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34章

【原文】

大道汜兮,其可左右(1)。万物恃之以生而弗辞(2),成功遂事而弗名有(3)。衣被万物而弗为主,则恒无欲也,可名于小(4)。万物归焉而弗知主,则恒无名也,可名于大(5)。是以圣人之能成大也,以其不为大也,故能成大(6)。

【题解】

此章老子阐述“道”既是宇宙本性,又是普遍规律:它既体现了最小与最大的普遍性,又综合了正与反、有与无的逻辑形式。但由于时代与阶级的局限,因而他对“道”的阐明,在某种程度上陷入了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的泥坑。(采张松如说)

注释:

(1)武英殿王本、宋刊河上本、道藏李道纯、李嘉谋诸本皆如此。“汜兮”道藏王本、河上本作“汛兮”。傅本作“汛汛兮”。范本作“汜汜兮”,开元作“汛”。景龙、敦煌作“汜”,皆省去“兮”字。马王堆本乙本作:“道,沨呵,其可左右也。”甲本只残留一个“道”字,余悉损掩。马叙伦说:“汜、汛二字古通假。《礼记·王制》:‘汜与众共之。’《释文》:‘汜,本亦作汛。’其例证也。《说文》:‘汜,滥也。’‘汛,浮貌。’二义不同,作‘汜’是。”高亨说:“《广雅·释诂》:‘汜,博也。’《释言》:‘汜,普也。’此言道体广大,左之右之,无往不在也。”

(2)依傅、范及诸唐本写定如此。“弗”字原作“不”,依马王堆本词例改作“弗”,以求与下文一律。马王堆本甲乙本俱无此句。河上与道藏、武英殿两王本,“以”字作“而”。

(3)合马王堆本甲乙本写定如此。甲本“成功”二字损掩,乙本“事而”二字损掩,两本句末俱有“也”字,今删。景龙、开元作“成功不名有”。王、范作“功成不名有”。广明作“功成而不名有”。傅奕及《道德真经》作“功成而不居”。遂事,事情办成。

(4)参照马王堆本及傅本写定如此。傅本作“衣被万物而不为主,故常无欲,不名于小矣”。马王堆本甲乙本作“万物归焉而弗为主,则恒无欲也,可名于小”。

“衣被”,景龙、开元、广明、景福、古观楼诸唐本作“爱养”,道藏、武英殿两王本作“衣养”。“而弗为主”,依马王堆本,他本“弗”俱作“不”。“则恒无欲也”,依马王堆本,傅、范作“故常无欲”,诸王本无“故”字,敦煌、龙兴碑及成玄英《疏》、顾欢《道德真经注疏》、李荣《老子道德真经注》,并无此句。“可名于小”,马王堆本及诸王本同此,范“于”字作“为”,傅及景福、《道德真经》等,句末有“矣”字。范应元说:“衣被,犹覆盖也。”蒋锡昌说:“衣被即五十一章‘盖之覆之’之谊。”

(5)依马王堆本,傅、范本,并参照吴澄注写定。马王堆本乙本作“万物归焉而弗为主,可命于大”。甲本“而弗”二字损掩,“命”作“名”。傅、范作“万物归之而不知主,可名于大矣”。王本作“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上“为”字,傅、范本作“于”。“知”,范应元说:“‘万物归之而不知主’,王弼、司马公同古本”。

蒋锡昌说:“言万物皆归道以生而不知其主也。”作“知”字是。下“为”字,傅、范及诸唐、宋本多作“于”。蒋锡昌说:“‘于’‘为’虽通,然王本作‘于’。王注:‘此不为小,故复可名于大矣。’可证,当据改正。”作“于”字是。张松如说:“诸本俱无‘则恒无名也’句,此据吴澄《道德真经注》。”

(6)马王堆本甲乙本如此。甲本“圣人”假作“声人”。傅作“是以圣人能成其大也,以其终不自大,故能成其大”。景龙、开元、敦煌、及河上诸本作“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诸王本无“是以圣人”之文,而作“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今译】

大道非常广泛,它可以无所不在。万物依靠它生存,它并不推辞。

功业成就了,事情办完了,并不夸耀自己有功。“道”覆育万物,却不作它们的主宰,它永远没有什么欲望,可以称得上精微;万物都归附它,却不知道谁是主宰,它永远没有名字,可以称得上浩大。因此圣人之所以能达到浩大的境界,是由于它并不自以为大,所以能达到浩大的境界。

猜你喜欢
  晏子使楚楚为小门晏子称使狗国者入狗门第九·晏婴
  景公登射思得勇力士与之图国晏子谏第二十五·晏婴
  序·智旭
  人过四十万事休·孔子
  看人看大节·孔子
  礼记集説卷十·陈澔
  卷三十二·秦蕙田
  有女同车·佚名
  卷二十七上·朱熹
  卷八·许谦
  卷十一·顺治
  (二十)朱子论立志·钱穆
  阴与阳·钱穆
  南宋元明禅林僧宝传卷九·自融
  佛说海意菩萨所问净印法门经卷第二·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二十八章 公子受封·屠隆

    【粉蝶儿】〔小生上〕奕叶貂蝉。报国方当年少。看家传豹略龙韬。录忠勋。褒隐逸。闻道玺书将到。奈亲恩罔极。君恩难报。老臣已逐渔樵去。圣主难忘麟阁功。延赏又沾门荫贵。敕书新下未央宫。小生木龙驹是也。伯父汾阳

  • 卷二·钱振锽

    一、沈浸郁,含英咀华,即是退之之学。读破万卷,即是少陵之学。岂必摹仿而后为学乎?《易》曰:“志在随人,所执下也。”摹仿家所执下矣!二、《三百篇》后,四言可以无作。三、汉诗气宽,汉以后五言气便局促。作五古直须

