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兖州府知府郑方坤撰  国主 宗室  梁太祖  宋元词曲有出于唐者如清平调水调歌柘枝菩萨蛮八声甘州杨栁枝词是也朱温归鎭昭宗以诗饯之温进杨栁枝词五首今虽不传其词彼时度曲多是七言絶也以全忠之凶悍而能为歌 
-                 ○玉蝴蝶捉住玉山赤凤,神舟同泛,激浪漂浮。便使鸟龟,开口显出嘉谟。吸洪涛、枯干北海,吐巨波、浇溉西湖。自舒敷。水纹花面,皆是金铺。光珠。盈盈照耀,恰如明月,晃晃方隅。普遍腾辉,尽成霞彩覆环纡。见圆珠。 
- 唐 李绅 撰七年初到洛阳寓居宣教里时已春暮而四老俱在洛中分司青莎满地无三径白发縁头忝四人官职谬齐商岭客姓名那重汉廷臣圣朝寡罪容衰齿愚叟多慙未退身惟有门人怜钝拙劝教沉醉洛阳春初秋忽奉诏除浙东观察使检校右 
-   ◎食货二   △赋役仓库   赋役一曰赋则。清初入关,首除明季加派三饷。时赋税图籍多为流寇所毁。顺治三年,谕户部稽覈钱粮原额,汇为赋役全书,悉复明万历间之旧。计天下财赋,惟江南、浙江、江西为重,三省中尤以苏、松 
-                     李歆    李歆字士业暠第二子也为抚军将军领护羌校尉监前锋诸军事暠死左长史宋繇等上为大都督大将军领护羌校尉凉州牧凉公大赦境内殊死已下改元嘉兴尊母尹氏为太后以宋繇为武卫将军广夏太守军谘祭 
-   戶部三(侍郎 郎中 員外郎 主事)   ◆侍郎   戶部右侍郎瑞安卓公敬傳(袁袠)   明卓忠貞公廟碑(澹園集)   戶部右侍郎王鍾傳   戶部侍郎劉璉傳   戶部右侍郎王公瀹傳(朱睦■〈木挈〉)   戶部左侍郎奈亨傳  
-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  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  敎修。恭愍王五。○(庚戌)十九年春正月甲午彗见东北方。我太祖以骑兵五千步兵一万自东北面踰黄草岭行六百余里至雪寒岭又行七百余里甲辰渡鸭绿 
- 耶律欲稳,字辖剌干,突吕不部人。祖父台押,在遥辇时任北边拽剌。简献皇后与诸子遭遇危难时,曾经靠他得以免祸。太祖追思其功劳不忘,又赞赏欲稳严肃稳重,有济世之志向,于是命他典司近部,以遏止诸族窥伺神器之念头。欲稳受器重之 
- 邹应龙,字云卿,长安人。嘉靖三十五年(1556)进士。授官行人,被提升为御史。严嵩专权已久,廷臣攻击他的都遭得祸害,相互告诫不敢言说严嵩。但邹应龙知道皇帝眷爱他已经潜移,他的儿子严世蕃更加贪纵,可以攻击进而除去他,于是上疏 
- 晋恭王朱木冈,太祖第三子。他向宋濂学习文辞,随杜环学习书法。洪武三年(1370)受封。十一年,朱木冈前往藩地太原,中途鞭打膳夫。太祖马上告诫他说“:我率群英平定祸乱,从不姑息任何人。唯独膳夫徐兴祖,为我效力二十三年,从未受 
- 大清世宗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寛仁信毅大孝至诚宪皇帝圣训卷四圣学雍正三年乙巳七月丁巳上谕礼部自古修己治人之道载在经书帝王御宇膺圗咸资典学我圣祖仁皇帝天亶聪明而好古敏求六十余年孜孜不倦朕幼承庭训时习简 
- 早饭后清理文件。写杨节母碑额,久不作篆,生涩殊甚,乃知天下万事责熟也。见客三次,写李少荃围棋一局,习字一纸。中饭后写沅甫信。前闻洋船过芜湖来者,言十三日三山夹火光烛天,心以季弟营盘为忧。本日,沅弟寄到季十三日一信,乃为 
- (癸卯)三年清雍正元年春正月1月1日○朔辛巳,上下備忘記曰:邦運不幸,諸路狀聞,罔非傷心,而近年以來,饑饉洊仍,穡事告凶,錦玉靡安,夙宵不遑暇矣。京外之蓄積已竭,念及於此,尙寢無吪。予方與廟堂,議究荒政,以爲蘇活吾民之計,顚連流離,十居 
-                     欽定四庫全書禮書卷一百四十九宋 陳祥道 撰喪禮括髮問喪曰親始死雞斯徒跣扱上衽檀弓曰始死羔裘玄冠者易之而已則始死有易冠無去冠者有易裘無袒衣矣儀禮小斂之節主人髻髮袒婦人髽于室問喪曰三日 
- 孟春正月:太阳运行的位置在营室;黄昏时,参星位于南天正中;拂晓时,尾星位于南天正中。春季的吉日是甲乙,于五行属木。尊崇的帝是以木德王的太眸,敬奉的神是木官句芒。动物中与木相配的是鳞虫。五声中与木相配的是角声,与此月相 
-   ○佛照禅师奏对录宋淳熙三年十一月初三日孝宗皇帝。召对便殿致恭。三呼讫赐坐。师奏云:“今春伏蒙圣旨。令洒扫灵隐。三月三十日又准降香开堂。实增感激。令蒙召对。获睹清光。千载一遇。”
  帝问师:生何处嗣法 
- 一  佛学之特质  甲  自然之改造与顺成  乙  真如之亲证与应化  丙  理论之超越与施设  丁  定通之习得与销融  戊  即空之有与即有之空  己  即悲之智与即智之悲二  佛学之全貌三  佛学之较量  甲  佛学之教与宗教   
-                 【古文】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罗阅祇竹林精舍。与尊弟子无央数众。尔时国中。有一婆罗门。居贫穷困。乏于钱谷。勤加不懈。衰祸遂甚。方宜理尽。衣食不供。便行问人。今此世间。作何等行。令人现世蒙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