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十六大罗汉因果识见颂

天竺沙门阇那多迦译,范仲淹序,其内容乃十六国大阿罗汉为摩拏罗多等诵佛说因果识见悟本成佛大法之颂偈颂皆押韵语义俱妙。经首有对“因果识见”的题解:因者因缘;果者果报;识者识自本心;见者见其本性。若因缘有善果报有福则自识其本心见其本性使万法不生当得成佛。

《十六大罗汉因果识见颂》全部章节目录

(1)十六罗汉因果识见颂并序

猜你喜欢
  阅藏知津·智旭
  缘本致经·佚名
  摩诃衍宝严经·佚名
  四无所畏经·佚名
  华积陀罗尼神咒经·佚名
  金毗罗童子威德经·佚名
  雨宝陀罗尼经·佚名
  四谛论·佚名
  阿毗达磨识身足论·佚名
  佛说大乘戒经·佚名
  大阿罗汉难提蜜多罗所说法住记·佚名
  重编曹洞五位显诀·慧霞
  比丘尼受戒录·弘赞
  南天竺国菩提达摩禅师观门·佚名
  观经·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列传第四十四 邓琬 袁鳷 孔觊·沈约

    邓琬,字元琬,豫章南昌人也。高祖混,曾祖玄,并为晋尚书吏部郎。祖潜之,镇南长史。父胤之,世祖征虏长史,吏部郎,彭城王义康大将军长史、豫章太守,光禄勋。琬初为州西曹主簿,南谯王义宣征北行参军,转参军事,又随府转车骑参军,仍转府主

  • 列传第四十三·刘昫

    ○娄师德 王孝杰 唐休璟 张仁愿 薛讷 王晙 娄师德,郑州原武人也。弱冠,进士擢第,授江都尉。扬州长史卢承业奇其才,尝谓之曰:“吾子台辅之器,当以子孙相托,岂可以官属常礼待也?” 上元初,累补监察御史。属吐蕃犯塞,募猛士

  • 第十六回 老佛爷安抵故乡·德龄

    我们一进了东三省,因为灵感上的作用,似乎觉得空气中,已换了一种和先前不同的气息;再望车外看看,那些田野的景象,也似乎觉得有些异样。然而要是真的教我说出它们毕竟有什么特异之点,那也就回答不出来了!总之,这种感觉,凡在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百七十七·佚名

    .TRS_Editor P{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DIV{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TD{margin-bottom:1

  • 卷之三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太保兼太子太傅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二等伯加四级臣马齐光禄大夫经筵日讲官起居注少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仍  兼管吏部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加二级又加一级臣张廷玉光禄大夫经筵讲官

  • 卷之四百三十·佚名

    光绪二十四年。戊戌。九月丙寅山西巡抚胡聘之奏、代州地震。酌拨赈银抚恤。得旨、代州猝遭地震。情形甚重。殊堪悯恻。该抚务当严饬印委各员。认真抚恤。毋令失所。随手  ○又奏、霍州等处被雹被水。饬属抚恤。得

  • 八六四 谕不行敬谨全避庙讳之吴省兰着销去纪录四次免其降级·佚名

    八六四 谕不行敬谨全避庙讳之吴省兰着销去纪录四次免其降级乾隆四十七年三月二十四日又议承办《通鉴长编》内,于庙讳仅缺一笔,不行敬谨全避之编修吴省兰遵旨议处,照例降级一疏,奉谕旨:吴省兰着销去纪录四次,免其降级。(起居

  • 三三四 谕内阁《三国志》内关帝之谥着改为忠义·佚名

    三三四 谕内阁《三国志》内关帝之谥着改为忠义乾隆四十一年七月二十六日乾隆四十一年七月二十六日内阁奉上谕:关帝在当时力扶炎汉,志节凛然,乃史书所谥,并非嘉名。陈寿于蜀汉有嫌,所撰《三国志》,多存私见,遂不为之论定,岂得

  • 第二十六章 进军江西·李宗仁

    一当我军自汨罗江向武汉疾进时,吴佩孚曾檄请“五省联军总司令”孙传芳前来湘鄂应援,以便夹击我军。孰知孙氏此时却作坐山观虎斗的打算。意图等待我军和吴军两败俱伤后,一石二鸟,取吴氏而代为华中之主。至于我军,因

  • 季氏第十六·朱熹

     洪氏曰:“此篇或以为齐论。”凡十四章。  季氏将伐颛臾。颛,音专。臾,音俞。颛臾,国名。鲁附庸也。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见,贤遍反。按左传史记,二子仕季氏不同时。此云尔者,疑子路尝从孔子自卫反

  • 卷二十七·真德秀

    <子部,儒家类,西山读书记钦定四库全书荟要西山读书记卷二十七宋 真德秀 撰广大学易文言君子学以聚之说见前易大传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縻之子曰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况其迩者乎居其室出其言

  • 毛诗写官记巻四·毛奇龄

    翰林院检讨毛奇龄撰乙则曰经始灵台其谓之灵者则以其不日之成有如神也孟子曰谓其台曰灵台谓其沼曰灵沼此之谓也写官曰孟氏自引经耳岂真以不日之成谓之灵耶左传哀二十五年卫侯为灵台借圃汉地理志济隂成阳有尧灵台后汉章

  • 西畴老人常言·何坦

    宋 何坦 ○讲学学贵有常,而悠悠害道。循序而进,与日俱新,有常也。玩忄曷自恕,曰我未尝废,非悠悠乎?顾一曝而十寒,斯害也已。孔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学不可躐等,先致察于日用常行。人能孝于事亲,友于兄弟,夫妇睦,朋友信,出而事君

  • 卷十七·张廷玉

    <經部,春秋類,欽定春秋傳說彙纂欽定四庫全書欽定春秋傳說彚纂卷十七文公集說【楊氏士勛曰魯世家文公名興僖公之子以襄王二十六年即位諡法慈惠愛民曰文】【乙襄王二未十六年】元年【晉襄二年齊昭七年衛成九年蔡莊二十

  • 卷第十八·道宣

      法义篇第四之一   夫法者何耶。所谓凭准修行。清神洗惑而为趣也。义者何耶。所谓深有所以千圣不改其仪。万邪莫回其致者也。俗法五常。仁义礼智信也。百王不易其典。   众贤赞翼而不坠者也。道法两谛。谓真

  •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六·佚名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九九三)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诸上座比丘随佛左右。依止而住。所谓尊者阿若憍陈如.尊者摩诃迦叶.尊者舍利弗.尊者摩诃目揵连.尊者阿那律陀.尊者二十亿耳.尊者陀罗骠摩罗子.尊

  • 乾隆福州府志·徐景熹

    清徐景熹修,鲁曾煜纂。七十六卷,首一卷。分星野、建置沿革、疆域、城池、山川、水利、乡都、津梁、田赋、学校、军制、海防、坛庙、寺观、古迹、公署、第宅园亭、冢墓、风俗、物产、封爵、职官、选举、名宦、人物、流

  • 紫庭内秘诀修行法·佚名

    引《抱朴子》、《真诰》,当撰于南北朝末期。述存神、服符、咒祝、理发、服药、澡浴、禁忌等养生法及入山辟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