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七卷

地狱品之三

◎又彼比丘。知业果报。次复观察合大地狱。复有何处。彼见闻知。复有异处。彼处名为朱诛朱诛。是合地狱第八别处。杀生偷盗邪行乐行多作。堕合地狱朱诛朱诛。众生何业生于彼处。彼见闻知。若人杀生偷盗邪行乐行多作。堕合地狱朱诛朱诛地狱处生。杀生偷盗业及果报。如前所说。何者邪行。所谓有人。不善观察。若羊若驴。以无人女。是故淫之。彼人于佛不生敬重。或在浮图。或近浮图。彼人以是恶业因缘。身坏命终。堕于恶处合大地狱。朱诛朱诛地狱处生。受大苦恼。所谓铁蚁常所唼食。一切身分。受大苦恼。彼地狱火。满其腹内。彼地狱人。内外烧煮。自种恶业。得此恶报。如是无量百千年岁。常有恶虫朱诛朱诛。在地狱中啖食其肉。复饮其血。既饮血已。次断其筋。既断筋已。次破其骨。既破骨已。次饮其髓。既饮髓已。食大小肠。彼地狱人。如是烧已。如是炙已。如是食已。唱唤号哭。种种浪语。悲号大哭。如是乃至不可爱乐。不善恶业。食受未尽。如是无量百千年岁。常被烧煮。炙熟食之。乃至恶业未坏未烂。业气未尽。于一切时与苦不止。若恶业尽。彼地狱处尔乃得脱。若于前世过去久远。有善业熟。不生饿鬼畜生之道。若生人中同业之处。多有怨对。虽在王舍而不得力。生常贫穷。资生乏少。又不长命。是彼邪行恶业势力。在于人中。受余残果报。又彼比丘。知业果报。次复观察合大地狱。复有何处。彼见闻知。复有异处。名何何奚。是合地狱第九别处。是何业报作集之业。普遍究竟。堕合地狱何何奚处。彼见闻知。若人杀生偷盗邪行乐行多作。堕合地狱何何奚处。杀生偷盗业及果报。如前所说。何者邪行。边地夷人。于姊妹等不应行处。而行淫欲。彼国法尔。生处过恶。彼人以是恶业因缘。身坏命终。生合地狱何何奚处。受大苦恼。所谓彼处地狱之中。常被烧煮。阎魔罗人之所挝打苦毒吼唤。其声遍满五千由旬。彼地狱人。未到地狱。在中有中。闻彼吼声。吼声极恶。不可得闻。彼颠倒故。闻彼啼哭。则是歌声。拍手等声。种种话声。恶业力故。闻之爱乐。生如是心。令我到彼如是声处。如是念已。速生彼处。何因缘有。取因缘有。彼中有中。何处何处发心悕取。则生彼。心取彼心已。则生彼处。既生彼处。即于生时得地狱苦。即闻地狱自体恶声急恶苦恼。无异相似。不可譬喻。受大苦恼。既闻恶声。心重破坏。受大苦恼。所谓铁山。名乌丘山。其山炎燃。其炎极高五千由旬。在虚空界。彼有铁树。树有铁乌。乌身炎然。满彼树上。彼山火然。间无空处。恶业力故。常有炎火。炽燃不灭。以恶业故。见莲花林。遍满彼山。彼地狱人。既见莲花。迭互相唤。作如是言。汝来。汝来。如是山上。多有冷林润腻之林。今可共往。阎魔罗人。打地狱人。上雨刀石。罪人畏故。走赴彼山。望得救免。望主望归。如是罪人。既到彼山。而彼山上。热炎遍满。多有炎乌。铁嘴甚利。彼地狱人。如是见已。彼乌疾来。向地狱人。彼地狱人。有炎乌来破其头者。复有乌来取其脑者。复有乌来取其眼者。复有乌来取其鼻者。复有乌来取其颊者。复有乌来取其皮者。复有乌来取其胁者。复有乌来取其足者。复有乌来取其舌者。复有乌来取其项者。复有乌来取头皮者。复有乌来取其喉者。复有乌来取其心者。复有乌来取其肺者。复有乌来取小大肠者。复有乌来取其腹皮。复有乌来取其脐下阴密处者。复有乌来取其髀者。复有乌来取其踹者。复有乌来取足跟皮。复有乌来取足下皮。复有乌来取其足指。复有乌来分分食之。复有乌来分分取肋。复有乌来取胁骨者。复有乌来。唯取其手一厢之骨。复有乌来一切身分具足取者。复有乌来取其髓者。如是众乌食地狱人。分分皆食。罪业力故。食已还生。于彼炎乌。阎魔罗人生怖畏故。乌丘山中。处处驰走。望救望归。上乌丘山上彼山已。以恶业故。炎火遍满。来覆其身。如是无量百千年岁。烧而复生。是彼作集恶业力故。受大苦恼。若复上到。乌丘山顶。山头复有火炎。极高五千由旬。彼炎吹举在空而烧。如烧飞虫。如是无量百千年岁。受大苦恼。而常不死。乃至恶业未坏未烂。业气未尽。于一切时与苦不止。若彼杀生偷盗邪行乐行多作恶业受尽。彼地狱处尔乃得脱。若于前世过去久远。有善业熟。不生饿鬼畜生之道。若生人中同业之处。一切身分皆悉烂臭。得恶癞病。若得痴病。多有怨对。恒常贫穷。生恶国土。彼作集业。余残果报

