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河南志

实即洛阳志。宋人宋敏求纂修。原书已佚,后经清代人辑佚,现有永乐大典辑本、灵岩山馆本、缪荃孙《藕香零拾丛书》本等。缪氏辑本四卷八目:卷一京城门坊街隅古迹;卷二成周城阙宫殿古迹,后汉城阙宫殿古迹,晋城阙宫殿古迹;卷三后魏城阙古迹,隋城阙古迹;卷四唐城阙古迹,宋城阙古迹。卷首有图五幅;东汉东都城图,魏金墉城图,后魏洛阳宫城图,西晋洛阳京城图,宋西京城图。此志间有元代资料,非宋书原版。清人沈垚谓: “是书实出元人之手,而宫殿坊市则直录宋敏求之书,间加改窜”(见《落帆楼文集》)。此志是现在仅存的河南古方志,极有价值。

《河南志》全部章节目录

猜你喜欢
  钦定盘山志·蒋溥
  山左笔谈·黄淳耀
  梨树县乡土志·佚名
  (嘉靖)安溪县志·林有年
  岱史·查志隆
  旧京遗事·史玄
  岛夷志略·汪大渊
  长安志图·李好文
  于阗国行程记·平居诲
  西湖小史·李鼎
  澎溯台湾纪略·佚名
  淡水厅志·陈培桂
  夏小正·佚名
  水经注·郦道元
  顺宁杂著·刘靖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王孝严·唐圭璋

      孝严字行先,吴兴人,将门之后。见齐东野语卷二十文臣带左右条,又见吴兴备志卷十八、卷二十三。嘉泰吴兴志卷十七、清乾隆刊本浙江通志卷一百二十五谓孝严中乾道八年(1172)进士。吴兴备志谓所中者乃武举。   念奴娇  

  • ●卷三·魏元旷

    侍郎宝廷(竹坡)典闽试回,中途纳江山船女。既覆命,即自劾罢。或谑之曰:“宗室八旗名士草,江山九姓美人麻。”江山船惟桐、严九姓,自明隶乐籍。侍郎负才,在宗室中与祭酒盛昱齐名。侍郎尤慷慨言事,尝上疏痛陈时局之艰,云

  • 诗本音卷七·顾炎武

    昆山顾炎武撰小雅陟彼北山言采其杞【六止】偕偕士子【六止】朝夕从事【七志】王事靡盬忧我父母【满以反 此章以上去通为一韵】溥天之下【音户】莫非王土【十姥】率土之滨【十七真】莫非王臣【十七真】大夫不均【十八

  • 卷133 ·佚名

    黄庭坚 次韵春游别说道二首 青春倚江阁,万象客愁中。 江水不胜绿,檐花无赖红。 欹斜半帘日,留滞一帆风。 携手离筵上,清樽不易空。 黄庭坚 次韵崔伯易席上所赋因以赠行二首 迎新与送故,渠已不

  • ●卷三十二·徐梦莘

      靖康中帙七。   起靖康元年正月二十五日辛卯,尽三十日丙申。   二十五日辛卯鄜延张俊环庆韩时中泾原马千等皆至京师稍安。   斩内侍官匿金字牌者三人。   初朝廷发金字牌勾兵陇西(旧校云:一本作陕西)丙侍官暗

  • 续明纪事本末卷之十六·倪在田

    东南殉节佥都御史左懋第闻将遣使臣,自以母丧在北,请行;陈洪范、马绍瑜副之。行次北京,以衰绖入;或讶之,曰:『国丧也;且有母丧』。又争待使臣礼,乃馆之鸿胪寺。刚林责朝见;曰:『未谒梓宫,不敢见』。时刚林犹未悉中朝事,洪承畴教之;懋

  • 明穆宗庄皇帝实录卷之二·佚名

    明穆宗庄皇帝实录卷之二隆庆元年春正月丁巳朔 上行拜 天礼于宫中恭祭 大行皇帝几筵以大丧免百官朝贺○免百官宴赐节钱钞锭○通政司言旧例自正旦至二十日以节假免奏事封本兹值 皇上御门听政励精万几之始请封奏如常从之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一 氏族略一·纪昀

