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大明宣宗章皇帝实录卷之十一

洪熙元年十一月丙申朔行在钦天监进宣德元年大统历

上御正朝受之给诸王群群颁行天下 丁酉升行在礼科给事中吴登为行在鸿胪寺右寺丞行在中书舍人叶蓁姚秩为行在翰林院编脩擢翰林院庶吉士王连何志曾泉万硕木讷张观沈善周安刘浚张逊李敬卢璟俱为监察御史连江西道志山东道泉福建道硕行在广东道讷河南道观行在山东道敬善广西道安广东道浚狭西道逊璟云南道连等永乐中国子生以选入翰林习四夷译书后中进士改庶吉士至是吏部引奏

上皆命为监察御史复召连等谕之曰尔在翰林久故擢尔为御史尔亦知御史之职乎正其身端其志振肃宪纲紏击奸宄平反冤狱庶几其可或尸位素餐或擅威虐下或贪黩货贿有玷风纪必罚必黜不尔贷也 戊戌升行在锦衣卫千户梁员为本卫指挥佥事 镇守广西摠兵官镇远候顾兴祖械送贼首覃公新至京初蛮寇覃公旺掠思恩县覃公新掠河池县命兴祖等捕之兴祖遣指挥彭祖史雄胡斌等为前锋先进而躬率兵继之兵至河池杀其伪军韦园韦天党等生擒覃公新至

上谓行在兵部臣曰蛮贼数为民害不可宥命三法司再鞫明白而后戮之 己亥冬至莭

上御正朝受朝贺皇太后

皇后免大臣文武命妇朝 庚子行在礼部奏旧例凡在外进贺冬至表笺王府官赐钞三锭文武衙门官二锭后

仁宗皇帝命王府官增至十锭文武衙门官增至五锭

上命遵

皇考增赐例 顺天府霸州民服役于天财库五年得代而归库官又以为逃趣有司捕民诉于朝

上曰此库官不恤民艰命法司究治之 辛丑行在工部奏南京脩理殿宇用五墨妆銮诸匠已役浙江并直隶苏松等府春季当班者五百人尚不敷用宜令有司于未应轮班匠内丁多者再起二千人并力用工

上从之命月粮赏支如例工毕之日即遣宁家 直隶真定府博野等县流民初复业者诣阙言有司督徵所逋粮刍甚急无所措办乞姑缓期

上谕在行户部臣曰比下诏凡逃民复业者令有司绥抚免其徵徭乃不体朕意又督责之不能安生乌得不逃其即移文各郡县令善缓抚如再有科扰重罪之 壬寅赐广东定安县土官县丞王观留等文阯北江府加林等州县土官土吏土人阮文道等二百三十七人钞彩币表里袭衣有差 周王有燉以父定王薨朝廷赐葬祭奏请同诸弟诣阙谢恩复书止之 癸卯命河南左参政庄敬致仕敬灵璧县人洪武中署山西参议以诖误罪筑城泗州

太宗皇帝兵渡淮率吏民归附升泗州知州再升参政至是以老疾常革冠带为民敬自陈有母年踰八十乞冠带归以母荣吏部言未授诰命者例不与冠带

上曰既年老又有亲在与之 降江西左布政使盛颐为工部员外郎颐在江西监察御史劾其不职遂有是命 兀良哈头目阿者秃来归奏愿居京自劾命为千户赐冠带金织袭衣彩币银钞鞍马仍命有司给房屋器物如例 赐云南通安州石门关巡检司故土官舍人阿俗等钞币 行在工部尚书吴中奏南京脩理殿宇未完请于镇江等卫拨军士二万人助役

