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十六卷

饿鬼品第四之一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遍观一切地狱苦海。为爱瀑水洄澓所没。大地狱人富兰那末迦离等。俱迦离提婆达多。如是等鱼。为大摩竭鱼之所吞食。从活地狱。乃至阿鼻地狱。其狱广大。沃焦深水。及余地狱。大苦海中。提弥鱼。提弥鲵罗鱼。那迦罗鱼。鸠毗罗鱼。失收摩罗鱼。龟鳖鼋鼍。旋流洄澓。贪欲嗔恚。愚痴风力之所飘鼓。水浪涛波。洄澓相注。时如水沫。受大苦恼。泪如雨堕。啼哭悲泣。呻吟悲[口*睾]。辛酸大叫。犹如涛波。愁思波覆。恶业龙力。雨大苦雨。满诸地狱。阿鼻地狱。无间极深。其火猛焰。如劫火起烧大劫时。满斫迦婆罗山(魏言轮山即铁围山是也)。是为大地狱苦恼大海。劣弱之人。无有善力。无能度者。如是比丘。观大苦已。心则厌离。伽他颂曰(偈者正音云伽他单举伽字讹言为偈魏言颂)

一切众生痴所欺  为于爱染之所缚

将至世间崄难道  老死恶济恐怖处

三处退已入地狱  从地狱出生天上

三处命终堕畜生  复从彼终堕饿鬼

自业恶行之所迷  诸欲自在使众生

为痴罥网所缠缚  流转洄澓三界海

无始久受大苦恼  种种众生生死苦

无有厌离生死心  无始久集因缘故

诸天放逸自坏心  人中追求受诸苦

饿鬼常为饥渴烧  畜生迭共相食啖

地狱之中大猛火  饿鬼道中痴所恼

一切众生生死中  微毫少乐不可得

于诸苦中生乐想  众生痴惑爱所诳

无有教示正道者  于此苦中不得脱

若有远离于善法  常行妄语无诚信

不能修习禅定法  长沦生死受诸苦

诸佛如来所说法  若今现在未来世

过于父母及亲族  常随众生而不离

三聚之类众生等  三种过恶常自在

常行三界不止息  以三种受为伴侣

三业迷惑于众生  行趣三恶崄难道

于三有行常爱乐  三有法中轮转行

若有众生归三宝  自在修行三菩提

断除远离三种见  如是之人离众苦

于三时中乐正行  如实观见三种老

于饮食中知止足  是人则能离忧恼

过贪嗔痴三种聚  善思三业不造恶

如是行人离生苦  永断一切诸忧热

若人知于道非道  于有无中善思惟

能善修学慈悲心  则得第一最胜道

若有众生不浊乱  心常清净无所染

能离不善诸恶法  当知是人得解脱

若有人能行正道  正念大力坚牢故

常乐远离于诸有  是人解脱必无疑

若人能断于有爱  不起有爱悕望心

是人于生老死苦  乃至不生微细着

若有愚人造诸业  作诸恶已转增长

诸欲如毒不可亲  有智之人应舍离

若人舍离于诸欲  心常乐求解脱果

是人不善灭无余  如日光照除闇冥

如是亲近善法者  常舍一切诸不善

能善思惟净不净  如是略说汝当知

如是比丘。当念此世他世。以智慧利益。心既念已。当以智慧。饶益一切世间。观地狱苦。于一切众生。思惟忆念。起慈愍心。修行慈悲。于一切地狱怖畏苦恼逼迫之处。具观察已。知业果报。知业报已。生厌离心。复作是观。此诸众生。云何没于种种恶道大怖畏处。行于生死旷野之中。如是比丘。作是思惟。生慈悲心知饿鬼道崄恶之业。由心贪嫉。欺诳于人。贪惜积聚。欲望长富。广积众恶。恶贪所覆。不行布施。不施沙门婆罗门及诸病瘦盲冥贫穷。有来乞求。心生悭嫉。不肯施与。不作功德。不持禁戒。此世他世。无利衰恼妻子奴婢。吝惜不与。悭嫉自诳。以是因缘。堕饿鬼中。女人多生饿鬼道中。何以故。女人之性。心多妒嫉。丈夫未随。便起妒意。以是因缘。女人多生饿鬼道中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饿鬼道。饿鬼所住。在何等处。作是观已。即以闻慧。观诸饿鬼。略有二种。何等为二。一者人中住。二者住于饿鬼世界。是人中鬼。若人夜行。则有见者。饿鬼世界者。住于阎浮提下五百由旬。长三万六千由旬。及余饿鬼恶道眷属。其数无量恶业甚多。住阎浮提。有近有远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诸饿鬼有无量种。