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八卷

地狱品之四

又彼比丘。知业果报。复观叫唤之大地狱。复有何处。彼见闻知。复有异处。名火末虫。是彼地狱第四别处。众生何业生于彼处。彼见有人杀盗邪行乐行多作。彼人则堕叫唤地狱火末虫处。业及果报。如前所说。复卖酒者。加益水等而取酒价。如是卖酒。有偷盗过。彼人以是恶业因缘。身坏命终。堕于恶处叫唤地狱火末虫处。受大苦恼。所谓苦者。四百四病。何等名为四百四病。百一风病。百一黄病。百一冷病。百一杂病。彼地狱人。相似因果。若阎浮提处。郁单越处。瞿耶尼处。弗婆提处。如是四处。随若干人一病之力。于一日夜。能令皆死。彼地狱处具有如是四百四病。而复更有余诸苦恼。所谓苦者。彼地狱人。自身虫生。破其皮肉脂血骨髓。而饮食之。受如是苦。唱声大唤。孤独无救。而复于彼阎魔罗人。极生怖畏。复为大火之所烧煮。其身炎燃。受种种苦。乃至作集恶业坏散。无气烂尽。彼地狱处。尔乃得脱。若于前世过去久远。有善业熟。不生饿鬼畜生之道。若生人中同业之处。贫穷苦恼。是其前世。卖酒恶业。余残果报

又彼比丘。知业果报复观叫唤之大地狱。复有何处。彼见闻知复有异处。彼处名为热铁火杵。是彼地狱第五别处。众生何业生于彼处。彼见有人杀盗邪行乐行多作。彼人则堕叫唤地狱热铁火杵别异处生。业及果报。如前所说。今复说酒。若人以酒。诳与畜生。师子。虎熊鸜鹆。命命。是等鸟兽令其醉已。则无有力。不能得去。然后捉取。若杀不杀。彼人以是恶业因缘。身坏命终。堕于恶处叫唤地狱。热铁火杵别异处生。受大苦恼。热炎铁杵是恶业作。筑令碎末。如沙相似。一切身分皆悉散坏彼受大苦。唱声号哭。递相向走。如是走时热炎铁杵随后打筑。普受大苦。阎魔罗人。复更执之以利铁刀削其身体。削已复割。割已复克。克已复劈。乃至作集恶不善业未坏未烂。业气未尽。于一切时与苦不止。若恶业尽彼地狱处尔乃得脱。若于前世过去久远。有善业熟。不生饿鬼畜生之道。若生人中同业之处。得风血病。是彼恶业余残果报。生恶国土。无有医药瞻病使人。贫穷困苦。复生恶国。多有种种恶草刺棘。在于多热少水之处。常怀怖畏。是彼恶业。余残势力

又彼比丘。知业果报。复观叫唤之大地狱。复有何处。彼见闻知。复有异处。彼处名为雨炎火石。是彼地狱第六别处。众生何业生于彼处。彼见有人杀盗邪行乐行多作。彼人则堕叫唤地狱雨炎火石别异处生。业及果报。如前所说。又复若人作如是心。象若醉时。能多杀人。若杀多人。我则得胜为令象斗。与酒令饮。是业报故。堕于恶处叫唤地狱雨炎火石别异处生。受大苦恼。所谓苦者。罪业力故。彼地狱中。有大象生身皆炎燃。一切身分。皆能打触。取彼人已。触破彼人一切身分。破碎堕落。与大怖畏。彼人如是唱声大唤。身分散尽。若得脱已。而复更为阎魔罗人执之。置镬在于热沸赤铜汁中。如是无量百千年岁常烧常煮。身体烂坏。乃至恶业未坏未烂。业气未尽。于一切时与苦不止。若恶业尽。彼地狱处尔乃得脱。若于前世过去久远有善业熟。不生饿鬼畜生之道。若生人中同业之处。彼人则生杀象之家。为象所杀。常困贫穷。面色不好。手足坚涩。身常涩触。是彼恶业余残果报

又彼比丘。知业果报。复观叫唤之大地狱。复有何处。彼见闻知。复有异处。名杀杀处。是彼地狱第七别处。众生何业生于彼处。彼见有人杀盗邪行乐行多作。彼人则堕叫唤地狱。生杀杀处。业及果报。如前所说。又复若人以酒与他贞良妇女。令其醉已。心乱不正。不守梵行。然后共淫。彼人以是恶业因缘。身坏命终。堕于恶处叫唤地狱生杀杀处。受大苦恼。所谓苦者。热炎铁钩拔其男根。拔已复生。拔已复生。新生濡嫩。而复更拔。极受大苦唱声叫唤。彼恶业人。脱如是处。走向异处。既如是走。当其面前见有崄岸。见有乌鹫獯狐鵄雕。身皆是铁。热炎嘴爪。处处遍有。在彼崄岸。彼地狱人。如是见已。生大怖畏。皱面喎口。望救望归。堕崄岸处。热炎嘴爪铁身乌鹫獯狐鵄雕。分分分散而啖食之。食已复生。如是无量百千年岁。乃至恶业未坏未烂。业气未尽。于一切时与苦不止。若恶业尽。彼地狱处尔乃得脱。若于前世过去久远。有善业熟。不生饿鬼畜生之道。如是次第。如前所说。王法所缚。身体恶色。面貌丑陋。系狱而死。是彼恶业余残果报

