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四十七卷

观天品之二十六(夜摩天之十二)

尔时第三夜摩天王牟修楼陀。示其天众。佛塔经文。令彼天众心纯熟已。复示生死衰恼之处。无量百千诸过充满。恩爱别离。近不爱者。所谓老死忧悲啼哭众过。皆满具足。失坏生死。乃是具足一切诸衰恼处。尔时天王。既见天众心善调伏。然后复以怜愍心故。利益众生。如是告言。汝等天众。今者应知一切诸天放逸行故。必致衰恼。后死到时。心则生悔。极大热恼。得大殃祸。当于彼时。无有方便而可得脱。业绳系缚。如是将去。独而无伴。若人若龙。或地狱人。将入地狱。死罥所缚。无有同侣。唯除善法若不善法。在于一切诸众生海。时彼天众。复白天主牟修楼陀。而作是言。如是如是。当于尔时无一同侣。除法非法。尔时天主牟修楼陀。告天众言。汝等天众。应如是知。更无同伴

又复告言。汝等天众。若欲增长信心种子。欲得安乐。毕竟除苦。今此天中。又复更有阎浮那陀金宝妙塔。真珠网覆。有七宝柱而为庄严。种种杂宝。种种光明。是迦那迦牟尼佛塔。我今共汝一切天众。往诣彼塔。到彼塔已。礼拜供养入彼佛塔。入彼塔已。随彼塔中所有诸法。一切遍看。见已摄取。得已修行。以自利益。出于生死。次第乃至到于涅槃尔时天众。既闻天主牟修楼陀如是语已。心生敬重。离放逸心。诸根寂静。俱向大仙。名迦那迦牟尼佛塔。塔之光明。如前所说。尔时天众。一切皆共牟修楼陀夜摩天王。诣彼佛塔。到佛塔已。夜摩天王牟修楼陀告天众言。彼迦那迦牟尼如来。说一切法。皆悉无常。利益世间。怜愍众生。此佛塔内。化在壁上。汝等天众若得见者。则生厌离。见无常法。必生厌离。彼佛世尊。所说所化此佛塔中壁上化现。时彼天王如是说已。共彼天众入佛塔中。彼佛塔量广十由旬。彼佛塔内。一切生死皆悉无常。一切具足。无不失坏。自业行故。不得自在。异异不同。五道差别各各化现佛塔壁中。如镜相似。彼色明了。亦如正见。处处各各了了分别。如杂色画

彼处一厢。见八地狱。谓活黑绳。合唤大唤。热及大热。至阿鼻等。见天堕中。自业风吹。首下足上普身炎然。一切身上火色。犹如金舒迦树。上从天处下堕。次第至地狱中。高声唱唤。自心所诳。善业尽故。为放逸怨之所诳故。天中成就第一乐已。入于地狱大苦恼处。唯独无伴。离于知识亲旧弟兄。堕于地狱。无能救者

彼诸天众。最初如是。塔中壁上了了而见。四天王天堕于地狱。四天王天。有杀生过。有偷盗过。四天王天云何杀生。谓彼天众。共阿修罗战斗之时。杀阿修罗。天得胜时。阿修罗坏。取其头冠取其铁刀。随彼所有。一切皆取。此业因缘或复更有余业因缘。堕于地狱。为心所诳。作如是业。于彼天中。随何时退。于彼退时。阴尽灭时。攀缘中阴。生地狱中。续彼乐处。受中阴身。甚大苦恼。彼于如是中阴之中。苦恼叵耐。何况已入地狱之中。受无量种极大苦恼。此为大业。如是戏弄此诸众生。天处退已。生地狱中。彼诸天众。于佛塔内。如是皆见。世尊所化

又彼天众。于彼塔中异处。复见四天王天。退天处已。生饿鬼中。彼天如是食乐失已。生旷野中。复得如是饥渴苦恼。如是天衣。久时着已。后复头发覆面覆身。闇眼处生。彼身犹如被烧树相裸露无衣。或有身着火炎衣者。在旷野中。饥渴烧身。唱声叫唤。乃至少水如露渧许。亦不可得。生三十六饿鬼之地。夜摩天众。彼佛塔内壁中而见。乌鸟獯狐嘴啄其面。若眼口等。如是处见。如是天处。地触软滑。游戏行已。后时复生饿鬼之地。热火坚地。热恼土尘。和合为地。多饶黑虫。有金刚嘴。夜摩天众彼佛塔内。壁中而见。彼鬼叫唤。天处退来。又复天中嗅好香来。或曼陀罗居世奢等异异胜香。百千种香。一切嗅来。复于后时。在于不净屎尿气臭。死尸冢墓秽恶处行。如是饿鬼。嗅无量种不净之物。秽恶臭气。于彼鼻中。有炎蚁子。彼炎蚁子。满其鼻中。彼诸饿鬼。饿鬼中生。于彼塔内一处壁中。如是而见