彼以闻慧。略观饿鬼三十六种。一切饿鬼皆为悭贪嫉妒因缘。生于彼处。以种种心。造种种业。行种种行。种种住处。种种饥渴。自烧其身。如是略说三十六种。何等为三十六种。一者迦婆离。镬身饿鬼。二者苏支目佉。针口饿鬼。三者槃多婆叉。食吐饿鬼。四者毗师咃。食粪饿鬼。五者阿婆叉。无食饿鬼。六者揵陀。食气饿鬼。七者达摩婆叉。食吐饿鬼。八者婆利蓝。食水饿鬼。九者阿赊迦。悕望饿鬼。十者[口*企](区伊反)吒。食唾饿鬼。十一者摩罗婆叉。食鬘饿鬼。十二者啰讫吒。食血饿鬼。十三者瞢娑婆叉。食肉饿鬼。十四者苏揵陀。食香烟饿鬼。十五者阿毗遮罗。疾行饿鬼。十六者蚩陀逻。伺便饿鬼。十七者波多罗。地下饿鬼。十八者矣利提。神通饿鬼。十九者阇婆隶。炽燃饿鬼。二十者蚩陀罗。伺婴儿便饿鬼。二十一者迦(俱逻反)摩。欲色饿鬼。二十二者三牟陀罗提波。海渚饿鬼。二十三者阎罗王使。执杖饿鬼。二十四者婆罗婆叉。食小儿饿鬼。二十五者乌殊婆叉。食人精气饿鬼。二十六者婆罗门罗刹饿鬼。二十七者君茶火炉。烧食饿鬼。二十八者阿输婆啰他。不净巷陌饿鬼。二十九者婆移婆叉。食风饿鬼。三十者鸯伽啰婆叉。食火炭饿鬼。三十一者毗沙婆叉。食毒饿鬼。三十二者阿吒毗。旷野饿鬼。三十三者赊摩舍罗。冢间住食热灰土饿鬼。三十四者毗利差树中住饿鬼。三十五者遮多波他。四交道饿鬼。三十六者魔罗迦耶。杀身饿鬼。是为略说三十六种饿鬼。广说则无量。重心造恶。业行各异。种种悭心。不行布施。贪心因缘。受种种身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亲诸饿鬼。受大饥渴。自烧其身。以前世时。多起妒嫉。恶心破坏。广造三业身口意恶。十不善业。生饿鬼中。其人以作十种不善业道因缘。得一切苦。以恶业故。生饿鬼中。恶业牵故。业为本故。入于恶道。为彼所缚。以因业故。不脱生死。为无始来猕猴之心。躁扰轻转。行于崄难障碍之处。攀缘种种罗网枝条。速疾往返。住生死山。睡于岩窟。所行之处。不可觉知。观心猕猴。速疾不停。应作如是。初调伏心。若心不调。能将众生至大怖处。得大苦恼。如是心怨。能令众生流转生死。比丘如是思惟心已。于生死中得离欲秽。厌生死苦。如是思惟。一切生死。皆悉苦恼。如是比丘。思惟分别。饿鬼之中。有无量种。思惟是已一一分别。观诸业报。非无因生。苦乐好丑。净与不净。善恶贵贱。上下生灭。一切杂类。非自然生。比丘如是观诸饿鬼。知业果报。以闻慧观。云何观于迦婆离镬身饿鬼。其身长大。过人两倍。无有面目手足穿穴。犹如镬脚。热火满中。焚烧其身。如火烧林。饥渴恼热。时报所缚。无人能救。无归无怙。愁忧苦恼。无人救护。以何业故生于彼处。即以闻慧。见此众生。于前世时。以贪财故。为他屠杀。受雇杀生。脔割脂肉。心无悲愍。贪心杀生。杀已随喜。造集恶业。其心不悔。如是恶人。身坏命终。堕于恶道。受迦婆离饿鬼之身(迦婆离迦魏言镬身)。在于地下五百由旬。从此命终。忽然即往生于大怖黑闇之处。既生之后。上下二山一时俱合。压笮其身。受大苦恼。身增转大。满一由旬。为饥渴火焚烧其身。饿鬼道中经五百岁。饿鬼道中一日一夜。此阎浮提日月岁数经于十年。如是五百岁。名为一生。少出多减。命亦不定。又第二业堕饿鬼中。若有众生。受他寄物。抵拒不还。生于彼处。不施资财。不以法施。不施无畏。若男若女。不行如是三种布施。常怀悭嫉。以是因缘。生饿鬼中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于饿鬼。彼以闻慧。观于针口诸饿鬼等。以何等业而生其中。彼以闻慧。观于苏支目佉饿鬼(苏支目佉魏云针口)。知此众生。于前世时。以财雇人。令行杀戮。悭贪嫉妒。不行布施。不施衣食。不施无畏。不以法施。如是恶人。身坏命终。受于针口饿鬼之身。受鬼身已。自业诳惑。所受之身。口如针孔。腹如大山。常怀忧恼。为饥渴火焚烧其身。受诸内苦。外有寒热。蚊虻恶虫。热病恼等。如是身心。受种种苦。饿鬼道中一日一夜。比于人间日月岁数。经于十年。如是受命。满五百岁。命亦不定。若男若女生在其中。又第二业。堕此针口饿鬼之中。若有丈夫。敕其妇人。命施沙门婆罗门食。其妇悭惜。实有言无。语其夫言。家无所有。当以何等施与沙门及诸道士。