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三百二十四

 

  卷324_1 【送杜尹赴东都】权德舆

  商於留异绩,河洛贺新迁。朝选吴公守,时推杜尹贤。

  如纶披凤诏,出匣淬龙泉。风雨交中土,簪裾敞别筵。

  清明人比玉,照灼府如莲。伫报司州政,征黄似颍川。

  卷324_2 【送孔江州(一作送人之九江)】权德舆

  九派寻阳郡,分明似画图。秋光连瀑布,晴翠辨香炉。

  才子厌兰省,邦君荣竹符。江城多暇日,能寄八行无。

  卷324_3 【送浑邓州】权德舆

  年少守南阳,新恩印绶光。轻轩出绕霤,利刃发干将。

  风劲初下叶,云寒方护霜。想君行县处,露冕菊潭香。

  卷324_4 【埇桥达奚四、于十九、陈大三侍御夜宴叙各赋二韵】权德舆

  满树铁冠琼树枝,樽前烛下心相知。

  明朝又与白云远,自古河梁多别离。

  卷324_5 【酬别蔡十二见赠】权德舆

  伊人茂天爵,恬澹卧郊园。傲世方隐几,说经久颛门。

  浩歌曳柴车,讵羡丹毂尊。严霜被鹑衣,不知狐白温。

  游心羲文际,爱我相讨论。潢污忽朝宗,传骑令载奔。

  峥嵘岁阴晚,愀怆离念繁。别馆丝桐清,寒郊烟雨昏。

  中饮见逸气,纵谈穷化元。伫见公车起,圣代待乞言。

  卷324_6 【扬州与丁山人别】权德舆

  将军易道令威仙,华发清谈得此贤。

  惆怅今朝广陵别,辽东后会复何年。

  卷324_7 【送台州崔录事】权德舆

  不嫌临海远,微禄代躬耕。古郡纪纲职,扁舟山水程。

  诗因琪树丽,心与瀑泉清。盛府知音在,何时荐政成。

  卷324_8 【送信安刘少府(自常州参军选授)】权德舆

  相看结离念,尽此林中渌。夷代轻远游,上才随薄禄。

  参卿滞孙楚,隐市同梅福。吏散时泛弦,宾来闲覆局。

  襟情无俗虑,谈笑成逸躅。此路足滩声,羡君多水宿。

  卷324_9 【送李城门罢官归嵩阳(城门院在遗补院东)】权德舆

  与君相识处,吏隐在墙东。启闭千门静,逢迎两掖通。

  罢官多暇日,肄业有儒风。归去尘寰外,春山桂树丛。

  卷324_10 【送上虞丞】权德舆

  越郡佳山水,菁江接上虞。计程航一苇,试吏佐双凫。

  云壑窥仙籍,风谣验地图。因寻黄绢字,为我吊曹盱。

  卷324_11 【送卢评事婺州省觐】权德舆

  知向东阳去,晨装见彩衣。客愁青眼别,家喜玉人归。

  漠漠水烟晚,萧萧枫叶飞。双溪泊船处,候吏拜胡威。

  卷324_12 【送崔端公郎君入京觐省】权德舆

  已见风姿美,仍闻艺业勤。清秋上国路,白皙少年人。

  带月轻帆疾,迎霜彩服新。过庭若有问,一为说漳滨。

  卷324_13 【送张周二秀才谒宣州薛侍郎】权德舆

  儒衣两少年,春棹毂溪船。湖月供诗兴,岚风费酒钱。

  上帆涵浦岸,欹枕傲晴天。不用愁羁旅,宣城太守贤。

  卷324_14 【送张将军归东都旧业】权德舆

  功名不复求,旧业向东周。白草辞边骑,青门别故侯。

  摧残宝剑折,羸病绿珠愁。日暮寒风起,犹疑大漠秋。

  卷324_15 【送句容王少府簿领赴上都】权德舆

  上国路绵绵,行人候晓天。离亭绿绮奏,乡树白云连。

  江露湿征袂,山莺宜泊船。春风若为别,相顾起尊前。

  卷324_16 【送从弟谒员外叔父回归义兴】权德舆

  异乡兄弟少,见尔自依然。来酌林中酒,去耕湖上田。

  何朝逢暑雨,几夜泊鱼烟。馀力当勤学,成名贵少年。

  卷324_17 【送梁道士谒寿州崔大夫】权德舆

  年少一仙官,清羸驾彩鸾。洞宫云渺渺,花路水漫漫。

  岁计芝田熟,晨装月帔寒。遥知小山桂,五马待邀欢。

  卷324_18 【送郑秀才贡举】权德舆

