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中国史学史

中国史学史专著。金毓黻撰。1941年商务印书馆出版,1957年重印。金毓黻(1887—1962),原名毓玺,字谨庵,又字静庵,室号静晤。主要著作还有《辽东文献经略》6卷、《东北通史》上编、《宋辽金史》、《中国史》1册,合编《太平天国史料》、主编《五千年来中朝友好关系》等。本书叙述中国史学,原起自上古,迄于近代,共分10章。后来以近代史学内容复杂,必须更端另述,将最后一章删去,迄于清代而止。第1章古代史官概述;第2章古代史家与史籍;第3章司马迁与班固之史学;第4章魏晋南北朝以迄唐初私家修史之始末;第5章汉以后之史官制度;第6章唐宋以来设馆修史之始末;第7章唐宋以来之私修诸史;第8章刘知几与章学诚之史学;第9章清代史学家之成就。导言称:“本编所述,首以史官,继以史家,史籍,于官修、私修之史,分章阐述,以明私家成就殊胜于史官。”认为:回溯清代以往史学成就,综以两端,一曰撰史,始以编史,继以纪传,“隋志以下,以纪传为正史,而编年体降居次位,即以史学进步之征”。二曰论史,“刘氏史通创作于前,章氏通义嗣响于后”,“是则于史学向前发展之中更获新绩”。所以,“本篇榷论史学,止取马、班、刘、章四氏,以树二者典型”。作者认为:撰史途经于魏晋南北朝启其机缄,于唐宋以后拓其境界,总的方向是分门别类由简趋繁。全书将中国史学史分为3期:古代;汉魏南北朝迄唐初;唐宋至清。论述简要,资料丰富,自成一家之言。为中国现代学术界价值较高、影响较大的史学史著作之一。

《中国史学史》全部章节目录

(1)导言
(2)第一章 古代史官概述
(3)第二章 古代史家与史籍
(4)第三章 司马迁与班固之史学
(5)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以迄唐初私家修史之始末
(6)第五章 汉以后之史官制度
(7)第六章 唐宋以来设馆修史之始末
(8)第七章 唐宋以来之私修诸史
(9)第八章 刘知幾与章学诚之史学
(10)第九章 清代史家之成就
(11)附录 最近史学之趋势
(12)结论
(13)导言
(14)第一章 古代史官概述
(15)第二章 古代史家与史籍
(16)第三章 司马迁与班固之史学
(17)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以迄唐初私家修史之始末
(18)第五章 汉以后之史官制度
(19)第六章 唐宋以来设馆修史之始末
(20)第七章 唐宋以来之私修诸史
(21)第八章 刘知幾与章学诚之史学
(22)第九章 清代史家之成就
(23)附录 最近史学之趋势
(24)结论

猜你喜欢
  三国典略·丘悦
  辽志·叶隆礼
  石匮书后集·张岱
  元史续编·胡粹中
  治世余闻·陈洪谟
  吴逆取亡录·姜虬绿
  徐闇公先生年谱·陈乃干
  治台必告录·丁曰健
  两粤梦游记·马光
  瞑庵杂识·朱克敬
  读律心得·刘衡
  清代官书记明台湾郑氏亡事·佚名
  震泽纪闻·王鏊
  唐大诏令集·宋敏求
  中国史纲·张荫麟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岭云海日楼诗钞卷十·丘逢甲

    (乙巳、丙午、丁未稿)(清光绪卅一、卅二、卅三年)南武山人丘逢甲仓海著同怀弟瑞甲、兆甲编辑·题马生美人宝剑图万方仪态天风生,素女始教轩皇兵。长兵戈矛短兵剑,剑花夜发芙蓉焰。越王铸剑光满池,天遣素女为之师。亡吴

  • 三集卷七十五·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三集卷七十五古今体一百三十九首【戊子七】河南廵抚阿思哈奏报得雨志喜迩日西南云气重庶几豫省被优霖披章果报均沾泽【阿思哈奏五月下旬及六月初一二等日各属节次得雨尚

  • 骑省集钞·吴之振

    徐铉寒食宿陈公塘上垂杨界官道,茅屋倚高坡。月下春塘水,风中牧坚歌。折花闲立久,对酒远情多。今夜孤亭梦,悠扬奈尔何!登甘露寺北望京口潮来曲岸平,海门风起浪花生。人行沙上见日影,舟过江中闻橹声。芳草远迷扬子渡,宿烟深映广

  • 司空图诗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司空图(837——908)字表圣,河中(治今山西永济)人。咸通进士,官至知制诰、中书舍人。后隐居中条山王官谷,自号知非子、耐辱居士。所撰《诗品》一书 ,对后代严羽 、王士禛等人的诗论颇有影响。有《司空表圣文集》(即 《

  • 卷十·浦起龙

    钦定四库全书史通通释卷十      无锡浦起龙撰内篇杂述【第三十四○杂述谓史流之杂着】在昔【旧作昔在】三坟五典春秋檮杌即【当作皆】上代帝王之书中古诸侯之记行诸历代以为格言释【篇首所列皆谓纪载正书用以托