又彼比丘。知业果报。次复观察合大地狱。复有何处。彼见闻知。复有异处。名泪火出。是合地狱第十别处。众生何业生于彼处。彼见有人杀盗邪行乐行多作。堕合地狱泪火出处。杀生偷盗业及果报。如前所说。何者邪行。若比丘尼。先共余人行不净行。毁破禁戒。若人重犯。彼比丘尼。彼人以是恶业因缘。身坏命终。堕于恶处合大地狱泪火出处。受大苦恼。所谓彼处相似受苦。彼苦坚[革*卬]不爱业作。所谓大火。普炎所烧。眼出火泪。彼泪是火。即烧其身。彼地狱人。受如是等种种苦恼。又复更受余诸苦恼。阎魔罗人。劈其眼眶。佉陀罗炭置眼令满。劈其眼骨。犹如劈竹。彼地狱处。如是恶畏。复以铁钩铁杵铁枷。钩割打筑。令身分散。以热铁钳。劈其粪门。洋热白镴内之令满。如是内烧。复有大火外烧其身。内外二种。如是极烧。受第一苦。急恶苦恼。受如是等无量。种种众苦具足。阎魔罗人说偈责言

内满热白镴  外以大火烧

极烧受大苦  地狱恶业人

若业生苦果  受恶苦恼报

彼于三界中  不可得譬喻

三种业三果  于三界中生

三过三心起  三处苦报熟

彼如是业报  于三界中生

因缘和合作  如是异法起

如心如是行  如是如是转

善人行善行  恶人造恶业

心自在作业  业自在复有

此心业所起  如是爱所诳

恶心作业恶  彼人来至此

若在地狱煮  彼人爱所诳

非异人作恶  异人受苦报

自业自得果  众生皆如是

汝自心所作  一切如是诳

今为大火烧  何故尔呻唤

阎魔罗人如是责疏地狱人言。汝自作业。今者自受不可得脱。如是一切业果所缚。彼一切业此中受报。阎魔罗人。如是责之。彼地狱人。阎魔罗人。如是无量百千年中。如是烧煮地狱罪人。乃至作集恶不善业未坏未烂。业气未尽。于一切时与苦不止。若恶业尽。彼地狱处尔乃得脱。若于前世过去久远。有善业熟。不生饿鬼畜生之道。若生人中同业之处。常有癖病。在其腹中。若身焦枯。形貌丑陋。若守门户。身体状貌。如烧树林。作集业力。余残果报