  西笑意如何,知随贡举科。吟诗向月露,驱马出烟萝。

  晚色平芜远,秋声候雁多。自怜归未得,相送一劳歌。

  卷324_19 【送谢孝廉移家越州】权德舆

  家承晋太傅,身慕鲁诸生。又见一帆去,共愁千里程。

  沙平古树迥,潮满晓江晴。从此幽深去,无妨隐姓名。

  卷324_20 【送韩孝廉侍从赴举】权德舆

  贡士去翩翩,如君最少年。彩衣行不废,儒服代相传。

  晓月经淮路,繁阴过楚天。清谈遇知己,应访孝廉船。

  卷324_21 【送陆拾遗祗召赴行在】权德舆

  鹓鹭承新命,翻飞入汉庭。歌诗能合雅,献纳每论经。

  月晓蜀江迥,猿啼楚树青。幸因焚草暇,书札访沈冥。

  卷324_22 【送映师归本寺】权德舆

  还归柳市去,远远出人群。苔甃桐花落,山窗桂树薰。

  引泉通绝涧,放鹤入孤云。幸许宗雷到,清谈不易闻。

  卷324_23 【送宇文文府赴行在】权德舆

  送君当岁暮,斗酒破离颜。车骑拥寒水,雪云凝远山。

  且安黄绶屈,莫羡白鸥闲。从此图南路,青云步武间。

  卷324_24 【送岳州温录事赴任】权德舆

  解巾州主簿,捧檄不辞遥。独鹤九霄翼,寒松百尺条。

  晨装沾雨雪,旅宿候风潮。为政闲无事,清谈肃郡僚。

  卷324_25 【送山人归旧隐】权德舆

  工为楚辞赋,更著鲁衣冠。岁俭山田薄,秋深晨服寒。

  武人荣燕颔,志士恋渔竿。会被公车荐,知君久晦难。

  卷324_26 【惠上人房宴别】权德舆

  方袍相引到龙华,支策开襟路不赊。法味已同香积会,

  礼容疑在少施家。逸民羽客期皆至,疏竹青苔景半斜。

  究竟相依何处好,匡山古社足烟霞。

  卷324_27 【送裴秀才贡举】权德舆

  儒衣风貌清,去抵汉公卿。宾贡年犹少,篇章艺已成。

  临流惜暮景,话别起乡情。离酌不辞醉,西江春草生。

  卷324_28 【送袁太祝衢婺巡覆(同用山字)】权德舆

  校缗税亩不妨闲,清兴自随鱼鸟间。

  知君此去足佳句,路出桐溪千万山。

  卷324_29 【送湖南李侍御赴本使赋采菱亭诗】权德舆

  旧俗采菱处,津亭风景和。沅江收暮霭,楚女发清歌。

  曲岸萦湘叶,荒阶上白波。兰桡向莲府,一为枉帆过。

  卷324_30 【送穆侍御归东都】权德舆

  知君儒服贵,彩绣两相辉。婉婉成名后,翩翩拥传归。

  江深烟屿没,山暗雨云飞。共待酬恩罢,相将去息机。

  卷324_31 【送崔端公赴度支江陵院三韵(照字)】权德舆

  津亭风雪霁,斗酒留征棹。星传指湘江,瑶琴多楚调。

  偏愁欲别处,黯黯颓阳照。

  卷324_32 【送陆太祝赴湖南幕同用送字(三韵)】权德舆

  不惮征路遥,定缘宾礼重。新知折柳赠,旧侣乘篮送。

  此去佳句多,枫江接云梦。

  卷324_33 【送李处士归弋阳山居(限姓名中用韵)】权德舆

  暂来城市意何如,却忆葛阳溪上居。不惮薄田输井税,

  自将嘉句著州闾。波翻极浦樯竿出,霜落秋郊树影疏。

  想到家山无俗侣,逢迎只是坐篮舆。

  卷324_34 【送清洨上人谒信州陆员外】权德舆

  暂辞长老去随缘,候晓轻装寄客船。佳句已齐康宝月,

  清谈远指谢临川。滩经水濑逢新雪,路过渔潭宿暝烟。

  暇日若随千骑出,南岩只在郡楼前。

  卷324_35 【送别同用阔字(三韵)】权德舆

  耿耿离念繁,萧萧凉叶脱。缁尘素衣敝,风露秋江阔。

  想得读书窗,岩花对巾褐。

  卷324_36 【送人使之江陵(赏字)】权德舆

  嘉招不辞远,捧檄利攸往。行役念前程,宴游暌旧赏。

  征轺星乍动,江信潮应上。烟水飞一帆,霜风摇五两。

  纷纷别袂举,切切离鸿响。后会杳何时,悠然劳梦想。

