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素履子

素履子,唐人张弧撰。《通志•艺文略》及《宋史•艺文志》均着录此书一卷。今《正统道藏》本三卷,收入太玄部。书分十四篇,依次为履道、履德、履忠、履孝、履仁、履义、履智、履信、履礼、履乐、履富贵、履贫贱、履平、履危。作者自序曰:「夫《素履子》者,取《周易•履卦》『初九素履,往无咎』。以纯素为本,以履行为先;虽衣布素,须履先王之政教」。故此书大旨以抱朴守素,践履忠孝仁义等儒家伦理为主。《四库提要》称赞其书词义平近,「要皆本圣贤垂训之旨,而归之于正,盖亦儒家者流也」。

《素履子》全部章节目录

猜你喜欢
  素履子·张弧
  书法离钩·潘之淙
  酒谱·窦苹
  小山画谱·邹一桂
  中国伦理学史·蔡元培
  缸荷谱·杨钟宝
  申鉴·荀悦
  鹤山笔录·魏了翁
  石头记索隐·蔡元培
  石经考·顾炎武
  宝章待访录·米芾
  书苑菁华·陈思
  古刻丛钞·陶宗仪
  九流绪论·胡应麟
  东观余论·黄伯思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图下的老江(译诗)·徐志摩

    罗赛蒂 原作到了家了,图下的老江,他身体可老大的不爽。“您好,我的妈,您好,我的儿;媳妇给你生了个小孩儿。”“妈,那你先去,到地板上替我去铺上一张床;轻轻儿的,妈,您小心走道,别让我的媳妇听到。”那晚到半

  • 旴江集钞·吴之振

    李覯鲁公碑他人工字书,美好若妇女。猗嗟颜太师,赳赳丈夫武!麻姑有遗碑,岁月亦已古。硬笔可破石,镌者疑虚语。惊龙索雷斗,口唾天下雨。怒虎突围出,不畏千强弩。有海珠易求,有山玉易取。唯恐此碑坏,此书难再睹。安得同宝镇,收藏在

  • 卷七十一·陈焯

    钦定四库全书宋元诗会卷七十一兵部主事陈焯编姚 燧【字端甫其世系见枢传燧生三岁而孤育於伯父枢年十三见许衡於苏门十八始受学长安二十四读韩退之文欣然有得试习为之人皆谓有作者风闲就正於衡衡亦赏其词但戒以务韬晦

  • 卷六十七·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六十七恵山类五言古逰恵山         【宋】苏 轼梦里五年过觉来双鬓苍还将尘土足一歩漪澜堂俯窥松桂影仰见鸿鹤翔炯然肝肺间已作氷雪光虚明中有色清浄自生香还从世俗去永与

  • 卷五百二十 列传三百七·赵尔巽

      ◎藩部三   ○四子部落 茂明安 喀尔喀右翼 乌喇特   鄂尔多斯 阿拉善 额济讷   四子部落,在张家口外,至京师九百六十里。东西距二百三十五里,南北距二百四十里。东及北苏尼特,西归化城土默特,南察哈尔镶红旗牧厂

  • ◎爱俪园中新趣话·吴虞公

    爱俪园中本有万年耆老会并乡射礼等设备。前日因乡射礼,特令仓圣明智大学休课一月。襄兹盛举,由主其事者推定王揖唐为大宾,而以左君孝问陈君邦瑞为众宾。左陈本前清遗老,与民国政客素无一面之缘。当由某君介绍修士相见礼。

  • 通制条格卷第十四·拜住

     仓库  关防至元二十八年,中书省奏准《至元新格》:诸出纳之法,须仓库官面视称量检数, 【目】 【自】 【[一]据《元典章》卷二十一(户部卷之七)《仓库至元新格》改。】 提举、监支纳以下,攒典、合干人以上,皆得互相觉察

  • 叙近溪罗先生明道录 胡僖·罗汝芳

    往岁以督楚漕艘赴淮徐,解后(原字如此--通“邂逅”--标点者注)近溪罗先生于真州。时舟次,语间见先生之襟次洒落,心体平易,而举中和之说为余告尚在耳也。别后参商,无从缉晤。万历己卯,予叨役滇之金沧,则先生已还盱江。然先

  • 正确听取他人言语·孔子

    【原文】 子曰:“法语①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与②之言,能无说③乎?绎①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注释】 ①法语:法,严正;语(yu),作动词用,告诉。法语之言指严肃正告的话。②巽(Xun)与:巽,通“逊”,谦

  • 春秋集解卷八·苏辙

    宋 苏辙 撰成公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二月辛酉葬我君宣公无冰三月作丘甲夏臧孙许及晋侯盟于赤棘秋王师败绩于茅戎晋侯使瑕嘉平戎于王刘康公徼戎将伐之叔服曰背盟而欺大国此必败不听遂伐之败绩于徐吾氏书曰王师败绩于茅

  • 原序·王质

    诗总闻原序宋雪山王先生诗説二十卷其家椟藏且五十年未有发挥之者临川贰车国正韩公摄守是邦慨念前莗著述不可湮没乃従其孙宗旦求此书锓梓以广其传命工经始而日强分符来此公余因取读之其删除诗序实与文公朱先生合至于以

  • 学者有四失(1)·戴圣

    ——心理状态是过失的根源 【原文】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英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考,长善而救其失者也(2)。 【注释] (1)本节选自《学记》。(2)长(

  • 地广第十六·桓宽

    【题解】本篇就边防问题,展开辩论。大夫就文学提出“未均”二字,认为“圣王怀四方独苦,兴师推却胡、越,远寇安灾,散中国肥饶之余,以调边境,边境强则中国安,中国安则晏然无事。”而文学则认为“中国

  • 卷四·佚名

    △布施波罗蜜多品第五尔时佛薄伽梵。於大众中作师子吼。广说五种发菩提心已,时慈氏菩萨摩诃萨。与无量无数百千俱胝诸大菩萨摩诃萨众。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而为上首。皆已成就六种波罗蜜多。复有无量大阿罗汉。诸漏已尽

  • 大般涅槃经义记 第六卷·慧远

    大般涅槃经义记 第六卷隋净影寺沙门释慧远述下明舍果。文别有三。一问答略辨。二问答广释。三住是地于一切法无滞碍下释显地名。略中迦叶初先领前问后起发。修慈悲喜得一子地是领前也。修舍得何是问后也。下佛

  • 瑜伽师地论略纂卷第三(论本第六第七第八)·窥基

    基撰地中第四段。不如理作意中。十六异论。文分为三。初问。次答。后如是十六异论由二种门下。结成前破。答中为二。初列叙小乘外道强胜上首十六异论。后次第别破。因中有果。文分四。一总标。二徴起。三叙执。四应审

  • 圣无动尊一字出生八大童子秘要法品·佚名

    大兴善寺翻经院述金刚手言。一切众生意想不同。或顺或逆。是故如来现慈怒身。随作利益。解云。诸佛大悲愍众生故。即于顺者以顺而劝。若于逆者以逆而制也。一佛住忿怒三昧。时十方诸佛同共入忿怒嗔三昧。岂毗卢遮那于

  • 前世三转经·佚名

    一卷。西晋法炬译。说佛前世三转生行檀波罗蜜之事。佛在祇园,笑而放光。阿难问其因缘?佛为说本生事,初为上色女,割二乳救食子者,次转成男子作国王,正法治国,复以身普施禽兽,后转生为婆罗门子,绝食以求出家,舍身以救乳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