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冯翊王高润传

冯翊王高润,字子泽,神武帝的第十四个儿子。幼小时,神武帝称赞他说:“这是我家的千里驹呀!”天保初年受封,历任东北道行台右仆射、都督、定州刺史。他容貌俊秀,仪表出众。年龄已十四五岁,他的母亲郑妃还与他睡在一起,外面颇有污秽的传闻。

  长大后,廉洁谨慎,端方文雅,熟悉官吏的职责。善于揭发隐匿巧伪,使奸吏无法隐藏他们的罪恶。开府王回洛与六州大都督独孤枝侵吞官田,收受贿赂,高润纠劾这件事。这两个人都上表说:冯翊王送南朝的使者,登上魏孝文帝旧时的高坛,向南眺望,并常常叹息,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武成帝派元文遥到定州宣布诏命说:“冯翊王从小就很谨慎,在州中不干非法的事。我对他非常了解。登高远望,是人之常情,小人们想挑拨我们兄弟间的关系,所以任意编造。”于是,王回洛被抽了二百皮鞭,独孤枝被打了一百杖。

  不久,任尚书令,领太子少师,历任司徒、太尉、大司马、司州牧、太保、河南道行台、录尚书,另外又封为文成郡公、太师、太宰,又任定州刺史。去世。

猜你喜欢
  窦融列传第十三·范晔
  宗室传第六·陈寿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十三·李心传
  ●同异录卷下论述下·陆深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九十五·佚名
  卷之一百九十五·佚名
  ●郑氏史料续编卷四·佚名
  通鉴纪事本末卷十八下·袁枢
  春申君列传第十八·司马迁
  霍彦威传·薛居正
  苏伯衡传·张廷玉
  王宗沐传·张廷玉
  焦礼传·张廷玉
  第七十章 在粤之最后努力,对蒋之沉痛教训·李宗仁
  卷一百十八·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俞克成·唐圭璋

      蝶恋花   怀旧   梦断池塘惊乍晓。百舌无端,故作枝头闹。报道不禁寒料峭。未教舒展闲花草。   尽日帘垂人不到。老去情疏,底事伤春瘦。相对一樽归计早。玉山不减巫山好。

  • ●有情痴·沈泰

    (古郧玄辉徐阳辉编西湖林宗沈泰评钱江无强张亦临、三陈云瑞阅) (〔末道妆持包袱上〕世间人忒无知识,醉昏昏终日摸壁。则为这囫囵的一窍难通,倘然也擘开来半文不值。贫道乃蓬莱仙客卫叔卿的便是。见今世上人痴迷的多,伶俐

  • 吴延史卢赵列传第五十四·范晔

    吴祐 延笃 史弼 卢植 赵岐吴祐字季英,陈留长垣人也。父恢,为南海太守。祐年十二,随从到官。恢欲杀青简以写经书,祐谏曰:「今大人逾越五领,远在海滨,其俗诚陋,然旧多珍怪,上为国家所疑,下为权戚所望。此书若成,则载之兼两。昔

  • 第二十一册 天命六年四月至五月·佚名

    第二十一册 天命六年四月至五月初五日,众福晋至,总兵官等诸大臣迎至城外教场,下马步行,导引众福晋之马入城。众军士沿街列队相迎。自城内至汗宅,地设白席,上敷红毡,众福晋履其上进见汗。初七日,往接斋萨蒙古、朝鲜官员,十一日

  • 一四八四 福建巡抚浦霖奏本年查无《通鉴纲目续编》情形折·佚名

    一四八四 福建巡抚浦霖奏本年查无《通鉴纲目续编》情形折乾隆五十八年十月二十四日福建巡抚臣浦霖跪奏,为查缴《通鉴纲目续编》,循例具奏事。恭照乾隆四十八年钦奉上谕:《通鉴纲目续编》内《发明》、《广义》各条,于辽、

  • 二、掌握山西武力与太原起义前后·阎锡山

    同盟会因为种种关系,把革命任务分开江南江北两部分。中山先生与同志们研究发动起义的地点,大家都主张在江南。因为一方面江南离北京远,发动起来,北方的清军不容易集中反击,一方面江南有海口,易于输入军需品及得到外力的援助

