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导言

吾国先哲精研史学者,以刘知幾、章学诚二氏为最著,刘氏《史通》外篇,有《史官建置》、《历代正史》两篇,所论自上古迄唐初之史学源流演变,即中国史学史之滥觞也。章氏曾仿朱彝尊《经义考》之例,撰《史籍考》,寻其义例,盖欲藉乙部之典籍,明史学之源流,体大思精,信为杰作,惜其稿本,以未付刊而散佚,不然,亦史学之具体而微者矣。近人梁启超晚年喜治史学,尝论及中国史学史之作法,谓其目有四:一曰史官,二曰史家,三曰史学之成立与发展,四曰最近史学之趋势 。其前两目,盖原本于《史通》,其后两目,则自此而引申之耳。其弟子姚名达,欲依梁氏所示,撰成一书,稿本略具,尚未刊行。今辑是稿,前无所承,虽有仰屋之勤,难免覆瓿之诮,重以颠沛之馀,旧典多丧,即欲详说,实病未能。谨依刘、章之义例,纬以梁氏之条目,粗加诠次,以为诵说之资;若夫正谬补遗,始终条理,政有待于异日,更所望于方闻。编纂义旨,櫽括如左:

史字之义,本为记事,初以名掌书之职,继以被载笔之编,于是史官史籍生焉。吾国史官,古为专职,且世守其业,故国史悉由官修,而编年一体创立最早。后世私史如林,衍为多体,于是卓然名家之彦,遂代史官以兴。本编所述,首以史官,继以史家、史籍,并于官修、私修之史,分章阐述,以明私家成就殊胜于史官,其义旨一。

回溯清代以往,史学成就,综以两端:一曰撰史,始以编年,继以纪传,号称“二体”。编年体如《春秋》,记载犹疏,纪传体如《史》、《汉》,组织渐密。《隋志》以下,以纪传体为正史,而编年体降居次位,即为史学进步之征。二曰论史,刘氏《史通》创作于前,章氏《通义》嗣响于后,良以时届唐宋以降,史籍纷陈,不有辨章体例商榷利病之书,何以明征实去伪剔粗存精之旨,是则于史学向前发展之中,更获新绩。本篇榷论史学,止取马、班、刘、章四氏,以树二者典型,余则散见所述史官史籍之中,不复别白。其义旨二。

先哲撰史途径,于魏晋南北朝启其机缄,于唐宋以后拓其境界,何以明之  姑无论纪传编年之外别有纪事本末一体,称为创作,如衍《左传》、《汉纪》之绪而有司马光之《资治通鉴》,衍《周礼》、《唐六典)之绪而有杜佑之《通典》、马端临之《文献通考》,衍《禹贡》、《山海经》之绪而有郦道元之《水经注》、顾祖禹之《读史方舆纪要》衍《汉书 儒林传》之绪而有黄宗羲、全祖望二氏之《学案》,衍《别录》、《七略》之绪而有清代之目录校雠学,悉为分门别类由简趋繁之明证。兹编所述纪传、编年、纪事以外,典礼、方志、学案、校雠诸体并包,并举一二范作,略致商榷。其义旨三。

史学寄于史籍,史籍撰自史官、史家,四者息息相关,不待论矣。然尚有一端宜述,史料是也。史官记注、官署档案、州郡计书、文士别录、金石之志、地下之藏,无一不为史料。如何葺录、保存、考订、编次,以至传世行远,吾国先哲,实优为之。又如撰史之初,广搜史料,辑成长编,长编即为葺录之后,再加以考订编次之功,例如唐宋以来官修之实录、会要,悉属此类。近人于此一端,用力颇勤。本编虽未立专章论述,但亦于各章中附为叙及,以明整比史料,亦属史学之科。其义旨四。

右举义旨四端,略示编纂梗概,全书结构,括以九章,并为便于叙述,略分古代、汉魏南北朝迄唐初及唐宋迄清为三期,权作商榷之资,藉为就正之地,大雅君子,幸督教焉。

猜你喜欢
  卷八·本纪第八·脱脱
  平定三逆方略卷二十八·佚名
  卷第二十二·徐鼒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百二十四·佚名
  卷之三百二十六·佚名
  卷之九十一·佚名
  林跋·丁宗洛
  三十七 内务府等衙门奏曹寅李煦捐修行宫议给京堂兼衔摺·佚名
  第十五册 天聪颁发汉官臣敕书·佚名
  卷之六十三·祁韵士
  历代名贤确论卷五十九·佚名
  废帝本纪·姚思廉
  张文蔚传·薛居正
  一三一、楚顷襄王又称庄王考·钱穆
  第六章 战国时代的思潮·张荫麟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三出 谋吴·梁辰鱼

    【满庭芳】〔小生扮越王众扮内官上〕圣禹开基。神工留迹。千年王业犹存。宿承茆土。吴越隔江分。运値春秋季世。天王远政令纷纭。看邻境干戈正起。东海泣波臣。〔鹧鸪天〕缥缈孤城海上居。萧条霸业继无余。夙传宛委

  • 卷六十七·陈起

    钦定四库全书 江湖小集卷六十七    宋 陈起 编葛天民小集 春怀 向晚一鸠鸣道人春睡足无处写幽怀巡檐数修竹 絶句 夜雨涨波高二尺失却捣衣平正石天明水落石依然老夫一夜空相忆 看山 我本田夫作比丘也知骑马胜骑

