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张耒传

张耒,字文潜,楚州淮阴人。幼时即显得聪颖奇异,十三岁便能写作文章,十七岁所做《函关赋》,已为众人传诵。张耒游学于陈州时,受到学官苏辙的钟爱,因而,能够结识苏轼,苏轼也赏识张耒,称其文章恣意洒脱,淡雅情真,有一唱三叹之声。

张耒于弱冠之年考中进士,历任临淮主簿、寿安县尉、咸平县丞等官职。后入朝为太学录,得范纯仁举荐,迁秘书省正字、著作佐郎、秘书丞、著作郎、史馆检讨。张耒任馆阁之职达八年之久,始终重义自律,淡泊行事。后擢升为起居舍人。绍圣初年(1094),以直龙图阁知润州。因坐党籍之罪徙往宣州,再遭贬谪而监黄州酒税,徙复州。徽宗即位后,张耒被起用为黄州通判,知兖州,既而被召为太常少卿,数月后,再次出知颍、汝二州。崇宁初年(1102),张耒又坐党籍之罪,被削夺官职,主管明道宫。起初,张耒在颍州时,闻知苏轼去世,便为苏轼举哀行服,遭到言官攻击,因而被贬为房州别驾,安置于黄州。崇宁五年(1106),张耒得以自便迁居陈州。

张耒仪表堂堂,有雄才大略,笔锋强健,长于诗词。在苏辙、苏轼、黄庭坚、晁补之等人相继去世后,只有张耒独生于世,因此,许多士人争相师从于他,并且分日载酒菜与之饮食。张耒教人做文强调以理为主,曾著文阐发说:“从六经以下,到诸子百家及诗人辩士的论述来看,其大概都遵循着文以载理、文以载道的原则。因此学做文章,首先要注意明了事理。如果只知做文,不知求理,或者只求做文的技巧,这是前人所不曾有过的。放水于江、河、淮、海,水顺道而行,浩浩荡荡,日夜不停,冲击砥柱,越过高山,到达江湖,归于大海。水流平缓,荡起涟漪;水势汹涌,骤起波涛、风飙、雷霆,致使蛟龙鱼鳖,翻腾出没,这都展示了水的变幻魔力。然而,最初之细水,并不如此,尽管用心开导,但终因其势不足而难遂人愿。沟渠之中,此处有水,彼处又干竭,即便你日夜激水,也不能见到奇异水势,水之所至处,不过是为蛙蛭提供了玩游的天地。江、河、淮、海之水,犹如载理之文,不求奇而奇至。激沟渠之水而求水之奇,是不知理之所在。做文如想以词句见奇,纵然你反复推敲,终究也不会有好效果。这也是做文的一大陋习。”学者认为张耒所讲乃至理名言。张耒晚年做诗崇求平淡,喜欢仿效白居易诗体,而在做词方面,主要仿效张籍。

张耒一生长期闲居,家境清贫,郡守翟汝文打算为他购买公田,却被他谢绝了。张耒晚年监南岳庙,主管崇福宫,去世时,享年六十一岁。建炎初年(1127),张耒被追赠为集英殿修撰。

猜你喜欢
  宦者传第二十六·欧阳修
  卷四百二十一 元祐四年(己巳,1089)·李焘
  卷八·李心传
  卷二 天启元年辛酉始、至七年丁·计六奇
  竹书统笺卷九·徐文靖
  第三章 河东君与“吴江故相”及“云间孝廉”之关系(八)·陈寅恪
  卷之八百四十一·佚名
  通志卷一百四十一·郑樵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上卷十六·杜大珪
  宋弁传·魏收
  辛雄传·李延寿
  汉纪十二 世宗孝武皇帝中之下元狩五年(癸亥、前118)·司马光
  卷七十一·纪昀
  同治九年九月廿六日·曾国藩
  沈寳善·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冯取洽·唐圭璋

      取洽字熙之,自号双溪拟巢翁,延平(今福建南平)人。有双溪词。   贺新郎   寿张宜轩   九日明朝是。问宜轩何事,今朝众宾交至。长记每年八月八,曾庆饮仙出世。直推到、于今何意。要待千崖秋气爽,向东篱、试探花开未

  • 巻四·黄昇

    钦定四库全书花庵词选卷四      宋 黄升 撰宋词黄鲁直名庭坚号山谷按陈后山云今代词手惟秦七黄九耳唐诸人不逮也蓦山溪【别意】鸳鸯翡翠小小思珍偶眉黛敛秋波尽湖南山明水秀娉娉褭褭恰近十三余春未透花枝瘦正

  • 卷六十二·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六十二九华山类五言古和季友题九华山     【唐】僧神颖众岳雄分野九华鎭南朝彩笔凝空逺崔嵬寄青霄龙潭古仙府灵药今不凋莹为沧海镜烟霞作荒标造化心数奇性状精气饶玉树郁玲珑天