又复如是。前生天中无量种种酥陀之食。可爱色味。香触具足。复受戏弄饿鬼之身。如是生已。第一不净。第一臭气。屎味难得。于百年中不曾一得如是屎食。彼佛塔内。一处壁中如是而见。如彼食屎。塔内壁中如是而见。又彼天身。所著之衣。第一柔软。第一滑触。无量诸宝间错而成。如天所应。甚为可爱。已于天中着如是衣。复有天风。吹种种花以坌其身。复于后时善业尽故。生饿鬼中。裸形无衣。自身生毛。毛甚稠穊。坚[革*卬]色黄。而覆其身。百千黑虫。遍体食之。多饶如是种种火虫。食其身体。生饿鬼中。饥渴烧身。恒常羸瘦。以啼哭故。眼面皆烂。久受无量饿鬼之苦。放逸所诳。从天处退。堕饿鬼地

又夜摩天中。山树具足地处天众。于彼塔中。壁上异处。次第复见。四天王天。退堕种种诸畜生道。种种方处。略而言之。生于三处。水陆空行。彼水行者。迭相食啖。受大苦恼。或受寒苦。或受热苦。彼陆行者。日炙焦燃。受大苦恼。饥渴烧身。迭相杀害。或畏系缚。受大苦恼。百千种受。不可得说。如是畜生。业风所吹。受诸苦恼。彼空行者。若细若粗。若大身鸟。常乐相杀。受大苦恼。彼天退已。生畜生中。以放逸怨之所诳故

如是余天。若不放逸。不放逸行。作胜善业。修福德者。从天退已。生于人中。如自善业。如是受报。若不善业生人中者。一切如是。种种为作。入于衰恼。有下中上。有贫有富。依方时法。若丑若美好恶等色。彼佛塔内壁中而见。若有善业。乐修多作。若修持戒。八圣道业。不穿不孔。坚固不犯。善调心意。三业大力。善业力势。决定受得可爱果报。归依三宝。因缘力故。或时布施众生无畏。或以法施。因缘势力。或复其余。更异相似。作诸善业。净法熏思。寂静心力。次动口业。或清净心。谏劝父母。修施戒智。自身先有善业力故。能劝父母。或施病人贫穷之人。或以饮食供给病人。或以药草施与病人。无医师者。病药所须。布施力故。或不杀生。或不偷盗。或不邪淫。不饮酒等。或于旷野崄远之处。善心造井。若水池等。施所须者。此业势力。或时供养佛法僧宝。此业力故。礼拜合掌。作善业故。或于饶人破坏国土。多人畏处。畏旷野死。或畏刀者。施其无畏。或施缘觉阿罗汉人床敷卧具病药所须。如是业故。或于妻子。正护与乐。或于俭时。布施饥者。饮食养之。此业最善。乃至涅槃。三种菩提。如愿得果。何况生天。若天上退。还生天中。彼复更见天中转行。如是彼天。在佛塔内壁中而见。彼处天中种种业网。无量因缘。业绳缚取无量众生。于生死中施设张之。众生入中。则为所缚

