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东汉会要原序

臣顷于嘉定四年九月表进臣所编西汉防要七十卷际遇宁宗仁文哲武恭孝皇帝稽古右文日新圣学既尘渊蠖之覧乃十一月丁卯有防付尚书省藏之秘阁窃自惟念臣猥以庸愚妄效前贤纂辑遭逢圣明不弃葑菲俾得晋联广内之储岂意书生有此荣遇当时三馆之士被命看详间谓臣言两汉治效上轨殷周制度文物炳耀青史今详于西汉而略于东都岂不犹为缺典臣退而自忖所幸精力未疲乃因公退之暇繙阅范史旁贯诸书复加裒次成东汉会要四十卷窃惟炎运中兴礼乐庶事视西都为加详建官置兵以节约而乡简虽建武改制事归台阁中世失权政移戚宦然犹足以绵延二百年之祚比隆于髙文武宣者以纪纲法度犹有可以凭藉扶持者也自蔡邕作十意补续前志其文既已湮没范亦欲徧作诸志依凖前书然徒懐著述莫究僝功又尝以十志托于谢俨搜撰垂毕值倾败委弃弗存其后刘昭因遗绪以注补之今八志所述纲目粗备然食货兵刑学校选举之类皆缺弗着学者病焉臣不量疎谬复兹编缀以补一朝之典睿圣当极酌古御今庶有禆于乙覧之万分凡八志已详者今特撮其纲要志所未备者则详着本末又间以己见为之论述使议礼者参两汉之沿革以求三代之遗范则是非得失粲然在目孰为可法孰为可鉴于是攷而证诸其于世教讵云无补乎寳庆二年六月二十二日奉议郎武学博士臣徐天麟序

猜你喜欢
  卷三百一十五·列传第七十四·脱脱
  卷一百六十三·列传第五十一·张廷玉
  第八回 明守将献城卖友 清太宗获玺称尊·蔡东藩
  纲目续麟凡例·张自勋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百三·佚名
  明宣宗章皇帝实录卷之三十八·杨士奇
  卷之一千二百二十八·佚名
  卷之四百九十·佚名
  卷之三百五十二·佚名
  跋·朱国祯
  三 江宁织造曹玺进物单·佚名
  一○七六 军机大臣奏各省陆续送到违碍重本书籍等缴进销毁片·佚名
  卷四十五·高士奇
   七、我不穿西装·林语堂
  卷一百五十六·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今传是楼诗话 八·王揖唐

    二八一、延之一字遂初,其诗见于《诗人五屑》者,《寄友人》云:“胸中襞积千般事,到得相逢一语无。”又《台州秩满而归》云:“送客渐稀城渐远,归途应减两三程。”又有云:“去年江南荒,趁逐过江北。江

  • 闻一多先生的书桌·闻一多

    忽然一切的静物都讲话了,忽然间书桌是怨声腾沸:墨盒呻吟道“我渴得要死!”字典喊雨水渍湿了他的背;信笺忙叫道弯痛了他的腰;钢笔说烟灰闭塞了他的嘴,毛笔讲火柴烧秃了他的须,铅笔抱怨牙刷压了他的腿;香炉咕喽着“这些野蛮的书

  • 卷七百二十六·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七百二十六陆贞洞陆贞洞吴郡进士诗一首和三乡诗【会昌时有女子题诗三乡驿和者十人】惆怅残花怨暮春孤鸾舞镜倍伤神清词好个干人事疑是文姬第二身刘谷刘谷与李郢同时诗一首和三乡诗兰蕙芬香见

  • 卷十三·徐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录卷十三王维维字摩诘太原人父徙家于蒲遂为河东人开元九年擢进士第一与弟缙齐名天宝中歴官给事中禄山陷两都为贼所得服药佯瘖贼平定罪以凝碧池诗闻于行在特宥之官至尚书右丞尤长五言诗书畵特臻

  • 袁去华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袁去华字宣卿,豫章奉新(今属江西)人。绍兴十五年(1145)进士任石首知县。乾道三年(1167)于长沙定王台赋《水调歌头》,见称于张孝祥,孝祥为书之。《菩萨蛮。送刘帅》词,亦为乾道三年潭州之作,刘帅即刘珙。乾道六年,杨万里

  • ●卷十六·邵伯温

      杨凝式少师,唐昭宗朝为直史馆,宰相涉之子也。朱全忠逼唐禅位,涉为奉传国宝使,凝式曰:“大人为唐宰相,使国家至此,不可谓无过。况乎持天子玺绶与人,虽保富贵,奈千载何?盍辞之!”涉大骇曰:“汝欲灭吾族!”神色不宁者数日。全忠既