又彼比丘知业果报。复观叫唤之大地狱复有何处。彼见闻知。复有异处。彼处名为铁林旷野。是彼地狱第八别处。众生何业生于彼处。彼见有人杀盗邪行乐行多作。彼人则堕叫唤地狱铁林旷野。业及果报。如前所说。又若有人毒药和酒。与怨令饮。彼人以是恶业因缘。身坏命终。堕极恶处叫唤地狱铁林旷野。受大苦恼。所谓铁轮。热炎疾转。阎魔罗人。以热铁绳缚地狱人。在彼铁轮速疾急转。阎魔罗人。以热铁箭射其身分。体无完处。如芥子许。罪业力故。而复不死彼铁轮处因缘若尽。走向余处。罪业力故。复为铁蛇之所执持。于百千年而啖食之。乃至恶业未坏未烂业气未尽。于一切时与苦不止。若恶业尽。彼地狱处尔乃得脱。若于前世过去久远有善业熟。不生饿鬼畜生之道。若生人中同业之处。生捉蛇家。喜捉蛇头。以彼恶业余残势力。蛇螫而死。是彼恶业余残果报

又彼比丘。知业果报。复观叫唤之大地狱复有何处。彼见闻知。彼有异处。名普闇火。是彼地狱第九别处。众生何业生于彼处。彼见有人杀盗邪行乐行多作。彼人则堕叫唤地狱普闇火处。业及果报。如前所说。又复若人卖酒活命。有买酒人不知酒价。彼卖酒人。少酒贵卖而取多物。彼人以是恶业因缘。身坏命终。堕于恶处叫唤地狱。普闇火处受大苦恼。所谓苦者。普闇火处地狱之中。阎魔罗人不识不知。为是何人而闇打之。彼地狱人。受大苦恼。不知谁打。入闇火中。彼火乃无微少。光明如毛头许。彼地狱人。于彼火中。烧煮烂坏。复有铁锯。解劈其身。从头而起。裂为两分。罪人苦恼。唱声大唤。乃至作集恶不善业未坏未烂。业气未尽。于一切时与苦不止。若恶业尽。彼地狱处尔乃得脱。若于前世过去久远有善业熟。不生饿鬼畜生之道。若生人中同业之处。常患饥渴之所逼恼。无有财物。生隘迮处。生常俭处非正人类相似处生。是彼恶业余残果报

又彼比丘。知业果报。复观叫唤之大地狱。复有何处。彼见闻知。复有异处。名阎魔罗遮约旷野。是彼地狱第十别处。众生何业生于彼处。彼见有人杀盗邪行乐行多作。彼人则堕叫唤地狱。生阎魔罗遮约旷野。业及果报。如前所说。今复说酒。若人以酒强与病人。新产妇女。若为财物若为衣服饮食等故。如是与酒。若取财物。若取衣服若饮食等。彼人以是恶业因缘。身坏命终。堕于恶处叫唤地狱生阎魔罗遮约旷野。受大苦恼。所谓苦者。从足甲燃。乃至燃头。阎魔罗人。热炎铁刀。从足至头。若斫若刺。既斫刺已又复更与极大苦恼。所谓火燃炎利铁戟。如是无量百千年岁。常一切时烧斫劈打。乃至恶业未坏未烂。业气未尽。于一切时与苦不止。若恶业尽。彼地狱处尔乃得脱。若于前世过去久远有善业熟。不生饿鬼畜生之道。若生人中同业之处。彼人则生恶国恶处边地之处。下贱放猪。如是处生。是彼恶业余残果报

