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论语卷二

宋 朱子 集注

八佾第三〈凡二十六章通前篇末二章皆论礼乐之事〉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佾音逸O季氏鲁大夫季孙氏也佾舞列也天子八诸侯六大夫四士二每佾人数如其佾数或曰每佾八人未详孰是季氏以大夫而僭用天子之礼乐孔子言其此事尚忍为之则何事不可忍为或曰忍容忍也盖深疾之之辞O范氏曰乐舞之数自上而下降杀以两而巳故两之闲不可以毫髪僭差也孔子为政先正礼乐则季氏之罪不容诛矣谢氏曰君子于其所不当为不敢须臾处不忍故也而季氏忍此矣则虽弑父与君亦何所惮而不为乎〉O三家者以雍彻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彻直列反相去声O三家鲁大夫孟孙叔孙季孙之家也雍周颂篇名彻祭毕而收其俎也天子宗庙之祭则歌雍以彻是时三家僭而用之相助也辟公诸侯也穆穆深远之意天子之容也此雍诗之词孔子引之言三家之堂非有此事亦何取于此义而歌之乎讥其无知妄作以取僭窃之罪O程子曰周公之功固大矣皆臣子之分所当为鲁安得独用天子礼乐哉成王之赐伯禽之受皆非也其因袭之弊遂使季氏僭八佾三家僭雍彻故仲尼讥之〉O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游氏曰人而不仁则人心亡矣其如礼乐何哉言虽欲用之而礼乐不为之用也O程子曰仁者天下之正理失正理则无序而不和李氏曰礼乐待人而后行苟非其人则虽玉帛交错钟鼓铿锵亦将如之何哉然记者序此于八佾雍彻之后疑其为僭礼乐者发也〉O林放问礼之本〈林放鲁人见世之为礼者专事繁文而疑其本之不在是也故以为问〉子曰大哉问〈孔子以时方逐末而放独有志于本故大其问盖得其本则礼之全体无不在其中矣〉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易去声O易治也孟子曰易其田畴在丧礼则节文习熟而无哀痛惨怛之实者也戚则一于哀而文不足耳礼贵得中奢易则过于文俭戚则不及而质二者皆未合礼然凡物之理必先有质而后有文则质乃礼之本也O范氏曰夫祭与其敬不足而礼有馀也不若礼不足而敬有馀也丧与其哀不足而礼有馀也不若礼不足而哀有馀也礼失之奢丧失之易皆不能反本而随其末故也礼奢而备不若俭而不备之愈也丧易而文不若戚而不文之愈也俭者物之质戚者心之诚故为礼之本杨氏曰礼始诸饮食故污尊而抔饮为之簠簋笾豆罍爵之饰所以文之也则其本俭而巳丧不可以径情而直行为之衰麻哭踊之数所以节之也则其本戚而巳周衰世方以文灭质而林放独能问礼之本故夫子大之而告之以此〉O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吴氏曰亡古无字通用程子曰夷狄且有君长不如诸夏之僭乱反无上下之分也O尹氏曰孔子伤时之乱而叹之也亡非实亡也虽有之不能尽其道尔〉O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女音汝与平声O旅祭名泰山山名在鲁地礼诸侯祭封内山川季氏祭之僭也冉有孔子弟子名求时为季氏宰救谓救其陷于僭窃之罪呜呼叹辞言神不享非礼欲季氏知其无益而自止又进林放以厉冉有也O范氏曰冉有从季氏夫子岂不知其不可告也然而圣人不轻绝人尽巳之心安知冉有之不能救季氏之不可谏也既不能正则美林放以明泰山之不可诬是亦教诲之道也〉O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饮去声O揖让而升者大射之礼耦进三揖而后升堂也下而饮谓射毕揖降以俟众耦皆降胜者乃揖不胜者升取觯立饮也言君子恭逊不与人争惟于射而后有争然其争也雍容揖逊乃如此则其争也君子而非若小人之争矣〉O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盻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倩七练反盻普苋反绚呼县反O此逸诗也倩好口辅也盻目黒白分也素粉地画之质也绚采色画之饰也言人有此倩盻之美质而又加以华采之饰如有素地而加采色也子夏疑其反谓以素为饰故问之〉子曰绘事后素〈绘胡对反O绘事绘画之事也后素后于素也考工记曰绘画之事后素功谓先以粉地为质而后施五采犹人有美质然后可加文饰〉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礼必以忠信为质犹绘事必以粉素为先起犹发也起予言能起发我之志意谢氏曰子贡因论学而知诗子夏因论诗而知学故皆可与言诗O杨氏曰甘受和白受采忠信之人可以学礼苟无其质礼不虚行此绘事后素之说也孔子曰绘事后素而子夏曰礼后乎可谓能继其志矣非得之言意之表者能之乎商赐可与言诗者以此若夫玩心于章句之末则其为诗也固而巳矣所谓起予则亦相长之义也〉O子曰夏礼吾能言之

猜你喜欢
  卷四 四之四·孔颖达
  卷二 士冠礼第一·郑玄
  天则第四·鹖冠子
  卷十六【起僖公二十九年尽三十三年】·杜预
  礼记析疑卷十四·方苞
  卷二·蔡德晋
  凡例·朱鹤龄
  和亲第四十八·桓宽
  礼器·姚际恒
  地狱名号品第五·佚名
  卷十六·佚名
  佛说华手经卷第一·佚名
  佛说无所希望经·佚名
  第八卷·佚名
  大威德陀罗尼经 第十三卷·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六百四十·彭定求

        卷640_1 【升平词五首(一作薛能诗)】曹唐   瑞气绕宫楼,皇居上苑游。远冈连圣祚,平地载神州。   会合兼重译,潺湲近八流。中兴岂假问,据此自千秋。   寥泬敞延英,朝班立位横。宣传无草动,拜舞有衣声。   鸳