  • 卷八百十七·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八百十七皎然奉和顔使君真卿与陆处士羽登妙喜寺三癸亭【亭即陆生所创】秋意西山多列岑萦左次缮亭历三癸【三癸以癸丑岁癸卯朔癸亥日立】疎趾邻什寺元化灵隐踪始君启

  • 卷三十五 志十·赵尔巽

      表略

  • 东都事略卷六十九·王称

    列传五十二  韩琦字稚圭相州安阳人也父国华终右谏议大夫琦风骨秀异弱冠举进士名在第二时方倡名太史奏日下五色云见左右侍从皆贺于殿上授将作监丞通判淄州再迁太常丞直集贤院监左藏库歴开封府推官三司度支判官为右司

  • 卷之九百七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第四二一提讯名单(堂谕)光绪五年二月三十日一二二一八--一九·佚名

    台北府正堂陈,提讯原禀金同和、被禀黄文绣;并堂谕:准黄文绣退办提讯名单承粮总差许福计开:原禀垦户金同和即郑如坤被禀总理黄文绣金同和禀内串棍黄锦〔堂谕〕该总理既愿退办,准如所请。至于充总理者,务

  • 一二一三 礼部尚书纪昀等奏详检删削并赔缮《尚书古文疏证》等书折·佚名

    一二一三 礼部尚书纪昀等奏详检删削并赔缮《尚书古文疏证》等书折乾隆五十二年六月十一日臣纪昀、臣彭元瑞谨奏:本月初八日报到发下阎若璩《尚书古文疏证》一部,臣等公同阅看,书内钱谦益、李清诸条,未经抽削,实属疎漏。臣

  • 武帝纪·房玄龄

    武皇帝名炎,字安世,是晋文帝的长子。为人宽惠仁厚,深沉有度量。魏嘉平年间(249~254),封为北平亭侯,历任给事中、奉车都尉、中垒将军,加散骑常侍,又迁为中护军、假节。到东武陽迎常道乡公即位,迁为中抚军,晋封为新昌乡侯。晋国建

  • 卷二十八·黄训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名臣经济录钦定四库全书名臣经济録卷二十八明 黄训 编礼部【祠祭上】总论祭祀之礼【丘濬】臣按朱子谓此门人记孔子祭祀之诚意又记孔子之言以明之所谓吾不与祭如不祭葢谓当祭而或有疾病不

  • 政学录卷一·郑端

    畿辅丛书 枣强郑端辑 内阁 六部 科道 ◆内阁 今之内阁即虞拨殷衡周宰之职也治乱安危恒系于斯我世祖章皇帝时内院诸臣俱在内直办事凡部院衙门启奏本章即日看详票拟面赐裁决政本之地严密神速其意深矣而官职体统则因明制

  • 卷五十二 孟子二·黎靖德

      ◎公孙丑上之上   △问夫子当路於齐章   "'以齐王,犹反手',不知置周王於何地?"曰:"此难言,可以意会,如汤武之事是也。春秋定哀间,周室犹得。至孟子时,天命人心已离矣。"〔去伪〕   问夫子加齐之卿相章   或问:"'虽

  • 卷六·陈祥道

    欽定四庫全書禮書卷六宋 陳祥道 撰<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六>皮弁【縫中貫玉以為飾其衣用布十五升而裳素積】司服眡朝則皮弁服【視朝視内外朝之事皮弁之服十五升白布衣積素以為裳王受諸侯

  • 卷第六十二·李通玄

    大方广佛新华严经合论卷第六十二 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译经 唐太原方山长者李通玄造论 唐福州开元寺沙门志宁厘经合论 十地品第二十六之十 【经】佛子菩萨住此地入菩萨善观择三昧善择义三昧最胜慧三昧分别义藏三

  • 玄要篇·张三丰

    气功内丹术著作。2卷。明·张三丰撰。收入《张三丰全集》中。书中突出先修性后全命的观点,重视元气与真息,强调水火阴阳升降化生在内丹修练中的作用。上卷有发,尤其是强调修心养性为练丹修真之首要。“性者内也,命者外也,

  • 困知记·罗钦顺

    中国明代哲学专著。罗钦顺著。包括前记2卷,156章,续记2卷,153章,附录1卷。为与人论学之书。所以以“困知”命篇,谓其治学“始则不得其门,中则疑决,晚岁用功愈坚,自知愈审,兢兢业业,惟恐其入于他歧而不出耳”(《原序》

  • 文殊师利问菩提经·佚名

    一卷,秦罗什译。佛初得道,在伽耶山。与千比丘,万菩萨俱。入诸佛甚深三昧,谛观诸法性相。文殊知之,即问云何发心?佛以无发是发义答之。月净光德天子问言,缘何事故,行菩萨道?文殊答以大悲为本,大悲以直心为本,直心以等心为本,等心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