又彼比丘。知业果报。次复观察合大地狱。复有何处。彼见闻知复有异处。彼处名为一切根灭。是合地狱第十一处。众生何业生于彼处。彼见有人杀盗邪行乐行多作。堕合地狱一切根灭地狱处生。杀生偷盗业及果报。如前所说。今说邪行乐行多作。若人多欲。或于口中。若粪门中。非妇女根。淫彼妇女。彼人以是恶业因缘。身坏命终。堕于恶处合大地狱一切根灭别异处生。受大苦恼。所谓以火置口令满。以热铁钵。盛赤铜汁。铁叉擘口。打刺令宽。置热铜汁。彼处复有热铁黑虫。虫体炎燃。彼十一处。皆悉火燃。以为炎鬘。在中烧之。虽烧犹活。如是常烧。热炎铁蚁唼食其眼。热白镴汁。置耳令满。炎热利刀割截其鼻。复以利刀次割其舌。雨热利刀烧割其身。一切诸根受大苦恼。受极苦恼。得不乐报。彼地狱人。无异相似。不可譬类。今说少分。譬如以灯取况于日。如是地狱受苦亦尔。非有比类。天上乐胜亦无譬喻。彼地狱人。受地狱苦。亦复如是。无有譬喻。何以故。天上乐胜。地狱苦重。如是苦乐。今说少分。彼地狱处所受苦恼。坚[革*卬]尤重。乃至作集恶不善业未坏未烂。业气未尽。于一切时与苦不止。若恶业尽彼地狱处尔乃得脱。若于前世过去久远。有善业熟。不生饿鬼畜生之道。若生人中同业之处。妻不贞良。他人共通。唤谋他人而共杀之。若告官人。诬枉令杀。若以恶毒和药而杀。若待其睡以刀等杀。是彼作集恶业势力余残果报。作集业力果报未尽。不可得脱。会必受之。又彼比丘。知业果报。次复观察合大地狱。复有何处。彼见闻知复有异处。名无彼岸受苦恼处。是合地狱第十二处。众生何业。生于彼处。彼见有人杀盗邪行乐行多作。堕合地狱。生无彼岸受苦恼处。杀生偷盗业及果报。如前所说。何者邪行。所谓有人。起淫欲心。忆念自妻。淫他妇女。彼人以是恶业因缘。身坏命终。堕于恶处合大地狱。生无彼岸受苦恼处。受大苦恼。作集业力。受如是苦。所谓彼处受火烧苦。受刀割苦。受热灰苦。受诸病苦。如是彼岸则不可得无安慰者。如是所说。受诸苦恼。不可譬喻。如说受苦。彼地狱人。自心所诳。如是受苦。如是无量百千年中。常被烧炙。若煮若打。乃至集作恶不善业未坏未烂。业气未尽。于一切时与苦不止。若恶业尽彼地狱处尔乃得脱。若于前世过去久远。有善业熟。不生饿鬼畜生之道。若生人中同业之处。则常贫穷。旷野恶处。山中崄处。为夷人奴。常有病苦。又彼比丘。知业果报。次复观察合大地狱。复有何处。彼见闻知复有异处。名钵头摩。是合地狱。第十三处。众生何业生于彼处。彼见有人杀生偷盗邪行作集堕合地狱钵头摩处。杀生偷盗业及果报。如前所说。何者邪行。所谓沙门。自知沙门本在俗时。先共妇女曾行欲来。得欲滋味。虽为比丘。心犹忆念。夜卧梦中。见彼妇女。于淫欲味。不善观察。即共行欲。彼人觉已。心即味着。非梵行事。思量忆念。心生随喜。向他赞说淫欲功德。喜笑心乐。乐行多作。彼彼喜乐。彼人以是恶业因缘。身坏命终堕于恶处合大地狱钵头摩处。受大苦恼。所谓苦者。彼地狱处。一切皆作钵头摩色。与钵头摩色相相似。彼处如是普皆赤色。有赤光明。阎魔罗人。取地狱人。镬中煮之。若置铁函。铁杵捣之。若脱彼处。彼人远见钵头摩花在清池中。彼地狱人。若于函镬二苦得脱。于彼清池钵头摩花。望救望归。疾走往赴。生如是心。我往彼处。应得安乐。彼地狱人。饥渴苦恼。望钵头摩。彼人如是若百过走。若千过走所走之道。多饶铁钩。伤破其足。既破足已。敷心在地。彼地铁钩。伤破其心。若背着地。铁钩破背。若傍着地。铁钩破胁。若其坐者。铁钩上入。彼人如是迭相唱唤。若烧若煮。饥渴身干。迭相唱唤。号哭懊恼。一切罪人如是齐心。看钵头摩。阎魔罗人。在其背后。执大利刀。若斧若枷。割斫打之。彼地狱人。种种方便求救求归。到钵头摩。到已即上。望凉冷故。彼钵头摩。如佉陀罗。大火遍满。金刚坚叶罪人既上。树叶钩卷。彼恶业人。以恶业故。在合地狱钵头摩处。如是无量百千亿岁。以恶业故。煮而不死。乃至作集恶不善业未坏未烂。业气未尽。于一切时与苦不止。若恶业尽彼地狱处尔乃得脱。若于前世过去久远。有善业熟。不生饿鬼畜生之道。若生人中同业之处。彼人则得雄雌等眼看视不正。无戒贫穷。寿命短促作集业力之所致也

