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近溪罗先生明道录 胡僖
往岁以督楚漕艘赴淮徐,解后(原字如此--通“邂逅”--标点者注)近溪罗先生于真州。时舟次,语间见先生之襟次洒落,心体平易,而举中和之说为余告尚在耳也。别后参商,无从缉晤。
万历己卯,予叨役滇之金沧,则先生已还盱江。然先生之去滇才二年,其宦绩昭昭人耳目,×(左“矢”右“引”)予摄金腾兵务日,尤稔闻先生政事之大。盖实能行其所学而非徒胜口说尔也。
当其时,缅势猖獗,诸土司为腾藩蔽者被其迫胁,兼翼以木邦之桀黠,焰逼金齿。先生以总屯握该道符节,驻腾冲策应其急,议主出兵为角莾者声援以遥制之事虽中阻,迄今士大夫壮其气。其勇于有为如此,则岂徒空谭者哉!
今先生还盱江矣,迤西及东公署多先生手泽,而一字句皆吃紧为人盛心。予于先生投分虽浅,神交则深。即所发义理之勇,认真持定,不夺于利害,不怵于毁誉,不摇于荣辱,固子舆氏所谓浩然气也。使得竟其施为于边方,裨益岂浅鲜哉?
顷,予从金沧迁洱海,甫及期,而先生之门下士杜君应奎者以先生平日存稿若干篇来乞予言,重以滇中长者麓池郭方伯公命。方伯公,予公祖,杜君又不远万里而至,则焉能辞?
予惟言者心之声也,行者言之实也,学者心有所见则宣诸言而成章为文,措诸行而成章为业。子舆氏曰:“诵其诗,读其书,论其世,是尚友也。”则学者固有行不逮言、味空虚而鲜实用者矣,要之,不尽然也,论先生之世之概可印证矣。空谭云乎哉?予于文未能学,问学弗工奚足阐先生所得之蕴?第于先生之躬行其言者偶闻一二于滇云,故摭以塞杜君之请而复郭方伯公之命。若夫品藻斯文,自有知言者为之秉笔,非予事也。于是乎叙。
万历壬午岁仲秋之吉,赐进士第朝列大夫云南布政使司右参议前吏部仪制司郎中奉敕理湖广粮储兰溪公泉胡僖撰。
猜你喜欢 晏子·子华子 卷二十六【起成公三年尽十年】·杜预 正确对待上台与下台·孔子 卷七·夏僎 第六章 16·辜鸿铭 卷九·杨甲 学者有四失(1)·戴圣 书传卷十四·苏轼 古今音损益说·章太炎 第2章 树头铜钲·胡适 卷三百五十·佚名 譬喻品第五十二·佚名 卷三十二·赜藏主 颠海心韵自叙·太虚 菩萨本生鬘论卷第一·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