尔时彼处夜摩天众。彼佛塔内壁中既见。四天王天。无量种退。得大衰恼。如彼世尊。名迦那迦牟尼如来。所化见已。复更观察三十三天。彼佛塔内壁中既见四天王天如是衰恼。次复思惟三十三天为如是不。时夜摩天。彼佛塔内复到异处。于净壁中。见彼世尊。如彼世间生死之实。业锁所系。若乐若苦。如化而见。如是次见三十三天。亦复如是。如业受乐。如自业行。若善业行不善业行。彼天如业受乐受苦。或堕地狱饿鬼畜生。或人或天种种差别。无量业罥所系缚已。复于三十三天之中。流转而行。在生死处。业风所吹。于三界中无处有业不受果报。何况三十三天之处。彼夜摩天。彼佛塔内清净壁中。复见五道自业所作。自业罥缚。复于后时。入活黑绳合唤大唤热及大热七大地狱。唯除阿鼻最大地狱。何以故。天中不作阿鼻之业。此因缘故。天则不生阿鼻地狱。天唯生在七大地狱。三十三天退已。若生活地狱者。以杀生故。或余业故。天阿修罗战斗之时。杀阿修罗。则是杀生地境界住。一切诸天皆有杀生。四天王天三十三天。二皆杀生。二皆偷盗。自上四天则不如是。彼地界住四天王天。三十三天。如是作业。三十三天是微细业。余天不尔。如是生于三十三天微细之业。及生退等。山树具足地处天众。彼佛塔内壁中见之。三十三天欢喜园中波梨耶多光明林中。杂殿堂中。种种嬉戏。受境界乐。善业尽故。不知足罥之所系缚。入地狱中。四天王天退堕地狱所受苦恼。三十三天堕地狱苦。十倍更多。何以故。诸有天中境界之乐。若乐胜者。离别之苦。亦如是胜。极为大苦。相续流转。以如是业。转转上胜。如天身中。一切身分。处处柔软。彼眼等中以柔软故。所受苦恼。亦多而胜。如是彼处。四天王天所受之乐。三十三天乐则胜彼。三十三天境界失坏。所有忧苦。亦多亦胜。心苦恼大。心苦恼多。苦乐二种。甚多甚胜。不可譬喻。天中甚乐。地狱极苦。业罥所缚。如堕崄岸。受无量种胜重苦恼。夜摩天众。彼佛塔内壁中而见。三十三天放逸所坏。彼夜摩天如是见已。心极愁恼

又夜摩天。彼佛塔内异处壁中而复更见。三十三天退彼天已。堕饿鬼中。在欢喜林。光明林中。间杂殿处。游戏之处。受天快乐。天酥陀食。具足资身。充饱受乐。如是久时受胜乐已。复食不净粪屎之食。诸不净虫遍其身体。如是观见放逸行天。三十三天堕饿鬼中。夜摩诸天。如是见已。心极愁恼

又夜摩天。彼佛塔内异处壁中。而复更见。三十三天。或退天已。生畜生道。在大海中。作弥那鱼。或作贝虫。摩伽罗鱼。舒摩罗鱼。在如是等恶虫中生迭相杀害。饥渴烧身。受无量苦。如是空行鸟等畜生。迭相杀害。常有怖畏。心恒畏死。受诸苦恼。如是泽中种种兽等。相杀相食。受诸苦恼

如是说已。四天王天。以善业故。生于人中。如是次第。三十三天如善业故。若生人中同业之处。受诸苦恼。生死所缚。若天退时。受无量种天中苦恼。如是苦恼。不可得说。何况人中在胎藏内所有苦恼。人世界中欲出胎时受诸苦恼。婴孩时苦。出胎在地。未能行时。倒地等苦。匍匐时苦。身体无力。于作不作。一切不知。愚痴啼哭。如是苦恼。如是种种苦恼之事。不可具说。彼佛塔内壁上而见。如镜中见。山树具足。地处天众。一切皆见

彼诸饿鬼如是饥渴。系属于他。不得自在。有寒有热。风吹日曝。处处而行。在于旷野。如是等苦。有无量种。皆悉具受。不可尽说。如是天中山树具足地处天众。彼佛塔内壁中而见。如是已见。种种苦恼有无量种世间生死在彼壁中。如善巧画。彼诸天众。见希有已。心生厌离。生如是心。天胜于人。人第一道。所谓是天。天第一道。所谓人中。人欲死时。则愿生天。天欲退时。愿生人中。人乐于天。天乐于人。于此天人二道中生。如是苦恼。何况其余恶道之中。业所戏弄

又复如是。山树具足。地处天众。彼佛塔内。异处壁中。见善法堂。三十三天。退彼天处。如业行故。生五道中。彼天退者。如前所说。业因缘故。若天中退。亦生天中。犹不离苦。知本生退。若爱别离。于退生畏。如是畏退。无量种苦。彼天既见无量苦恼。次复观察彼佛塔内异处壁中。见帝释身退彼天处。妙宝天鬘。天衣庄严。种种光明。彼庄严具。火炼金色。有胜光明。不可譬喻。胜欲具足。五欲具足。一切舍离。自业所牵。恶道门开。放逸所使。堕于地狱饿鬼畜生。自业所作。或善业牵。不善业牵。故如是退。彼佛塔内。净宝壁中。见于往世先退帝释彼诸帝释。有三十二

