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诗人主客图

简称《主客图》,一卷。诗论专著。唐张为撰。成书年代未详。张为,生卒年、字号、籍贯均不详。唐末江南诗人,与周朴齐名。《诗人主客图》以风格区分诗派,每一流派找出一个代表人物为“主”,风格相同或相近的其他诗人为“客”。“客”中,又有“上入室”、“入室”、“升堂”、“及门”不同等级。所选诗人名下,常常摘录若干诗句为例。全书分6“主”,下辖“上入室”、“入室”、“升堂”、“及门”诸“客”,实际上是列了6派,大致以风格为标准。在各家名下选录诗例作为说明,表现了作者对中、晚唐84位诗人的分类评价。然而书中标准不明,划分也较牵强。所谓主者,白居易、孟云卿、李益、鲍溶、孟郊、武元衡,各有标目。余有升堂,及门、入室之殊,皆可谓客也。近世诗派之说,殆出于此,要皆有未然者。

《诗人主客图》全部章节目录

(1)诗人主客图全文

猜你喜欢
  窦氏联珠集·褚藏言
  全金诗·郭元釪
  子虚赋·司马相如
  草泽狂歌·王恭
  词旨·陆辅之
  千金记·沈采
  潜溪诗眼·范温
  闽中十子诗·袁表
  海野词·曾觌
  辽金元宫词·佚名
  雁门集·萨都剌
  南西厢记·崔时佩
  十五家词·孙默
  敬业堂诗集·查慎行
  曲品·吕天成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元诗选初集甲集目录·顾嗣立

    遗山先生元好问(遗山集) 鹤鸣老人李俊民(庄靖先生集) 刘赞善因(丁亥集 静修续集 静修遗诗 静修拾遗) 紫阳居士方回(桐江集) 陵阳先生牟巘(陵阳集) 戴教授表元(剡源集) 天台山人黄庚(月屋漫稿) 知非子方夔(富山懒稿) 勿轩先生熊鉌(勿

  • 卷三·王十朋

    钦定四库全书 东坡诗集注卷三 宋 王十朋 撰 游览 游径山【十朋按径山事状云径山乃天目东北峰也中有径路後通天目故谓之径山】 衆峰来自天目山势若骏马奔平川中涂勒破千里足金鞭玉????相回旋人言山住水亦住下有万古

  • 卷305 ·佚名

    释文珦 幽处 幽处绝烦喧,白云常在门。 高歌动涧壑,空境外乾坤。 洗眼菖蒲水,轻身枸杞根。 閒中存至乐,难与俗人言。 释文珦 幽处 恶圆难与俗浮沉,野处穷居岁月深。 青嶂於予偏有分,白云嫌道

  • ●卷八·黎庶昌

    「壬戌」同治元年,公五十二岁。正月,公在安庆。初一日,内阁奉上谕:“曾国藩著以两江总督协办大学士。”钦此。又奉上谕:“曾国藩节制四省,昨又简授协办大学士,其敷乃腹心,弼予郅治,朕实有厚望焉。”钦此。

  • 第五十五回 返豹房武宗晏驾 祭兽吻江彬遭囚·蔡东藩

      却说武宗坠入水中,险些儿被水淹死,幸亏操舟的两太监,曾在京内太液池中,习惯泅水,虽遭覆溺,毫不畏惧,亟游近武宗身旁,将武宗手脚握住,推出水面。各舟闻警齐集,才将武宗搀入舟中,还有两太监入水,用力挣扎,也经旁人救起。惟武宗

  • 明穆宗庄皇帝实录卷之十五·佚名

    隆庆元年十二月辛巳朔○泰宁等三卫夷人右都督只儿挨等遣升合儿等二百余人贡马贺冬至莭宴赉如例○户部请令两京九卿三品以上堂上官并各科道官博访才略过人忠诚任事可任诸边督抚兵备有司及熟知屯盐利毙堪清理盐屯之选者

  • 卷之八十四  懸笥瑣探(明)劉昌 撰·邓士龙

    (懸笥瑣探,一卷,明劉昌撰。昌,吳縣人,字欽謨。正統十年進士。歷官河南提學副使、廣東參政等職。事詳姑蘇名賢小紀。該文另有二卷本傳世,內容相合。) 龍卵 菊有黃華 姚太守重士 大臣有容德 陣法 東南五才子 况太守 楊