又彼比丘。知业果报。次复观察合大地狱。复有何处。彼见闻知复有异处。名为摩诃钵头摩处。是合地狱第十四处。众生何业生于彼处。彼见有人杀盗邪行乐行多作。堕合地狱。生于摩诃钵头摩处。杀生偷盗业及果报。如前所说。何者邪行。实非沙门。自谓沙门。而戒有缺。何以故。虽行梵行。不求涅槃。如贝声行。笑涅槃行。如是念言。我此梵行。愿生天中。若生余处。天相似处。令我生彼天世界中天女众中。如是沙门。如是梵行。非梵行愿。乃是爱行。生死因行。爱因缘行。是垢染行。如是梵行。于病老死。忧悲啼哭。椎胸拍头。忧苦懊恼。如是等恶。不得解脱。彼人以是恶业因缘。身坏命终。堕于恶处合大地狱大钵头摩地狱处生。受大苦恼。所谓有河。名曰灰波。广五由旬。长百由旬。常流不息。无针孔处灰不遍满。彼地狱人。在彼河中。受极坚[革*卬]第一苦恼。既堕彼河。身则分散。骨则为石。发为水衣。肉则为泥。河中水者热白镴汁。地狱罪人。身散还合。为河中鱼。彼河所漂。漂已则熟。右厢左厢。有炎嘴乌而啖食之。若望归救。走离彼河。阎魔罗人。以铁炎[矛*(替-曰+贝)]。[矛*(替-曰+贝)]置河中。彼若欲出。足则烂熟。筋熟髀熟腨熟髋熟。髋骨亦熟。髋皮亦熟。髋肉亦熟。背肉堕落。背肉亦熟。头肉堕落。头肉亦熟。头骨堕落。头骨亦熟。髑髅堕落。髑髅亦熟。彼地狱人。如是河中。如是如是烧煮炙等。如是无量百千年岁。彼地狱人。彼恶河中受极苦恼。尔乃得脱。虽脱彼处。而复更见有清陂池。池有开敷钵头摩花。彼地狱人。望救望归。求安隐乐。走向彼处钵头摩林。彼铁莲花触如利刀。彼地狱人。身若触之。彼铁莲花。削割斩斫。身体碎坏。稍堕渐落。阎魔罗人。多与苦恼。逼令速上莲花林上。彼莲花林满中炽火。其花铁叶。罪人既上叶则卷合。彼地狱人。在其叶内炽火烧然。如是无量百千年岁。以恶业故。彼中有乌而食其眼。拔其舌根。割截其耳。分散其身。如是乌者。自业果报。彼地狱人。于彼摩诃钵头摩处地狱之中。常被烧煮。乃至作集恶不善业未坏未烂。业气未尽。于一切时与苦不止。若恶业尽彼地狱处尔乃得脱。若于前世过去久远。有善业熟。不生饿鬼畜生之道。若生人中同业之处。则患疾病。常饥常渴。复多嗔恚。是彼恶业余残果报。又彼比丘。知业果报。次复观察合大地狱。复有何处。彼见闻知复有异处。名火盆处。是合地狱第十五处。众生何业生于彼处。彼见有人杀盗邪行乐行多作。堕合地狱生火盆处。杀生偷盗业及果报。如前所说。何者邪行。实非沙门。自谓沙门。作沙门已。忆念在家白衣身时。习近妇女。喜笑舞戏。彼人如是不善观察。忆念喜乐。心生分别。数数如是思惟分别。非善思惟。非是正念。证法思惟。非灭苦集。正法思惟。非学思惟。于学思惟。不作不行。非正忆念。调心思惟。非念佛法众僧思惟。非念死相。非于生死离欲思惟。非见少罪如微尘许怖畏思惟。不应多取。敷具医药。看病饮食。资具因缘。彼如是人而便多取敷具医药随病饮食资具因缘。彼人如是多取卧具病药饮食资具因缘。彼人以是恶业因缘。身坏命终。堕于恶处合大地狱生火盆处。受大苦恼。所谓苦者。彼火盆处。热炎遍满。无毛头处无炎无热而不遍者。彼地狱处。地狱人身。状如灯树。彼灯热炎。合为一炎。彼地狱人。呻号吼唤。吼唤口开。满口热炎。彼地狱人。极受大苦。转复唱唤。呻号啼哭。火炎入耳。既入耳故。转复呻号。唱声吼唤。炎复入眼。既入眼故。转复呻号。唱声吼唤。彼人如是。普身炎燃。热炎铁衣。复烧其舌。既破戒已。食他饮食。故烧其舌。以犯禁戒不善观察。看他妇女。故烧其眼。以不护戒。共他妇女歌笑相唤。以爱染心听其声故。热白镴汁满其耳中。以犯禁戒取僧香熏。故割其鼻。以火烧之。彼人如是。五根犯戒。堕地狱中。本业相似。受苦果报。恶业行故。彼地狱中。如是无量百千年岁。常被烧煮。多有炎鬘。处处普遍。满合地狱。名火盆处。乃至集作恶不善业未坏未烂。业气未尽。于一切时与苦不止。若恶业尽。彼地狱处尔乃得脱。若于前世过去久远。有善业熟。不生饿鬼畜生之道。若生人中同业之处。得侏儒身。目盲耳聋。贫穷少死。常患饥渴。是彼恶业余残果报。又彼比丘。知业果报。次复观察合大地狱。复有何处。彼见闻知复有异处。彼处名为铁末火处。是合地狱第十六处。众生何业生于彼处。彼见闻知若人杀生偷盗邪行乐行多作。堕合地狱铁末火处。杀生偷盗业及果报。如前所说。何者邪行。所谓有人。实非沙门。自谓沙门。若闻妇女歌舞戏笑庄严具声。既闻声已。不善观察。心生爱染。闻彼歌笑舞戏等声。漏失不净。心适味着。彼人以是恶业因缘。身坏命终。堕于恶处合大地狱铁末火处。受大苦恼。所谓热铁四角地狱。周围铁壁五百由旬。常有铁火炽燃不息。烧地狱人。自业所作。从上雨火。不曾暂停。如是雨铁。如是雨火。以雨铁故。彼地狱人一切身分分散为末。以雨火故。常煮常烧。常受如是二种雨苦。彼地狱人如是受苦。唯地狱人受如是苦。除是以外无可譬喻。彼人如是。所受苦恼。坚[革*卬]急恶。如是恶苦。一切皆畏。不爱不乐。自业所作。如是受苦。乃至作集恶不善业。未坏未烂。业气未尽。于一切时与苦不止。若恶业尽。彼地狱处尔乃得脱。若于前世过去久远。有善业熟。不生饿鬼畜生之道。若生人中同业之处。常在大河渡人之处。常生怖畏。若身常病。若当象等。虽有恶命而常畏死。是彼恶业余残果报。又彼比丘观察如是合大地狱一一别处。唯十六处。更不见有第十七处。合大地狱十六别处。多众常满。如是观察。实业法报。彼比丘如是观察彼诸众生种种恶业自在果报。厌离生死