上曰南京间矌军士亦多不湏别取其再计议于是中与尚书张本等议原下西洋官军一万余人久闲可令协助从之 甲辰浙江湖州府奏令年七月连雨没乌程归安长兴三县低田六百三十四顷无收

上命户部遣人验视 乙巳广西上林长官司女土官长黄娘召遣孙岑志海湖广龙潭安抚司故土官使副再景铭子胜魁贡马 丙午北京行后军都督府奏山海诸卫官军还卫操备俱鉄衣甲弓箭

上命北京行部于官库给之 开平备御都指挥使唐铭奏本卫官军及山海士军之守开平者年久衣弊请颁给

上谕行在工部臣曰边军劳苦所宜加恤今天气已寒其速遣人运胖袄裤鞋给之 夜有流星大如鸡弹色赤有光出太微西恒内东南行入天庙晓刻太白犯填星太比在白 丁未命故府军右卫指挥使丘聚子赞羽林前卫指挥同知洪旺侄斌济阳卫指挥同知臧全弟成金吾右卫指挥佥事李荣子敬俱袭职长陵卫指挥同知袁以恭自陈老疾命其子敏代 日生晕及左右珥色黄赤同时上生背气一道色青赤鲜明 戊申复戴肃苏州府嘉定县丞萧在嘉定惓惓爱民后以冗员调山东平阴县嘉定民一千三百六十余人赴上司告乞奏留行在吏部以闻

上命肃还嘉定 命行在户部以滕府黄顺店一区及民人九户赐彭伯张曰□永 诏法司凡军匠犯窃盗者杖一百但锁项钳足俾常赴工 夜有星大如鸡弹色赤尾迹有光出天船正北行至近浊 南京地震 己酉赐沙州卫奏事舍人保童等钞及彩币表里有差 庚戌命都指挥同知李信镇守淮安卫都指挥佥事路宣镇守定边卫时阿鲁台奏遣人贡马有自虏中来归者又言阿鲁台自率众攻兀良哈欲以兵临开平兴和恐非贡马

上曰虏非诈然边备不可不慎遂敕沿边摠兵官武安候郑亨都督谭广等各严守备又以淮安定边二卫临边故命信等镇之 辛亥太常寺奏坛场祭器有损坏者餋牲舍宇有颓圯者请命工脩理

上命行在工部尚书吴中曰祭祀国家大事宜亟与脩理不可稽缓 复郑郁河南鹿邑县知县郁在鹿邑民安其政以旧官复至当去县民赴京奏留吏部以闻

上曰郁得民心矣其从民奏 壬子

上谕太师英国公张辅曰近遣兴安伯徐亨帅师出口北今天气严寒边塞尤慎可令工部户部凡管队官各给皮裘及路费钞军士给战袄裤鞋遣人运赴军中给之 赐保宁王之子名曰友垓

上命行在户部差住哈密官军俸粮自起程日始依旧例关支仍蠲其家丁役 行在工部尚书吴中言制造御用朱红戗金龙凤膳亭及器皿所用物料不足请买于民间

上曰汉文服御帷帐无文绣史称其恭俭爱民朕方慕之以俭约率下所造服食器用当从朴素不湏华靡所用物料孰库藏中给用不必贾于民 癸丑升行在羽林前卫指挥佥事王观为本卫指挥使 命掌宁夏左屯卫都指挥佥事卢保同掌宁夏卫都指挥阎俊领马时保坐事蒙恩当复职行在兵部言保在建文间为指挥佥事永乐中再升至今职有罪遇恩于例当复指挥佥事

上曰宁夏西比要卫冲用之防御何惜此官俾复都指挥佥事不为例 鞑靼孛罗脱者可脱干来归都督谭广遗送至京两人具言虏中蜜事

上谓侍臣曰虏中狡诈二人之来或窥伺亦未可知所言不必尽信但既来则当抚绥遂命礼部赐钞及袭衣又谕尚书吕震曰去留任其所欲也 甲寅四川盐井卫土官副千户绰甲毋沔麦来朝贡马 升辽东都司都指挥使王真为左军都督府都督佥事仍掌辽东都司事 摠兵官镇远候顾兴祖讨蛮寇覃公旺杀之时寇据思恩县大小富龙三十余峒固守险阻以拒官军兴祖等督兵分道攻之斩公旺并其党千五十余人归民男女为贼所掠者三百余人奏捷至京

