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金光明经文句记

凡十二卷。宋代知礼撰述。又作金光明文句记、光明文句记。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九册。本书随文解释智顗之金光明经文句。其初,知礼之师义通宣讲金光明经文句时,门徒竞录所闻成卷,然旷远之旨羁绊不宣,经论援证谬误亦不少,以致知礼有所感慨,遂援举所领大义,又借智圆之金光明文句索隐中之俗书故实以为裨助,撰述此书。至十七品,未竟而入寂。最后之赞佛品由其门人广智追补。

《金光明经文句记》全部章节目录

(1)第一卷
(2)第二卷
(3)第三卷
(4)第四卷
(5)第五卷
(6)第六卷
(7)第七卷
(8)第八卷
(9)第九卷
(10)第十卷
(11)第十一卷
(12)第十二卷

猜你喜欢
  法句譬喻经·佚名
  须摩提经·佚名
  福力太子因缘经·佚名
  譬喻经·佚名
  耶只经·佚名
  神栖安养赋·延寿
  大妙金刚大甘露军拏利焰鬘炽盛佛顶经·佚名
  遗教经论·佚名
  无量寿经连义述文赞·憬兴
  佛三身赞·佚名
  佛一百八名赞·佚名
  苏悉地羯罗供养法·佚名
  文殊师利菩萨六字咒功能法经·佚名
  重编曹洞五位显诀·慧霞
  石雨禅师法檀·石雨明方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词综偶评·许昂霄

    ●唐词菩萨蛮【李白】玩末二句,乃是远客思归口气。或注作闺情,恐误。又按李益鹧鸪词云:“处处湘云合,郎从何处归。”此词末二句,似亦可作此解,故旧人以为闺思耳。楼上凝愁,阶前伫立,皆属遥想之词。或以玉阶句为指自

  • 提要·刘崧

    臣等谨案槎翁诗集八卷明刘嵩撰嵩字子髙初名楚泰和人元末举于乡洪武三年以人材荐授职方郎中迁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输作京师十三年手勅召为礼部侍郎署礼部尚书致仕十四年复召为国子司业未旬日卒嵩七歳能赋诗及长日课一篇

  • 卷二十一·沈季友

    钦定四库全书檇李诗系卷二十一平湖沈季友编明陆御史清原清原字嗣白号岫青平湖人崇祯甲戌进士授増城令时瘴乡羣盗旁掠三省清原轻骑造垒谕以祸福贼受命散去擢御史疏谏营醮劾枢辅止募浙兵及浙西白粮北运累民等事皆见嘉纳

  • 第一出·徐渭

    【女冠子】〔旦上〕一尖巾帼,自送高堂风烛。僦居空谷,明珠交与侍儿,卖了归补茅屋。黄姑相伴宿,共几夜孤灯,逐年枿粥。瘦消肌玉翠袖,天寒暮倚修竹。【江城子】(依稀犹记妪和翁。珠在掌,您怜侬。一自双榆,零落五更风。撇下海棠谁

  • 卷四十一·杨士奇

    永乐三年夏四月丙寅朔享 太庙△琉球国山北主攀安知遣使赤佳结制等贡马及方物赐以钞锭袭衣彩币表里○丁卯○修京师三山门内接仙桥○己巳 命工部以火药兵器给宁夏日肃总兵官为戍守之备○庚午○升都指挥同知王俶胡原俱

  •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二百二·佚名

    弘治十六年八月乙未朔△锦衣卫指挥使叶广自陈提督捕盗年劳命升都指挥佥事仍旧管事△丙申△赐代府镇国将军俊木□□俊櫾辅国将军俊枝俊木咢俊榤俊楥俊橙鲁府奉国将军徤木□□高密王长子徤栻诰命冠服如制△升锦衣卫指挥

  • 第六卷 清进士 (二)·缪荃孙

    [乾隆丙辰科] 江宁府 葛祖亮 江宁县人。 王 孚 上元县人。 苏州府 屈成霖 常熟县人。 叶宏遇 吴江县人。 沈宗湘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 列传一百五·纪昀

