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常语笔存

一卷。清代汤斌(1626—1687)撰。作者学说源于清代学者孙奇逢,介于朱陆二派之间。此书共有二十多条目,均是作者关于“存心”、“养性”、“稽古”、“敬身”等方面的心得。“常语”意为常用通行之言论。书后附有作者之子汤傅作的跋语,此书收在《汤子遗书》内。有《学海类编》本、《丛书集成初编》本。

《常语笔存》全部章节目录

(1)常语笔存

猜你喜欢
  论语·孔子
  周易正义·孔颖达
  潜夫论·王符
  刘子·佚名
  世范·袁采
  懒真子·马永卿
  器经·孤子
  傅子·傅玄
  杂学辨·朱熹
  东宫备览·陈模
  大学衍义·真德秀
  传家宝·石成金
  老子道德经憨山注·德清
  论语点睛补注·智旭
  日讲四书解义·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石孝友·唐圭璋

      字次仲,“全”已见。   满江红   分景亭前,梅红糁、柳金谁粟。芳意闹,烧灯初过,坠萱才六。此日悔康歌别驾,当年神降生嵩岳。看邦人,称寿雾凝香,杯从玉。   采石月,光天禄。姑溪水,增川福。炳灵祥曾产,瑞枝奇木。秋露

  • 卷四百十五·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四百十五貍类五言古以野貍饷石末公因侑以诗 【眀】刘 基野貍性狡猾夜动昼则潜絷之笼槛中耳弭口不呥当其得意时足爪长且铦跳踉逞俊捷攫噬靡有餍贫家养一鸡冀用易米盐尔黠弗自食寻声

  • 卷二十八 五代上·王夫之

      〖一〗  合称五代者,其所建之国号,皆不足称也。朱温,盗也,与安禄山等,李存勗、石敬瑭、刘知远,沙陀三部之小夷,郭威攘窃无名,故称名。周主荣,始不与谋篡逆,受命为嗣,而有平一天下之志,故称周主,愈于夷盗之流,要之皆不足以为天

  • 元明事类钞卷七·姚之骃

    政术门【二】重农劝农官 元史至元九年命劝农官举察勤惰耕织图 虞集文元置十道劝农使皆慎择其人亲歴原野而教之功成省归宪司宪司置四佥事其二乃劝农之官故天下守令皆以劝农系衔宪司以耕桑之事上大司农至郡县大门两壁

  • 资治通鉴后编巻一百五十四·徐乾学

    元纪二【起黓敦牂七月尽阏逄涒滩十二月凡二年有竒】世祖圣德神功文武皇帝至元十九年秋七月戊午朔日有食之 立行枢宻院于掦州鄂州 高丽国王请自造船一百五十艘助征日本 戊辰令防古军守江南者更番还家 壬申立马湖

  • 卷八十九·国朝·蒋一葵

    【敬皇帝】 〔升遐之日,大风拔木,市中伞尽腾空中,众见有黄袍人乘龙而升者。〕 孝庙御制《静中吟》曰:“习静调元养此身,此身无恙即天真。周家八百延光祚,社稷安危在得人。”是时召学士张元祯进讲《太

  • 二九七 寄谕弘晌等确查函可在沈阳有无占寺支派及碑刻字迹留存·佚名

    二九七 寄谕弘晌等确查函可在沈阳有无占寺支派及碑刻字迹留存乾隆四十年闰十月二十三日大学士舒<赫德>、于<敏中>字寄盛京将军弘<晌>、侍郎兼府尹富<察善>,乾隆四十年闰十月二十三日奉上谕:朕检阅各省呈缴应毁书籍内,有

  • 历代名贤确论卷三十六·佚名

    七国通论七国兴亡【温公 老泉 何去非 颍滨】苏秦【陆龟蒙 颍濵】四公子【潘存实 刘敞】战国策【曾子固】申不害商鞅韩非【颍濵 东坡】赵括王翦【六一】曹沫専诸豫让聂政荆轲【颕濵 荆公】优孟西门豹淳于髠优旃

  • 附录·吴缜

    附录:新唐书纠谬二十卷(两淮盐政采进本)宋吴缜撰缜字廷珍成都人尝以朝散郞知蜀州後历典数郡皆有惠政其着此书专以驳正新唐书之讹误凡二十门四百余事初名纠谬後改爲辨证而绍兴间长乐吴元美刊行於湖州仍题曰纠谬故至今尚沿

  • 陈淳传·脱脱

    陈淳,字安卿,漳州龙溪县人。少年时代学习科举之业,林宗臣见到他后对他的才智感到很惊奇,又说:“这不是圣贤的事业。”因此,向他传授《近思录》,陈淳因此改读此书,于是全部抛弃了他原来的举子之业。到朱熹来他们乡居守的时候,陈

  • 卷五十三、日本订约·黄鸿寿

    穆宗同治十年,夏五月,日本使臣伊连宗城、柳原前光来议订约。命李鸿章为全权大臣,与议于天津。日本在东海中,全国四面环海,统四大岛而为国。所属小岛,凡一千八百馀。当周惠王时,有盘武彦尊起日向国,率师东征,计平长髓及彦八十岛

  • 卷第二(上下合)(尽世主妙严品)·慧苑

    续华严略疏刊定记卷第二(上下合)(尽世主妙严品) 第十依文正释中二。先通辩诸科。后别依二释。前中本疏科此一部经文。总为十例。一本末部类。二本部三分。三问答相属。四以文从义。五前后摄褺。六随品长分。七随会次

  • 古今图书集成历象汇编岁功典·陈梦雷

    历象汇编是中国古籍中有关气象天文内容的汇编。清康熙时广罗古今群籍有关记载,分门别类比排而成。原系陈梦雷所编,雍正时改由蒋廷锡修撰。收入《古今图书集成》。上海中华书局按康有为藏本于1934年缩小影印。陈梦雷,

  • 玉箓资度解坛仪·佚名

    玉箓资度解坛仪,不署撰人。约成书于北宋末至明初。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威仪类。本篇所载解坛仪乃玉箓斋仪之一,用于斋事已毕,解散坛席之时。行此仪旨在上启三清、玉帝等一切神灵,告明奉旨修玉箓大斋事圆功备,应依格奏功

  • 放翁诗选·罗椅

    宋诗别集选本。有《四部丛刊》本,书题为《精选陆放翁诗集》。分《前集》、《后集》、《别集》三部分。《前集》,南宋末罗椅编选。椅字子远,号涧谷,宝祐进士。该集只加圈点而无评批语,前有序,落款为“大德辛丑立夏日適

  • 全金诗·郭元釪

    金诗总集。74卷。清人郭元釪编,康熙五十年(1711)奉敕重篇。本书全名为《御订全金诗增补中州集》。书前有康熙五十年玄烨御制序及郭元釪序。玄烨在序中说,久欲得金诗之全,以补《金史》之所未备,卓然成一代之书,“会有

  • 孝诗·林同

    诗别集。宋林同著。一卷。前有淳祐十年(1250)刘克庄序。作者举古今孝事,每事以一五言绝句歌咏,亦间有一诗咏二事者。诗前有小序略加说明。共有诗三百首,其中分“圣人之孝”十首、“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仙佛之孝

  • 请观音经疏·智顗

    佛典注疏。隋智顗述,灌顶记。一卷。是东晋难提译《请观世音菩萨消伏毒害陀罗尼咒经》(简称《请观音经》)的注释书。不分章次,不列标题。释文先释经名,再论五重玄义,后依经文顺序对全经进行疏解。见载于明、清诸版大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