又彼比丘。知业果报。复观叫唤之大地狱。复有何处。彼见闻知。复有异处。名剑林处。是彼地狱第十一处。众生何业生于彼处。彼见有人杀盗邪行。乐行多作。彼人则堕叫唤地狱。生剑林处。业及果报。如前所说。今复说酒。若人以酒诳他欲行旷野之人。言是第一阿娑婆酒。令人不醉。而与恶酒。彼将酒去。既入旷野崄处饮之。饮已极醉。无所觉知。如是醉人所有财宝。悉为贼取。或夺其命。阿娑婆酒。味如酪浆。有如美水。有如马酪。以好妙药和而作之。彼人不与而与恶酒。故令使醉。彼与酒者。世人皆言如捉咽贼。最是恶贼。彼人以是恶业因缘。身坏命终。堕于恶处叫唤地狱生剑林处。彼作集业受大苦恼。所谓苦者。雨炎火石。甚多稠密。普身被烧。如是劈斫。倒地吐舌。彼处有河。名热沸河。热血洋水。常生怖畏。彼河热沸。以热铜汁。热白镴汁。和杂其中。如是无量百千年岁。常被烧煮。阎魔罗人。以炎刀枷。若斫若打。乃至恶业未坏未烂业气未尽。于一切时与苦不止。若恶业尽。彼地狱处尔乃得脱。若于前世过去久远。有善业熟。不生饿鬼畜生之道。若生人中同业之处。彼人黑色。与墨无异。多嗔多妒。性悭常贫。是彼恶业余残果报

又彼比丘。知业果报。复观叫唤之大地狱。复有何处。彼见闻知复有异处。名大剑林。是彼地狱第十二处。众生何业生于彼处。彼见有人杀盗邪行。乐行多作。彼人则堕叫唤地狱大剑林处。业及果报。如前所说。今复说酒。旷野之中。无人居处。唯有道路多人所行。若人于中卖酒求利。彼人以是恶业因缘。身坏命终。堕于恶处叫唤地狱。大剑林处。受大苦恼。所谓多有大利剑树高一由旬。刀叶甚利。树茎炎燃。烟毒炽盛。是本与酒恶业所作。若一由旬。未到树所。身已熟烂而复不死。如是如是。近大剑林。彼林周广三千由旬。火烟毒刀。有百千重。受大苦恼。而复不死。若地狱人。到大剑林。阎魔罗人打蹴令入。有在树下。普遍雨刀。一切身分。一切筋脉。一切诸节。一切骨髓。皆悉破裂。分分分散。复有刀枷。阎魔罗人。手执刀枷。周围剑林。罪人若出。见则还入。彼大剑树铁林之中罪人。若见阎魔罗人。极生怖畏。有映树者。有上树者。有被捉者。既捉得已以刀斩斫。有头破者。是本与酒恶业果报。若映树者。有铁鹫鸟啄。破其眼而饮其汁。是本与酒恶业果报。若上树者。则堕树枝在于地上。身为百段。若一千段。是本与酒恶业果报。若有罪人不依树者。则堕灰河热。灰所漂身。骨洋烂如。是无量百千年岁受。大苦恼此。说少分乃。至恶业未坏未烂。业气未尽。于一切时与苦不止。若恶业尽。彼地狱处尔乃得脱。若于前世过去久远。有善业熟。不生饿鬼畜生之道。若生人中同业之处。心则不正。报得恶病。若得大病。若心痛病。只罗娑病。若脚肿病。若目盲病。是彼恶业余残果报

又彼比丘。知业果报。复观叫唤之大地狱。复有何处。彼见闻知复有异处。彼处名为芭蕉烟林。是彼地狱第十三处。众生何业生于彼处。彼见闻知。若人杀生偷盗邪行。乐行多作。彼人则生叫唤地狱芭蕉烟林别异处生。业及果报。如前所说。今复说酒。若人欲心。是故持酒。阴密与他贞良妇女。欲令彼醉。不住威仪。心动变异。望行非法。彼人以是恶业因缘。身坏命终。堕于恶处叫唤地狱芭蕉烟林别异处生。受大苦恼。所谓苦者。彼地狱处。周围纵广。五千由旬。普烟遍满。有恶焦火而复黑闇。彼闇火中。有炎铁块厚三居赊。皆是火炭。闇覆不见。彼地狱人。速疾没入。黑闇火覆。不能唱唤。如是罪人。一切根门皆悉火满。是彼与酒恶业果报。若脱彼处。则芭蕉烟。满其根门。既受烟苦。还复忆前火中之乐。如是烟气。势力严利。若脱彼处。复有铁鸟。名烟叶鬘。其嘴甚利。啄破其骨。取髓而饮。乃至恶业。未坏未烂。业气未尽。于一切时与苦不止。若恶业尽。彼地狱处尔乃得脱。若于前世过去久远。有善业熟不生。饿鬼畜生之道。若生人中同业之处。则多胁病。贫穷短命。是彼恶业余残果报