如是妇人。诳夫吝财而不布施。身坏命终。堕于针口饿鬼之中。由其积习多造恶业。是故妇人多生饿鬼道中。何以故。女人贪欲。妒嫉多故。不及丈夫。女人小心轻心。不及丈夫。以是因缘。生饿鬼中。乃至嫉妒恶业。不失不坏不朽。于饿鬼中不能得脱。业尽得脱。从此命终。生畜生中。于畜生中。受遮吒迦鸟身(此鸟唯食天雨仰口承天雨水而饮之不得食余水)。常患饥渴。受大苦恼。畜生中死。生于人中。以余业故。常困饥渴。受苦难穷。常行乞食。以自存济。以余业故。受如斯报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诸饿鬼。彼以闻慧。观于食吐诸饿鬼等。是诸众生。以何业故。受于食吐饿鬼之身。彼以闻慧。知此众生。前世之时。身为妇人。诳惑其夫。自啖美食。心怀悭嫉憎恶其子而不施与。或有丈夫。妻无异心。便起妒意。独食美味。不施妻子。以是因缘。堕于槃多饿鬼之中(槃多婆叉魏言食吐)。受饿鬼身。常为饥渴焚烧其身。其身广大。长半由旬于旷野中。四奔疾走求觅浆水。高声[口*睾]叫。唱言饥渴。以此众生。前世之时不以财物无畏布施。不行法施。以是因缘。生饿鬼中。寿命长远。如上所说。经五百岁。乃至恶业未尽。不破不坏。终不得脱。在食吐鬼中。常求欧吐。困不能得。从此命终。生畜生中。亦常食吐。受饥渴苦。畜生中死。生于人中。余业因缘。常患饥渴。于诸巷陌。常拾世人所弃残食。或从沙门及婆罗门。乞求自活。以余业故。受如斯报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诸饿鬼。彼以闻慧。知此众生。于前世时。多行贪嫉。常怀悭惜。不行布施。以不净食。施诸沙门及婆罗门。如是沙门及婆罗门。不知不净而便食之。此人以是恶业因缘。身坏命终。堕于恶道。生于食粪饿鬼之中。寿命长短如上所说。亦五百岁。饥渴烧身。求诸粪秽。犹不可得。以业力故。常不从心。不净之处。蛆虫粪屎。驰走求索。常不充足。至命不尽。常受苦恼。乃至恶业不尽不坏不朽。故不得脱。若恶业尽。从此命终。随业流转。受生死苦。人身难得。犹如海龟遇浮木孔。遍受恶身。若生人中。贫穷多病。常困饥渴。恒乞朝飡。以自活命。无量衰恶。以为严饰。其身破裂。不净臭秽。人所恶贱。口气腥臊。其齿[利/黑]黑。余业因缘。受如是报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于饿鬼悭嫉地处。一切饿鬼。悭嫉为本。是诸众生。以何业故。生于无食饿鬼之中。彼以闻慧。知诸饿鬼前身之时。以悭嫉故。自覆其心。妄语欺诳。自恃强力。抂诬良善。系之囹圄。禁人粮食。令其致死。杀已快心。不生悔恨。心生随喜。复教他人。既作恶业。初不改悔。如是恶人。身坏命终。生于无食饿鬼之中。若男若女。生于其中。饥渴之火。增长炽燃。如山浚水。涌波之力。腹中火起。焚烧其身。无有遗余。灭已复生。生已复烧。有二种苦焚烧其身。一者饥渴。二者火烧。其人苦逼。[口*睾]叫悲恼。四方驰走。自业恶果。不可思议。其人如是。受内外苦。一切身分业火所烧。身内出火。自焚其体。譬如大树内空干燥。若人投火烧之炽燃。此鬼被烧。亦复如是。遍身皆燃。哀叫悲哭。口中火出。二焰俱起。焚烧其身。慞惶求道。地生棘刺。皆悉火燃。贯其两足。苦痛难忍。哀[口*睾]悲叫。火烧其舌。皆悉融烂。如烧凝酥。灭已复生。以恶业故。奔走求水。至诸池流泉源诸水。水即枯竭。其人恶业。至于林中游戏之处。若在高原。若陂泽中。颠倒见故。但见一切。大火猛焰。山地树木。悉见炽燃。往趣诸水。见诸水边守水诸鬼。手捉器杖。逆打其头。受大苦恼。皆由前世贪嫉心怨之所诳惑。寿命长远。经五百岁。亦如上说。如是恶业。常无所食。恶业不尽。故使不死。乃至恶业不尽不坏不朽。故不得脱。若业尽得脱。从此命终。恶业所吹。随业流转。受生死苦。人身难得。犹如海龟遇浮木孔。若生人中。处母胎时。母不能食。令母身色憔悴丑恶。杀生业故。胞胎伤堕。设不胎夭。令母身体臭秽可恶。乐行不善。若得出生。短命多难。王难系缚。受牢狱苦饥渴饿死。以余业故。受如是报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饿鬼世间。