  • 卷六十五·陈元龙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厯代赋彚卷六十五武功神武赋【有序        魏】陈 琳建安十有二年大司空武平侯曹公东征乌丸六军被介云辎万乗治兵易水次于北平可谓神武奕奕有征无战者巳伫盘桓以淹次乃申命而后征觐狄民之故

  • 司天考第一·欧阳修

    司天掌日月星辰之象。周天一岁,四时,二十四气,七十二候,行十日十二辰,以为历。而谨察其变者,以为占。占者,非常之兆也,以验吉凶,以求天意,以觉人事,其术藏于有司。历者,有常之数也,以推寒暑,以先天道,以勉人事,其法信于天下。术有时而

  • 卷之一百三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第一九二清单(第一九一号之粘付)一一四○六—二·佚名

    新竹县户粮税房进出各款谨将下书房下进出各款,开列呈送宪鉴,詧核施行。今开:每月应给项下:一、正、付主稿贰名,月给辛劳银拾陆元。一、征比并印数目贰名,月给辛劳银捌元。一、征比税契壹名,月给辛劳银肆

  • 杜杲传·令狐德棻

    杜杲字子晖,京兆杜陵人。祖父杜建,曾任魏国辅国将军,追赠豫州刺史。父亲杜皎,官至仪同三司、武都郡守。杜杲学过经史,有施政的才干谋略。其同族兄弟之父杜瓒,高洁正直,善于识别人才,对他十分器重,常常说:“这是我家的千里马。”

  • 王景崇传·欧阳修

    王景崇,邢州人。他为人敏捷精明,善于巧妙的答辩,会侍奉主人。唐明宗镇守邢州时任命他当亲军将领,他后来常常跟随明宗,隶属于明宗麾下。明宗当皇帝后,任命他当通事舍人,历次升任为阁门使,凡是给方镇颁降传达诏令,监督军队出征打

  • 卷八十一·沈廷芳

    钦定四库全书十三经注疏正字卷八十一山东按察使沈廷芳撰尔雅释草第十三○疏变作卝【卝监本误卄下并同】徐曰今俗以此为卝木之草【误锴卝草二字说文皆作艸】蒮山韭节疏菜名一种而久者【种说文作穜】葱说文云菜也

  • 绵蛮·佚名

    ——路慢慢其修远兮【原文】绵蛮黄鸟(1),止于丘阿(2)。道之云远,我劳如何。饮之食之,饮之食之,命彼后车(3),谓之载之。绵蛮黄鸟,止于丘隅。岂敢惮行(4),畏不能趋(5)饮之食之,教之诲之。命彼后车,谓之载之。绵

  • 菩薩戒本羯磨校勘說明·欧阳竟无

      一.是書校歴二週.一譯校.二刻校。   二.譯校凡用五種異本。(一)藏文本勝友等譯菩薩地初持瑜伽處戒品.略稱藏本。   (二)北涼曇無讖譯菩薩地持經戒品.〈别出菩薩戒本〉略稱地持。(三)劉宋求那跋   摩譯菩薩善戒經戒品.略

  • 太虚法师在欧洲·太虚

    本报──新加坡新国民日报──去年曾刊有佛学专号,这佛学专号,原是佛教哲学家太虚法师在叻时的产物。照此说来,这位佛学家与此报和南洋的侨胞们,都有很亲切的关系。现在太虚游欧,先到英、法,刻已来比。本月休战纪念日晚,记者

  • 大般涅槃经 第十七卷·佚名

    大般涅槃经 第十七卷宋代沙门慧严依泥洹经加之梵行品之第四尔时王舍大城阿阇世王。其性弊恶憙行杀戮。具口四恶贪恚愚痴。其心炽盛。唯见现在不见未来。纯以恶人而为眷属。贪着现世五欲乐故。父王无辜横加逆害

  • 止观义例纂要卷第二·从义

    永嘉沙门释 (从义) 撰次明消释体势文为二初分科次一者下解释文为二。初明文体势为十。初明法喻广略中云若法略喻广等者如文句记释譬说周初愿为四众说其因缘文云问前法说中亦前三后一闻既不悟今还请於前三后一与前何

  • 卷第二十一·佚名

    禅宗颂古联珠通集卷第二十一 宋池州报恩光孝禅寺沙门法应 集元绍兴天衣万寿禅寺沙门普会续集 祖师机缘 六祖下第四世之余(南岳下后第三世之余) 五台山秘魔岩和尚。(嗣永泰湍)常持一木杈。每见僧来礼拜。即杈却颈曰

  • 金刚般若经依天亲菩萨论赞略释秦本义记·佚名

    金刚般若经依天亲菩萨论赞略释秦本义记西京崇圣寺沙门知恩集将释此经五门分别。一辨教因缘。二定经宗旨。三明处会。四叙翻译。五正释文义。第一辨教因缘者。于中有十。一为宣说菩萨行故。如经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

  • 眼镜会·孙了红

    孙了红著。悬疑推理类小说。讲到这眼镜会的缘起,委实可发一噱。最初有几个珠玉商人为联络同业的感情起见,择定每星期六举行聚餐会一次。与会的人依着次序轮流担任做东道。有一次,内中一个珠宝商在席间忽向同业夸口起来,他

  • 庞涓夜走马陵道·佚名

    杂剧剧本。元无名氏作。四折二楔子,末本。简称《马陵道》。《太和正音谱》、《录鬼簿续编》均有著录。剧写孙膑、庞涓同为鬼谷子门生,庞涓先下山,做了魏国元帅,保举孙膑也在魏国做子官。二人比阵法,庞涓输与孙膑,遂生妒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