  • 史记疑问卷中·邵泰衢

    钦天监左监副邵泰衢撰太伯世家子胥奔吴知公子光有他志求勇士专诸见之光伍奢曰员为人刚戾忍诟能成大事知子莫若父乃员生平之定衡也观其奔郑而欲与晋为内应奔吴而进专诸以弑王又进要离以刺庆忌而同病相怜引嚭进用入郢而

  • 张耒传·脱脱

    张耒,字文潜,楚州淮阴人。幼时即显得聪颖奇异,十三岁便能写作文章,十七岁所做《函关赋》,已为众人传诵。张耒游学于陈州时,受到学官苏辙的钟爱,因而,能够结识苏轼,苏轼也赏识张耒,称其文章恣意洒脱,淡雅情真,有一唱三叹之声。张耒

  • 卷二百二十九·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二百二十九明 杨士奇等 撰征伐後魏宣武帝初秘书令程骏上表曰春秋有云见有礼於其君者若孝子之养父母见无礼於其君者若鹰鸇之逐鸟雀所以劝诫将来

  • 矜而不争,群而不党·孔子

    【原文】 子曰:“君子矜①而不争,群而不党②。” 【注释】 ①矜:庄重自尊。②党:这里指结党营私,搞宗派。 【译文】 孔子说:“君子庄重自尊而不与人争强斗胜,团结群众而不结党营私。” 【读解】 矜而不争是庄重自尊,自己对自

  • 经济文衡续集卷十一·佚名

    宋 滕珙 撰财赋类乞蠲减税钱增起之类淳熈戊戌秋八月差先生知南康军次年己亥三月到任六月劄子奏乞蠲减星子县税钱事下戸部部下漕司责以对补故有是奏此篇专以前日兵乱民方复业官吏节次增起税额及和买折帛致民戸流亡乞

  • 卷六·朱鹤龄

    钦定四库全书 诗经通义卷六     吴江朱鹤龄撰 小雅【大小雅义见首卷】 释文从鹿鸣至菁菁者莪凡二十二篇是文王武王成王之正小雅六篇亡从六月至无羊十四篇是宣王之变小雅从节南山至何草不黄凡四十四篇是幽王之变

  • 阿毗昙毗婆沙论 第五十七卷·佚名

    阿毗昙毗婆沙论 第五十七卷迦旃延子造五百罗汉释北凉天竺沙门浮陀跋摩共道泰等译智揵度相应品第四之一七人。坚信。坚法。信解脱。见到。身证。慧解脱。俱解脱人。八智。三三昧。三根。七觉支。八道支。坚信人

  • 四分律卷第十七(初分之十七)·佚名

    姚秦罽宾三藏佛陀耶舍共竺佛念等译九十单提法之七◎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十七群比丘往语六群比丘:“长老!云何入初禅、第二、第三、第四禅。云何入空、无相、无愿?云何得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

  • 卷第七·元来

    无异禅师广录卷第七 住博山法孙 弘瀚 汇编 首座法孙 弘裕 同集 住金陵天界禅寺语录 金刚殿拈香。三门高耸临霄汉。廓尔方知祖道玄。今日脚跟亲蹋着。优昙花影遍三千。 天王殿拈香。从来愿力展慈威。烁破虚空毫相

  • 应斋杂著·赵善括

    宋代诗文别集。6卷。赵善括著。全集以奏议书启为主。《四库全书总目》说:“宋人奏议,多浮文妨要,动至万言,往往晦蚀其本意。善括所上诸札,率简洁切当,得论事之要,如论纷更之弊,纠赏罚之失,皆深中时弊。”其词与辛弃疾

  • 河南志·宋敏求

    实即洛阳志。宋人宋敏求纂修。原书已佚,后经清代人辑佚,现有永乐大典辑本、灵岩山馆本、缪荃孙《藕香零拾丛书》本等。缪氏辑本四卷八目:卷一京城门坊街隅古迹;卷二成周城阙宫殿古迹,后汉城阙宫殿古迹,晋城阙宫殿古迹;卷三

  • 晋真人语录·佚名

    包括语录、答问、诗词、颂并录王嚞《修仙了性秘诀》。阐述全真道性命双修之真功和济贫拔苦之真行。称王嚞为祖师并有《答马师父十四问》。蜂屋邦夫《金代道教研究》称晋真人为王重阳同时之前辈道士柳存仁《读蜂屋邦夫

  • 成就妙法莲华经王瑜伽观智仪轨·佚名

    全一卷。唐代不空译。略称法华经观智仪轨、成就法华仪轨、法华观智轨、法华仪轨。今收于大正藏第十九册。本书属密教经典之秘密部,系说明法华经之供养法。初有归命法华经二十八品之赞偈,又列举成就此法者应具备之四缘,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