彼以闻慧。观于食气诸饿鬼等。以何业故。而生其中。彼以闻慧。知此众生。于前世时。多食美食而自食啖。不施妻子及余眷属。妻子但得嗅其香气。不知其味。于妻子前。而独食之。以悭嫉故。同业眷属。而不施与。亦教他人不给妻子。起随喜心。数造斯过而不改悔。不生惭愧。如是恶人。身坏命终。生于食气饿鬼之中。既生之后。饥渴烧身。处处奔走。呻吟[口*睾]叫。悲泣愁毒。唯恃塔庙。及以天祀有信之人。设诸供养。因其香气。及嗅余气。以自活命。复有嗅气诸饿鬼等。以诸世人多病因缘。水边林中巷陌交道。设诸祭具。因斯香气。以自活命。如是食气诸饿鬼等。无量苦恼。恶业不尽。故使不死。乃至恶业不尽不坏不朽。故不得脱。业尽得脱。从此命终。随业流转。受生死苦。人身难得。犹如海龟遇浮木孔。若生人中。贫穷多病。身体臭秽。以余业故。受如是报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饿鬼世间。彼以闻慧。观于食法诸饿鬼等。以法因缘。令身存立。而有势力。以何业故生于其中。彼以闻慧。见此饿鬼。于人中时。性多贪嫉。为活身命。为求财利。与人说法。心不敬重。犯戒无信。不为调伏诸众生故。说不净法。说言杀生得生天福。强力夺财。言无罪报。以女适人。得大福德。放一牛王。亦复如是。以如是等不净之法。为人宣说。得财自供。不行布施。藏举积聚。是人以此嫉妒覆心命终。生于恶道之中。受于食法饿鬼之身。是人寻命。经五百岁。日月修短。亦如上说。于崄难处。东西驰走。求索饮食。饥渴烧身。无能救者。犹如干木。为火所烧。头发蓬乱。身毛甚长。身体羸瘦。脉如罗网。脂肉消尽。皮骨相里。其身长大。坚劲粗陋。爪甲长利。恶业所诳。皱面深眼。泪流若雨。身色[云*奄]黮。犹如黑云。一切身分。恶虫唼食。蚊虻黑虫。从毛孔入。食其身肉。慞惶奔走。若至僧寺。或有人来于众僧中。行二种施。因此施故。上座说法。及以余人。赞叹说法。此鬼因是。得命得力。命得存立。乃至恶业。未尽不坏不朽。终不得脱。若业尽得脱。从此命终。由前世时以种种心造种种业。处处受生。人身难得。犹如海龟遇浮木孔。若生人中。常守天祀。祠婆罗门。杀羊祀天。作咒龙师。不得自在。常依他人乞求自活。恶业因缘。还堕地狱。以余业故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饿鬼世间。彼以闻慧。观于食水诸饿鬼等。以何业故。而生其中。彼以闻慧。知诸饿鬼。于前身时。恶贪覆心。麴酿酤酒。欺诳世间。加水灰汁。或沈蚓蛾。以惑愚人。不行布施。不修福德。不持禁戒。不听正法。不行正法。复教他人。令行恶贪。见作随喜。作已不悔。如是恶业。身坏命终。生于食水饿鬼道中。常患饥渴。焚烧其身。走于旷野崄难之处。惆慞求水。困不能得。其身状貌。坚涩可恶。如焦卤地。身破裂坏。举体炽燃。长发覆面。目无所见。饥渴烧身。走趣河边。若人渡河。脚足之下遗落余水。泥垢垂渧。速疾接取。以自活命。若有余人。在于河侧掬水施于命过父母。则得少分。以是因缘。命得存立。若自取水。守水诸鬼。以杖挝打。身皮剥脱。苦痛难忍。哀叫[口*睾]哭。走于河侧。以作恶业。自诳身故。业系不尽。故使不死。乃至恶业。不尽不坏不朽。犹不得脱。业尽得脱。从此命终。业风所吹。流转生死。人身难得。犹如海龟遇浮木孔。若生人中。生于边地。贫穷困厄。无有林树。无水浆处。而依住止。常患焦渴。恒困热病。昼夜常渴。以余业故。受如是报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饿鬼世间。彼以闻慧。观有诸饿鬼。名阿赊迦(魏言悕望饿鬼)。以何业故。而生其中。彼以闻慧。知此众生。嫉妒恶贪。自覆其心。见他善人。因得少物。卖买价直。不以道理。欺诳取物。作已随喜。不生悔心。亦教他人。令作此恶。不行布施。不修福德。不持禁戒。心无诚信。不顺正法。其心粗犷。不可调伏。不亲善友。常怀嫉妒。如是恶人。身坏命终。堕于悕望饿鬼之中。若诸世人。为亡父母先灵设祀。如此饿鬼得而食之。余一切食。悉不得食。常患饥渴。焚烧其身。如火烧林。无能救者。面色皱黑。泪流而下。手脚破裂。头发覆面。身色可恶。犹如黑云。辛酸悲叫。而说颂曰