    氏族略 【一】总叙辽○总叙(臣)等谨按氏族分合古今不同三代而上姓合而氏分男子称氏女子系姓故姬姓一也而周之子孙氏凡百数周官小史辨昭穆奠 系世瞽蒙诵诗并诵系氏以诏于王侯国亦有国史掌其系牒良以姓氏分而难稽其制不得

  • 中美天津条约·佚名

    一八五八年六月十八日,咸丰八年五月初八日,天津。兹中华大清国与大亚美理驾合众国因欲固存坚久真诚友谊,明定公正确实规法,修订友睦条约及太平和好贸易章程,以为两国日后遵守成规,为此美举。大清大皇帝特派钦差东阁大学士总

  • 初禀篇第十二·王充

    人生性命当富贵者,初禀自然之气,养育长大,富贵之命效矣。文王得赤雀,武王得白鱼赤乌。儒者论之,以为雀则文王受命,鱼乌则武王受命;文、武受命于天,天用雀与鱼乌命授之也。天用赤雀命文王,文王不受,天复用鱼乌命武王也。若此者,谓

  • 哀公·哀公二年·左丘明

    【经】二年春王二月,季孙斯、叔孙州仇、仲孙何忌帅师伐邾,取漷东田及沂西田。癸巳,叔孙州仇、仲孙何忌及邾子盟于句绎。夏四月丙子,卫侯元卒。滕子来朝。晋赵鞅帅师纳卫世子蒯聩于戚。秋八月甲戌,晋赵鞅帅师及郑罕达帅师战

  • 大三摩惹经全文·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传教大师臣法天奉诏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迦毗罗林。与大刍众。皆阿罗汉。诸漏已荆所作已办。逮得己利。尽诸有结。心得自在。如是五千五百人俱。尔时十方。复有释梵大威德诸天。与诸眷属恭

  • 无量寿经连义述文赞卷中·憬兴

    释璟兴撰经曰显现道意无量功德者。述云第二申入道之教有二。此初修因之教也。显菩萨发菩提心之意令得发心。难无量德使修行故。经曰授菩萨记成等正觉者。述云此后获果之教也。授菩萨记者即论云令得决定心故。记者识也

  • 卷第十二(出家菩萨僧部第一)·宝唱

    经律异相卷第十二(出家菩萨僧部第一)梁沙门僧旻宝唱等集无垢山居女人庇雨其舍众仙称秽升空自证一  ·慧王以百味饭化人入道二 ·上首受恒伽货身施食三·须摩提始是八岁女转身为男出家说法四  

  • 发背对口治诀论·谢应材

    外科著作。不分卷。清谢应材(邃乔)撰于道光二十年(1840年)。书中以口诀形式,记述发背、对口等病的证治经验,便于记忆。后附《谢氏世传外科秘法》及《吴师机扬州存济堂药局膏方》各1卷。现有《三三医书》本及《国医小

  • 南窗纪谈·佚名

    宋代无名氏撰写的一部笔记。书中记北宋时名人轶事及订正典故之类,颇有可资考证者。其中或有小说故事可采。如记某嫠妇被里人以田产事诬陷,含冤十馀年不得申。後在初中甲科来此任职的傅球手中昭雪。李迪曾在此为官,闻之後

  • 春秋辨义·卓尔康

    三十八卷。明卓尔康撰。此书正文三十卷,卷首八卷。其正文于每条经文之下,杂取旧说排比诠次,而断以己意。每公之末,又各附以列国本末一篇,提举有关盛衰兴亡之大事,别为类叙。其考证有得有失,如隐公六年“郑人来谕平”,卓氏认为

  • 大虚空藏菩萨念诵法·佚名

    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   令薄福少德乏少资具者,修此教法,灭罪生福,成大悲智,世出世间财宝,皆悉获得,利益一切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