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枯崖漫录

凡三卷。又作枯崖和尚漫录。宋代僧枯崖圆悟编,度宗咸淳八年(1272 )刊行。收于卍续藏第一四八册。本书撮要补正景德传灯录、嘉泰普灯录等诸传灯录诸尊宿之应机接物、入道机缘、示众法语等,或纪传,或拈赞,或警语,随其见闻而漫录之,并无统一之编列次序。

《枯崖漫录》全部章节目录

(1)枯崖和尚漫录序
(2)枯崖和尚漫录卷上
(3)枯崖和尚漫录卷中
(4)枯崖和尚漫录卷下
(5)跋改锓枯崖漫录

猜你喜欢
  阿难七梦经·佚名
  佛说阿难四事经·佚名
  度诸佛境界智光严经·佚名
  梵摩难国王经·佚名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破取著不坏假名论·佚名
  佛母般若波罗蜜多圆集要义论·陈那
  阿弥陀经义述·慧净
  请观音经疏·智顗
  灌顶经·佚名
  坏相金刚陀罗尼经·佚名
  佛说目连问戒律中五百轻重事经·佚名
  续大唐内典录·道宣
  吹万禅师语录·吹万广真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传外传·佚名
  僧伽和尚欲入涅槃说六度经·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陈山长阳极·顾嗣立

    阳极,字子建,天锡第五子。举文学,任侯官山长。 西峰寺 白云庵 灵泉寺 南屏寺 ○西峰寺 寒山多适兴,远上白云层。遇客每指寺,闻钟不见僧。摧巑横绝壑,堕石抱寒藤。几欲栖寒去,临歧又未能。 ○白云庵 缘冈蹑丹崖,东风拂瑶草。飞

  • 初集卷三十九·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初集卷三十九古今体八十二首【丁卯三】盘山十六景静寄山庄人生而静儒者之言也人生如寄达士之旨也山以静为体其寄於天地与人之寄於山等观山以观我生其体不二故其寄也

  • 卷八十八·志第四十一·地理四·脱脱

        ◎地理四   ○两浙 淮南东路 淮南西路 江南东路 江南西路 荆湖南路 荆湖北路   两浙路。熙宁七年,分为两路,寻合为一;九年,复分;十年,复合。府二:平江,镇江。州十二:杭,越,湖,婺,明,常,温,台,处,衢,严,秀。县七十九。

  • 卷三百十八 元豐四年(辛酉,1081)·李焘

      起神宗元豐四年十月丙寅盡其月   冬十月丙寅,鄜延路轉運使李稷乞支錦袍、銀帶。詔三司給錦袍二千領,見管銀帶盡數給之;三司仍廣計置,常令有備。   种諤言:「捕獲西界偽樞密院都案官麻女喫多革,熟知興、靈等州道路、

  • 宋宝祐四年登科録卷一·佚名

    宝祐四年五月八日御试防题葢闻道之大原出于天超乎无极太极之妙而实不离乎日用事物之常根乎隂阳五行之赜而实不外乎仁义礼智刚柔善恶之际天以澄着地以靖谧人极以昭明何莫由斯道也圣圣相同此一道由修身而治人由致知而

  •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八十三·阿桂

    十二月辛夘丰升额舒常奏言【臣】等于俄坡山梁探得路径一处虽山险林深向来未从此进俟索伦兵到突往攻撃可期一鼓而克【臣】等又于宜喜达尔图地方暗跴道路据报达喜达尔图南首山下林中似有贼畨声息夜闻防露火光查此处距三

  • 谢承后汉书卷三·周天游

    曹褒传一○六曹褒博雅疏通,尤好礼事,常感朝廷制度未备,慕叔孙通为汉礼仪,昼夜研精,沈吟专思,寝则怀抱笔札,行则诵习文书,当其念至,忘所之适。(孙。王。汪。黄。铃木)──御览卷六一一 郑玄传一○七玄所注周易、尚书、毛诗、仪礼

  • 刘挚传·脱脱

    刘挚字莘老,永静东光人。小时候,父亲刘居正教他读书,早晚一点都不间断。有人认为:“您只有一个儿子,难道不能稍稍放宽吗?”居正说“:正是因为只有一个儿子,不可以放纵他。”刘挚十岁时父亲去世,由外祖父家抚养,就学于东平,因而定

  • 与其空想,不如学习·孔子

    【原文】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译文】 孔子说:“我曾经整天不吃饭,整夜不睡觉地思考,结果没有什么收获,还不如学习。” 【读解】 孔子已经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要求

  • 卷二十八·卫湜

    <经部,礼类,礼记之属,礼记集说>  钦定四库全书礼记集说卷二十八    宋 卫湜 撰爵人於朝与士共之刑人於市与衆弃之是故公家不畜刑人大夫弗养士遇之涂弗与言也屏之四方唯其所之不及以政示弗故生也郑氏曰必共之

  • 卷五十五·江永

    欽定四庫全書禮書綱目卷五十五     婺源江永撰月令【附呂氏春秋十二月紀淮南子時則訓通典唐月令】通禮四補【鄭目録云名曰月令者以其記十二月政之所行也本呂氏春秋十二月紀之首章也以禮家好事抄合之後人因題之名

  • 卷三十六·张廷玉

    <經部,春秋類,欽定春秋傳說彙纂欽定四庫全書欽定春秋傳說彚纂卷三十六哀公集說【楊氏士勛曰公名蒋定公之子敬王二十六年即位十四年西狩獲麟春秋終矣二十七年薨諡法恭仁短折曰哀】【丁敬王二未十六年】元年【晉定十八

  • 力行品第九·佚名

    于是普行菩萨。白佛大圣曰:至未曾有。天中之天。诸如来世尊道德高妙。乃能如是获大利义。因从精进而常勤力。其懈怠者虽百千佛奈之何耶。唯然世尊,其为道者当专精勤。溥首童真问普行曰:仁族姓子。岂能别知何所遵修。名于

  • 致宝庆县知事函·太虚

    县长先生均鉴:敬启者,顷接点石禅院来函称:因修筑墙脚,致与杨姓兴讼。其中情节,敝院亦未能遥测。但素闻点石禅院道风最高,自尊美公开辟丛林以来,常有修行衲子,于中行持佛法,至今未衰。虽或因众生难调难伏,偶生胶葛,而贵县长为一方

  • 卷第一·函昰

    天然是禅师语录卷第一嗣法门人今辩重编上堂崇祯壬午住广州诃林。上堂。师拈香祝圣毕。复拈香云。此一瓣香天日覆而不知高。地日载而不知厚。举起则耀古腾今。放下则倾湫倒岳。在山僧手里以无名示人天目前而烁破。爇向

  • 全芳备祖·陈景沂

    前集二十七卷,后集三十一卷,宋陈景沂撰。该书是一部植物学著作。书前有宝祐元年韩境所作的序。据序所言,此书于理宗时曾进献于朝。书中汇集了许多有关花草树木及谷物的故事和诗赋。分为前后两集。前集二十七卷是关于花卉

  • 原本韩集考异·朱熹

    十卷。宋朱熹撰。《原本韩文考异》 其书因 《韩集》诸本互有异同,方崧卿所作“举正”,虽参校众本,取其长处,弃其短处。实则惟以馆阁本为主,多所依违牵就。是以复加考订,为十卷。凡方本之合者存之,其不合者一一详为辨

  • 遗日摩尼宝经·佚名

    后汉月支国沙门支娄迦谶译,即《大宝积经》第四十三普明菩萨会异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