  • 第八章 由疑惧到认罪 六 小家族起变化·溥仪

    所长这段话的含意,我是过了许多年以后才明白的。当时我只是想,他既然说“需要改造”,那么我眼前就没有什么危险。 可是万没想到,在我觉得已经没了危险的时候,危险就来了。 有一天,我的眼镜腿掉了,我请看守员代我送到大李那

  • 《尚書古文疏證》卷六上·阎若璩

    太原閻若璩百詩撰平陰朱續晫近堂梓○第八十一余向謂偽作古文者,略知曆法。當仲康即位,初有九月日食之變,遂以瞽奏鼓等禮當之。而不顧其不合正陽之義,說具第一卷。今餘既通曆法矣。仲康在位十三年,始壬戌終甲戌,以《授時》《

  • 卷十八·吴澄

    钦定四库全书礼记纂言卷十八     元 吴澄 撰问丧【前半篇通论孝子悲哀痛疾之意後半篇列问丧礼敛袒免杖之义故以问丧名篇服问三年问二篇之名问字皆在下而此篇问字在上者盖彼是专问一事此篇设五或问问丧之四事故

  • 奔丧·姚际恒

    郑氏曰:「奔丧者,实逸曲礼之正篇。」按:此篇郑以为文似仪礼,遂以为十七篇之逸,不知此文比仪礼有句调,非是一手也。丧礼此事自不可少。(卷九三,页一)奔丧之礼:始闻亲丧,以哭答使者,尽哀。问故,又哭尽哀。遂行,日行百里,不以夜行,唯父

  • 卷七·佚名

    释初品中佛世界愿【经】愿受无量诸佛世界。【论】诸菩萨见诸佛世界无量严净,发种种愿。有佛世界都无众苦,乃至无三恶之名者;菩萨见已,自发愿言:“我作佛时,世界无众苦,乃至无三恶之名,亦当如是。”有佛世界七

  • 摩诃令奴缘品第三十一·佚名

    【古文】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迦维罗卫[迦维罗卫:竺法兰对汉明云:迦毗罗卫者,大千之中也。瑞应经曰:‘菩萨下当世作佛,托生天竺迦维罗卫国,迦维罗卫者,天地之中央。]国。尼拘卢陀[尼拘卢陀:植物,又作尼瞿陀,尼俱

  • 摄大乘论卷上·无著

        无著菩萨造    真谛三藏译  依止胜相中众名品第一  摄大乘论。即是阿毗达磨教。及大乘修多罗。佛世尊前。善入大乘句义菩萨摩诃萨。欲显大乘有胜功德。依大乘教说如是言。诸佛世尊有十胜相。所说无等

  • 能显中边慧日论第四·慧沼

    淄州大云寺苾刍慧沼撰依文显正三 明佛性不同一 有无差别二 明阐提类异三 声闻有殊四 二死不等五 明佛三身常无常异六 杂决择七明佛性不同一依诸经论。所明佛性不过三种。一理性。二行性。三隐密性。言理性者。

  • 卷第十一·志磐

    佛祖统纪卷第十一宋景定四明东湖沙门志磐撰诸师列传第六之一 天竺式法师法嗣   ·(二世)妙果文昌法师   ·明智祖韶法师   ·法喜清鉴法师   ·真净思永忏主   ·保庆法润法

  • 近百年湖南学风·钱基博

    思想史著作。钱基博著。全书9篇,为作者抗日战争时避兵湖南所作。在第一篇“导言”中追溯了屈原、周敦颐、王夫之对湖南学风之影响。在第2~8篇中,分别介绍了汤鹏、魏源、罗泽南、李续宾、王錱、胡林翼、曾国藩、左宗棠

  • 书史·米芾

    又名《米海岳书史》。一卷。史传。宋代米芾撰。芾(1051—1107年),初名黻,字元章,号海岳外史,又称襄阳居士,襄阳人。后定居润州(今江苏镇江)。官至礼部员外郎,知淮南军。书画家,能诗文,精鉴裁。徽宗召为书画家博士。世

  • 五子登科·张恨水

    中篇小说。张恨水著。上海文化出版社1947年出版。写抗战胜利后,来自重庆的接收大员在北平成为暴发户的经历。接收大员金子原飞到北平后,住进了汉奸刘伯同给他安排的豪华公馆。刘向金呈上一份敌产的帐目,其中隐瞒了许多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