  卷324_37 【馀干赠别张二十二侍御(一作馀干别张侍御)】权德舆

  芜城陌上春风别,干越亭边岁暮逢。

  驱车又怆南北路,返照寒江千万峰。

  卷324_38 【杂言赋得风送崔秀才归白田限三五六七言(暄字)】权德舆

  响深涧,思啼猿。闇入蘋洲暖,轻随柳陌暄。

  澹荡乍飘云影,芳菲遍满花源。寂寞春江别君处,

  和烟带雨送征轩。

  卷324_39 【杂言同用离骚体送张评事襄阳觐省】权德舆

  黯离堂兮日晚,俨壶觞兮送远。远水霁兮微明,

  杜蘅秀兮白芷生。波泫泫兮烟幂幂,凝暮色于空碧。

  纷离念兮随君,溯九江兮经七泽。君之去兮不可留,

  五彩裳兮木兰舟。

  卷324_40 【岭上逢久别者又别】权德舆

  十年曾一别,征路此相逢。马首向何处,夕阳千万峰。

  卷324_41 【赠别表兄韦卿】权德舆

  新读兵书事护羌,腰间宝剑映金章。

  少年百战应轻别,莫笑儒生泪数行。

  卷324_42 【古离别(一作古别离)】权德舆

  人生天地间,瞥若六辔驰。夭寿既常数,奈何生别离。

  迹当中人域,正性日已衰。是非千万境,杳霭情尘滋。

  出门事何常,暂别亦难期。冉冉叹流景,悠悠限山陂。

  尽此一夕欢,华樽会前墀。鸡鸣东方曙,夙驾临通逵。

  欲出强移步,欲留难致辞。两情不得已,念此留何为。

  天明去已远,寂默居人归。入门复上堂,怳怳生惊疑。

  经履同游处,犹言常相随。览物或临盘,翻怪来何迟。

  乃知前日欢,本为今日悲。特此别后心,宁及未见时。

  则知交疏分,久久翻易持。报君未别后,别后当自知。

  

猜你喜欢
  卢氏·唐圭璋
  卷十一·丁绍仪
  序·朱鹤龄
  查德卿·隋树森
  ●卷三·陈廷焯
  ●目录·张玉纶
  二集卷四十七·乾隆
  宋词三百首(1)·朱祖谋
  于湖词卷一·张孝祥
  巻十二·刘履
  卷四十·方回
  卷一百十六·陈元龙
  卷四百五十四·陈廷敬
  第六章 概论一 唐五代·吴梅
  新传奇品·高奕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二十九出 就缚·李渔

    〖水底鱼儿〗(净引众,急走上)昼夜兼行,沿途折了兵。只求逃脱,乞丐也谢神明!我魔劫天王起兵以来,敌过多少大将,从不曾有败阵的日子。谁想倒被个小小书生,杀得我抱头鼠窜。如今没奈何了,难道杀便杀他不过,走也走他不过不成?分付众将

  • 《杜工部诗话选》·杜甫

    诗人以一字为工,世固知之,惟老杜变化开阖,出奇无穷,殆不可以迹捕。如"江山有巴蜀,栋宇自齐梁",远近数千里,上下数百年,只在"有"与"自"两字间,而吞纳山川之气,俯仰古今之怀,皆见于言外。藤王亭子"粉墙犹竹色,虚阁自松声",若不用"犹"

  • 同文馆唱和诗巻三·邓忠臣

    宋 邓忠臣等 撰晁补之风云日夕改秋气袭堂闱映叶无蜩响依丛有蝶归官壶催赐酎邻杵急成衣留滞真何补莼鲈兴又违气入中秋劲更传五夜长青灯蛾舞急白日鴈啼凉羇旅生应惯淹留久却忘吟诗酬邓子毕昴出东方前世诸生选平居数路

  • 卷一百六十七·列传第五十四·宋濂

        张立道   张立道,字显卿。其先陈留人,后徙大名。父善,登金进土第。岁壬辰,国兵下河南,善以策干太第拖雷,命为必阇赤。立道年十七,以父任备宿卫。世祖即位,立道从北征,未尝去左右。至元四年,命立道使西夏,给所部

  • 一一三 复辟前后二·周作人

    当初在绍兴的时候,也曾遇见不少大事件,如辛亥革命,洪宪帝制等,但因处在偏陬,“天高皇帝远”,对于政治事情关心不够,所以似乎影响不很大,过后也就没有什么了。但是在北京情形就很不同,无论大小事情,都是在眼前演出,看得较近较真,影