不施则无报  无施果亦无

如无灯无明  不施无乐报

如盲人无目  不能有所见

不施亦如是  来世无乐报

若生饿鬼道  人中常贫穷

流转受苦恼  嫉妒因缘故

不施则无报  造业终不失

自业得果报  众生依业食

我为恶业烧  生在饿鬼中

受此大饥渴  猛火常炽燃

何时离饥渴  何时得安乐

受苦极热恼  何时得解脱

不识道非道  不知善业果

饥渴如火燃  如是受苦恼

乱发覆面目  无人能救护

脉现如网缚  苦逼命不尽

惆慞行旷野  常受诸苦恼

孤独无救护  具受诸辛苦

如是悕望饿鬼。呻吟奔走。处处逃遁。比丘观已。如是思惟。生死炽燃。欲界增上。如是饿鬼若其种姓。或时设供祭祀亡者。得而食之。以济身命。唯得食此。余一切食。悉不得食。恶业不尽。故使不死。乃至恶业。不尽不坏不朽。故不得脱。若恶业尽。从此命终。业风所吹。流转世间。受生死苦。人身难得。犹如海龟遇浮木孔。若生人中。生工师家。下贱僮仆。为人策使。余业因缘。受如是报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饿鬼世间。彼以闻慧。观于食唾诸饿鬼等。以何业故。而生其中。彼以闻慧。知此众生。若男若女。悭嫉覆心。以不净食。诳诸出家沙门道士。言是清净。令其信用。而便食之。或时复以非所应食。施净行人。数为此业。复教他人。令行诳惑。不行布施。不持禁戒。不近善友。不顺正法。乐以不净。而持与人。如是恶人。身坏命终。生恶道中。受于[口*企]吒饿鬼之身([口*企]吒魏言食唾[口*企]区伊反)。为饥渴火。常烧其身。于不净处。若壁若地。以求人唾。食之活命。余一切食。悉不得食。乃至恶业。不尽不坏不朽。故不得脱。业尽得脱。从此命终。随业流转。受生死苦。若生人中。贫穷下贱。多病消瘦。齆鼻脓烂。生除厕家。或于僧中。乞求残食。以自济命。余业因缘。受报如是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饿鬼世间。彼以闻慧。观于魔罗食鬘饿鬼(魔罗魏言鬘世人所奉九子魔是也)。以何业故。而生其中。彼以闻慧。知此众生。以前世时。盗佛花鬘。及尊重师长。盗其花鬘。以净洁故。用自庄严。不以恶心。其心贪嫉。身坏命终。或生佛塔。或生天祀。而有神力。若人忿诤。诣塔要誓。则得其便。能示恶梦。以怖众人。若有异人。遭诸恶事。求其恩力。言此鬼神。有大威德神通夜叉。以花鬘上之。因此事故。得鬘食之。少离饥渴。不为饥火之所焚烧。世人赞叹。鬼常喜悦。是食鬘鬼。乃至恶业。不尽不坏不朽。故不得脱。业尽得脱。从此命终。随业流转。受生死苦。若生人中。作守园人。卖花自活。以余业故。受如斯报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饿鬼世间。彼以闻慧。观诸饿鬼。食血自活。以何业故。而生其中。彼以闻慧。见诸饿鬼。本为人时爱乐贪嗜血肉之食。其心悭嫉。戏笑作恶。杀生血食。不施妻子。如是恶人。身坏命终。堕恶道中。贪嗜血故。生啰讫吒饿鬼之中(啰讫吒魏言血食)。受鬼身已。人皆名之。以为夜叉。供养奉事。以血涂泥而祭祀之。既啖血已。恐怖加人。数求祷祀。人皆说之。以为灵神。如是次第。得自活命。寿命长远。亦如上说。经五百岁。如是饿鬼。作诸妖[萨/女]。乃至恶业。不尽不坏不朽。故不得脱。业尽得脱。从此命终。随业流转。受生死苦。若得人身。生旃陀罗家。啖食人肉。以余恶业因缘。故尔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饿鬼世间。彼以闻慧。观于食肉诸饿鬼等。以何业故。而生其中。彼以闻慧。知此众生。嫉妒恶贪。自覆其心。以众生肉而作肉叚。脔脔称之。卖买欺诳。实少言多。以贱为贵。如是恶人。身坏命终。堕于恶道。生在食肉饿鬼之中。是夜叉鬼。于四衢道。或在巷陌街巷市店。或在城内僧所住处。天祀中生。形状丑恶。见者恐怖。而有神通。其性轻软。不多为恶。行不净施。以是因缘。故得神通。以诸众生。杂类牛羊獐鹿之肉。设会与人。以是业缘。故有神力。乃至恶业。不尽不坏不朽。故不得脱。业尽得脱。从此命终。随业流转。受生死苦。人身难得。犹如海龟遇浮木孔。有微善业。得生人中。堕于边地。如旃陀罗蛮夷之属。啖食人肉。余业因缘。故受斯报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饿鬼世间。彼以闻慧。观食香烟诸饿鬼等。以何业故。而生其中。彼以闻慧。知此众生。为嫉妒心恶贪所覆。商贾卖香。见人买香。速须供养。不以好香与彼买者。乃以劣香。价不酬直。心无净信。谓无恶报。不识诸佛真实福田。如是恶人。身坏命终。生食香烟夜叉鬼中。而有神通。身着香鬘。涂香末香。妓乐自娱。或生神庙四交巷中。寺舍林间游戏之处。重阁楼橹。皆遍游行。世间愚人。恭敬礼拜。烧沉水等种种诸香。而供养之。以前世时。商贾卖香令人供养胜上福田。非心田故。若于佛法僧中行少布施。得大果报。譬如尼拘陀树。其子甚小。种之良地。成树甚大。枝条四布。若于佛法僧福田之中。行布施者。得大果报。亦复如是。福田力故。如是夜叉。有神通力。而得乐报。于鬼世界。得脱苦已。从此命终。随业流转。受于生死。人身难得。犹如海龟遇浮木孔。若生人中。生贫穷家。其身香气而似香涂。以余业故。受如斯报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饿鬼世间。彼以闻慧。观于疾行诸饿鬼等。以何业故。而生其中。彼以闻慧。知此众生。贪嫉覆心。或为沙门。破所受戒。而被法服。自游聚落。谄诳求财。言为病者随病供给。竟不施与。便自食之。为乞求故。严饰衣服。遍诸城邑。广求所须。不施病者。以是因缘。身坏命终。堕于恶道。生阿毗遮罗饿鬼之中(阿毗遮罗魏义言疾行)。受鬼身已。于不净处。啖食不净。