又彼比丘。知业果报。复观叫唤之大地狱。复有何处。彼见闻知复有异处。彼处名为烟火林处。是彼地狱第十四处。众生何业生于彼处。彼见闻知。若人杀生偷盗邪行。乐行多作。彼人则堕叫唤地狱烟火林处。业及果报。如前所说。今复说酒。若人欲令怨家衰恼。以酒与贼。若与官人。令与怨苦。彼人以是恶业因缘。身坏命终。堕于恶处叫唤地狱烟火林处。受大苦恼。所谓热风。如刀如火。彼恶业故。作如是风。吹彼罪人。在于空中。势相打触。不得自在。身体碎坏。犹如沙抟。恶业力故。身复还生。如是无量百千年岁。乃至恶业未坏未烂。业气未尽。受一切苦。所谓苦者。火苦刀苦利刀劈苦。病苦铁苦。热灰等苦。受如是等第一极苦。第一极恶。第一极急。如是无量百千年岁。乃至恶业未坏未烂。业气未尽。于一切时与苦不止。若恶业尽彼地狱处。尔乃得脱。若于前世过去久远。有善业熟。不生饿鬼畜生之道。若生人中同业之处。项上三堆。极高隆出。常患癃病。是彼恶业余残果报

又彼比丘。知业果报。复观叫唤之大地狱。复有何处。彼见闻知复有异处。名云火雾。是彼地狱第十五处。众生何业生于彼处。彼见闻知。若人杀生偷盗邪行。乐行多作。生彼地狱云火雾处。业及果报。如前所说。今复说酒。若人以酒与持戒人。若与外道。令其醉已。调戏弄之。令彼羞耻。自心喜乐。彼人以是恶业因缘。身坏命终。堕于恶处叫唤地狱云火雾处。受大苦恼。所谓苦者。彼地狱中。地狱火满。厚二百肘。阎魔罗人。捉地狱人。令行火中。从足至头。一切洋消。举之还生。以恶业故。有火风起。吹地狱人。如叶集散。十方转回。犹如捩绳。彼地狱人。如是被烧。乃至无有灰末可得。而复还生。如是无量百千年岁。常如是烧。乃至恶业未坏未烂。业气未尽。于一切时与苦不止。若恶业尽。彼地狱处尔乃得脱。若于前世过去久远。有善业熟不生饿鬼畜生之道。若生人中同业之处。彼人则生阎魔罗国。婆离迦国。常负人故。项则常肿。彼酒恶业。余残果报

又彼比丘。知业果报。复观叫唤之大地狱复有何处。彼见闻知。复有异处。名分别苦。是彼地狱第十六处。众生何业生于彼处。彼见闻知。若人杀生偷盗邪行。乐行多作。彼人则堕叫唤地狱分别苦处。业及果报。如前所说。今复说酒。所谓有人欲行因缘。以酒与奴及作人等。令彼饮酒。身力不乏。若行猎时。能速疾走。能杀鹿等。彼人以是恶业因缘身坏命终。堕于恶处叫唤地狱分别苦处。受大苦恼。所谓苦者。随彼罪人。如是如是种种分别。阎魔罗人如是如是。与大苦恼百倒千倒。若百千倒。亿百千倒。若干种种异异苦恼。如前所说。余地狱中。种种苦恼。彼一切苦。此中倍受。阎魔罗人。责疏罪人。而说偈言