又修行者。内心思惟。随顺正法。观察法行。如此比丘谛观察已。通达业果。如是谛知三大地狱并别处所及业果报。观察知已。攀缘通达。不乐有中住魔境界。彼地夜叉。见彼比丘如是精进。即复上闻虚空夜叉。虚空夜叉闻四大王。如前所说。次第乃至无量光天。乃至说言阎浮提中某国某村。如是次第剃除须发。被服法衣。正信出家。彼比丘如是乃至得第九地无量光天。闻已欢喜。迭相告言。天等当知。魔分损减。正法朋长

又彼比丘如是观察三地狱已。次复观察第四叫唤之大地狱。众生何业生于彼中。彼见闻知。所谓有人杀生偷盗邪行饮酒乐行多作。如是四业普遍究竟。作而复集。身坏命终。则生如是叫唤大地狱。杀盗邪行业及果报如前所说。今说饮酒乐行多作。则生叫唤大地狱中。若人以酒与会僧众。若与戒人出家比丘。若寂静人。寂灭心人。禅定乐者。与其酒故心则浊乱。彼人以是恶业因缘。身坏命终。堕于恶处叫唤大地狱。彼中恶热。受大苦恼。受何等苦。谓以铁钳强擘其口。洋赤铜汁。灌口令饮。初烧其唇。既烧唇已。次烧其齿。既烧齿已。次烧其舌。既烧舌已。次烧其咽。如是烧咽。次烧其肚。如是次第烧其小肠。烧小肠已。复烧大肠。如是生藏。次烧熟藏。烧熟藏已。从下而出。如是彼人。酒不善业。得如是报。号啼吼唤。呼嗟大哭。彼人如是唱唤吼已。阎魔罗人。为责疏之。而说偈言