上谓侍臣曰蛮民亦朕赤子其为患不已固当用兵但杀之动以千数其间岂无胁从非辜者乎苟得良牧守如贾琮剌交州开示恩信慰抚而降之安得杀伤之多如此 开平备御都指挥唐铭等奏军士盔甲弓刀及金鼓旗号损坏乞再关给

上谓行在工部臣曰开平边卫逼近虏境当严加守御若器械锋利旗帜鲜明足以鼓士气壮军威震慑虏寇其即给之凡边境守将有请者俱给之 四川成都府双流县知县孔友谅言六事一曰汰冗员古者量民置官量官置吏需次代补不容冗食比来官吏冗滥虽风宪官汰之而额外尚多剩员贤否淆混尤甚且近岁又有寄名家居淹流累年上无补于朝廷下无益于生民负才者叹不见用奸黠者挟制有司乞敕吏部严加甄别汰额外之员取寄名之官考其才能量授以职老疾不才者悉罢之则冗滥可革矣二曰任风宪夫风宪者朝廷耳目之官上司谏诤下职弹劾所以肃纪纲察奸慝直言无隐不避权贵者也自古逮今必遴选才学老成德望夙着者任之今监察御史暨按察司官多有备员清浊相淆不能激扬甚失委任之意乞敕吏部同都察院堂上官严加澄汰慎重其选则风纪振肃而奸邪歛迹矣三曰重守令夫守令之亲民若慈母之保赤子苟委任非才则保养不至民罹其害所以古者不拘资格而选授必得其人不限以岁月而使之益尽其力今居其职者多不知抚字之方惟务贪虐以失民心间有廉干得民心者又迁调不常差遣不一或固小事连累朝夕营治往来道路犹且不暇况能久于其任以施善政哉乞敕吏部选授之际务择才望素重及久历京官者任之喻戒上司毋擅差遣假以岁月责成治效至如裁减衙门多远在万里外独员居职遇事赴京往来数月则必委官署事所委之官多是杂职因循苟且于庶务漫不加省致政令无常民不知畏今后路远裁减衙门常留一员任事不得擅离庶法有常守而下无废事矣四曰慎科目夫科目所以求贤必名实相副非徒夸多而已今秋闱取士动经一二百名弊既多端侥幸过半及至会试下苐入监并还家者十常八九间有文学中式者实行或垂以致真才少见叨滥者多今后乞敕中外每遇开科应试之士所司取诸生所属里邻结状平日乡党称其孝弟朋友服其信义资质端重学业优赡者方许入试监试官先加考验以辩真伪则所司不致滥举且将前苐下次举人通计其数设法清理庶几名寔相称国家真才之用而侥幸无由进矣五曰厚俸禄夫禄以餋贤苟餋生不赡则饥寒切身乌能保其廉哉今内而京官外及方面例增俸给其余大小官折钞外每月不过给米二石其间仰事俯育与道路往来之费奚所资取贪者侥幸以苟安廉者艰窘而不给请乞户部勘寔天下府州县所积粮储岁支之外余者计议递增各官之俸仍令分巡御史及按察司官采访有司廉洁者具实以闻量加旌赏则善者知劝而贪者知戒矣六曰薄征徭古者征税徭役量土地之宜验人丁之数务从宽省以息民力今自岁产贡赋应纳税粮外复有买办采办等事以朝廷视之不过令有司支给官钱平买而已然其中无赖之辈往往致贿吏曹交通览纳巧立辩验折耗之名科取数倍妍弊百端重为民害乞敕该部凡一切不急悉行减免则弊政不生民无科扰矣命行在礼部会议行之 日生背气一道色青赤随生左右珥色黄赤鲜明 乙卯改高山玉林镇虏云川四卫经历司隶山西行都司初四卫自洪武中隶山西后调入保定涿州雄县至是以镇守大同武安候郑亨言复调大同左右天城阳和屯守故经历司亦改隶焉 以云南丽江军民府石门关巡检司前巡检阿吉男阿俗为本司巡检时本府言吉洪武中归附授巡检永乐中病故有嫡男阿俗夷人信服请听承袭行在吏部言阿吉非世袭土官

