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金刚字轮三昧大仪轨分第七

尔时释迦牟尼佛。复说诸法无性转字轮般若波罗蜜多教。所谓诸法空无自性故。诸法无相。以无相故生一切法。诸法无愿故。从无愿生一切法。诸法自性清净故。般若波罗蜜多清净。

尔时妙吉祥菩萨。闻佛说此真理法门已,即现笑容。以智慧剑表示诸佛。说此最上般若波罗蜜多心明曰阿。

说此心明时。一切如来皆悉雲集。依前曼罗仪安祝尔时妙吉祥菩萨。入一切法自性无性剑三摩地。从定出已,说转字轮三昧曼罗法。若建此曼罗者,当於外曼罗中。依法画八辐轮。於此轮围中。次第书心明。後四方四隅分列八位。於其中位安妙吉祥菩萨。如童子相。身色莹净犹如虚空。有其四臂。以智慧剑作表示法。光明普照。於菩萨外安诸佛如来。四隅依法安四般若波罗蜜多经。四门安四票帜。谓剑烁吉帝宝钵经。然後阿阇梨结剑印或经樱依法引弟子入曼罗中。授与智剑而作灌顶。作灌顶已,为说法誓颂曰:

汝当受智剑,等般若真理。观佛如虚空,所表示速成。护持於佛法,广度诸众生。以剑断业障,令永尽无馀。

说此颂已又复告言:由是妙法令汝成就般若波罗蜜多。速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若欲成就法曼罗者,亦如前仪。复说成就法。若欲证空三摩地者,当观诸法如虚空故。

若欲证无相三摩地者,当观诸法皆无相故若欲证无愿三摩地者,当观诸法皆无愿故若欲证自性清净智法者,当观想般若波罗蜜多理趣故。

若欲断一切烦恼者,当观想正法故若欲得一切文字真实智者,当观想无性法故。

若欲於一切处不著文字观法身者,当依摩字等自性。观想於空故若欲证诸佛菩提者,当结金刚剑樱

猜你喜欢
  第四回·胡兰成
  卷第四十一·霁仑超永
  第五十六章 六王章·佚名
  阿育王经 第五卷·佚名
  卷中·其白德富
  瑜伽论记卷第十四(之上)(论本第五十三至五十四)·遁伦
  卷第七·通云
  卷之十·牧云通门
  卷第一·宗密
  央掘魔罗经卷第三·佚名
  佛说鹿母经·佚名
  止观辅行传弘决 第四十卷·湛然
  续高僧传卷第二十八·道宣
   第七十一則 百丈問五峰·胡兰成
  卷第十五·李通玄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卓田·唐圭璋

      田字稼翁,号西山,建阳人。开禧元年(1205)进士。   好事近   三衢买舟   奏赋谒金门,行尽云山无数。尚有江天一半,买扁舟东去。   波神眼底识英雄,阁住半空雨。唤起一帆风力,去青天尺五。   昭君怨   送人赴上

  • 论曲禁第二十三·王骥德

      曲律,以律曲也。律则有禁,具列以当约法:   重韵。(一字二三押。长套及戏曲不拘。)   借韵。(杂押傍韵,如支思,又押齐微韵。)   犯韵。(有正犯--句中字不得与押韵同音,如冬犯东类。有傍犯--句中即上去声不得与平声相犯,

  • 朱翌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朱翌(1097—1167)字新仲,号灊山居士省事老人。舒州(今安徽潜山)人,卜居四明鄞县(今属浙江)。政和八年,同上舍出身。绍兴八年(1138),除秘书省正字,迁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祠部员外郎、秘书少监、起居舍人。十一年,除中

  • 卷五十七·志第十·天文十·脱脱

        ◎天文十   ○流陨一   流陨   建隆元年正月戊午,有星出东北方,青赤色,北行,初小后大,尾迹断续,光烛地。四月,有星出天市垣。六月癸酉,有大星赤色,出心大星。甲申,有星赤色,出太微垣,历上相。乙未,有大星色赤