初帝释者。名庵舒摩。既作三十三天王已。自福尽故。生大海中作摩伽罗大身之鱼。本在人中。作猎鱼师。常多杀鱼。亦常礼佛。以礼佛业。是故得生三十三天。为帝释王。杀生因缘。海中作鱼。以余业故。生畜生中

又夜摩中山树具足地处天众。彼佛塔内异处壁中次第复见。第二帝释。名三浮提。本在人中。曾作善业。与病者食。或清净心。与比丘食。彼业因缘。是故得生三十三天。为帝释王。后时福尽。余业因缘不善业故。作蜥蝪虫。彼前世时。邪见心故。外道斋中。杀蜥蝪虫。以彼因缘。生地狱中。出地狱已。余业因缘。作蜥蝪虫

又夜摩中山树具足地处天众。彼佛塔内异处壁中。次第复见第三帝释。波罗迦奢。是其名字。受天境界。五欲乐已。于彼欲退。本人中时。供养父母。病时瞻视。彼业因缘。是故得生三十三天。为帝释王。本业尽故。彼天处退。生饿鬼中。彼过去时。于异处生。时世饥俭。多储谷等。贵粜与他。诳惑他已。心更悕望后时大俭。以彼因缘。是故生于黑绳地狱。彼余业故。生在针咽饿鬼之中

又夜摩中山树具足地处天众。彼佛塔内异处壁中。见无量种生死衰恼。生希有心。如是无量种种见已。次第复见第四帝释。名曰作爱。天处退已。生于猪中。如是见已。观彼善业。何业因缘。为帝释王。彼前世时。于他邪见婆罗门人。病因欲死。与药令服。怜愍心言。当服此药。以是业缘。生于善道三十三天。作帝释王。善业尽故。堕地狱中。彼处既出。以余业故生在猪中。彼天复观如是业果。以何因缘。复生猪中。彼前世时。恒常憙猎。多杀众生。或多杀鹿。或多杀猪。彼业因缘命终。生于活地狱中。彼业既尽。以余业故。生在猪中

又夜摩中山树具足地处天众。彼佛塔内异处壁中。次第复见第五帝释。名为善意。以何业故。生于彼处为帝释王。彼前世时。曾见他人师子欲杀。救令得脱。以怜愍心。将来归家。多日供养种种饮食。彼业因缘。是故生于三十三天。为帝释王。名为善意。彼处退已。生于焦热大地狱中。以何因缘生彼地狱。本前生时于王众中。妄语言说是业因缘。堕彼地狱。善意帝释彼处退已。复有帝释次第而生。名憍尸迦。彼夜摩中山树具足地处天众。彼佛塔内异处壁中而得见之。彼何善业。谓前世时。是多财宝富婆罗门一居奢内置婆罗门。设大斋会。集尊重人饮食供养施其财物。彼业因缘。是故当来作帝释王。名憍尸迦。又本复作无量福德。当作帝释。名憍尸迦又夜摩中山树具足地处天众。彼佛塔内异处壁中。见彼天处。帝释王处。有佛世尊释迦牟尼说法势力。令彼帝释闭塞恶道。天中退已。生于人中。如是七返。如是道行。诸夜摩天。如是见已。生希有心

一切诸余帝释天王。彼佛塔内。异处壁中。皆悉见其生处恶道。唯独不见彼憍尸迦帝释恶道。此何因缘。尔时彼处一切天众。白其天主牟修楼陀。而作是言。一切诸余帝释恶道。如是皆见。何故不见彼憍尸迦帝释恶道。以何因缘。见其七返。而无第八

