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卷二
宋 朱子 集注
八佾第三〈凡二十六章通前篇末二章皆论礼乐之事〉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佾音逸O季氏鲁大夫季孙氏也佾舞列也天子八诸侯六大夫四士二每佾人数如其佾数或曰每佾八人未详孰是季氏以大夫而僭用天子之礼乐孔子言其此事尚忍为之则何事不可忍为或曰忍容忍也盖深疾之之辞O范氏曰乐舞之数自上而下降杀以两而巳故两之闲不可以毫髪僭差也孔子为政先正礼乐则季氏之罪不容诛矣谢氏曰君子于其所不当为不敢须臾处不忍故也而季氏忍此矣则虽弑父与君亦何所惮而不为乎〉O三家者以雍彻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彻直列反相去声O三家鲁大夫孟孙叔孙季孙之家也雍周颂篇名彻祭毕而收其俎也天子宗庙之祭则歌雍以彻是时三家僭而用之相助也辟公诸侯也穆穆深远之意天子之容也此雍诗之词孔子引之言三家之堂非有此事亦何取于此义而歌之乎讥其无知妄作以取僭窃之罪O程子曰周公之功固大矣皆臣子之分所当为鲁安得独用天子礼乐哉成王之赐伯禽之受皆非也其因袭之弊遂使季氏僭八佾三家僭雍彻故仲尼讥之〉O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游氏曰人而不仁则人心亡矣其如礼乐何哉言虽欲用之而礼乐不为之用也O程子曰仁者天下之正理失正理则无序而不和李氏曰礼乐待人而后行苟非其人则虽玉帛交错钟鼓铿锵亦将如之何哉然记者序此于八佾雍彻之后疑其为僭礼乐者发也〉O林放问礼之本〈林放鲁人见世之为礼者专事繁文而疑其本之不在是也故以为问〉子曰大哉问〈孔子以时方逐末而放独有志于本故大其问盖得其本则礼之全体无不在其中矣〉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易去声O易治也孟子曰易其田畴在丧礼则节文习熟而无哀痛惨怛之实者也戚则一于哀而文不足耳礼贵得中奢易则过于文俭戚则不及而质二者皆未合礼然凡物之理必先有质而后有文则质乃礼之本也O范氏曰夫祭与其敬不足而礼有馀也不若礼不足而敬有馀也丧与其哀不足而礼有馀也不若礼不足而哀有馀也礼失之奢丧失之易皆不能反本而随其末故也礼奢而备不若俭而不备之愈也丧易而文不若戚而不文之愈也俭者物之质戚者心之诚故为礼之本杨氏曰礼始诸饮食故污尊而抔饮为之簠簋笾豆罍爵之饰所以文之也则其本俭而巳丧不可以径情而直行为之衰麻哭踊之数所以节之也则其本戚而巳周衰世方以文灭质而林放独能问礼之本故夫子大之而告之以此〉O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吴氏曰亡古无字通用程子曰夷狄且有君长不如诸夏之僭乱反无上下之分也O尹氏曰孔子伤时之乱而叹之也亡非实亡也虽有之不能尽其道尔〉O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女音汝与平声O旅祭名泰山山名在鲁地礼诸侯祭封内山川季氏祭之僭也冉有孔子弟子名求时为季氏宰救谓救其陷于僭窃之罪呜呼叹辞言神不享非礼欲季氏知其无益而自止又进林放以厉冉有也O范氏曰冉有从季氏夫子岂不知其不可告也然而圣人不轻绝人尽巳之心安知冉有之不能救季氏之不可谏也既不能正则美林放以明泰山之不可诬是亦教诲之道也〉O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饮去声O揖让而升者大射之礼耦进三揖而后升堂也下而饮谓射毕揖降以俟众耦皆降胜者乃揖不胜者升取觯立饮也言君子恭逊不与人争惟于射而后有争然其争也雍容揖逊乃如此则其争也君子而非若小人之争矣〉O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盻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倩七练反盻普苋反绚呼县反O此逸诗也倩好口辅也盻目黒白分也素粉地画之质也绚采色画之饰也言人有此倩盻之美质而又加以华采之饰如有素地而加采色也子夏疑其反谓以素为饰故问之〉子曰绘事后素〈绘胡对反O绘事绘画之事也后素后于素也考工记曰绘画之事后素功谓先以粉地为质而后施五采犹人有美质然后可加文饰〉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礼必以忠信为质犹绘事必以粉素为先起犹发也起予言能起发我之志意谢氏曰子贡因论学而知诗子夏因论诗而知学故皆可与言诗O杨氏曰甘受和白受采忠信之人可以学礼苟无其质礼不虚行此绘事后素之说也孔子曰绘事后素而子夏曰礼后乎可谓能继其志矣非得之言意之表者能之乎商赐可与言诗者以此若夫玩心于章句之末则其为诗也固而巳矣所谓起予则亦相长之义也〉O子曰夏礼吾能言之
猜你喜欢 卷四 四之四·孔颖达 卷二 士冠礼第一·郑玄 天则第四·鹖冠子 卷十六【起僖公二十九年尽三十三年】·杜预 礼记析疑卷十四·方苞 卷二·蔡德晋 凡例·朱鹤龄 和亲第四十八·桓宽 礼器·姚际恒 地狱名号品第五·佚名 卷十六·佚名 佛说华手经卷第一·佚名 佛说无所希望经·佚名 第八卷·佚名 大威德陀罗尼经 第十三卷·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