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摩利支天陀罗尼咒经

随机推荐

  • 第十一出 赠玉·李渔

    〖浪淘沙〗(生上)忘却旅人忧,乡住温柔;几番欲别又还留。(旦上)怕听一声归去也,惹病生愁。(生)美人,下官与你情投意合,不觉住了多时。只是一件,我和你既订同归之约,则此青楼片土,必非久住之乡。下官要别你回去,好遣车马来相迎,未知尊意

  • 宦门子弟错立身·佚名

    题目冲州撞府妆旦色 走南投北俏郎君戾家行院学踏爨 宦门子弟错立身第一出(末出白)【鹧鸪天】完颜寿马住西京,风流慷慨煞惺惺。因迷散乐王金榜,致使爹爹捍离门。为路岐,恋佳人,金珠使尽没分文。贤每雅静看敷演:《宦门子弟

  • 卷八百五十三·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八百五十三吴筠吴筠字贞节华州华隂人少通经善属文举进士不第去入嵩山为道士明皇闻其名遣使徵至待诏翰林天宝中坚求还山寻入会稽隐剡中大历中年卒弟子私諡为宗玄先生

  • 九集 二卷·钱德苍

    钗钏记讲书(小生上)【引】笃志寒窗,潜心古典,学诗学礼趋庭。小生皇甫吟,昨日期约到韩兄家讲书,来此已是。韩兄在家么?(付上)【引】朋友偲偲切切,当责善,无玷斯文。皇甫兄来哉?请了。(小生)韩兄请。百岁光阴过??驹,少年不学待何如?(付)今

  • 内篇 载言第三·刘知几

      古者言为《尚书》,事为《春秋》,左右二史,分尸其职。盖桓、文作霸,纠合同盟,春秋之时,事之大者也,而《尚书》缺纪。秦师败绩,缪公诫誓,《尚书》之中,言之大者也,而《春秋》靡录。此则言、事有别,断可知矣。逮左氏为书,不遵古法

  • 卷之一百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卷之六百二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二百二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卷三十七·傅恒

    钦定四库全书平定准噶尔方略前编卷三十七雍正十三年夏四月丙午命以仓粮借给鄂尔多斯乏食防古上谕大学士等曰前据理藩院奏称鄂尔多斯上年收成歉薄贝子罗卜藏请借仓粮议令办理夷情事务郞中七十五会同该扎萨克查明乏食防

  • 两汉笔记卷五·钱时

    宋 钱时 撰武帝太初元年太中大夫公孙卿壸遂太史令司马迁等言厯纪坏废宜改正朔上诏儿寛与博士赐等共议以为宜用夏正夏五月内诏卿遂迁等共造汉太初厯以正月为嵗首夏正寅商正丑周正子而孔子独言行夏之时何也盖建子之月

  • 耶律仁先传·脱脱

    耶律仁先,字纠邻,乳名查剌,孟父房之后裔。父耶律瑰引,为南府宰相,封燕王。仁先魁梧隽秀,富于智慧和谋略。重熙三年(1034),补为护卫。兴宗皇上与他谈论政事,觉得他有才。仁先因受一世罕有之宠遇,言事无所隐讳。授为宿直将军,累迁

  • 云南土司传·张廷玉

    云南,就是滇国。汉武帝时开始设置益州郡。三国的蜀汉设置云南郡。隋唐两朝设置昆州。后来被南诏的蒙氏所占领,改为鄯阐府。该地经历了郑氏、赵氏、杨氏三大家族的统治,到大理的段氏时,高智升出任鄯阐牧,便世袭该地。元朝初

  • 卷一百七十二·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一百七十二经籍【考】史【时令 谱牒 目録】宋史艺文志不立时令类辽金元三史不立艺文志散见各纪传中明史艺文志不立时令类宋陈元靓岁时广记四卷元靓里贯未详明瞿佑四时宜忌一卷佑字宗吉

  • 明代的锦衣卫和东西厂·吴晗

    一在旧式的政体之下,皇帝只是代表他的家族以及外环的一特殊集团的利益,比较被统治的人民,他的地位不但孤立,而且永远是在危险的边缘,尊严的神圣的宝座之下,酝酿着待爆发的火山。为了家族的威权和利益的持续,他们不得不想尽镇

  • 第十一章 5·辜鸿铭

    南容三复《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辜讲孔子的一位学生(南容,即南宫适)喜欢反复吟诵以下诗句:“石头上的污点可以被磨掉,而讲错了的话却永远不能收回。”孔子就把自己的侄女嫁给了他。

  • 卷五十九·山井鼎

    钦定四库全书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五十九日本山井鼎物观 撰春秋左传注疏第七桓公七年释文筑音竹【一叶】元文竹作逐疏不复讥其失地也【一叶右八行】宋板也作地属下补遗宋板疏既有背之【二叶左六行】有作而桓公八年考异

  • 中观论卷第三·龙树

        龙树菩萨造梵志青目释    姚秦三藏鸠摩罗什译  观有无品第十五(十一偈)  问曰。诸法各有性。以有力用故。如瓶有瓶性布有布性。是性众缘合时则出。答曰。  众缘中有性  是事则不然  性从众缘出

  • 俱舍论记 第二卷·普光

    俱舍论记 第二卷沙门释光述分别界品第一之二复次至几无记者。此下大文第三诸门分别。总有二十二门。分别十八界。所以不约蕴.处分别者。正理第四云。界中具显根.境.识故。诸门义类易可了知。故今且约十八界辨。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