以三种恶业  遍在九处熟

四十重受苦  恶业行所得

酒为恶根本  被笑入地狱

一切根失灭  不利益因缘

太喜多语言  增贪令他畏

口过自夸诞  两舌第一处

酒能乱人心  令人如羊等

不知作不作  如是应舍酒

若酒醉之人  如死人无异

若欲常不死  彼人应舍酒

酒是诸过处  恒常不饶益

一切恶道阶  黑闇所在处

饮酒到地狱  亦到饿鬼处

行于畜生业  是酒过所诳

酒为毒中毒  地狱中地狱

病中之大病  是智者所说

酒失智失根  能尽灭法宝

酒为第一胎  是破梵行怨

饮酒令人轻  王等尚不重

何况余凡人  为酒之所弄

诸法之大斧  令人无羞惭

若人饮酒者  一切所轻贱

无智无方便  身口皆无用

一切皆不知  以酒劫心故

若人饮酒者  无因缘欢喜

无因缘而嗔  无因缘作恶

于佛所生痴  坏世出世事

烧解脱如火  所谓酒一法

若人能舍酒  正行于法戒

彼到第一处  无死无生处

汝舍离善行  为酒之所诳

堕地狱恶处  何用呼嗟为

饮酒初虽甜  受报第一苦

过如金波迦  是智者所说

智者不信酒  不能坏其意

触冷果报热  由酒到地狱

若作恶业者  意轻则心喜

报则第一苦  后悔是痴人

不乐欲中意  欲第一诳人

缚在生死恶  一切地狱因

若人喜乐欲  彼人苦无边

为欲所啮者  乐则不可得

汝本意乐欲  来此恶地狱

受极恶苦恼  今者徒生悔

汝本作恶业  为欲痴所诳

彼时何不悔  今悔何所及

作集业坚牢  今见恶业果

本不应作恶  作恶今受苦

恶业得恶报  作恶者自受

恶不殃善者  如是应舍恶

若舍恶之人  于恶则不畏

自作自受苦  非余人所食

阎魔罗人。如是责疏地狱罪人。既责疏已。复与无量种种苦恼。乃至恶业未坏未烂。业气未尽。于一切时与苦不止。若恶业尽。彼地狱处尔乃得脱。若于前世过去久远。有善业熟。不生饿鬼畜生之道。若生人中同业之处。身体干枯。第一嗔心。难可调顺。是彼恶业余残果报

又彼比丘。知业果报复观叫唤之大地狱。彼大地狱。唯有此处。更无别有异处可见。亦无别有业果可得。如是叫唤之大地狱。如是十六眷属之处。如活黑绳合等地狱。种种苦恼。此中具足。转重转胜。彼地狱中所受苦恼。彼一切苦。此地狱中皆悉十倍。何以故。以作恶业坚重多故。杀盗邪行。与持戒人酒。四倍恶业。此地狱受坚[革*卬]多重种种苦恼。寿命延长。彼四倍业果报苦恼。彼比丘观察如是四倍恶业苦恼果报。既思惟已。则于生死十倍厌离。又修行者。内心思惟。随顺正法。观察法行。彼比丘观察如是诸地狱已。深畏生死。得第十地。彼地夜叉。知已欢喜。如是复闻虚空夜叉。如前所说。次第乃至梵迦夷天。梵不流天。大梵天等。彼梵天等。闻已欢喜。如前所说。生死魔分。皆悉损减。正法增长。又彼比丘。知业果报。次复观察余大地狱。彼见闻知。复有地狱。名大叫唤。众生何业。生彼地狱。彼见闻知。若人杀生偷盗邪行饮酒妄语。乐行多作。增上满足。如是之人。生大叫唤大地狱中。杀生偷盗邪行饮酒。业及果报。如前所说。今说妄语。增上满足第一极恶。一切善人之所憎贱。一切恶道所由之门。如是业者。所谓有人。若王王等。军众等中。谓为正直。二人诤对。与作证人。言如是事。是我所知。此事正尔。我则是量。彼二诤人。各各说已。如是证人。内心实知口不正说。或得财物。或知识朋友。或染欲心。自诳破坏。如前所说。如是证人。作如是心。彼先时语如是如是。我于今者如是异说。我此妄语。如是妄语。竟有何罪。彼妄语人心谓无罪。起如是心。我当无罪。彼人异说。于二人中。得妄语罪。一人得罚。或时致死。或时畏死。或时得罚。或输舍宅。如彼法制。相似得罚。如是恶人。以是妄语。恶业因缘。身坏命终。堕于恶处。谓大叫唤大地狱中。彼处命长。以何为量。如化乐天八千年寿。依此人中若八千年。于彼天中为一日夜。彼三十日以为一月。彼十二月以为一岁。于彼天中若八千年。彼地狱中为一日夜。彼大叫唤大地狱中。是恶业人妄语人处。以诳自他。能破一切第一善根。如大黑闇。大众不信。如是妄语。善人不许。一切圣人声闻缘觉。正遍知者之所呵责。一切世间出世间道。皆不相应。一切善根。桥梁大斧。常恼他人。如烂死尸。破坏不坚。如恶毒起。世间生死。恶道因缘。如屎无异。能令口中生烂臭气。常生苦网。不可爱乐。是大地狱大怖畏使。临欲死时。心则大惊。阎魔罗人境界所摄。是大怨家。能令人堕饿鬼畜生证明恶业。贫穷因缘。能与地狱大怖畏事。能作畜生相食因缘。无始来。转生死种子。妄语果报。于彼处生。彼大地狱。有十八处。何等十八。一名吼吼。二名受苦无有数量。三名受坚苦恼不可忍耐。四名随意压。五名一切闇。六名人间烟。七名如飞虫堕。八名死活等。九名异异转。十名唐悕望。十一名双逼恼。十二名迭相压。十三名金刚嘴乌。十四名火鬘。十五名受锋苦。十六名受无边苦。十七名血髓食。十八名十一炎。此十八处。是大叫唤之大地狱所有别处。彼大叫唤大地狱者。众生何业而生于彼。作集业道普遍究竟。乐行多作。堕大叫唤。根本自体极大怖畏。大地狱中受大苦恼。所谓苦者。其舌甚长。三居赊量。其体柔软。如莲花叶。从口中出。阎魔罗人。执热铁犁其犁炎然。耕破作道。热炎铜汁。其色甚赤。以洒其舌。舌中生虫。其虫炎口。还食其舌。彼妄语人。罪业力故。舌受大苦。不能入口。彼地狱人。口中有虫。名曰碓虫。而拔其齿。又恶业故。风散其龂。碎粖如沙。有利刀风。削割其咽。炎嘴铁虫。啖食其心。彼大叫唤根本地狱。如是极烧。妄语人身。以恶业故。身中生虫。还食其身。虫身炎燃。彼地狱人。身内虫食。受急病苦。如是内外二种苦恼。彼地狱中。阎魔罗人。复与罪人种种苦恼。谓铁钩打筋脉骨髓。一切身分。破坏碎散。又复更受余异苦恼。所谓斤斧。斤其身体。一切身分。乃至骨等。彼妄语人。以他因缘。作如是说。不依一切。法桥而行。乃是一切不饶益门。复是一切善谷之雹。如是妄语。亦是一切恶道之门。亦是一切苦恼之藏。一切众生之所不信。一切圣人弃舍如屎。诸佛世尊。声闻缘觉。阿罗汉等。舍之如毒。若行世间出世间道。如大黑闇。人无爱者。乃是地狱第一因缘。无异相似。如大黑闇。有如是等种种诸恶。若人已说今说当说。如是业因。相似得果。彼大叫唤之大地狱。复有火烧如生酥者。炎燃铁锯以锯其体。身心苦恼。彼大地狱大火煮之。是见知者大悲因缘地狱相似。一切重病。如是病者。名尚叵说。受如是病。极大苦恼。如是所说二种大苦。乃有无量百千亿数亿那由他地狱苦恼。乃至作集恶不善业。未坏未烂。业气未尽。于一切时与苦不止。若恶业尽。彼地狱中尔乃得脱。若于前世过去久远。有善业熟。不生饿鬼畜生之道。若生人中同业之处。贫穷短命乱心不男。一切恶贱。人所不信。是彼杀生。偷盗邪行。饮酒妄语。余残果报