尔时天主牟修楼陀。闻已告言。汝等今听。为汝说彼憍尸迦道。以此因缘。我今欲为汝等说故。将汝等来。入此佛塔。入此塔已。我为汝等说于正法。何以故。汝等一切皆悉如是放逸而行。天欲诳故。心痴迷惑。不闻正法。是故我为利益汝等。将汝等来入佛塔中。令汝等辈。现离憍慢。汝放逸行。此身空过。于后退时。心则生悔。如是因缘。我于今者。劝汝等辈听闻正法。以何因缘。此中唯见彼憍尸迦二道生处不生恶道。又亦更无第八返生。此佛塔内如是不见彼憍尸迦先放逸行大放逸行。命欲尽时。善业尽相退相出现。有善知识而语之言。汝憍尸迦退相已现。今欲破坏汝清净心。以自利益。如是说已。憍尸迦言。为我示道。令我闻法。此处不退。尔时仙人善友知识。为憍尸迦。如是说言。憍尸迦听。有善方便。令憍尸迦此处不退。此阎浮提。有佛出世。名。甘蔗胤种姓中生。一切悉知。一切悉见。一切业果。皆悉普证。示导一切众生正道。无上法王。为汝说法。令汝此处当不退失。彼知识所。如是得闻。既得闻已。为闻法故。速疾速疾向阎浮提。到世尊所。时憍尸迦。于一念顷到世尊所。见佛世尊。为说正法。安慰为说。闻已得益。示涅槃城。彼所说法。初中后善。义善语善。独法具足。清净鲜白。谓苦苦报。苦灭苦证说四圣谛。苦集灭道。彼憍尸迦既得闻已。复问世尊释迦牟尼。而作是言。大仙瞿昙。今我有妨。退相已现。我于此处。不久当退。如是问已。彼佛世尊言。憍尸迦。如是如是。如汝意念。汝退相现。汝天妨碍。善业尽故。放逸行故。以汝身心。爱自在故。欲到异处。在大生死旷野之中。不可得渡。彼岸叵到。一切世间愚痴凡夫。无足力故。生老病死。悲啼号哭。愁忧苦恼。无可爱乐。恩爱离别。怨憎集会。毒蛇师子。种种可畏。满彼旷野。遇日所炙。愚痴黑闇。无边欲染。以为妨碍。愚痴凡夫。诸兽充满。无量百千分别树林。障闭拥塞。无正法水。离善知识。所说正道。多有无量邪见外道。邪意异路。满彼旷野。不能远离。前际后际。中间宽远。五道之苦。不可忍耐。闇苦覆地。汝憍尸迦。于此生死旷野之处。心生怖畏而不免离。汝于先来。染着欲乐。是故不觉。欲乐尽故。今者则知。汝退至时。欲不能救。退时临到。将堕异处。彼憍尸迦。闻佛说已。整服一厢。去头天冠。顶礼佛足。却住一面。白言世尊。颇有方便。令我不退此处以不。令我不退。复得于此三十三天为王以不。彼佛告言。我有方便。令汝不退。何以故。更无异人而能如是。决定作业。生于此中。坐汝坐处。而为三十三天之王。如是因缘。是我所见。我今见汝。于此坐处。久坐不离。我于今者。见有因缘。汝则不退。所谓得闻我所说法。彼憍尸迦。闻佛语已。合掌在额。心生欢喜而白佛言。唯愿世尊。善为我说。我今谛听。彼憍尸迦如是语已。彼佛世尊。为说欲味过患出离。广说如是胜修多罗。彼憍尸迦如是闻已。即时获得须陀洹果。时憍尸迦。既得果已。次第退生。闭塞恶道。以此因缘。夜摩天众。此佛塔内壁中不见彼憍尸迦第八生处。彼帝释王。得涅槃故。过第七返第八返生则不可得。如是因缘。我为汝等天众已说。尔时天主牟修楼陀。而说偈言

