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历代编年释氏通鉴

凡十二卷。宋代本觉撰。全称历代编年释氏通鉴。收于卍续藏第一三一册。为一编年体之佛教通史,记载周昭王二十六年(1027 B.C.)迄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凡一千九百余年间有关佛教之史实。南宋咸淳六年(1270)荐福用错为之作序;明天启六年(1626),毕凞志、毕抵康亦作序。

《历代编年释氏通鉴》全部章节目录

(1)释氏通鉴序
(2)释氏通鉴序
(3)释氏通鉴序
(4)历代编年释氏通鉴采摭经传录
(5)目录
(6)卷之一
(7)卷第二
(8)卷第三
(9)卷之四
(10)卷之五
(11)卷之六
(12)卷第七
(13)卷之八
(14)卷第九
(15)卷之十
(16)卷第十一
(17)卷第十二

猜你喜欢
  大云无想经·佚名
  佛说盂兰盆经新疏·智旭
  佛说不自守意经·佚名
  五蕴皆空经·佚名
  瞻婆比丘经·佚名
  现在贤劫千佛名经·佚名
  不空罥索陀罗尼自在王咒经·佚名
  都部陀罗尼目·佚名
  禅是一枝花·胡兰成
  六字神咒王经·佚名
  摩利支天陀罗尼咒经·佚名
  唯识三十论颂·世亲
  无量门破魔陀罗尼经·佚名
  枯崖漫录·枯崖圆悟
  月江正印禅师语录·月江正印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四百一十八·彭定求

        卷418_1 【梦上天(此后十首,并和刘猛)】元稹   梦上高高天,高高苍苍高不极。下视五岳块累累,   仰天依旧苍苍色。蹋云耸身身更上,攀天上天攀未得。   西瞻若水兔轮低,东望蟠桃海波黑。日月之光不到此,   非

  • 谭苑醍醐卷七·杨慎

    辞达孔子云辞达而已矣恐人之溺于脩辞而忘躬行也故云尔今世浅陋者往往借此以为説非也易传春秋孔子之特笔其言玩之若近寻之益逺陈之若肆研之益深天下之至文也岂止达而已矣哉譬之老子云美言不信而五千之言岂不美邪其言美

  • 后集卷二·罗椅

    钦定四库全书 放翁诗选後集卷二 宋 罗椅 编 古诗 成都行 倚锦瑟击玉壶吴中狂士游成都成都海棠十万株繁华盛丽天下无青丝金络白雪驹日斜驰遣迎名姝臙脂褪尽见玉肤緑鬟半脱娇不梳吴绫便面对客书斜行小字密复踈墨君秀

  • 第九十回 传谏草抗节留名 避联军蒙尘出走·蔡东藩

      却说许、袁二公,被刑部饬赴市曹,刑部侍郎徐承煜,系徐桐子,比乃父还要昏愦,至是奉端王命,作监斩官,既到法场,叱褫二公衣。许侍郎道:“未曾奉旨革职,何为褫衣?”承煜不能答。袁京卿道:“我等何罪遭刑?”承煜道:“你乃著名的汉奸,

  • 七国考卷九·董说

    ○秦杂祀西畤史记秦襄公以兵定周周封爵之襄公于是始国通诸侯聘享之礼乃用駵驹黄牛羝羊各三祠上帝西畤封禅书云其牲用駵驹黄牛羝羊各一云年表云立西畤祠白帝索隠曰襄公始列为诸侯自以居西畤西畤县名故作西畤畤止也汉书

  • 卷之二百七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卷四·叶盛

    ●水东日记卷四仿宋王十李三诗车字尺遮切苏松依私租额起税刘洗马谑语瞿泰安钱子予陈祭酒至诚王抑庵诵古诗自宽卢公武兄弟范启东述前辈语欧苏书迹多少聂大年警句杨洪委任甚重记会议异同诸事国朝状