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若人过一法  如是妄语人

破坏未来世  无恶而不造

莫作妄语说  一切恶因缘

能系缚生死  善道不可见

二世不饶益  一切相憎恶

妄语者能令  一切法空旷

若人即生时  口中有大斧

如是能自割  所谓妄语说

一切恶之幡  一切恶处绳

痴闇之藏处  所谓妄语说

若人离实语  一切善人舍

今世犹如草  后世恶处烧

健者勿妄语  妄语甚为恶

口中气烂臭  后身则生悔

若舍离实语  彼人法叵得

如是离法人  生世苦无边

实为诸法灯  善人爱如实

得天道中胜  离热者所说

实道得生天  实道得解脱

若人离实者  善人说如狗

若人无实语  小人中小人

实是法之阶  明中第一明

实是解脱道  财中第一财

救中第一救  是智者所说

明中第一明  眼中第一眼

无物犹为富  庄严之庄严

实为第一藏  王等不能夺

若实说之人  行到第一道

种种庄严者  端正不如是

若人实庄严  端正则如天

非父母财物  非知识非亲

能救护后世  唯实语能救

圣人说妄语  火中第一火

毒中第一毒  恶道第一阶

妄语能烧人  名为第一烧

如毒火烧触  故应舍妄语

如是一切恶  慎勿妄语说

一切畏等恶  智者说妄语

彼比丘如是。谛观妄语业果。无障碍见。亦复谛见实语功德。如是谛观善恶业道。观大叫唤大地狱处彼见有处。名为吼吼。是彼地狱第一别处。众生何业生于彼处。彼见闻知。若人杀盗邪行饮酒。生于彼处。业及果报。如前所说。复有妄语。亲旧因缘。一朋所摄。于对诤时。作妄语说。后不忏悔。不厌不毁。乐行多作。彼人以是恶业因缘。身坏命终。堕彼地狱生吼吼处。受大苦恼。所谓苦者。以舌妄语还受舌罚。阎魔罗人。以利铁刀。穿其颔下。挽出其舌。以恶泥水。用涂其舌。口中炎燃。舌根烂臭。炎口黑虫啖食其舌。身受大苦。如前活等。地狱中说。苦恼之状。彼前一切诸地狱中所受苦恼。皆悉和合。如前略说。乃至彼人妄语恶业。坏烂无气。彼地狱处尔乃得脱。若于前世过去久远。有善业熟。不生饿鬼畜生之道。若生人中同业之处。贫穷颠狂。无心失心。短命根缺。世所嫌贱。皆是一切不饶益器