上曰即新除流官恐未便服得夷人今既夷人信服可准所言但不世袭若其不守法度即罢之别授流官 敕辽东都司赐随内官亦失哈等往奴儿干官军一千五十人钞有差 释故江阴候吴高之子亮等为民先是亮等有罪

仁宗皇帝发充海南卫军中途赦还行以吏部以闻

上命释为民 月犯内屏星 丙辰广东儋州等衙门土官同知王贤祐遣子芳等贡方物 国子学士曾才鲁言有母年七十余居乡户无丁男乞归侍餋

上顾行在吏部臣曰唐阳城为司业诸生不省亲者斥之况为师乎其从之 户科给事中沈宁以罪谪为驿夫宁初即赍诏往直隶诸郡需索货贿为巡按御史所劾

上命行在都察院鞠之宁服罪故谪之 丁巳朝鲜国王李祹遣韩长寿等奉表贡金银器皿等方物贺正旦 造随驾尚服局尚寝局宫正司印 瓦剌使臣撒法儿来朝贡马奏愿居京自劾命为指挥佥事赐冠带金织袭衣彩币银钞绵布鞍马仍命有司给房屋器物如例 己未赐广西上林长官司土官舍人岑志海湖广龙潭安抚司土官舍人冉胜魁等钞彩币表里有差 罕东卫土官指挥那那奏所属番民桑思塔儿等一千五百人例纳差发马二百五十匹数年多逃居赤斤近都督李英等率兵捕寇逃者惊愕欲聚众还归罕东乞为招抚复业

上谓行在兵部尚书张本曰此初失抚绥致其逃窜彼虽犷悍我能安之则彼亦安矣其令费献等差人同那那往招抚令归无责其过旧所负差发马悉免之 庚申璔置广西梧州府苍梧县安平乡巡检司藤县白石寨巡检司怀集县慈乐寨巡检司容县粉壁寨巡检司岑溪县连城乡义平巡检司庆远府河池县土堡镇巡检司平乐县古眉寨巡检司富川县寨下市巡检司土官副巡检各一员亦从总兵官镇远候顾兴祖所奏也 降前云南按察使苖微为湖广随州知州微有罪遇赦吏部言可以复任方面故有是命 辛酉必里卫土官都指挥佥事康寿等来朝贡马 命阳武候薛禄佩镇朔大将军印充摠兵官率领官军巡开平宣府大同等处严饬兵备 以侍从旧劳升行在锦衣卫正千户李效良为本卫世袭指挥佥事食禄不理卫事 置行在太常寺南京太常司牺牲所吏目各一员典吏各一员初牺牲所无吏目典吏至是太常言本所有钱粮文移无人掌典难以稽考宜设吏目典吏俾之专掌故从之 以奏事不明黜行在刑科给事中林简孙郁吏科给事中何宣礼科给事中陈应炎兵科给事中陈耀工科给事中谢永赵睿俱为判官简交阯快州郁湖广桂阳州宣直隶六安州应炎交阯福安州耀交阯欢州永广西利州睿交阯清化州 赐弗提等卫指挥同知察罕帖木儿等九人钞币 摠交阯布政司按察司事兵部尚书陈洽奏贼首黎利名虽求降实则携贰招聚逆党拒抗官兵攻围茶笼州杀知州琴彭潜结玉麻州土官琴贵及老挝酋长与之同恶太监山寿赍敕宥利之罪授以清化府知府利言俟秋凉到任今复言素与参政梁汝笏等有怨乞角□羊知府之职愿得署茶笼州事近演州土人多有从利而逆而利又遣其党潘僚路文律等往嘉兴广威等州招集逆徒日以滋蔓望乞摠兵者早灭此贼以靖边方