  • 三十二、父亲逝世之年·包天笑

      十七岁,是我惨痛的历史,乃是我父亲逝世之年了。  我父亲平日身体也很好,不过精神是不大舒适,忧伤压迫着他过日子。自从在湖北应城县回来后,并无固定的职业,即使有所贸易,亦往往失利。更不肯仰面求人,也曾有人举荐他到某

  • 王继忠传·脱脱

    王继忠,开封人。父亲王王充,任武骑指挥使,戍守瓦桥关,去世。继忠六岁时,补为东西班殿侍。真宗在王府时,得以事奉左右,因恭谨厚道被亲信。真宗即皇帝位,继忠补为内殿崇班,累迁至殿前都虞候、掌领云州观察使,出任深州副都部署,改任

  • 安邑之御史死章·佚名

    【提要】 无论在公司还是在机关里,晋职升官都是人人乐意的事。但这种事自己又不便直接向上级提出,应该如何办且看古人的作法。 【原文】 安邑之御史死,其次恐不得也。输人为之谓安令曰:“公孙綦为人请御史于王,王曰:‘彼固

  • 卷一百九·赵汝愚

    钦定四库全书宋名臣奏议卷一百九宋 赵汝愚 编财赋门新法一上神宗论本朝百年无事  王安石臣前蒙陛下问及本朝所以享国百年天下无事之故臣以浅陋误蒙圣问迫於日晷不敢久留语不及悉遂辞而退窃念圣问及此天下之福而臣

  • 卷八十九·佚名

    <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八十九典礼志十二满洲祭神祭天典礼一【祭神祭天议 荐鲜背镫祭议 彚记满洲祭祀故事 坤宁宫元旦行礼仪注 堂子亭式殿元旦行礼仪注 堂子亭式殿祭祀

  • 地广第十六·桓宽

    大夫曰:“王者包含并覆,普爱无私,不为近重施,不为远遗恩。今俱是民也,俱是臣也,安危劳佚不齐,独不当调邪?不念彼而独计此,斯亦好议矣?缘边之民,处寒苦之地,距强胡之难,烽燧一动,有没身之累。故边民百战,而中国恬卧者,以边郡为蔽?也。

  • 卷一百三十六 历代三·黎靖德

      因论三国形势,曰:"曹操合下便知据河北可以为取天下之资。既被袁绍先说了,他又不成出他下,故为大言以诳之。胡致堂说史臣后来代为文辞以欺后世,看来只是一时无说了,大言耳。此著被袁绍先下了,后来崎岖万状,寻得个献帝来,为

  • 提要·陆陇其

    【臣】等谨案读朱随笔四卷国朝陆陇其撰陇其有三鱼堂四书大全困勉録诸书已别着録是编乃其读朱子大全集时取所心得随笔标记于正集二十九卷以前凡诗赋劄子人所共知者即不复置论其自正集三十卷起至别集五卷止则摘其精蕴分

  • 卷八·佚名

    △授记品之馀尔时息华魔眷属同声唱言:世尊,我等眷属随顺佐助。若汝善男子,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当与我等授菩提记。息华魔言:如是善男子,魔眷属言:所有众生下种於地收诸果实而受食者,以此善根当令我等得大安乐得大利益。

  • 供养品第三十四·佚名

    佛告释提桓因言:如是拘翼。善男子善女人。供养般若波罗蜜。书持经卷受学讽诵念习守行者,若复能尽力供养。名花捣香泽香杂香缯采花盖所有幢幡。所得功德不可计量不可思议不可称限。是善男子善女人所得如是,何以故?诸如来无

  • 诸法集要经卷第二·佚名

    观无畏尊者集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宣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日称等奉 诏译  无常品第五之余  尔时诸天人  著乐生喜悦  过彼时分已  各怀于忧恼  如树当滋荣  密叶而弥布  过彼时分已  

  • 不可著怕魔·印光

    吾人不做伤天损德事,怕甚么东西?念佛之人,善神护佑,恶鬼远离,怕甚么东西?汝若常怕,则著怕魔,便有无量劫来之怨家,乘汝之怕心,来恐吓汝,令汝丧心病狂,用报宿怨。且勿谓我尚念佛,恐彼不至如此,不知汝全体正念,归于怕中,其气分与佛相隔,与

  • 成唯识宝生论卷第五(一名二十唯识顺释论)·护法

        护法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  论曰。如何不与色等诸境而相关涉名作见耶。若遣斯难。此不劳言。由斯识体自现形相。虽无色等而境得成。此前已说。梦狱翳等为能喻事。随其所应广陈比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