又彼比丘。知业果报。观大叫唤之大地狱。复有何处。彼见闻知。复有异处。名为受苦。无数量处。是彼地狱第二别处。众生何业生于彼处。彼见闻知。若人杀盗邪行饮酒。作而复集。堕彼地狱。名为受苦无数量处。业及果报。如前所说。复有妄语。何者妄语。若人因欲。或因嗔心。作妄语说。若他所遣。作如是言。彼人是我第一知识。是我所爱。汝若爱我。彼是我友。可为我故。与彼怨对。作不饶益。方便语说。若人如是妄语言说。身坏命终。堕于恶处。在彼地狱生受苦恼。无数量处受大苦恼。所谓苦者。如前所说。活等地狱所受苦恼。彼一切苦。皆悉和合。是此地狱一处苦恼。何以故。以业重故受苦亦重。以受苦重。示业果报如是。受苦无有休止。业与烦恼。生死轮转。无有边际。犹如旋环。如是妄语一切恶业。异异因缘。异异转行。种种恶业。多作多受。皆由妄语。又复妄语。能割断灭满善根柱。如相似因。得相似果。以是因缘。此地狱处。名为受苦。无有数量。彼不可说。彼受苦恼。不可具说。无异相似。乃是一切地狱。人中之地狱。人受恶苦恼。所谓苦者受虫生苦。受饥渴苦。受大火苦。无悕望苦。无安慰苦。受黑闇苦。受相触苦。受不爱触色声香苦。受见本生怨家人来。铁刀割苦。渡灰河苦。铁钩破苦。受堕崄岸。大火烧苦。受拔草苦。拔草苦者。打斫作疮。着草疮上。待相着已。然后掣发。受金刚拶磨令碎苦。受周遍火灾鬘炙苦。受如是等地狱相应无边苦恼。与彼受处地狱相应堕大崄处所受苦果。妄语相似。如是乃至彼妄语人。妄语恶业。未怀未烂。业气未尽。于一切时与苦不止。若恶业尽彼地狱处尔乃得脱。若于前世过去久远有善业熟。不生饿鬼畜生之道。若生人中同业之处。彼人常病。若患咽病。若患口病。如是等苦。贫穷困苦。常从富人能舍之人乞求不得。一切皆知。皆言汝是妄语舌人。是故不与恶病而死。是彼前世妄语恶业余残果报

猜你喜欢
  大寶積經卷第十七·欧阳竟无
  警人命无常·印光
  汉藏教理院与佛教文物展览会·太虚
  题重刊十规论后·文益
  浴佛功德经·佚名
  说无垢称经卷第四·佚名
  俱舍论记 第十七卷·普光
  卷第四十·佚名
  提婆菩萨释楞伽经中外道小乘涅槃论·佚名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六十八卷·宝亮
  成唯识论述记卷第九(本)·窥基
  宗镜录卷第六十七·延寿
  卷二十·佚名
  卷第九·佚名
  卷十七·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三百七·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石仓历代诗选卷三百七明 曹学佺 编明诗初集二十七李胜原山行迳入云深处行行日欲斜山环六七里溪遶两三家隔竹闻飞瀑随风看落花村翁偶相值且与话桑麻望黄山望中何处是黄山山色空蒙紫翠间六六奇峯开海岛重

  • 列传第二十三·李延寿

    王慧龙 玄孙松年 五世孙劭 郑羲 孙述祖 从曾孙道邕 道邕子译译叔祖俨 俨族孙伟王慧龙,太原晋阳人,晋尚书仆射愉之孙,散骑常侍郎缉之子也。幼聪慧,愉以为诸孙之龙,故名焉。初,宋武微时,愉不为之礼,及得志,愉合家见诛。慧龙年十

  • 卷三百六十五 列传一百五十二·赵尔巽

      觉罗宝兴 宗室敬徵 宗室禧恩 陈官俊 卓秉恬   觉罗宝兴,字献山,隶镶黄旗。嘉庆十五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累迁少詹事,入直上书房。十八年,仁宗幸热河,林清逆党突入禁城,宝兴散直,至东华门与贼遇,急入告警。宣宗方在上

  • 后汉孝和皇帝纪下卷第十四·袁宏

      九年(丁酉、九七)  春三月癸巳,济南王康薨,谥曰安王。   康不修法度,通宾客。人有上书告康使中郎将张阳、董臣招来州 郡奸猾颜忠、刘子产等,案图书,谋议不轨。有司举奏,明帝以至亲不忍穷竟,削祝阿、隰阴、东〔朝〕(胡)阳

  • 平定三逆方略卷二十二·佚名

    卷二十二   康熙十五年三月癸未朔,追封殉难海澄公黄芳度王爵,其将士皆赠官有差。海寇围漳州,芳度独力死守孤城,坚拒逆贼。康熙十四年十月初六日,叛将吴淑等与贼通,引郑锦入城,漳州遂陷;芳度与标将蔡隆等力战而死,阖门老幼暨