  • 卷十下·雍正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十下 朱批李维钧奏摺 雍正二年六月十二日直隶巡抚【臣】李维钧谨 奏为保留良吏恭请 圣裁事窃顺德府邢台县知县戴天球自莅任以来廉以服官

  • 问丧·戴圣

    亲始死,鸡斯徒跣,扱上衽,交手哭。恻怛之心,痛疾之意,伤肾干肝焦肺,水浆不入口,三日不举火,故邻里为之糜粥以饮食之。夫悲哀在中,故形变于外也,痛疾在心,故口不甘味,身不安美也。三日而敛,在床曰尸,在棺曰柩,动尸举柩,哭踊无数。恻怛之

  • 卷六(桓三年,尽六年)·孔颖达

    【经】三年,春,正月,公会齐侯于嬴。(经之首时必书“王”,明此历,天王之所班也。其或废法违常,失不班历,故不书“王”。嬴,齐邑,今泰山嬴县。○经三年正月,从此尽十七年皆无“王”,唯十年有。二传以为义。或有“王”字者非。嬴音盈

  • 论语拾遗全文·苏辙

    予少年为论语略解子瞻谪居黄州为论语说尽取以往今见于其书者十二三也大观丁亥闲居颍川为孙籀简筠讲论语子瞻之说意有所未安时为籀等言之凡二十有七章谓之论语拾遗恨不得一质之子瞻也巧言令色世之所说也刚毅木讷世之所

  • 哀公·哀公二十六年·左丘明

    【传】二十六年夏五月,叔孙舒帅师会越皋如、后庸、宋乐茷,纳卫侯。文子欲纳之,懿子曰:「君愎而虐,少待之,必毒于民,乃睦于子矣。」师侵外州,大获。出御之,大败。掘褚师定子之墓,焚之于平庄之上。文子使王孙齐私于皋如,曰:「子将大

  • 善友品第二十二·佚名

    有大智者依师学,速疾得证无上觉。亦如良医除众患,学从善友心无疑。菩萨行佛菩提行,依彼善友波罗蜜。此最上地能调伏,为二种事证菩提。过去未来十方佛,行此正道无异路。行佛菩提最上行,说波罗蜜如电光。如彼般若空无相,知诸法

  • 学菩萨戒法·智旭

    明菩萨戒弟子古吴智旭述佛前自誓受戒。肇于梵网。详于地持璎珞等经。今参以诸经行法。总出十意。一严道场。二净三业。三结界。四修供养。五赞礼归依。六悔除恶罪。七启白请证。八正诵戒经。九发誓礼佛。十发愿回向。

  • 现代人生对于佛学之需要·太虚

    ──二十年五月在南京基督教青年会讲──一 现代人生与古代人生之区别      二 现代人生之特点  三 现代人生之烦闷  四 佛学之要义  五 现代人生对于佛学之需要一 现代人生与古代人生之区别论到现

  • 佛说解节经·佚名

    陈天竺三藏真谛译  不可言无二品第一  如是我闻:  一时佛婆伽婆,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与大比丘众九万九千人俱,皆阿罗汉&mdash;&mdash;诸漏已尽,所作已办,舍诸重担,获得己利,尽诸有结,心善得解脱,善得自在,善得奢摩他、毗婆舍

  • 卷上·太贤

    梵网经古迹记新罗 太贤集梵网经古迹记卷上  青丘沙门太贤集将释此经七门分别。时处故。机根故。藏摄故。翻译故。宗趣故。题名故。本文故。言时处者。本即卢舍那佛在莲华台藏世界说。末即释迦初成佛时于摩伽陀国寂

  • 俗说·沈约

    轶事小说集。南朝梁沈约作。原三卷。已佚。今存佚文五十余条,记东晋宋齐名人遗闻轶事。沈氏《俗说》主要记东晋和南朝宋社会上层人物佚闻杂事,内容相当杂繁琐碎。有的写妒妇美妾的新奇轶事,有的写士人之间的调笑戏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