已作不善业  今受苦恼果

自痴心所作  后则被烧煮

如是不善业  已恶心所作

今受莫呻唤  何用呼嗟为

若人作恶业  皆得恶果报

若欲自乐者  如是莫近恶

若作少恶业  地狱多受苦

痴心自在故  得脱犹作恶

恶业不可信  令人到地狱

少火能烧山  及一切林树

痴人念作恶  不喜乐善法

见恶行果报  皆从因缘生

云何不乐法  何故不舍恶

若人离恶业  则不见地狱

若人自心痴  不知恶业果

彼人受此恶  汝今如是受

恶业生地狱  为恶业所烧

恶不到涅槃  怨不过恶业

本恶业所诳  今为恶业烧

若不作恶业  终不受苦恼

若人能制爱  此道寂静胜

如是舍爱人  则近涅槃住

已造恶业竟  不曾修行善

如是恶业烧  心勿行恶业

行恶业之人  无处得安乐

若欲自乐者  应当喜乐法

若人喜乐恶  受苦中之苦

若不能忍苦  不应作恶业

善人行善易  恶人行善难

恶人造恶易  善人作恶难

彼地狱中阎魔罗人。如是责疏地狱人已。设种种苦。所谓二山。山甚坚[革*卬]。铁炎火燃。两相作势。一时俱来。拶(嗟末反)地狱人。拶已磨之。其身散尽。无物可见。如是磨已。而复还生。复以二山如前拶磨。如是如是。生已复拶。生已复磨。如是无量百千年岁。恶业未尽。彼地狱处。若得脱已。走向余处望救望归。思得解脱。阎魔罗人。即复执之。令头在下。置铁镬中。彼人如是在铁镬中头面在下。经百千年。汤火煮之。如是恶业犹故不尽。彼镬汤处。若得脱已。走向余处望救望归。欲求安乐。彼人面前有大铁乌。其身炎燃。即执其身。攫斲分散。脉脉节节。为百千分。分散食之。分分分散。如是无量。百千年岁。而彼恶业犹故不尽。彼铁乌处若得脱已。望救望归。走向余处。饥渴苦恼。远见清水若陂池等。疾走往赴。彼处唯有热白镴汁。满彼池等。彼欲澡洗。即便入中。既入彼处。以恶业故。即有大鼋。取而沈之。热白镴汁。煮令极熟。如是无量百千年岁。乃至不善恶业破坏无气尽已。如是大鼋。尔乃放之。既得脱已。彼人苦恼。望救望归。走向余处。面前现见阎魔罗人。手执铁[矛*(替-曰+贝)]。其[矛*(替-曰+贝)]炎燃。以如是[矛*(替-曰+贝)]而[矛*(替-曰+贝)]其头。即便穿彻。或有被刺破背出者。或有被刺破胁出者。或有被刺破头出者。彼地狱人受大苦恼。唱声吼唤余地狱人罪业力故。闻其吼唤。谓是歌声。皆共走趣望救望归。阎魔罗人即复执之。铁[矛*(替-曰+贝)]刀斧。皆悉炎燃穿刺割斫。如是无量百千年岁乃至作集恶业。破坏无气烂尽。彼地狱处尔乃得脱。望救望归。走向余处。远见有村。屋舍具足。多有河池。专心直进。疾走往赴。欲入彼村。彼村一切皆悉炎燃。有金刚口利牙黑虫。身皆炎燃。处处遍满。既入村已门即密闭。彼地狱人。为金刚口利牙黑虫之所啖食。如是无量百千年岁。乃至作集恶业破坏无气。烂尽得出如是苦恼大海。若于前世过去久远有善业熟。不生饿鬼畜生之道。若生人中同业之处。心则忽忘贫穷无物。常在道巷。四出巷中。卖鄙恶物。治生求利。为诸小儿佯笑戏弄。口齿色恶。脚足劈裂。常患饥渴之所逼切。无有妻子。无父无母。兄弟姊妹。此是饮酒与酒恶业。余残果报。如是戒人与酒罪业。则堕如是叫唤大地狱。受苦果报。应如是知

又彼比丘。知业果报。复观叫唤之大地狱。有何别处。彼见闻知叫唤地狱有别异处。名大吼处。众生何业生于彼处。彼见有人杀生偷盗邪行饮酒乐行多作。堕彼地狱。生大吼处。杀盗邪行业及果报。如前所说。何者饮酒。所谓以酒与斋戒人清净之人。彼人以是恶业因缘。身坏命终。堕于恶处叫唤地狱大吼处生。受大苦恼。所谓苦者。热白镴汁。先置口中。以本持酒与斋戒人与清净人恶业所致故。以炎燃铁钵盛之。置其口中。大苦逼恼。发声大吼。如是吼声。余地狱中。则不如是。彼诸罪人。生大悲苦。唱声吼唤。大吼之声遍满虚空。阎魔罗人。本性自嗔。彼地狱人罪业力故。阎魔罗人闻其吼声。倍更嗔怒。诸饮酒人不护诸恶。一切不善不生惭愧。若与酒者。是则与人一切不善。以饮酒故。心不专正不护善法心则错乱。彼乱心人。不识好恶。一切不善。不生惭愧。若人与酒。则与其因。以有因故。能为不善。如相似因。相似得果。以此因缘。久受大苦。种种苦恼。无量苦恼。何故名曰大吼地狱。以受无量种种苦恼。发声大吼。是故名曰大吼地狱。如是众生在如是处。乃至不善恶业破坏无气烂尽。彼地狱处尔乃得脱。若于前世过去久远。有善业熟。不生饿鬼畜生之道。若生人中同业之处。生则愚钝。心不黠慧。则多忘失。少时不忆。如是闇钝愚痴之人。无有资财。人不敬爱。贫穷无物。虽复求财而不可得。若得微病。即便命终。是彼恶业余残果报。又彼比丘。知业果报。复观叫唤之大地狱。复有何处。彼见如是叫唤地狱。有十六处何等十六。一名大吼。二名普声。三名发火流。四名火末虫。五名热铁火杵。六名雨炎火石。七名杀杀。八名铁林旷野。九名普闇。十名阎魔罗遮约旷野。十一名剑林。十二名大剑林。十三名芭蕉烟林。十四名有烟火林。十五名火云雾。十六名分别苦。此十六处叫唤地狱所有别处。众生何业报生彼处。彼比丘如是已观叫唤地狱大吼处已。次观第二。名普声处。彼见有人。杀生偷盗邪行饮酒乐行多作。彼人则堕叫唤地狱。生普声处。杀盗邪行业及果报。如前所说。何者饮酒。若人饮酒乐行多作。若于他人初受戒者。与酒令饮。彼人以是恶业因缘。身坏命终。堕于恶处叫唤地狱普声处生。受大苦恼。所谓杵筑。彼地狱人发声吼唤。其声遍满彼地狱处。若铁围山。一切诸河。四天下处阎浮提等。在彼处者。彼吼声出。一切消尽彼人啼哭悲号吼声。自业相似彼地狱人如是吼唤。乃至恶业未坏未烂。业气未尽。于一切时与苦不止。若恶业尽。彼地狱处尔乃得脱。若于前世过去久远有善业熟。不生饿鬼畜生之道。若生人中同业之处。则生旷野少水国土