  • 卷九十六·司马迁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卷九十六 汉   太  史   令司马迁 撰宋中郎外兵曹参军裴 駰集解 唐国子博士弘文馆学士司马贞索隐 唐诸王侍读率府长史张守节正义 张丞相列传第三十六 张丞相苍者阳武人也【索隐案县名属

  • 史记索隐序·司马迁

    朝散大夫国子博士弘文馆学士河内司马贞史记者,汉太史司马迁父子之所述也。迁自以承五百之运、继春秋而纂是史。其裹贬覈实,颇亚于丘明之书。于是上始轩辕,下讫天汉,作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系家、七十列传,凡一百三十

  • 史记正义序·司马迁

    诸王侍读宣议郎守右清道率府长史张守节上史记者,汉太史公司马迁作。迁生龙门,耕牧河山之阳,南游江、淮,讲学齐、鲁之郡,绍太史继春秋,括文鲁史,而包左氏、国语,采世本、战国策,而摭楚汉春秋,贯紬经传,旁搜史子,上起轩辕,下既天汉。

  • 君子篇第二十四·荀况

    天子无妻,告人无匹也。四海之内无客礼,告无适也。足能行,待相者然后进;口能言,待官人然后诏。不视而见,不听而聪,不言而信,不虑而知,不动而功,告至备也。天子也者,埶至重,形至佚,心至愈,志无所诎,形无所劳,尊无上矣。诗曰:“普天之下,莫

  • 知圣续篇·廖平

    初用东汉旧法,作《今古学考》,“今”主《王制》,“古”主《周礼》。一林二虎,合则两伤。参差胶镕,疑不能明。戊戍以后,讲“皇帝之学”,始知《王制》专详中国,《周礼》乃全球治法,即外史所掌三皇

  • 第34章·老子

    【原文】大道汜兮,其可左右(1)。万物恃之以生而弗辞(2),成功遂事而弗名有(3)。衣被万物而弗为主,则恒无欲也,可名于小(4)。万物归焉而弗知主,则恒无名也,可名于大(5)。是以圣人之能成大也,以其不为大也,故能

  • 卷十七·严粲

    钦定四库全书 诗缉卷十七 宋 严粲 撰 鹿鸣之什    小雅 【谱曰小雅大雅者周室居西都丰镐之时诗也○程子曰自鹿鸣以下二十二篇各赋其事而用之其周公之爲乎与二南同也○陈氏曰周家之治至於文武其礼文浸以烦缛故

  • 书经衷论卷一·张英

    大学士张英撰虞书尧典【凡十条】尧典言圣人德业政事最爲浑沦字字有太和元气首节言天德之纯次节言治功之盛乃命羲和六节敬天以勤民之事也圣人之政莫大于法天而顺时畴咨若时登庸二节知人以勤民之事也圣人之政莫大于任贤

  • 卷第一百六十九·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六十九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定蕴第七中摄纳息第三之四颇有成就味相应四静虑非净非无漏耶。答有。谓欲爱未尽。彼于四静虑所有善法皆未得故。无净无漏即以此故成就味相应四

  • 卷第九·佚名

    镡津文集卷第九 藤州镡津东山沙门契嵩撰 再书上 仁宗皇帝 十二月日。杭州灵隐寺永安兰若沙门赐紫臣僧某。谨昧死上书 皇帝陛下。臣闻事天者必因于山。事地者必因于泽。然所因高深则所事者易至也。若 陛下之崇高深

  • 破山禪師語錄卷第十九·海明

    當陽玉泉嗣法門人印正等編雜偈二遊靈谷寺偶來靈谷法堂上,坐聽松聲遞遠鐘,莫是誌公時說法?廣長舌底露機鋒。過七佛菴拄杖敲開七佛頭,濃濃法乳四泓流,崖前石虎多驚怪,吼起獰龍逐浪遊。宿閱藏菴半是街頭半是山,鬧叢叢地自閑▆,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