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调整自己必亲师取友

做人必须要时时调理自己,求心志清明,思想有条理。如果大家能照此去行,简直是一生受用不尽;如果不能够注意这话,就是自暴自弃,就是自己不要自己。

但在这调理自己的上面,有什么好方法呢?我曾说过调理自己要自觉,要反省,时刻去发见自己的毛病;比如自己的毛病在于性子太急,或在于太乱太散懈,这都须自觉地去求医治。但是人每不易做到,不易自知其病,虽知病又不易去管理自家。古人云:“智者不能自见其面,勇者不能自举其身。”这就是说人不易看清楚自己的面孔;即看清了又不易随时可以自主的调理自己。于是这时唯一的方法,就是“亲师取友”。此外别无他法。为什么呢?因为每人常会把自己忽忘了,如果不忽忘,就一切都无问题;无奈都易于忽忘,因此就得师友常常提醒你,使你不忽忘。

靠朋友之提醒以免于忽忘,这是一层;更进一层,就是靠朋友的好处,以融化感应自己的缺短而得其养,假定我的脾气是急躁的,与脾气和平者相处,可以改去急躁;我的精神不振,而得振作的朋友,我处于其中,也自然会于无形中振作起来。

所以如果我们有意去调理自己,则亲师取友,潜移默化,受其影响而得其养,是一个最好的办法。说得再广泛一些,如果要想调理自己,就得找一个好的环境。所谓好的环境,就是说朋友团体,求友要求有真志趣的朋友;好的朋友多,自然向上走了。如果在一块的人是不好的,那就很危险,不知不觉地就会日趋于下流。

再则,朋友彼此帮忙时所应注意的,就是:以同情为根本,以了解为前提。我们对朋友如果是爱护他的,自然要留意他的毛病短处,而顶要紧的,还是要对于他的毛病短处,须有一种原谅的意思。我们指点他的毛病短处的时候,应当是出于一个好的感情,应当是一个领导他帮助他的意思。是要给他以调理,不是只给他一个刺激就算完了。自然,有时候一个严重的刺激,也是不可少。即是说有时候有给他一个痛责的必要。但大体上说,你不要只给他一个刺激算完,必须得给他一种调治。如果爱惜他的意思不够,说话就不会发生效力。

猜你喜欢
  宪问篇·孔子
  卷十四下 尽心章句下·孙奭
  孟夏纪第四·吕不韦
  卷九·佚名
  第九章 17·辜鸿铭
  第三章 23·辜鸿铭
  春秋谳义原序·王元杰
  卷十·胡广
  卷八十二·乾隆
  卷十三·盛世佐
  第十节 论自治·梁启超
  原鬼译文赏析·韩愈
  省庵法师不净观颂(并叙)·周梦颜
  卷五·佚名
  复陈维东居士书·太虚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十回 孟丽君花烛潜逃·陈端生

    第十回孟丽君花烛潜逃陈寅恪评:端生再生缘之文如此,则平日之诗文亦非凡俗,可以推见。惜其所著绘影阁集,无一字遗传。(编者按:以下省略)至于绘影阁之取名,自与“绘影绘声”之成语有关,而长生之集名绘声阁,即从其姊之集名而来,固

  • 提要·袁易

    (臣)等谨案静春堂集四卷元袁易撰易字通甫长洲人不求仕进部使者拟荐于朝谢不应行中书省署徽州府石洞书院山长旋亦罢归居呉淞具区之间筑堂曰静春聚书万卷手自校定或掉舟载笔床茶灶古器游于江湖赵孟俯尝为画卧雪图称易与龚

  • 卷八十五·曹学佺

    <集部,总集类,石仓历代诗选>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八十五 明 曹学佺 编 晩唐十二 吴融【字子华山阴人】 赠李长史歌【并序】 余客武康县既旬日将去邑长相饯于溪亭座中有李长史袖出芦管自请声以送客且言我业

  • 列传第六十 阳尼 贾思伯 李叔虎 路恃庆 房亮 曹世表 潘永基 朱元旭·魏收

    阳尼,字景文,北平无终人。少好学,博通群籍,与上谷侯天护、顿丘李彪同志齐名。幽州刺史胡泥以尼学艺文雅,乃表荐之。征拜秘书着作郎,奏佛道宜在史录。后改中书学为国子学。时中书监高闾、侍中李冲等以尼硕学博识,举为国子祭酒

  • 卷十五·本纪第十五·世祖十二·宋濂

        ◎世祖十二   二十五年春正月,日烜复走入海,镇南王以诸军追之,不及,引兵还交趾城。命乌马儿将水兵迎张文虎等粮船,又发兵攻其诸寨,破之。己丑,诏江淮省管内并听忙兀带节制。庚寅,祭日于司天台。赐诸王火你赤

