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陀罗尼杂集

凡十卷。撰者不详。又称陀罗尼集、杂咒集。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一册。本书集录诸经中之陀罗尼,并载其受持功德。卷一收集神咒十五首,卷二集神咒十八首,卷三集神咒十一首及诸菩萨天王龙王发愿偈,卷四集神咒二十一首,卷五集神咒二十七首,卷六集神咒二十二首、三衣应器锡杖坐具等之受持文及五戒神、三归神、护僧伽蓝神等神名,卷七集神咒六十六首,卷八集神咒十九首,卷九集神咒十首及观佛三昧观四威仪品中之文,卷十集神咒三十首。

《陀罗尼杂集》全部章节目录

(1)卷第一
(2)卷第二
(3)卷第三
(4)卷第四
(5)卷第五
(6)卷第六
(7)卷第七
(8)卷第八
(9)卷第九
(10)卷第十

猜你喜欢
  大圣文殊师利菩萨佛刹功德庄严经·佚名
  大方广佛华严经不思议佛境界分·佚名
  文殊师利佛土严净经·佚名
  萨昙分陀利经·佚名
  法身经·佚名
  无垢优婆夷问经·佚名
  八名普密陀罗尼经·佚名
  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论颂·佚名
  宝藏神大明曼拏罗仪轨经·佚名
  大威德金轮佛顶炽盛光如来消除一切灾难陀罗尼经·佚名
  佛母般若波罗蜜多大明观想仪轨·佚名
  如净和尚语录·如净
  智炬陀罗尼经·佚名
  万法归心录·佚名
  无量大慈教经·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四·翁方纲

    山谷《竹枝词跋》云:“古乐府有‘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г裳’。但以抑怨之音,和为数叠,惜其声今不传。予自荆州上峡入黔中,备尝山川险阻,因作二叠,传与巴娘,令以《竹枝》歌之。”盖每首後二句,叠一遍

  • 八·郁达夫

    ◆题闽县陈贻衍《西湖记游》画集四首南渡江山气不雄,钱塘苏小可怜虫。料应怀古添惆怅,画得西湖尔许工。南北高峰六小桥,英雄悲愤女儿娇。纵君画尽生花样,难挽湖山气寂寥。武夷三十六雄峰,九曲清溪境不重。山水若从奇处看,西

  • 卷十六·韩淲

    钦定四库全书 涧泉集卷十六      宋 韩淲 撰七言絶句 正月初三日 新年喜共闲僧语薄暮明灯下纸帘活火慢?茶渐熟呼童时把炭来添 人日 满地茸茸百草茅青青知巳到山家东风一夜吹窻雨又得红梅两树花 十四日 梅花

  • 卷七·魏源

    椒山琴和陈太初修撰(有得古琴者,言是椒山物,索同人作诗。太初约予同作。)伶伦既死贻嶰峒,谁回元气抉空同?古心感帝帝梦通,夜深重瞳投以镛,排阊叫舜放四凶。天王圣明臣罪蠢,遂从文王羑里中。我得此琴匪漫逢,玉带生研同敬恭。一弹

  • 卷六十八·陈邦彦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历代题画诗类卷六十八目録渔樵类雪麓渔舟图【元王冕】溪山渔艇图【元刘永之】题风雨渔舟图【元胡长孺】题渔舟风雨图【元吴澄】题渔舟图【元吴澄】渔图【明周用】渔图【明徐渭】书渔舟扇面【明舒芬】

  • 辞 五言绝句·刘因

    ·辞·  白云(二章)其一  白云凝情兮佩月光,白露结彩兮明幽芳。众星皎皎兮水波不扬,渺予思之若遇兮耿在目而不忘。音容著兮形无方,肃予中立兮四无旁,子无归去兮山高水长。其二  白云高飞兮杳不可寻,灵风长

  • 后序·连横

    雅堂夫子既作台湾通史,将付剞劂;璈读而喜之。已而叹曰:『嗟乎!夫子之心苦矣!夫子之志亦大矣』!始璈来归之时,夫子方弱冠,闭户读书,不与外事。既而出任报务,伸纸吮毫,纵横议论。又以其余力网罗旧籍,旁证新书,欲撰台湾通史,以诏之世;顾

  • 千百年眼卷九·张燧

    柳公权诗意 唐文宗诗曰:“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柳公权续后云:“薰风自南来,殿阁生微凉。”或者谓其不能因诗以讽。后苏子瞻为续之云:“一为居所移,苦乐永相忘。愿言均此施,清阴分四方。&rdquo

  • 卷之二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泰伯之荣典(是岂足为泰伯荣哉)·李定夷

    泰伯三让高风,肇启三吴,立庙于无锡梅里。平墟附近之虹山,泰伯墓在焉。民国光复,祀典废而不举。近来有泰伯后裔赣北镇守使吴金彪,吴请中央,令行地方官,切实保护庙墓,并由冯副总统制“端委高风”之匾,江西李督军制“至德无称”之

  • 卷二十七·黄训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名臣经济录钦定四库全书名臣经济録卷二十七明 黄训 编礼部【仪制下】一道德以同俗一【丘濬】臣按汉宣帝防诸儒于石渠阁讲论五经同异然惟讲议之而巳未有成书也至唐太宗始命孔頴达防诸儒臣

  • 卷八十四·赵汝愚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宋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宋名臣奏议卷八十四宋 赵汝愚 编儒学门释老上仁宗论僧绍宗妖妄惑衆 韩 琦臣伏见兴国寺有外来僧绍宗自今月十四日于本寺後三门上燃灯穿膝出榜行疏惊惑民庶意在规

  • 卷六十八·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续文献通考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六十八郊社考明堂宋寜宗嘉定八年九月祀明堂吴泳缴进明堂御劄状曰臣尝出入礼经读郊特牲谓祭有祈有报有辟焉读周官太祝谓祀有祈福祥有求永正有弭烖兵

  • 郴行录·张舜民

    日记体游记。北宋张舜民(邠州人,今长武县人)著。现存66条。记录了作者遭贬赴任途中的见闻日程,其中在黄州与苏轼同游武昌樊山谈鱼论诗的掌故,尤能记录当时文化界的一些逸闻趣事。有《四库全书》本等。

  • 广志·郭义恭

    杂书、二卷。郭义恭撰。《隋书·经籍志》著录于《隋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杂家类。又一本十卷,著录于《通志·艺文略》杂家类。清文廷式《补晋书艺文志》入小说家类。书名《广志》,盖广《博物志》之书,故

  • 北极真武普慈度世法忏·佚名

    北极真武普急度世法忏。十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威仪类。托名妙行真人讲说礼忏之法。十卷。系按“修真十戒”中每一条戒律各演为一卷而成。令人志心朝礼皈依三清上圣等数百位神真,谓之“礼”;其次为忏悔罪过

  • 荡寇志·俞万春

    清代长篇章回小说,又名《续水浒传》,共140回,又附“结子”1回。作者俞万春(1794~1849),字仲华,别号忽来道人,浙江山阳人。《荡寇志》始写于道光丙年(1826)成于道光丁未(1847)年。全书接续金圣叹《水浒传》70回本。叙写朝廷管

  • 阴持入经·佚名

    凡二卷。东汉安世高译。收于大正藏第十五册。本经旨在阐明五阴(色、受、想、行、识)及十二入(眼、耳、鼻、舌、身、心,及色、声、香、味、更、法等,内外各六)之法相,并细说三十七品经法(四意止、四意断、四神足、五根、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