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明宣宗实录

记宣宗在位期间史事,起洪熙元年(1425)六月,终宣德十年(1435)正月。宣德十年七月始修,以杨士奇为总裁,正统三年(1438)书成。此前修实录以文武勋臣充任监修官,自是录始只任勋臣一人充任,不再用文臣监修。

《明宣宗实录》全部章节目录

(1)宣宗章皇帝实录序
(2)进实录表
(3)修纂凡例
(4)大明宣宗皇帝实录卷之一
(5)大明宣宗章皇帝实录卷之二
(6)大明宣宗章皇帝实录卷之三
(7)大明宣宗章皇帝实录卷之四
(8)大明宣宗章皇帝实录卷之五
(9)大明宣宗章皇帝实录卷之六
(10)大明宣宗章皇帝实录卷之七
(11)大明宣宗章皇帝实录卷之八
(12)大明宣宗章皇帝实录卷之九
(13)大明宣宗章皇帝实录卷之十
(14)大明宣宗章皇帝实录卷之十一
(15)大明宣宗章皇帝实录卷之十二
(16)大明宣宗章皇帝实录卷之十三
(17)大明宣宗章皇帝实录卷之十四
(18)大明宣宗章皇帝实录卷之十五
(19)明宣宗章皇帝实录卷之十六
(20)明宣宗章皇帝实录卷之十七
(21)明宣宗章皇帝实录卷之十八
(22)大明宣宗章皇帝实录卷之十九
(23)大明宣宗章皇帝实录卷之二十
(24)明宣宗章皇帝实录卷之二十一
(25)明宣宗章皇帝实录卷之二十二
(26)明宣宗章皇帝实录卷之二十三
(27)明宣宗章皇帝实录卷之二十四
(28)明宣宗章皇帝实录卷之二十五
(29)明宣宗章皇帝实录卷之二十六
(30)大明宣宗章皇帝实录卷之二十七
(31)明宣宗章皇帝实录卷之二十八
(32)明宣宗章皇帝实录卷之二十九
(33)明宣宗章皇帝实录卷之三十
(34)明宣宗章皇帝实录卷之三十一
(35)大明宣宗章皇帝实录卷之三十二
(36)大明宣宗章皇帝实录卷之三十三
(37)大明宣宗章皇帝实录卷之三十四
(38)明宣宗章皇帝实录卷之三十五
(39)明宣宗章皇帝实录卷之三十六
(40)明宣宗章皇帝实录卷之三十七
(41)明宣宗章皇帝实录卷之三十八
(42)宣宗章皇帝实录卷之三十九
(43)明宣宗章皇帝实录卷之四十
(44)明宣宗章皇帝实录卷之四十一
(45)明宣宗章皇帝实录卷之四十二
(46)大明宣宗章皇帝实录卷之四十三
(47)大明宣宗章皇帝实录卷之四十四
(48)大明宣宗章皇帝实录卷之四十五
(49)大明宣宗章皇帝实录卷之四十六
(50)大明宣宗章皇帝实录卷之四十七
(51)大明宣宗章皇帝实录卷之四十八
(52)宣宗章皇帝实录卷之五十
(53)宣宗章皇帝实录卷之五十一
(54)宣宗章皇帝实录卷之五十二
(55)宣宗章皇帝实录卷之五十三
(56)宣宗章皇帝实录卷之五十四
(57)宣宗章皇帝实录卷之五十五
(58)宣宗章皇帝实录卷之五十六
(59)宣宗章皇帝实录卷之五十七

猜你喜欢
  新城录·沈亚之
  林灵素传·赵与时
  明宫史·吕毖
  宋季三朝政要·佚名
  续明纪事本末·倪在田
  宰惠纪略·柳堂
  成吉思汗传·冯承钧
  魂南记·易顺鼎
  唐代墓志汇编续集·周绍良
  善女人传·彭绍升
  宋人轶事汇编·丁传靖
  守溪笔记·王鏊
  讷溪奏疏·周怡
  蒙古律书·佚名
  筹办夷务始末选辑补编·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三百二十四·彭定求

        卷324_1 【送杜尹赴东都】权德舆   商於留异绩,河洛贺新迁。朝选吴公守,时推杜尹贤。   如纶披凤诏,出匣淬龙泉。风雨交中土,簪裾敞别筵。   清明人比玉,照灼府如莲。伫报司州政,征黄似颍川。   卷324_2

  • 陆叡·唐圭璋

      叡字景思,号云西,会稽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淳祐中沿江制置使参议。宝祐五年(1257),自礼部员外郎除秘书少监,又除起居舍人。景定五年(1264),中大夫、集英殿修撰,江南东路计度转运副使兼淮西总领。咸淳二年(1266)卒。   瑞

  • 人物·老舍

    耿兴久——男,六十多岁,党员。退休的老生产工人,街道上的治安委员。 吴老头——男,六十多岁。以前作过些勤杂的工作,有点文化,但无专长;身体不大好,心里可还有劲儿。 彭 六——男,四十岁左右,