又彼比丘。知业果报。复观叫唤之大地狱。复有何处。彼见闻知唤大地狱。复有异处。名发火流。是彼地狱第三别处。众生何业生于彼处。彼见有人杀生偷盗邪行饮酒乐行多作。彼人则堕叫唤地狱发火流处。杀盗邪行业及果报。如前所说。何者饮酒。于优婆塞五戒人边。说酒功德。作如是言。酒亦是戒。令其饮酒。彼人以是恶业因缘。身坏命终。堕于恶处叫唤地狱发火流处。受大苦恼。所谓雨火。彼地狱人常被烧煮。炎燃头发。乃至脚足。有热铁狗。啖食其足。炎嘴铁鹫。破其髑髅而饮其脑。热铁野干食其身中。如是常烧。如是常食。彼人自作不善恶业。悲苦号哭。说偈伤恨。向阎罗人。而作是言

汝何无悲心  复何不寂静

我是悲心器  于我何无悲

阎魔罗人。答罪人曰

汝为痴所覆  自作多恶业

今受极重苦  非我造此因

痴人不学戒  作集多恶业

既有多恶业  今得如是果

是汝之所作  非是我因缘

若人作恶业  彼业则是因

已为爱罥诳  作恶不善业

今受恶业报  何故嗔恨我

不作不受殃  非谓恶无因

若人意作恶  彼人则自受

莫喜乐饮酒  酒为毒中毒

常喜乐饮酒  能杀害善法

若常乐饮酒  彼人非正意

意动法叵得  故应常舍酒

酒为失中失  是智者所说

如是莫乐酒  自失令他失

常喜乐饮酒  得不爱恶法

如是得言恶  故应舍饮酒

财尽人中鄙  第一懈怠本

饮酒则有过  如是应舍酒

酒能炽燃欲  嗔心亦如是

痴亦因酒盛  是故应舍酒

如是地狱。发火流处。是地狱人自业所得。乃至作集恶业破坏无气烂尽彼地狱处尔乃得脱。若于前世过去。久远有善业熟。不生饿鬼畜生之道。若生人中同业之处。彼人则生一种国土无酒之处。一切资具无色无味。不知色味。是本恶业余残果报

猜你喜欢
  坐禅三昧经卷上·佚名
  卷四百八十一·佚名
  卷第二·寒松智操
  卷六·佚名
  梵志品法句经第三十五(有四十章)·佚名
  第六章 阿育王之归依·佚名
  卷九十二·道世
  卷第十三·佚名
  佛祖历代通载卷第二十四·念常
  论悟证·印光
  卷第九·函昰
  卷第十六·佚名
  佛说小法灭尽经·佚名
  罗湖野录序·晓莹
  中阿含经卷第九·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三百八十一·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三百八十一 明 曹学佺 编 明诗次集十五 李贤 和陶诗停云四章 瞻彼停云载风载雨有怀伊人道远且阻慨彼莫邪灯前独抚寄兴寥寥黯然凝伫 停云旣浓零雨其蒙怀我良人阻海与江明月何来照我轩窗

  • 卷十六·曹庭栋

    钦定四库全书宋百家诗存卷十六嘉善曹庭栋编苕溪集刘一止字行简归安人七岁能属文试太学有司欲举八行一止曰行者士之常不就宣和三年登进士第爲秘书郎迁监察御史封驳不避权贵绍兴中进敷文阁直学士致仕卒年八十三一止爲人

  • 帝纪第二 景帝 文帝·房玄龄

    景皇帝讳师,字子元,宣帝长子也。雅有风彩,沈毅多大略。少流美誉,与夏侯玄、何晏齐名。晏常称曰:“惟几也能成天下之务,司马子元是也。”魏景初中,拜散骑常侍,累迁中护军。为选用之法,举不越功,吏无私焉。宣穆皇后崩,居丧以至孝闻

  • 卷五百十六 元符二年(己卯,1999)·李焘

      起哲宗元符二年閏九月盡其月   閏九月庚午朔,朝請郎賈易,特授保靜軍司馬,邵州安置,以易在元祐中嘗任臺諫,內懷比德,羽翼權臣,誣毀先猷,盜竊虛譽,故有是命。(新本刪潤,今止從舊。)   昭宣使、高州刺史、內侍押班閻安為宣政