欲则非财物  以不资益故

戒信财中胜  毕竟得涅槃

此欲非财物  令入有旷野

若令解脱欲  乃是真财物

若不救恶处  若乐不寂静

彼唯大痴故  非财而名财

如是得言物  所示欲非物

若离非物欲  得彼真财物

若说寂静道  彼示道第一

彼何者胜道  智慧者能到

若有不近欲  若不为爱诳

彼行善道处  不近于欲火

欲常不可足  欲亦非寂静

共爱而和合  如火得薪焰

天人若龙等  不知足则失

为地狱火烧  彼失乃是失

如是天主牟修楼陀。以如是等无量种法。教示天众。拥护救摄。尔时天众极生厌离。厌离欲已。复白天王牟修楼陀而作是言惟大天王。我已观见他未来世。生处诸道。今复自观我未来世当生何道。牟修楼陀天王答言。如是当观。天众闻已。彼佛塔内。则于异处壁中观察。见夜摩天退堕地狱。谓活黑绳。合唤大唤热大热等。见无量种堕彼地狱有头在下。如是堕者。有舒两臂。而堕中者。天身未灭。如是预见地狱生处。亦见天处。业尽退时。彼地狱中。身体烂熟。炎铁地上。无量乌鹫满彼地处。彼处种种无量怖畏。焰沙满地。地狱众生。在地狱地极烧极炙。彼天如是堕地狱中。头则在下。如是受苦。第一急苦第一坚苦。有无量种受诸苦恼。阎魔罗使。种种呵责。既呵责已。与种种苦。彼诸天等。皆见自身如是受苦。如是见已。彼佛塔内异处壁中。复见过去。夜摩天王。在地狱中。受无量种坚恶苦恼。为欲乱心。先乐境界已曾破坏。作诸恶业。云何而作。有何等相。阎魔罗使。皆悉具说。而语之言。汝本一切爱境界故。已作恶业。今于此受。如是过去夜摩天王。其名何等。有名大业。有名具足众贤。有名威德。有名不坏。有名意乐。有名善色。有名普乐。此如是等夜摩天主。堕七地狱。如善不善业果而受。已受第一境界之乐。心未厌足。为爱所坏。如是退堕

彼大业者本作何业。生夜摩天。为夜摩王。昔人中时。以净信心。施缘觉食。业因缘故。身坏命终。生于善道夜摩天处。为夜摩王。于彼天处。受无量种境界欲乐。未知厌足。退彼天处。本偷盗故。而复堕于黑绳地狱。彼前生处。曾作药师。于他病者。不相应治。取其财物。以彼恶业。是故生于黑绳地狱。观彼大业夜摩天王。过去业已。次复观察具足众贤善不善业。彼何善业。生夜摩天。为夜摩王。彼佛塔内异处壁中。次复观见彼过去世。以清净心。舍已财物。施病比丘。以思熏心。彼业因缘。身坏命终。生于善道。夜摩天中而作天王。又复更为境界河漂。善业尽故。退堕叫唤大地狱中。又复前世人中之时。作土地主。放逸而行。心生憍慢。有道行人。甚渴流汗。彼王见已。与甘蔗酒彼饮酒故。失其本信。即便犯戒。失自利益。如是与酒不善业故。身坏命终。堕于叫唤大地狱中。彼天如是观察第二夜摩天王恶业行已。见于一切有为生死。与焰不异。彼此迭互相向说言。此大天王。如善不善无量种业相应果报。如是示我。我等今者。于此天王所得利益。如于父母。所得利益无有异也

彼天如是相向说已。于佛塔内。次复异处。于宝壁中。见迦那迦牟尼世尊神力所化。夜摩天王。名威德者。本因何业。生夜摩天而为天王。见彼前世人中之时。不破坏他而得财物。于夜暗中有说法处。为佛法僧然灯照明。彼业因缘。身坏命终。生夜摩天而为天王。名曰威德。久时为王。既作王已。随命长短。身坏命终。次复生于四天王天。于彼退已。生郁单越彼处终已。次复生于三十三天。彼处退已。生阎浮提。得为人王。有大威德。有大神通。彼处生已。放逸行故。为欲所诳。心轻动故。而复杀生偷盗邪淫。作如是等三不善业。以作如是恶业因缘。身坏命终。堕于焦热大地狱中。不可譬喻。有无量种无量百千异异分别地狱业故。于地狱中。受诸苦恼。如是已为心怨所诳。尔时天众。复见天中无量具足。复见失坏。或乐或苦。如是见已。迭互相向。而说偈言