  • 宋史全文卷十三下·佚名

    宋哲宗三庚午元祐五年春正月乙酉,范祖禹言:『臣闻报国之忠莫如荐贤。今有札子四道,其一曰经筵阙官,宜得老成之人。韩维风节素高,奸邪畏之。若召维以经筵之职,物论必大以为惬。其二曰苏颂近乞致仕。颂博文强识,详练国朝典故。

  • 一○七六 军机大臣奏各省陆续送到违碍重本书籍等缴进销毁片·佚名

    一○七六 军机大臣奏各省陆续送到违碍重本书籍等缴进销毁片乾隆四十九年十二月二十一日查各省送到违碍书籍,业将应毁之本节次开列清单,同原书进呈请毁在案。本年复据各省陆续送到重本各书名目,逐一开单,装成五十箱;并内阁

  • 二九五 寄谕高晋等查缴《徧行堂集》《皇明实纪》《喜逢春传奇》书版·佚名

    二九五 寄谕高晋等查缴《徧行堂集》《皇明实纪》《喜逢春传奇》书版乾隆四十年闰十月十八日大学士舒<赫德>、于<敏中>字寄大学士管两江总督高<晋>、大学士管两广总督李<侍尧>、江苏巡抚萨<载>、广东巡抚德<保>,乾隆四

  • 卷十一·佚名

    于是各千、百户,依着成吉思言语,拣选将来。将在前宿卫的八十人,添至八百人,成吉丝教添至一千,命也客捏兀邻做为头千户者。在前带弓箭的四百人,原教者勒蔑、也孙帖额与不吉歹一同管了。散班与带弓箭的,入直时,分作四班:一班教也

  • 卷第二十九·佚名

    亲王四进拜四皇叔頵加恩制元祐元年明堂门下。王者采儒术以驭神。缘人情而制礼。谓远而尊者祖。故郊以配昊天。迩而爱者亲。故祀以侑上帝。朕宪章往古。缉熙旷文。孝奏而至诚通。灵游而美祥下。肆颁宠典。褒进近亲。某

  • 156.安禄山叛乱·林汉达

    唐玄宗在位时,为了加强边境的防御,在重要的边境地区设立了十个军镇(也叫做藩镇),军镇的长官叫节度使。节度使带领军队,还兼管行政和财政,权力很大,地位很重要。按照当时的惯例,节度使立了功,就可能被调到朝廷当宰相。李林甫掌权

  • 经下第四十一·墨子

    止,类以行人,说在同。所存与者,于存与孰存。驷异说,推类之难,说在之大小。五行毋常胜,说在宜。物尽同名,二与斗,爱,食与招,白与视,丽与暴,夫与履。一,偏弃之。谓而固是也,说在因。不可偏去而二,说在见与俱、一与二、广与修。无欲恶之

  • 第十五章 40·辜鸿铭

    子曰:“辞达而已矣。”辜讲孔子说:“语言应通俗易懂,而没有其他任何特殊要求。”

  • 昭公·昭公三年·左丘明

    【经】三年春王正月丁未,滕子原卒。夏,叔弓如滕。五月,葬滕成公。秋,小邾子来朝。八月,大雩。冬,大雨雹。北燕伯款出奔齐。【传】三年春,王正月,郑游吉如晋,送少姜之葬。梁丙与张趯见之。梁丙曰:「甚矣哉!子之为此来也。」子大叔

  •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第一·佚名

    (丹本摩诃上有小品二字)后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译初品第一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阿罗汉,诸漏已尽,如调象王,所作已办,舍于重担,逮得己利,尽诸有结,正智解脱,心得自在,唯除阿难。尔时佛

  • 三无性论卷下(出无相论)·佚名

    真谛三藏于广州制旨寺翻译问曰。此七云何入真实性摄。答曰。此七如如是可赞最极二智境界故。二智者。即是如量如理智。此智是无流过凡夫故。可赞出二乘故。最极又是菩萨智故。可赞是佛智故。最极此显无倒义。是无倒智

  • 卷第八·佚名

    摩诃僧祇律卷第八东晋天竺三藏佛陀跋陀罗共法显译明三十尼萨耆波夜提法之初佛在毗舍离大林重阁精舍。广说如上。尔时长老难陀优波难陀游诸聚落。多得衣物满车载来。尔时世尊晨朝时闻重车声。知而故问。诸比丘何等车声

  • 答王龙溪·聂豹

    来书云:颜子不远复,正是德性之知,孔门致知之学,所谓复以自知不学不虑之良知也。子贡务于多学,以亿而中,与颜子正相反,颜子没而圣学亡。子贡学术易于凑泊,积习渐染,至千百年而未已也。先师忧悯后人,将此两字信手拈出以承千圣绝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