  • 后汉书补逸卷七·姚之骃

    东观汉记第七马光马光字叔山监越骑视事以为五校尉主禁兵武备【案光伏波第三子封许阳侯】时五校尉令在北军营中光以为五校尉所以宿卫两宫不宜在一处表请二校尉附北宫诏许越骑射声治寺北宫光为校尉帅厉吏士教习有方光遭

  • 仁宗皇帝实录(卷十四)·杨士奇

    洪熙元年四月己酉汉世子瞻怛临淄王瞻域昌乐王瞻垶淄州王瞻墿陛辞赐瞻坦织金纻丝罗钞衣各三袭文币二十表里金一百两白金五百两马十匹瞻域瞻垶瞻墿各织金纻丝罗纱衣二袭文币十六表里金八十两白金四百两马八匹赐其从官钞

  • 谷山笔麈卷之十七  释道·于慎行

    汉史西域传所记三十六国道里、风俗、人民、户口纤悉具备,然不闻有浮屠之教,其时诚有之,张骞有不以闻耶?且其时武帝慕道求仙,方且驰心于海上三山恍惚虚无之境,岂有浮屠之教已行而骞不以闻者耶?然佛经传其渊源,远自上古,即周定王

  • 志卷第四 高丽史五十·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 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 敎修。历一。○夫治历明时历代帝王莫不重之。 周衰历官失纪散在诸国。 于是国自有历。 至五季闰国若蜀若唐之类虽立国崎岖而亦莫不各有所用之

  • 颜之仪传·令狐德棻

    颜之仪字子升,琅笽临沂人,是晋朝侍中颜含的九世孙。祖父颜见远,任齐国治书侍御史,在朝中端庄严肃,人称“当官”。等到梁武帝执政时,以病辞去官职。不久齐和帝突然驾崩。颜见远竟痛哭而死。梁武帝十分遗憾,对朝臣说:“我自是顺

  • 卷二十八·陈经

    钦定四库全书尚书详解卷二十八宋 陈经 撰微子之命【周书】观此篇之书有以见三代圣人寛大公平之气象非后世之所能及且前代之子孙与己为仇敌人情之所忌也处叛乱之后又人情之所易疑也微子以商王元子适在武庚为乱之后身

  • 卷一·夏僎

    尚书详解卷一宋 夏僎 撰虞书尧典陈少南谓尧舜禹汤先儒或以为名或以为諡其説皆无据观大禹谟序言作大禹臯陶谟益稷则臯陶益稷皆名也观师锡帝曰虞舜帝亦曰格汝舜又曰来禹又曰咨禹曰弃曰臯陶曰咨垂曰咨益例以名命之则舜

  • 卷十五·张廷玉

    欽定四庫全書欽定春秋傳說彚纂卷十五【丙襄王十戌七年】二十有五年【晉文公重耳元年齊孝八年衛文二十五年蔡莊十一年鄭文三十八年曹共十八年陳穆十三年?桓二年宋成二年秦穆二十五年楚成三十七年】春王正月丙午衛侯燬

  • 卷三十·乾隆

    <子部,儒家类,御览经史讲义钦定四库全书御览经史讲义卷三十性理一动一静互为其根编修【臣】白瀛【臣】谨按太极图左半为阳动右半为隂静左固阳也而隂已伏于其中右固隂也而阳已藏于其内然则左半之阳非生于左而生于右右

  • 对于苏州北寺之解决方法·太虚

    ──十七年拟──兹因北寺昭三、久化和尚及苏地士绅等就商之解决北寺纠纷办法,提出议案如左:一、寺产皆为信佛民众及僧众劳力集成,为给养僧众、办理佛教事业而设的六和和合众之“十方僧物”。换言之,即不是地方或国家的公

  • 茶说·屠隆

    茶书。明·屠隆(浙江鄞县人)1590年前后写成《考槃余事》四卷,共十六节,节称“笺”。喻政1613年编《茶书全集》,抽取《考槃余事》中的“茶笺”部分,作为一书,改称《茶说》。此书分二十八条,叙述茶叶品质、采制、收藏、

  • 南渡录·辛弃疾

    题为辛弃疾撰。疑伪托,故所载并非事实。记载了靖康之难,徽钦二帝被虏北上,一路受尽屈辱,穿上敌人的异族服饰,于千山万水间到处放逐,驱赶,历经寒暑艰难,生不如死。

  • 慨古录·圆澄

    全一卷。又作湛然禅师慨古录。明代曹洞宗僧湛然圆澄撰。收于卍续藏第一一四册。圆澄慨叹当时禅林规矩荡然而渐趋腐败堕落,恐因丛林自身之萎顿,而引致类于‘三武’之法难,故列举六祖以降,唐、宋时代活泼生动之机缘实例,恳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