    列传宋 【九】○宋九薛居正【惟吉】 沈伦【继宗】卢多逊宋琪【宋雄】薛居正沈伦卢多逊宋琪△薛居正薛居正字子平开封浚仪人父仁谦周太祖宾客居正少好学有大志清泰初举进士不第为遣愁文以自解寓意倜傥识者以为有公辅

  • 卷二十二·高士奇

    钦定四库全书左传纪事本末卷二十二詹事府詹事高士竒撰陈氏倾齐桓公五年春正月甲戌己丑陈侯鲍卒再赴也于是陈乱文公子佗杀太子免而代之公疾病而乱作国人分散故再赴 庄公二十二年春陈人杀其太子御寇陈公子完与颛孙奔齐

  • 一五〇、陈仲考·钱穆

    孟子曰:“仲子,齐之世家也。兄戴,盖禄万钟。以兄之禄为不义之禄,而不食也,以兄之室为不医之室,而不居也。避兄离母,处于於陵。身织屦,妻辟纑,三日不食,耳无闻,目无见也。”又曰:“仲子,不医与之齐国而弗受,人皆信之

  • 仪制七·徐松

    拜表例【宋会要】宋朝之制,每正、冬不受朝。及郡国大庆瑞、奉上尊号、请行大礼,宰臣率文武(郡)[群]臣或并内诸司使、三班、诸军将校、蕃夷酋长、僧道、耆老等诣东上合门拜表,西京留守率留守司百官五日一上表起居。车驾巡

  • 颜氏學記卷二·戴望

    習齋二 程子云:論性論氣,二之則不是。又曰:有自幼而善,有自幼而惡,是氣稟有然也。朱子曰:纔有天命便有氣質,不能相離。而又曰:旣是此理,如何惡?所謂惡者氣也。可惜二先生之高明,隱爲佛氏六賊之說浸亂,而不自覺。若謂氣惡,則

  • 卷十二·道世

    △涅槃部第十四(此别五部)▲述意部第一惟我含灵福尽,法王斯逝。遂使北首提河,春秋八十矣。应身粒碎,流血何追。诤决最後之疑,竞奉临终之供。呜呼!智炬昏冥,慈云消灭。长夜诸子,诚可悲矣!但法身至寂,毕竟无为。报化所诱,随机应俗。

  • 菩提达摩考·胡适

      ——中国中古哲学史的一章  菩提达摩的传说在禅宗史上是一件极重要的公案。禅宗尊达摩为初祖,造出许多无稽的神话,引起后来学者的怀疑,竟有人怀疑达摩为无是公、乌有先生一流的人。我们剔除神话,考证史料

  • 卷第八·佚名

    阿毗达磨发智论卷第八尊者迦多衍尼子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智蕴第三中他心智纳息第三二智二解脱  明智三证净颠倒等持修  此章愿具说云何他心智。答若智修所成。是修果。依止修。已得不失。能知他相续现在欲色界

  • 第七十一章 [失题]·佚名

    此大地之主卡佳巴夫赴康伽多多伽,创设首府,于彼处快乐居住,(一)此时彼玛那巴罗那王与卡佳巴夫结为同盟生活而送礼物,(二)人王卡佳巴夫与彼不欲结同盟,参诣名此曼达利吉利精舍,(三)谓:“余之罗佳罗达州让与人王波罗伽玛巴夫。&

  • 晋五胡指掌·张大龄

    三卷。明张大龄撰。此书主要论述与晋代并立的五个少数民族即匈奴鲜卑、羯、氐、羌的发展、风俗、民情等,所论中肯简明,叙次编排简炼得当,文辞雅致,引证精详,且一改历代贬斥少数民族之意。此书有旧抄本。

  • 苕溪渔隐词话·胡仔

    胡仔撰。仔字元任,徽州绩溪(今属安徽)人,南渡后在世。以荫授迪功郎、两浙转运司干办公事,迁奉议郎,知常州晋陵县,后卜居湖州苕溪,自号苕溪渔隐。所著《苕溪渔隐丛话》,前集有绍兴戊辰(1148)自序,后集有绍兴丁亥(1167)自序。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