极恶复甚恶  大力不可忍

痴心造此业  如是堕地狱

一切业由心  因缘在有中

为痴所坏故  皆流转受苦

种种大力苦  遍恼不可耐

业缚在世间  而不生厌倦

天退人中生  人死入地狱

出彼生畜生  出畜生生鬼

如是业轮中  世间业风吹

流转于世间  痴故不觉知

如是彼中山树具足地处天众。迭相为说彼迦那迦牟尼世尊如实所化无量种业。在佛塔内壁中明了

观彼业已。次复观察夜摩天王善不善业无量种生。彼佛塔内异处壁中。复见善色夜摩天王。彼因何业生夜摩天。而为天王。见彼前世人间之时。生婆罗门种姓之中。正见不邪。不热恼他。善修持戒。于系狱中极受苦者。无依主者。或于俭时有饥饿者。多与净洁美好饮食。以清净心。或于斋日。或非斋日。受戒持戒。彼因缘故。救被缚者。令得解脱。或以物赎。令其得脱。彼因缘故。身坏命终。生于善道夜摩天中。为夜摩王。名曰善色。于长久时作彼天王。有大威德。有大神通。作彼王已。身坏命终。次复生于三十三天。有无量种受大快乐。至终尽时。于彼三十三天处退。次复生于阿修罗中。其身甚大。有大神通。阿修罗中报尽终已。生于人中。作大长者。有大威德。彼处终已。生瞿耶尼。在于人中彼处终已。复于人中边地受生。心轻动故。复更杀生。猎杀诸兽。以刀箭等多种杀害。彼业因缘。身坏命终。生地狱中。地狱大火之所烧然。受无量种坚恶苦恼。以作不善恶业因故

山树具足地处天众。如是观察彼业报已。复无量种无量分别诸善恶业。如是见已。于佛塔内。复向异处。于彼壁中。观迦那迦牟尼世尊之所化现。既往到已。于彼壁中。复见其余希有之事。往世曾有夜摩天王。名曰普乐。以何业故。生彼天处。为夜摩王。彼如是见。本前生处人世界中人身之时。曾有善意。常礼师长。心生敬重。见时则起。合掌供养。若复余业。扫佛塔地。扫已泥涂。散花烧香。常一切时。如力如分。布施沙门若婆罗门。常于病者阿那含人。给施供养。以净信心。如是供养。以是善业因缘力故。身坏命终。生于善道夜摩天中而为天王。名曰普乐。身体皆乐。彼身光明。有种种色。见者心乐。安隐清凉。光明遍满五百由旬。一切宝色。此光明胜。端严殊妙。胜于一切。不可譬喻。如阎浮提人中胜者。谓月光明。端严殊妙。如是一切夜摩众中。普乐天王。光明最胜。于长久时。五欲功德。成就乐已。于彼处退。以彼业力之余势故。生阎浮提人中为王。所王之处。五百由旬。于中自在。生彼处已。心轻动故。猎杀诸兽。彼业因缘。身坏命终。堕活地狱。彼处出已。不善恶业之余势故。生于鸟中

猜你喜欢
  佛说大乘庄严宝王经卷第三·佚名
  一切经音义卷第十六·唐慧琳
  妙法莲华经序品第一·佚名
  阿毗达磨识身足论 第七卷·佚名
  答杨一尘问(二则)·太虚
  阿育王经 第一卷·佚名
  卷第十一·佚名
  佛说大护明大陀罗尼经·佚名
  布施福德品第十·佚名
  卷六·佚名
  真州长芦了禅师劫外录序·真歇清了
  卷第九·德清
  卷第九·佚名
  大般涅槃经 第十六卷·佚名
  禅灯世谱后序·道忞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五集卷二十四·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五集卷二十四古今体八十二首【丙午六】山东巡抚明兴奏报得雨情形诗以志事御史报得雨济寜寸逮三即盼抚臣奏同日或泽沾【昨十五日巡漕御史阿那布奏初九初十日行至济宁得雨

  • 卷八十三·徐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録卷八十三司空图图字表圣河中虞乡人咸通末擢进士第繇宣歙幕歴礼部郎中僖宗行在用为知制诰中书舎人知天下必乱归隠中条山王官谷有先世别墅泉石林亭颇惬幽趣日与名僧高士游咏其中自号知非子耐辱

  • 卷三·沈季友

    钦定四库全书檇李诗系卷三平湖沈季友编宋传贻先生辅广广字汉卿父逵流寓崇德生广少读濂洛书慨然愿学从吕祖谦游复师事朱子与黄干并称时号黄辅庆元初伪学禁兴蔡元定贬死广独侍熹不去入京师居太学南集同志讲学不辍尝扁其

  • 卷九十·列传第二十·脱脱

        萧阿剌 耶律义先(信先) 萧陶隗 萧塔剌葛 耶律敌禄   萧阿剌,字阿里懒,北院枢密使孝穆之子也。幼养宫中,兴宗尤爱之。重熙六年,为弘义宫使。累迁同知北院枢密使,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出为东京留守。二十一年

  • ●卷一·徐世溥

    金声桓,左良玉部将也,本辽阳卫,应袭世职,以边资历杨枢辅嗣昌,史督师可法诸营,累升至淮徐总兵官,寻隶左后队。初,左既败绩襄樊,退保武昌,力不支,则图屯兵南都;癸未春,至池州,闻有备而还;久之复至武昌,徘徊楚东。乙酉春,闯贼又日夜东下,左