上览奏敕荣昌伯陈智安平伯李安都督方政及交阯三司曰反贼黎利包藏祸心已非一日始若取之易如拾芥乃信庸人之言惟事招抚延今八年终不听命养成猖獗之势使忠臣无辜而罹害良民被毒而未厌其谁之过敕至陈智方政专督进兵务在协和成功不许缓机误事若来春捷报不至责有所归 贵州镇远府知府颜泽奏本府儒学自永乐十三年开设于偏桥等处四长官司夷人之中选取生员入学读书期有成效宜给廪膳以餋之

上曰府官之言是边郡开学教夷人欲使自营口腹彼岂乐于为学凡贵州各府新设学校未与之 夜填星犯键闭填星在上 壬戌四川按察司陈琏奏所属府州县官鉄四十员

上谕行在吏尚书蹇义曰任官必须择人不可以缺多輙滥授也 直隶宁国府宣城县江西南昌建昌二府及宜黄临川二县各奏今年四月五月久雨水潦伤稼

上命行在户部遣人验视蠲除税租

上御文华殿召杨士奇杨荣问曰昨日谕荣昌伯等敕皆行矣对曰已行

上曰朕有一言怀之久矣今独与卿二人说未可轻泄也昔在南京

皇考因交阯擒叛贼至曾与朕言

太祖皇帝初定天下四裔惟安南最先归化后来黎氏篡陈氏而夺其位所必当讨而是时求陈氏之后立之不后得故郡县其地果若陈氏令尚有后选择立之是犹

太祖之心而一方亦得安静朕对曰朝廷若行此事诚帝王之盛举

皇考笑曰此语未可轻泄然藏在朕心未尝忘朕今思之若陈氏果有后选一人立之使共蕃臣之职三年一贡如洪武之制用宁其民而中国亦省兵戍之劳岂不可乎如此不免论者谓朕委弃

祖宗之业然继绝兴灭实我

皇祖之志士奇荣对曰永乐三年初命将征黎贼凡诏敕文字皆臣等在御前亲承面命书行是时

太宗皇帝圣志惓惓在于兴灭继绝玉音具存中外所共闻知

上曰其时朕虽髫年尚记一二圣等亦如卿等所云卿二人但识朕意勿言三二年内朕必行之遂赐酒馔而退 癸亥

上命行在户部以宛平县官田六顷赐彭城伯张曰□永及曰□永故有田二顷俱免徵税 赐广东儋州土官舍人王芳等钞彩币表里有差 浚仪真瓜州坝河先是平江伯陈瑄奏仪真瓜州坝下河道年久淤塞请发附近军民疏浚

上以东作方兴姑候农隙至是命镇江扬州常州三府仪真扬州镇江三卫共以军民二万□□睿疏仍命瑄董之 甲子命武进伯朱冕掌行在左军都督府事都督指挥佥事于瓒任交阯都司事 升行在羽林前卫正千户昌英为卫本指挥佥事 巡按贵州监察御史奏镇远府卭水长官司所部奥洞苖贼苖银緫先因思州府蛮夷长官司民张福等告其聚众剽掠及虏雪洞杨政魁子妇緫兵官都督萧授遣人同民土往招抚之至奥洞坡俱为苖银緫所杀今苖银緫又率众攻土□去埂洞虏掠人畜焚其房舍积聚日益猖獗