  •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五十五·佚名

    正统十二年六月辛酉朔宁府庄惠世子盘烒妃俞士卒遣中官赐祭命有司营葬○壬戌四川马湖府沐川等长官司舍人安乐泥溪长官司土官弟王瑞平夷长官司把事杨俊云南洱海卫中左千户所土官舍人杨茂春等来朝贡马赐宴并彩币等物有差

  • 卷三·王晫

    文学王敬哉为礼部尚书犹好学,寒宵拥炉,篝镫吚唔不辍。诸公子环坐听其绪论,退而笔之,为冬夜语儿笺记。时人见其书,以为其体制核而赅,其用心仁以恕,其立言皆可为天下后世法[王名崇简,直隶宛平人。癸未进士,善自谦下,崇厉名教,奖引

  • 卷五十九·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历代纪事年表卷五十九 隋世系表畧 杨氏汉太尉震之後也震八代孙铉仕燕为北平太守铉生元寿後魏为武川镇司马子孙因家焉元寿生太原太守惠嘏惠嘏生平原太守烈烈生宁远将军祯祯生忠是为皇考仕周封隋国公

  • 卷二十一·张守节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正义卷二十一 唐 张守节 撰 建元以来王子侯者年表第九 史记二十一 制诏御史诸侯王或欲推私恩分子弟邑者令各条上朕且临定其号名 太史公曰盛哉天子之德一人有庆天下赖之 <史部,正史类,史记正义,

  • 张丞相列传第三十六·司马迁

    张连科 译注【说明】本传是张苍、周昌、任敖、申屠嘉四个人的合传。(车千秋及以后几个人的传记并不是司马迁所作,而是后来褚先生的补作。)在这四个人当中,刻画得最为出色的是周昌和申屠嘉。从这两个人身

  • 姚最传·令狐德棻

    姚最是姚僧垣的次子,字士会,自幼就聪明机敏,长大以后,博通经史,特别喜欢著述。十九岁时,随姚僧垣入函谷关。世宗大聚学徒,在麟趾殿校订书籍,姚最也参与其事,任学士。不久,被任命为齐王宇文宪府水曹参军,主管记室。被宇文宪特别礼

  • 卷五十一、太平天国之兴亡·黄鸿寿

    宣宗道光三十年,秋八月,洪秀全起兵广西金田村。秀全,广东花县诸生,有朱九涛者倡上帝会于粤城,秀全与中表冯云山并师事之。九涛死,秀全奉基督教义,自树一帜,谓之上帝教,立会召众,名其会曰:&ldquo;三点会&rdquo;,而已为之长。道光十

  • 明会典序·佚名

    明会典序朕惟自古帝王君临天下必有一代之典以成四海之治虽其间损益沿革未免或异要之不越乎一天理之所寓也纯乎天理则垂之万世而无弊杂以人为虽施之一时而有违盖有不可易焉者唐虞之时尧舜至圣始因事制法凡仪文数度之间

  • 邓植仪·周诒春

    邓植仪 字槐庭。年三十岁。生于广东广州。本籍通信处。广东省城河南同福西约十八号。已婚。子一。女二。初学于广州时敏学堂。及两广游学预备馆。宣统元年。自费游美。入加利佛尼大学。习农业。宣统二年。入威斯康心

  • 卷之五十五·邵经邦

    弘道录卷之五十五信朋友之信《皇王大纪》:舜年二十,孝友闻于人,有友七人焉:雄陶、方回、续牙、伯阳、东不訾、秦不虚,灵甫。当此之时,口不设,言乎不指,麾执玄德,於心而化,驰若神使。苟无信,虽口辩而户说之,不能化一人。录曰:七人,皆

  • 持品第三十五·佚名

    尔时三千大千国土。诸四天王及诸阿迦腻吒诸天子。语释提桓因言:仁者,当受持般若波罗蜜。讽诵习念守行般若波罗蜜。供养讽诵念者,诸馀恶法悉当消灭。诸善功德当具足生。受持般若波罗蜜者,增益诸天众减损阿须伦众。三宝之法

  • 圆悟佛果禅师语录卷第十八·圆悟克勤

    拈古下举。僧问马大师。离四句绝百非。请师直指某甲西来意。大师云。我今日劳倦。不能为汝说。问取智藏去。师著语云错。僧问智藏。藏云。我今日头痛。不能为汝说。问取海兄。师著语云错。僧问海。海云。我到这里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