  • 东都事略卷三十一·王称

    列传十四  薛居正字子平开封浚仪人也父仁谦周太子賔客居正少好学有大志为人方重不事苛察举进士晋华帅刘遂凝辟为从事其兄遂清领邦计以为盐铁廵官改度支盐铁推官迁右拾遗桑维翰为开封尹以居正为判官汉史肈领侍衞亲

  • 第二十二回 使天竺调兵擒叛酋 征龟兹入穴虏名王·蔡东藩

      却说太宗因北荒听命,复欲东征高丽,廷臣会议军情,统说高丽依山为城,不易攻入,前时御驾亲征,高丽人民,不得耕种,势必乏食,今不若屡遣偏师,更迭侵扰,令他东奔西走,无暇农事。不出数年,满野萧条,人心自散,鸭绿江北,可不战自定了,太宗

  • 卷之四百九十五·佚名

    光绪二十八年。壬寅。二月。壬辰朔。上诣宁寿宫乐寿堂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安。至乙未。皆如之。  ○颁四川绵竹县江西会馆周史官李老聃扁额曰柱史垂芳。晋旌阳令许逊扁额曰灵昭翊赞。  ○

  • 卷三十五 张曹郑列传第二十五·范晔

    (张纯、曹褒、郑玄)◆张纯传,张纯,字伯仁,京兆杜陵人。高祖父张安世,宣帝时做大司马卫将军,封富平侯。父亲张放,做过成帝的侍中。张纯少时承袭父亲的爵土,哀帝、平帝时做侍中,王莽时做到列卿。正遇王莽篡位,许多人失去了爵土,而张

  • 楼宝传·李延寿

    楼大拔的孙子楼宝,字道成,性情淳厚朴实,喜欢读书。魏明帝时,官至朔州刺史。当时边境时常发生战争,民众大多流亡逃散,楼宝来到后,才稍微安定并回归。凡是残破的旧屋,他都让人加以修建,回归的民众一路络绎不绝。朝廷岁考时,他的政

  • 卷三十一·佚名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御选明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御选明臣奏议卷三十一请保护圣躬疏【万历十七年】   赵志皋臣谨奏为披沥悃诚恳祈明圣慎保圣躬以介万年以衍灵长事臣荷蒙皇上恩宠叨居侍从寻历卿贰爵位之荣禄养

  • 太宗皇帝实录卷第四十五·钱若水

    起端拱元年七月,尽九月秋七月乙酉朔以捧日左厢都指挥使范廷召为齐 州防御使右厢都指挥使傅思让为郑州防御使天 武左厢都指挥使髙琼为单州防御使右厢都指挥 使王超为怀州防御使龙卫右厢都指挥使孔贞为 颍州防御使神卫右

  • 十六年·佚名

    (辛巳)十六年大明正德十六年春正月1月1日○甲寅朔,行望闕禮,受朝賀。○供饋宗、宰二品以上、承政院、弘文館、臺諫、入直史官、將士于闕庭。○忠淸道林川,有牛一産四犢。1月2日○乙卯,政院啓曰:「天使陳浩之母已死。其厚葬與

  • 源流·方以智

    客语源流,而诘吾反因之说。曰:吾便反源流而明之。向来言源一而流分矣,吾独言源分而流一,可乎?闻者大骇。问源何以反分,流何以反一。曰:山则根一而枝分,昆仑入中国,分三枝以千万枝,君所信也;水至大海而合,又君所信也。其始发源也,皆

  • 交友篇 第十九 凡二十四条·范立本

    子曰:&ldquo;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rdquo;&ldquo;与好人交者,如兰蕙之香,一家种之,两家皆

  • 卷五·乾隆

    <子部,儒家类,御览经史讲义钦定四库全书御览经史讲义卷五周易象曰泽上有地临君子以教思无穷容保民无疆右中允【臣】朱良裘王弼注曰相临之道莫若説顺也朱子本义曰地临于泽上临下也教之无穷者兑也容之无疆者坤也【臣】

  • 闽中海错疏·屠本畯

    古代海洋生物学著作。三卷。明屠本畯著。屠本畯(生卒年不详),字田叔。浙江鄞县(今浙江宁波)人。以门荫入仕,曾任刑部检校、淮运同知、福建盐运使同知。史载他鄙视名利,廉洁自持,好读书,至老勤学不辍。除《闽中海错疏》外,还

  • 还丹歌诀·元阳子

    还丹歌诀,原题「元阳子集」。元阳子似为晚唐道士。《通志‧艺文略》着录「元阳子还丹诀二卷」,当即此书。今《正统道藏》本收入洞真部方法类。此书为诸家还丹歌诀之选辑。上卷辑录《古神仙身事歌》、《吴真君歌》、《真

  • 白话聊斋·蒲松龄

    《白话聊斋》选取《聊斋志异》中的经典篇章,翻译成白话文,定名为《白话聊斋》,以让现代读者也体味到作品的深远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