  • 卷二十九·王琦

    钦定四库全书李太白集注卷二十九钱塘 王琦 撰铭碑祭文共九首化城寺大钟铭【并序 化城寺详见二十卷注】噫天以震雷鼓羣动佛以鸿钟惊【唐文粹作警】大梦而能发挥沈濳开觉茫蠢则钟之取象其义博哉夫扬音大千所以清真心

  • 卷五十四·志第六·历三·宋濂

        ◎历三   ○授时历经上   步气朔第一   至元十八年岁次辛巳为元。   日周,一万。   岁实,三百六十五万二千四百二十五分。   通余,五万二千四百二十五分。   朔实,二十九万五千三百五分九十

  • 卷五十三 咸平五年(壬寅,1002)·李焘

      起真宗咸平五年十月盡是年十二月   冬十月癸亥朔,詔并汾二州、大通監得替幕職、州縣官,自今免其守選。   丙寅,西涼府六谷首領潘囉支遣使上言:「李繼遷送鐵箭誘臣部族,已戮一人,縶一人,以聽朝旨。」詔褒之,聽自裁處。

  • 大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十一·佚名

    敕脩 万历二年正月丁丑朔 上御皇极殿百官致词庆贺行八拜礼以未及大祥余仪俱辍○庚辰辅臣张居正等题以后日讲经书比旧量增数句其诵读生书止于五遍温书照旧三遍从之○壬午 上享 太庙 兵部覆摠督宣大山西尚书王崇古

  • 卷之二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宇文深传·令狐德棻

    宇文深字奴干。性格刚正直率,有才识度量。年龄才有几岁,就垒起石块当作士兵,折下小草当作旌旗,布置行列,隐然有战阵之势。父亲宇文永见到,大喜道:“你从小就懂得这些,以后一定会成为名将。”永安初年,开始担任秘书郎。当时群盗

  • 明僧绍传·李延寿

    明僧绍字休烈,平原鬲县人,一字承烈。他的先人是吴太伯的后裔,百里奚的儿子叫孟明,以名为姓,他是孟明的后代。他的祖父明玩,是州从事。父亲明略,是给事中。明僧绍通晓经书,有儒术,宋朝元嘉年间(424~453),两次举为秀才,永光年(465),

  • 卷三十九·阿桂

    钦定四库全书八旬万夀盛典卷三十九盛事【十五 夀民夀妇五】乾隆五十四年旌表夀民吴国瑞夀妇刘罗氏等十二人礼部谨题为题请旌表事据湖北廵抚惠龄奏江夏县夀民吴国瑞现年一百二岁性质醇良精神矍铄健能济胜百龄尚涉他乡

  • 卷五十五·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通志卷五十五諡略【八】追諡明代忠节【二】通諡节愍八百三十六人游击窦永澄赞理通判董尔砺守备江万春抚顺千总王命印都司陈尚仁王崇信徐国全分守辽海道左参政顾颐开元兵备签事崔儒秀自在州知州段展渖

  • 四 中庸之道·林语堂

    普通感性之宗教或信仰,或情理的精神,是孔教人文主义之一部分或一分段。就是这种情理精神产生了中庸之道,它是孔子学说的中心思想。关于情理精神前面曾经论及,它是与逻辑或论理相对立的。情理精神既大部分为直觉的,故

  • 贺白国防部长就职电·太虚

    南京国防部白部长健生先生勋鉴:报载国防会议,机构重新,先生众望所归,擢膺首长,黔黎忭跃,陆海欢腾!固知李霍勋名,应开东第,鄂褒毛发,并会南宫;以现代化之设施,作第一流之领导,从此有征无战,保大定功,所深愿也。谨布贺忱,伏维垂鉴。太虚

  • 御选语录卷八·雍正

      卷八御制序紫阳真人作悟真篇。以明元门秘要。复作颂偈等三十二篇。一一从性地演出西来最上一乘之妙旨。自叙云。此无为妙觉之至道也。标为外集。夫外之云者。真人岂以元门为内。而以宗门为外哉。审如是。真人止应

  • 水陆两栖人·别利亚耶夫

    《水陆两栖人》是亚历山大·别利亚耶夫创作的小说。这部作品的主题是“完善人类”,使人具有更多更强的能力,从而获得更广阔的活动空间。作者将深奥的医学知识、大胆的科学想象、生动紧张的故事情节和朴实淳美的语言文字

  • 脉因证治·朱震亨

    综合性医书。二卷(一作四卷)。旧题元·朱丹溪撰。本书刊于至正十八年 (1358)。共十万余字。记各科病证六十三种。卷上二十七证; 卷下三十六证,又医论六篇。因论述各证以论脉诊、病因、证候、治法为序,故名。本书系采

  • 洪恩灵济真君集福午朝仪·佚名

    明成祖时封洪恩灵济真君号。述集福午朝仪。

  • 薜亚萝之鬼·田汉

    独幕剧,田汉著。《薜亚萝之鬼》写于1922年1月,同月16日由留日学生首演于日本东京基督教青年会剧场,发表于1922年4月《少年中国》杂志第3卷第9期。1931年收入现代书局版《田汉戏曲集》第四集。1983年收入中国戏剧出版社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