上命都督萧授调湖广辰沅等卫兵万四千人运粮万五千石期会于清浪卫进剿 南京地震 乙丑命都指挥佥事刘铭往天城卫镇守 赐四川盐井卫土官副千户绰甲毋沔麦等钞彩币表里有差 总兵官都督谭广奏边卫客商中纳淮浙盐粮旧例大同天城每引米三斗宣府四斗以故客商少趋宣府请减宣府例淮浙盐三斗川盐二斗仍乞不拘资次支给庶使盐利均平边储足备从之

大明宣宗章皇帝实录卷之十一

猜你喜欢
  列传第一百三十三 外戚·刘昫
  梁臣传第九·欧阳修
  第七十六回 巫盅狱丞相灭门 泉鸠里储君毙命·蔡东藩
  御批厯代通鉴辑览卷一百九·乾隆
  卷之一千二百三十二·佚名
  ◎滑头码子新赌诀·吴虞公
  ◎均是贼也·李定夷
  ●旧京琐记引·夏仁虎
  第二卷 厅汛表·缪荃孙
  二三二 山东巡抚杨景素奏遵旨查办违碍书籍情形折·佚名
  卷十七 食货志三·黄遵宪
  卷二十七 中下 五行志 第七中之下·班固
  王轨传·令狐德棻
  韩绛传·脱脱
  卷二百三十五·杨士奇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许及之·唐圭璋

      及之字深甫,永嘉人。隆兴元年(1163)进士。淳熙十四年(1187),宗正寺簿。十五年(1188),右拾遗。庆元元年(1195),权礼部侍郎。三年(1197),给事中。四年(1198),自吏部尚书除同知枢密院事。嘉泰二年(1202),参知政事。三年(1203),除知枢密院事兼

  • 楔子·马致远

    (旦上,云)妾身是黄员外的浑家。是好烦恼人也!昨日有个秀才投下一封书,俺员外接过书呈看罢,不知怎生,当夜晚间,员外害急心疼亡了。兀的不痛杀我也!(正末上,云)自从张家庄上与哥哥约别之后,小生一径的来到洛阳,投奔那黄员外。昨

  • 卷七·韩淲

    钦定四库全书 涧泉集卷七       宋 韩淲 撰五言律诗 慈福太后生辰圣驾同中宫过北内上夀至暁銮仗方囬观者无不仰赞庆礼四朝之尊也【案此诗二首其一见七絶】 盛典行长乐秋光溢夀樽后仪崇太姒帝服见曾孙遥想重

  • 七言巻二十三·洪迈

      七言  送蜀客          张籍  蜀客南行祭碧鸡木绵花发锦江西山桥日晚行人少时见猩猩树上啼  蛮中  铜柱南边毒草春行人㡬日到金麟玉镮穿耳谁家女自抱琵琶迎海神  赠道士  茆山近别剡溪逢玉

  • 卷九 刘高卢陈李廖列传第六·陆游

       刘彦贞,兖州中都人,父信,初为群盗,战败奔吴,事武王数有功,王遇之厚,尝召信计,醉不能言,王嫚骂之,信即仗一剑弃去,左右请追之,王曰:信醉耳,醒当复来,明日果至,积功至镇南军节度使,宜王建国,加征南大将军,唐庄宗灭梁,遣谏议大夫薛昭文

  • 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之八十三·佚名

    天启七年四月丁酉朔孟夏 上亲享 太庙○陕西总督王之采甘肃巡抚王家祯言今春银定矮木素剌麻宾免班记诸虏约会土卖火刀赤等由黑水河地突犯副总兵陈洪范官惟贤等帅兵御之将士奋勇斩首百八十余颗得旨丑虏入犯军士戮力堵

  • 雍正实录卷之一百三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保议政大臣保和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总理兵部事三等伯加十五级臣鄂尔泰总裁官光禄大夫经  筵日讲官起居注太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仍兼管吏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三等伯

  •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下卷五·杜大珪

    (宋)杜大珪 编李处耘(子继隆)曽巩李处耘字正元上党人在周以右职隶太祖帐下建隆元年擢宣徽北院使三年改南院兼枢宻副使干德初周保权乞师讨张文表命处耘与慕容延钊赴之太祖面授处耘方畧俾图荆南处耘次江陵百余里外潜遣数千