  • 卷之一千四百三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刘·李延寿

    刘調字士温,是刘绘的弟弟。少年时期就有业务专长,文采、篆隶、绘画都为当世所称道。当时有个荥陽的毛惠远善于画马,刘調善于画妇女,都是当时第一。刘調的妹妹是齐朝鄱陽王的妃子,夫妻关系很好。鄱陽王被齐明帝所杀死,王妃追

  • 言昭第六十(缺)·管仲

    失传

  • 論衡校釋卷第五·黄晖

      異虛篇盼遂案:本篇止論殷高宗桑榖生亡一事。   殷高宗之時,高宗,武丁。或言中宗太戊。注詳無形篇。桑榖俱生於朝,「榖」,變虛篇誤同。天啟本以下作「穀」,亦誤。無形篇、順鼓篇、感類篇作「榖」,是也。說文木部:「{木},

  • 无盖法门品第三·佚名

    於是法{敖力}王菩萨在於彼会。而白佛言:唯然世尊,如来境界不可思议。示现建立大圣威光。令诸菩萨永无狐疑。各各修行。唯当宣说无盖之门大会法品。所以者何。其大会者今悉集此。皆为菩萨。一被大德铠不可思议。二以大神

  • 佛藏经嘱累品第十·佚名

    尔时阿难白佛言:世尊,当尔世时诸比丘等。於善法中云何精进。佛告阿难。且置莫问。所以者何。佛无量智所说经典。尔时比丘尚不能信。况能勤行。阿难。如来於有为法中所有智慧。一切辟支佛阿罗汉等不能解知。阿难。如来所

  • 书镜月梦──书曰巫山恨吾谓名镜月梦佳·太虚

    稿木乎?死灰乎?我何人乎?今何世乎?新秋万树,夕阳一山,方子稼孙悠然以奇文十百种邮赠华子,华子随拈得一书,书曰镜月梦。嘻!镜月而梦,镜月而情,镜月而艳情,镜月而诡梦;镜月而吾,镜月而吾香,镜月以吾香而恨成;镜月而痴,镜月而痴兰,镜月以痴

  • 致苏慧纯居士书·太虚

    慧纯居士:吉堂的本家蔡天一托写了好几张字,好久不来拿去,如知他的地址,嘱来取去!太虚。三、六。(见觉有情八卷六号)

  • 九经补韵·杨伯喦

    补充礼部韵的书。南宋杨伯 撰,共1卷。成于嘉定十七年(1224)。宋丁度等奉敕修《礼部韵略》,收字必据经传释音,所以字数不多。元祐时国子博士上书要求添收常用字,以后添字者有数家,经朝廷批准然后另刊行用。杨氏此书也

  • 易小帖·毛奇龄

    五卷,清毛奇龄著。实为毛奇龄论《易》之语,由弟子编次成书。旧目原为十卷,后删为八卷,最后定为五卷。全书论说一百四十三条,皆讲《易》杂说,与毛奇龄《仲氏易》相发明。书中多引前人训诂,以纠近人说《易》之误,其说多

  • 胡子知言疑义·朱熹

    哲学著作。南宋朱熹著,载《朱文公文集》卷73。《知言》为胡宏所著,提出了许多非正宗理学的思想和命题。朱熹取其中关于心以成性、性无善恶、心无死生、天理人欲同体异用等有疑义问题,与张栻、吕祖谦反复辩论。最后由朱熹

  • 菩萨戒本笺要·智旭

    亦称《菩萨戒本经笺要》。律学著述。清顺治八年(1651)智旭撰。一卷。系北凉昙无谶译《菩萨戒本经》的注释书。作者在书首科文中说:本书“大文为三:初归敬述意、二正列戒相、三结示宗趣。初及第三,皆结集家所安,二正列戒相

  • 中阴经·佚名

    二卷,姚秦竺佛念译。佛入中阴放大光明,集一切中阴之众生,说大乘之法,其中,初品佛与弥勒菩萨论中阴之法。

  • 枯崖漫录·枯崖圆悟

    凡三卷。又作枯崖和尚漫录。宋代僧枯崖圆悟编,度宗咸淳八年(1272 )刊行。收于卍续藏第一四八册。本书撮要补正景德传灯录、嘉泰普灯录等诸传灯录诸尊宿之应机接物、入道机缘、示众法语等,或纪传,或拈赞,或警语,随其见闻而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