常患饥渴。自烧其身。若有众生。行不净者。如是饿鬼则多恼之。自现其身。为作怖畏。而求人便。或示恶梦。令其恐怖。游行冢间。乐近死尸。其身火燃。烟焰俱起。若见世间疫病流行死亡者众。心则喜悦。若有恶咒。唤之即来。能为众生。作不饶益。其行迅疾。一念能至百千由旬。是故名为疾行饿鬼。凡世愚人。所共供养。咸皆号之。以为大力神通夜叉。如是种种为人殃祸。令人怖畏。乃至恶业。不尽不坏不朽。故不得脱。业尽得脱。从此命终。随业流转。受生死苦。若生人中。生咒师家。属诸鬼神。守鬼神庙。以余业故。受如斯报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饿鬼世间。彼以闻慧。观于伺便诸饿鬼等。常求人短。以何业故。而生其中。彼以闻慧。知此众生。贪嫉覆心。诬抂众生。而取财物。或作斗诤。恐怖逼人。侵他财物。于村落城邑。劫夺他物。常求人便。欲行劫盗。不行布施。不修福业。不亲良友。常怀嫉妒。贪夺他财。见他财物。心怀恶毒。知识善友兄弟亲族。常怀憎嫉。众人见之。咸共指之。为弊恶人。是人身坏。堕于恶道。受蚩陀罗饿鬼之身(蚩陀罗魏言孔穴义云伺便)。遍身毛孔。自然火焰。焚烧其身。如甄叔迦树花盛之时(此树花赤如火聚色故以喻之)。为饥渴火。常烧其身。呻[口*睾]悲叫。奔突而走。求索饮食。欲以自济。世有愚人。逆塔而行。若见天庙。顺行恭敬。如是之人。此鬼得便。入人身中。食人气力。若复有人近房欲秽。是鬼得便。入其身中。食人气力。以自活命。自余一切。悉不得食。乃至恶业。不尽不坏不朽。故不得脱。业尽得脱。从此命终。随业流转。受生死苦。若生人中。多遭众难。王难水难。火难贼难。饥俭之难。常生贫穷下贱之处。多诸病苦。身体尪羸。以余业故。受如斯报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饿鬼世间。彼以闻慧。观于地下黑闇之处。诸饿鬼等。以何业故。而生其中。彼以闻慧。知此众生。愚痴造恶。贪嫉覆心。抂法求财。系缚于人。置闇牢中。令其黑闇。目无所见。互相呼声。音常哀酸。在于狱缚。受大忧苦。无人救护。如是恶人。身坏命终。堕黑闇处。生饿鬼中。在于地下黑闇之处。有大恶蛇。遍满其中。受身长大。长二十里。风寒噤战。饥渴烧身。头发蓬乱。身体羸瘦。打棒其身。皆悉破坏。行大崄难黑闇之处。受大剧苦。惆障奔走。唯独无侣。猛风劲切。犹如刀割。以恶业故。求死不得。乃至恶业。不尽不坏不朽。故不得脱。业尽得脱。从此命终。随业流转。受生死苦。人身难得。犹如海龟遇浮木孔。若生人中。多处深山幽崄海侧。不见日月。生此国土。其目盲冥。无所见了。贫穷下贱。乞求自活。以余业故。受如斯报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饿鬼世间。彼以闻慧。见有饿鬼。名曰神通大力光明。以何业故。而生其中。彼以闻慧。知此众生。妄语诳人。贪嫉破坏。偷盗他财。诳人取物。或恃势力。强夺人财。赐诸恶友。不施福田。不净布施。为求恩故。为求救故。为节会故。为急难故。为亲附故。为如是等。是为不净施。是人身坏命终之后。生于大力神通鬼中。受鬼身已。多有无量苦恼饿鬼。围绕左右。在于深山。或处海渚。生处其中。神力自在。唯此一鬼。受第一乐。自余眷属。身如烧林。饥渴火逼。皆共瞻视。是受乐鬼。不净施报。业尽得脱。从此命终。随业流转。受诸生死。人身难得。犹如海龟遇浮木孔。若得为人。于饥馑世。统领国土。或为大臣。以余业故。受如斯报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饿鬼世间。彼以闻慧。观夜炽燃诸饿鬼等。火从身出。呻[口*睾]悲叫。奔突而走。至诸城邑村落人间山林住处。身如火聚。饥渴火燃。以何业故。而生其中。彼以闻慧。知此众生。贪嫉覆心。破坏他人。妄语诳人。抂夺人财。破人城郭。杀害人民。令他眷属宗亲散坏。抄掠得财。持奉王者大臣豪贵。得王势力。王善其能。称叹赞美转增凶暴。如上所说。如是恶人。身坏命终。堕阇婆隶饿鬼之中(阇婆隶魏言炽燃)。以前世时。夜行劫夺。系缚于人。加诸楚毒。以是因缘。夜则遍身炽燃火起。以前世时系缚于人。[口*睾]哭叫唤。以是因缘炽火燃身。悲声大叫。恶业不尽。故使不死。乃至恶业。不尽不坏不朽。故不得脱。从此命终。随业流转。人身难得。如海中龟值浮木孔。若得人身。常为他人之所破坏。设有财物。多为王贼侵陵劫夺。若登高危。或升林树。颠坠伤身。以余业故。受如是报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饿鬼世间。彼以闻慧。见有饿鬼常求人便。伺求其短。杀害婴儿。以何业故。而生其中。彼以闻慧。知此众生。前世之时。为他恶人。杀其婴儿。心生大怒。即作愿言。我当来世。作夜叉身。报杀其子。如是恶人。身坏命终。堕于恶道。受蚩陀罗饿鬼之身(蚩陀罗魏言伺便鬼)。常念怨家。嗔恚含毒。求诸妇女产生之处。伺婴儿便。而断其命。此鬼势力。神通自在。若闻血气于须臾顷。能行至于百千由旬。若妇人产。以微细身而求其便。以嗔恚心常求其便。处处追逐。欲杀婴儿。求其害便。如是饿鬼。遍一切处。求小儿便。觅其因缘。若母犯过。育养失法。得其子便。若不净秽污为鬼得便。窥视窓牖。或复门中大小便处。不净水边。咒中求短。求彼所忌。若见影像。若衣不净。若火若水。若地若刀。若求喜庆。若临高岩。若上高阁。上下求便。如是种种。常求其便。怨怒之心常不舍离。如上所说。若得其便。能害婴儿。若不得便。至于十岁。种种求便。犹杀不舍。如是不善。自缠其心。饥渴烧身。不能杀害。若得其便。则断其命。若此小儿有强善业。或为善神之所拥护。不能杀害。彼鬼嗔心。从此命终。随业流转。受生死苦。人身难得。犹如海龟值浮木孔。若生人中。宿业嗔习。怨结所缚。无缘之处。悉如怨家。种种方便。求他短阙。以余业故。受如是报