  • 卷之一百一十·佚名

    洪武九年冬十月辛亥朔改定辽后卫为盖州卫复置定辽后卫于辽阳城北以定辽左卫指挥佥事张山统兵屯戍○夜有星赤色自霹雳西行发光如杯大有数小星随之至天津没○壬子 上御午门楼秦府右相文原吉等奏事由左门入监察御史吉昌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百三十四·佚名

    .TRS_Editor P{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DIV{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TD{margin-bottom:1

  • 卷之五百二十·佚名

    光绪二十九年。癸卯八月壬子朔上诣乐寿堂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安至乙卯皆如之。记注  ○谕内阁、王公百官等奏、恭逢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七旬万寿援案报效廉俸同伸庆祝一

  • 双槐岁钞后序·黄瑜

    夫上不足以厚人伦、统世教,下不足以纪名物、经变故,近不足以彰鸿烈、阐幽光,远不足以垂遗宪、綦后鉴者,君子不书也。恩生也晚,不足以窥古作者之意。然窃闻之,记事载言者,必文直事核,求不谬于此而已。嘉靖岁丁未,恩受从化之役,间

  • 卷一·顺治

    大清世祖体天隆运定统建极英睿钦文显武大德功至仁纯孝章皇帝圣训卷一论治道顺治十年癸巳正月丙申上幸内院阅通鉴谕大学士范文程额色黑完我陈名夏等曰上古帝王圣如尧舜固难与比伦其自汉髙以下明代以前何帝为优文程

  • 考绩 第七·王符

    凡南面之大务,莫急于知贤〔二〕;知贤之近途,莫急于考功。功诚考则治乱暴而明〔三〕,善恶信则直〔四〕贤不得见障蔽〔五〕,而佞巧不得窜其奸矣〔六〕。〔一〕○铎按:虞书曰:“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白虎通考黜篇云:“所以三

  • 卷五十·沈廷芳

    钦定四库全书十三经注疏正字卷五十山东按察使沈廷芳撰礼记郊特牲第十一大路节注此因上説以少为贵者【上误小】大飨尚腵脩而巳矣【腵误从叚后同不出】疏飨帝于郊而风雨节【脱节字下同】大防宫有五帝坐星【坐当作座】五

  • 感愚昧之害他自害·太虚

    日德之悍侵中、苏,自恃其知己知彼之明智也。然所知于彼者,即军备亦不能确;其他若士气、民心等,大抵所遇坚强抵抗,皆出意料之外,卒归于失败,则仍由愚昧也。愚昧即无明,佛说无明妄动为烦恼业苦之本,日、德无明妄动,残害他人,终致灾

  • 第六則&nbsp;&nbsp;雲門十五日·胡兰成

    第六則雲門十五日舉:雲門垂語云:十五日以前不問汝,十五日以後道將一句來。自代云:日日是好日。此言是不問過去,也不問未來,而只問今天。日日是好日也不是已沒有了火氣的人過的納福的日子,而是天天都在於死生成敗的出邊出沿。

  • 十二门论疏 第二卷·吉藏

    十二门论疏 第二卷观有果无果门第二若于因缘得悟者则因缘是门。若不悟者因缘于其人即非门。智度论释三三昧门义正尔。如治病差者□是药不差者于其非其药。又于悟因缘因缘是门。不悟即非门。当知此因缘未曾门非

  • 荔镜记·佚名

    明代传奇。作者不详。五十五出。《传奇汇考标目》增补本上尾有近人据“李氏《海澄楼书目》补得明人传奇目”,载有此剧目。今存本卷末刻有刊行者的告白题记,云:“重刊《荔镜记》戏文,计一百五页。因前本《荔枝记》字多

  • 云蕉馆纪谈·佚名

    明鲁人孔迩撰。一卷。共十九条,述陈友谅事约据其半,又数条述明玉珍、明升事,多为它书未载;亦及明初史事。当著于明洪武以后。有《稗乘》本、《丛书集成》本。

  • 张子语录·张载

    宋张载(1020—1077)讲学记录。张载一生治学、讲学,在关中影响很大,与周敦颐、程颢、程颐、朱熹齐名,为宋理学四大派之一。书中涉及哲学、教育等多方面内容,对闻见之知,穷理尽性有重要论述。认为“人本无心,因物为心”。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