  • 陆诜传·脱脱

    陆诜字介夫,余杭人。以进士起家,为北京签书判官。贝州叛乱,他供职不曾耽误军用物资的征集和调拨;叛贼平定后,又通达治理狱案,没有滥案。加官集贤院校理、秦州通判。范祥在古渭修筑城堡,陆诜负责供应粮饷,陈述说“:此非中国所依

  • ●皇朝通典卷八·佚名

    食貨八 ○食貨八 賦稅下【關榷 雜稅附】 △賦稅下【關榷 雜稅附】 (臣)等謹按山林藪澤之司所以崇本抑末使民盡力於南畝也後世征賦繁興視為利藪至明末季搜索靡遺凡民間耰鋤箕箒以及薪炭魚蔬之細莫不有征甚至一物而關市

  • 二十六年(上)·佚名

    春正月1月1日○朔丙辰,辰時,日有重暈,內暈上有戴,內外暈,皆有右珥,色皆內赤中黃外靑。已時日暈,上有戴下有履,左右有珥,兩珥皆有白氣外射,右長左短。午時日暈,上有戴,下有履。○上在義州。王世子在寧邊。○司諫院啓曰:「牧使黃璡,政

  • 榕村语録卷二十四·李光地

    学二圣人首聪明睿智大学先格物致知人总以明白为主若心里不明白则刚为暴仁为懦勇为乱许多好字面俱可变壊孔子圣之至亦是始条理与他圣异两汉人物尽好然底里病痛只坐有些不明白不明白纵使天姿纯粹只做到两汉之功业节义而

  • 第十七章 名节·佚名

    妇女一生的大事,只重贞节。乱了她,使她失节,就如瓦破了岂能复原,历观乡试会试的录取名册,与子孙昌盛的家庭,考察他们的前世,凡是属于贞节孝义的占了大半。可见上天回报贞节孝义的人,在吉庆方面非常优厚;而上天报应破节的

  • 君臣上第三十·管仲

    为人君者,修官上之道,而不言其中;为人臣者,比官中之事,而不言其外。君道不明,则受令者疑;权度不一,则修义者惑。民有疑惑贰豫之心而上不能匡,则百姓之与间,犹揭表而令之止也。是故能象其道于国家,加之于百姓,而足

  • 成唯识论观心法要卷第五·智旭

    蕅益沙门智旭述 (癸)二例论受义此染污意。何受相应。既释第二能变。第六余相应门。故更例初能变以论受俱门也。此先假问征起。下有三解。第三为正。有义。此(第七识所)俱。唯有喜受。(以)恒内执(第八识之见分为)我。生喜受故

  • 建中靖国续灯录卷第十四[宋铭]·惟白

    东京法云禅寺住持传法佛国禅师(臣)惟白集对机门南岳怀让禅师第十三世洪州翠岩山可真禅师法嗣东京大相国寺智海禅院真如禅师讳慕喆。姓闻氏。抚州临川人也。龆龀依建昌军永安院圆觉大师出家受具。后弊衣粝食。介然不群

  •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第十九·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传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法护等奉 诏译持戒波罗蜜多品第七之二佛言舍利子。云何名为善法。当知善法厥有三种。谓身语意善所行故。诸菩萨摩诃萨。如是安住善所行者。能于菩萨藏正法。勤求修习

  • 蕉帕记·单本

    明代传奇剧本。单本撰。增补本《曲品》著录。写南宋书生龙骧,父母双亡,寄寓其父同僚胡章家,钟情章女弱妹,因无人作媒,未遂所愿。西施死后,罚为白牝狐,已修炼3000余年,须借人真阳之气,方成正果。狐精见龙骧有仙骨,便化作胡弱妹,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