猜你喜欢
  大般涅槃经疏 第十九卷·灌顶
  仁 学 粹 编·太虚
  卷九十七·佚名
  菩萨戒义疏卷上·智顗
  目录·元来
  一切经音义卷第四十六·唐慧琳
  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佚名
  卷十·佚名
  卷第六·佚名
  卷第二十一·雷庵正受
  佛说造像量度经·佚名
  卷第七·李遵勖
  第九 金翅鸟相应·佚名
  卷八·佚名
  新印大佛顶首楞严经序·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第二十八出·李开先

    【甘州引】(小外上唱)梦儿裏梦见那俊才,心儿裏放不下裙钗。相思病儿因他害,那人儿心肠忒歹。(白)一自祠前见玉容,无穷心事有谁通?虽然梦境常相会,醒后无缘得再逢。自庙中见了那女子,他生的千娇百媚,虽是一时半霎,引惹起我万想千思

  • 卷五十八 歌谣 谶记 嘲嘘 谚语·佚名

    全唐诗续拾卷五十八 歌 谣 谶记 嘲嘘 谚 语载初元年沙州歌谣并序○题拟 以下歌神皇圣氏,生于文王,文王二字从《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录文补之祖,生于后稷。故诗人所谓《生人》,尊祖也。于昭武王,承天剪商。谁

  • 中兴小纪卷十一·熊克

    宋 熊克 撰绍兴元年秋七月乙未是嵗当祀明堂文武有合转官者右仆射范宗尹以为多所侥幸乃建言论崇观政宣以来滥赏而参知政事秦桧力賛之壬寅上谓宰执曰议得当否朕不欲人毎以此事议及上皇圣徳时吏部侍郎髙衞主右选上疏诋

  • 第六十二册 天命九年·佚名

    第六十二册 天命九年汗曰:“额亦都巴图鲁,独取舒勒格布占、克巴尔达城,败萨克寨之来兵,奋战於尼玛兰城前,著为一等大臣,授总兵官之职,其本身及子孙三世,食百人之钱粮。同乌拉大国之战中,身先士卒,下马步行奋勇攻战,击败乌