  • ◎卷中·瞿佑

      ○庐山瀑布  太白《庐山瀑布》诗後,徐凝有“一条界破青山色”之句。东坡云:“帝遣银河一派垂,古今惟有谪仙词。飞流溅沫知多少?不为徐凝洗恶诗。”及其自题漱玉亭云:“擘开青玉峡,飞出两玉

  • 梁山泊李逵负荆·臧懋循

    梁山泊李逵负荆杂剧(元)康进之撰●梁山泊李逵负荆杂剧目录第一折 〔音释〕第二折 〔音释〕第三折 〔音释〕第四折 〔音释〕题目 杏花庄王林告状 正名 梁山泊李逵负荆第一折〔冲末扮宋江同外扮吴学究凈扮鲁智深领

  • 卷四十六·方回

    <集部,总集类,瀛奎律髓> 钦定四库全书 瀛奎律髓卷四十六    元 方回 编侠少类 昔司马子长作游侠列传余仿其意分侠少类五言【八首】 杂诗           卢 象 君家御沟上垂柳夹朱门列鼎会中贵鸣珂朝至

  • 李廌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李廌(1059—1109)字方叔,号济南,华州(今陕西华县)人。少以文章谒苏轼,颇受赏识,为“苏门六君子”之一。后苏轼与范祖禹同荐于朝,未果,遂绝意仕进。谓颖为人物渊薮,始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东)。元祐求言,上《忠谏书》、《忠

  • 列传第八十三·李延寿

    蛮 獠 林邑 赤土 真腊 婆利蛮之种类,盖盘瓠之后。在江、淮之间,部落滋蔓,布于数州,东连寿春,西通巴、蜀,北接汝、颍,往往有焉。其于魏氏,不甚为患,至晋之末,稍以繁昌,渐为寇暴矣。自刘、石乱后,诸蛮无所忌惮,故其族渐得北迁,陆浑以

  • 卷四百九十三 列传二百八十·赵尔巽

      ◎忠义七   张继庚从弟张继辛 李翼棠等 赵振祚赵起   马善 陈克家马钊 臧纾青窦元灏 马三俊张勋 吴文谟   吴廷香 孙家泰 江图悃程葆 彭寿颐 陈介眉亓祈年   唐守忠 吴山 俞焜戴煦 张洵锺世耀 孙义   

  • 通鉴续编卷十·陈桱

    【丙寅】哲宗皇帝元祐元年【辽大安二年夏天安礼定元年】春二月邈川首领董氊卒养子阿固达嗣○闰月蔡确免【右司谏王觌上防言国家安危治乱系于大臣今执政八人而奸邪居半使一二元老何以行其志哉因极论蔡确章惇韩缜张璪朋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八十七·佚名

    正德十五年六月丁巳朔 上在南京一日 驾幸牛首山宿焉诸军夜惊左右皆不知 上所在大扰久之乃定传者或谓江彬将为逆云○都督佥事李瑾卒瑾山西全宁人正德三年袭指挥使以武举加升都指挥同知坐神机营右哨管操寻转敢勇营升参

  • 卷之九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卷之四百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十国春秋巻五十六·吴任臣

    检讨吴任臣撰后蜀九列传韦縠 欧阳炯顾夐 令狐峤向瓒 句中正孙逢吉鹿防扆阎选 赵元拱王中孚文谷杨九龄何光逺韩保升蒲防轨张立雅韦縠少有文藻梦中得软罗缬巾由是才思益进仕髙祖父子累迁监察御史已又陞【阙】部尚书

  • 卷九十四 上 匈奴传 第六十四上·班固

    (匈奴)【原文】匈奴,其先夏后氏之苗裔,曰淳维。唐、虞以上有山戎、猃允、薰粥,居于北边,随草畜牧而转移。其畜之所多则马、牛、羊,其奇畜则橐佗、驴、骡、駃騠、騊駼驒奚。逐水草迁徙,无城郭常居耕田之业,然亦各有分地。无文书

  • 卷一百七十二·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一百七十二 朱批王奕仁奏摺 雍正二年十二月十八日提督贵州等处学政翰林院编修【臣】王奕仁谨 奏为遵 旨条陈事窃【臣】於雍正二年二月二十七日恭请圣训仰蒙 皇上面谕学臣无地方责任有见闻的

  • 卷之七·佚名

    刘子卷之七播州录事参军袁孝政注贵一赛第三十一越剑性锐,必托槌砧,以成纯钩;楚拓质劲,必资旁檠上步萌反,下音竞。旁檠,造子之器物,正弓所用,以定曲直,矫而不正者也。以成弹弓弴;丁么丁昆二切。画弓,天子所用之弓也。人性虽敏,必藉

  • 文殊师利问经卷上·佚名

    梁扶南国三藏僧伽婆罗译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一千三百五十人俱。皆是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烦恼。身心自在心善解脱慧善解脱。调伏诸根摩诃那伽。所作已办可作已办。舍于重担

  • 九尾龟·张春帆

    清代白话长篇狭邪小说。十二集一百九十二回。题“漱六山房著”。漱六山房即张春帆,名炎,毗陵(今江苏常州)人。成书于清宣统二年(1910)。现存主要版本有清末点石斋刊本;上海交通图书馆石印本,藏上海图书馆。1989年荆楚

  • 李文忠公事略·梁启超

    清末民初梁启超撰,共十二章,分别记述了李鸿章的军事、外文、洋务诸事及其投闲生活、轶事琐闻等。梁氏为晚清学术大家,长于史识,而所记皆为耳闻目睹,故极具史料价值。该书版本甚多,现据民国《满清野史四编》本标点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