  • 第二折·王实甫

    (末上,云)“画虎未成君莫笑,安排牙爪始惊人。”本是举过便除,奉圣旨着翰林院编修国史。他每那知我的心,甚么文章做得成。使琴童递佳音,不见回来。这几日睡卧不宁,饮食少进,给假在驿亭中将息。早问太医院着人来看视,下药去了

  • 1927──中華民國十六年丁卯·郭廷以

      1﹐1(一一,二八)   甲、武漢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及國民政府委員以國民政府名義,劃武昌、漢口、漢陽為京兆區,定名武漢。   乙、武漢張貼擁護聯俄聯共政策、實行農工政策、打倒英帝國主義等標語。   丙、南昌軍事

  • 第七十五回 失都城西燕被灭 压山寨北魏争雄·蔡东藩

      却说乞伏乾归,增置官属,令长子炽磐领尚书令左长史,边芮为尚书左仆射右长史,秘宜为右仆射,翟瑥为吏部尚书,翟勍为主客尚书,杜宜为兵部尚书,王松寿为民部尚书,樊谦为三公尚书,方弘、麹景为侍中。此外拜授,一如魏武晋文故事,犹

  • 春秋别典跋·薛虞畿

    先仲氏辑春秋别典未脱藁而不幸下世郭郡公用唐祠部言亟取而序之胪其目于郡乗艺文志中公其贤于中郎逺矣顾其甫成于草创而考覈未加不无挂甲漏乙年代倒置之病贻好事者之惜走谓昔丘明受经作传广记而备言表时而记月借令辑别

  • 卷二十三·沈德符

      ○士人【唐伯虎】弘治中,唐解元伯虎以诖误问革,困厄终身,闻其事发于同里都冏卿元敬(穆),亦负博洽名,素与唐善,以唐意轻之,每怀报复,会有程篁墩预泄场题事,因而中之。唐既罢归,誓不复与都接,一日都瞰其楼上独居,私往候之,方登梯,唐

  • 卷之四百七十九·佚名

    光绪二十七年。辛丑。正月。癸未。谕军机大臣等、电寄锡良、咸电悉。革道郑文钦胆敢潜逃。玩法已极。除通饬各省一体严缉外。即着锡良、饬属迅速严密查拏务获。即行正法。该抚未能先事豫防。致令潜逃。究属疏忽。锡

  • ◎平政院·费行简

    平政院犹行政裁判机关,所以察理行政官吏之违法不正行为者也。分记录、文牍、会计、庶务四科,皆直隶于院长。外分第一、第二、第三庭,每庭设庭长一人、评事四人,中须有法官出身者一人或二人。周少朴以前清巡抚资格,自居老辈

  • 稽古録卷六·司马光

    宋 司马光 撰殷上【亦号商又封商汤居殷而受命故二号】殷汤子姓曰履其先出于高辛氏帝喾生契契为舜司徒封于商【商在大华之阳今商州】契生昭明昭明生相土相土居商丘【今应天府】相土生昌若昌若生曹圉曹圉生冥冥生振振

  • 移剌捏儿传·宋濂

    移剌捏儿,契丹人。幼有大志,膂力过人,沉着多谋。辽亡后,金任命他为参议、留守等官,均推辞不受。闻太祖举兵南下,为报金灭辽之国仇,率领其同伙百余人投归蒙古军,太祖赐名赛因必..赤,因他出生于霸州,便号为“霸州元帅”。太祖十年

  • 卷二·湛若水

    钦定四库全书 格物通卷二      明 湛若水 撰 审几下 班彪王命论曰昔陈婴之母以婴家世贫贱卒富贵不祥止婴勿王王陵之母知汉王必得天下伏劒而死以固勉陵夫以匹妇之明犹能推事理之至探祸福

  • 卷四十一·程公说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分记卷四十一   宋 程公説 撰书二十三职官书第一昔在黄帝以云纪故爲云师而云名【黄帝轩辕氏姬姓之祖受命有云瑞故以云纪事百官师长皆以云为名号缙云氏其一官也】炎帝氏以火纪故爲火师而火名【炎

  • 金刚字轮三昧大仪轨分第七·佚名

    尔时释迦牟尼佛。复说诸法无性转字轮般若波罗蜜多教。所谓诸法空无自性故。诸法无相。以无相故生一切法。诸法无愿故。从无愿生一切法。诸法自性清净故。般若波罗蜜多清净。尔时妙吉祥菩萨。闻佛说此真理法门已,即现笑

  • 圆悟佛果禅师语录卷第八·圆悟克勤

    上堂八岁旦上堂。元正启祚打开门户。万物维新天地同春。应时纳祐不落窠臼罄无不宜。万世一时孟春犹寒。伏惟。首座大众。起居万福。乞火和烟得。担泉带月归。复云。新年头有佛法。正是土上加泥。新年头无佛法。又成当

  • 万法归心录卷中·佚名

    顿悟修证僧问。如何为宗。师曰。万法归宗。宗即是心。斯心虚灵。融通广大。无住无为。无修无证。经云。佛语心为宗。无门为法门。西天东土。上古今时。佛佛手授。祖祖相传。惟此一心。立为宗体。斯体清净。本自圆明。

  • 了义般若波罗蜜多经·佚名

    了义般若波罗蜜多经,一卷,宋 施护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