  • 一○八八 军机大臣奏遵查四库全书内添改抽挖各书办理情形片·佚名

    一○八八 军机大臣奏遵查四库全书内添改抽挖各书办理情形片乾隆五十年二月十七日遵旨将四库全书内,奉旨添改、抽挖各书,曾否于各分内一律办竣之处,交查该馆。兹据覆称:所有进呈书籍内,奉旨增改抽挖之本,俱经随时改妥覆奏,并

  • 五二五 寄谕直隶总督周元理等派员查勘沿边地方违碍门匾碑碣·佚名

    五二五 寄谕直隶总督周元理等派员查勘沿边地方违碍门匾碑碣乾隆四十三年七月初九日大学士于<敏中>字寄直隶总督周<元理>、山西巡抚巴<延三>,乾隆四十三年七月初九日奉上谕:据保宁奏马兰镇所属石门地方有神祠一所,俗称将

  • 绎史卷一百五十一·马骕

    灵壁县知县马骕撰天官书尔雅穹苍苍天也春为苍天夏为昊天秋为旻天冬为上天【物理论水土之气升为天 释名春曰苍天阳气始发色苍苍也夏曰昊天其气布散皓皓也秋曰旻天旻闵也物就枯落可闵伤也冬日上天其气上腾与地絶也】淮

  • 一〇 园门口·周作人

    后园门口的两间是庆叔的世界,也是小孩们所爱去的地方。那里有什么好玩呢?第一,门外面是那么大的一个园,跑出去玩固然好,就是坐在门槛上望着那一片绿的草木叶,黄白的菜花,也比在房间或明堂里有趣得多。第二,那里是永远的活动的

  • 上官仪传·欧阳修

    上官仪字游韶,陕州陕县人。其父上官弘,隋朝时任江都宫副监,大业末年(617),被陈陵杀掉。当时上官仪还年幼,被身边侍候的人隐藏起来,得以免遭不幸,假冒僧徒潜伏。后渐渐精于文章之学,涉猎遍及最古之书。贞观初年(627),考中进士,朝

  • 卷一百二·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皇朝通志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通志卷一百二艺文略天文类第七【天文 历数算术】【臣】等谨按郑志天文类原分三门今依类编次其算法诸书专为天文而作者入天文门亦有与历数并合为帙者入历数门至算

  • 第一节 学校·吕思勉

    隋初有国子、太、四门、书、算五学,仁寿元年(601年),废之,惟立太学一所,炀帝又复之,已见第二十一章第三节。论史者多訾文帝之不悦学,其实非也。《隋书&middot;儒林传》曰:&ldquo;曩之弼谐庶绩,必举德于鸿儒,近代左右邦家,咸取士于

  • 谈道·吕坤

      大道有一条正路,进道有一定等级。圣人教人只示以一定之成法,在人自理会;理会得一步再说与一步,其第一步不理会到十分,也不说与第二步。非是苦人,等级原是如此。第一步差一寸,也到第二步不得。孔子于赐,才说与他一贯,又先难

  • 卷三十八·高闶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集注卷三十八宋 高闶 撰定公三十有二年春薛伯定卒薛襄公立十三年卒其子比立夏葬薛襄公春秋书薛卒者三而书葬者二不日不月略之也且着其臣子私諡之罪叔孙州仇帅师堕郈鲁惩侯犯之难以其险固恐为国患故

  • 评议 原文·洪应明

    物莫大于天地日月,而子美云﹕"日月笼中鸟,乾坤水上萍。"事莫大于揖逊征诛,而康节云﹕"唐虞揖逊三杯酒,汤武征诛一局棋。"人能以此胸襟眼界吞吐六合,上下千古,事来如沤生大海,事去如影灭长空,自经纶万变而不动一尘矣。小人好名,便起

  • 中阿含经卷第五十二·佚名

    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一九六)大品周那经第五(第五后诵)我闻如是。一时。佛游跋耆。在舍弥村。尔时。沙弥周那于彼波和中而受夏坐。彼波和中有一尼揵。名曰亲子。在彼命终。终后不久。尼揵亲子诸弟子等各各破坏。

  • 法镜经后序·佚名

    序曰。夫不照明镜。不见己之形。不赞圣经。不见己之情。情有真伪。性有柔刚。志有纯猛。意有闇明。识有浅深。不能一同。不睹圣典。无以自明。佛故著经。名曰法镜。以授某等。开士之上。传教天下。有识贤良。学者通达

  • 佛说无言童子经卷上·佚名

    西晋月支三藏竺法护译  闻如是。一时佛游罗阅只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摩诃菩萨无央数。尔时城中。师子将军。第一夫人孕有德男。天虚空唱大音声而告之曰。童子。汝当怀抱道教思惟经典。慎莫宣说世

  • 阿毗昙毗婆沙论 第五十三卷·佚名

    阿毗昙毗婆沙论 第五十三卷迦旃延子造五百罗汉释北凉天竺沙门浮陀跋摩共道泰等译智揵度他心智品第二之五◎问曰。此六通。几是明非示现。几是示现非明。几是明亦是示现。几非是明亦非示现耶。答曰。二是明非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