯防至齐地则奸发夫人至鲁地则齐侯之志夏四月辛卯夜恒星不见夜中

  • 知众生本行品第十七·佚名

    佛告族姓子。如来见已及他众生。知於往古不可称计本所行业。一世十世百世千世百千世无数世不可计载。百千亿世天地成败劫立劫尽。亦不可计无能限量天地及劫之反数也。而悉知之靡不彻了。本於某处名字种姓。居止饮食颜

  • 卷中·道宣

    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卷中(著述者多立名标异)京兆崇义寺沙门释道宣撰述篇聚名报篇第十三随戒释相篇第十四持犯方轨篇第十五忏六聚法篇第十六篇聚名报篇第十三出俗五众所以为世良田者。实由戒体故也。是以智论云。受持

  • 卷第二十五·志磐

    佛祖统纪卷第二十五宋景定四明东湖沙门志磐撰山家教典志第十一智者高座以纵辩。章安直笔以载书。所谓以文字广第一义谛。是犹托之空言。不如载之行事之深切著明也。荆溪有云。文即门也。即文以通其理。岂非门乎。至若

  • 卷第四(黄字号)·朱时恩

    佛祖纲目卷第四(黄字号) 甲子(周孝王十三年起)丁卯(夷王元年)癸未(厉王元年)庚申(周共和元年)癸亥(周共和四年止) (癸巳)二祖阿难传法商那和修 阿难。王舍城人。姓剎帝利。父斛饭王。实佛之从弟也。多闻博达。智慧无

  • 治心经·曾国藩

    曾国藩的《治心经》,讲心、身并治,口、体兼防。他认为“治心之道,先去其毒”,表面的毒是愤激,没有涵养,有一点长处即向人炫耀,有一点不顺就勃然大怒,这都不是“有厚福之人所为”。有襟怀、有气量、有品格的人,心如鼎镇,志如磐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