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破山禪師語錄卷第十九

當陽玉泉嗣法門人印正等編

雜偈二

遊靈谷寺

偶來靈谷法堂上,坐聽松聲遞遠鐘,莫是誌公時說法?廣長舌底露機鋒。

過七佛菴

拄杖敲開七佛頭,濃濃法乳四泓流,崖前石虎多驚怪,吼起獰龍逐浪遊。

宿閱藏菴

半是街頭半是山,鬧叢叢地自閑▆,夜深欲坐無燈火,便把殘經對月看。

金陵靜心禪師請題指月軒

幾句閑言話滿天,中無一句可君前,法堂艸長深千尺,未敢題詩指月軒。

永慶寺

踢倒須彌鏡影空,逢人徒鼓舌尖紅,黃鸝不識吾師意,叫落庭前一樹風。

崖艇

孤艇危崖款乃聲,而今滿載未通津,天僊橋自牢關鎖,直至驢年不放行。

圓津禪人請題推蓬室

船子推蓬數十秋,一朝取食到鉤頭,煙波不許人偷住,帶月和魚卻覆舟。

佛恩寺除夕

二十餘年山海遊,歸來特地一場愁,兒孫伎倆驢年盡,難盡佛恩深莫酬。

宿三臺寺

夜宿三臺景物幽,夢魂深入古谿頭,魚龍不許淹留住,放出波心月滿樓。

寓三教寺

為月開門笑滿山,光樓聲發骨毛寒,老僧無別營清供,待客惟將竹數竿。

大覺寺

大覺堂前無夢人,眼光炯炯射眉橫,有時爍破四天下,更許誰來打葛藤?

天福菴

天福精藍傍石開,藤華幽鳥任徘徊,此中結就西方境,更不如何雜念來。

白兔亭

奇異山川忽地靈,雲巢月窟復誰新?於中白兔今何在?笑指崖前瀑布聲。

三過蟠龍洞值雨

艸鞋三過路頭窮,只見蒼崖不見龍,轉盻和雲飛杖底,打風打雨躍長空。

中慶寺水口

雲樹千重山鎖之,中分一派透曹谿,艸鞋也解騎香象,截流直上翠微西。

雪獅子

平空降下雪獅兒,牙爪雖伸未喫時,引得白拈賊智起,連更曉夜要偷騎。

木魚

鱗甲通身解吼哮,皈依三寶勿辭勞,連經棒打如何說?只為頑皮困寂寥。

晨昏走起一聲鐘,下下聽來徹底空,惟有棒頭緩急處,阿誰向此悟圓通?

去年東住今年西,只為翀霄幾箇兒,養得兒肥母卻瘦,高飛不憶臥巢時。

燕語喃喃來上堂,隨邪逐惡肆顛狂,也知法大機難荷,血口徒將挂短墻。

拄杖

直條條地性忠良,遇險逢危善主張,歷盡千山與萬水,偏能扶弱不扶強。

佛手中柑

莫道無情不說法,無情卻又有多知,踊身高七多羅樹,也解捏拳誑小兒。

月明簾外打之遶,荊棘林中走出頭,拄地撐天應有節,雄風猛雨亦無愁。

出土獰芽洞劫前,離披晴雨勢參天,有時作舞風雲際,贏得心虛節更堅。

竹鞭

盤根錯節老山林,不守煙霞逐陸沉,落在老僧惡辣手,追風千里聽鞭音。

移新荷

種自污泥開白蓮,就中無染是天然,應知濁世多賢哲,豈在隨方又逐圓?

即事

源頭一滴向東流,汎漲聲驚客夢浮,不是橋梁關鎖住,彌天彌地孰為儔?

偶成

茅屋深林人罕知,悄然做首蒲團詩,念來句句無平仄,引得冬瓜瓠子疑。

昨夜胡人來說夢,一天星月照長空,翻身挨得枕頭走,疑是繩床化毒龍。

過瀘陽

竹杖肩輿入市廛,大驚小怪亂言傳,雖無道況垂千古,卻有禪名播萬年。

留別

相逢相別遠桃谿,拄杖頭邊雨淚垂,點點盡成萍水意,不知何處又同期。

自別巫山十二峰,杖頭腳底意重重,分明為了兒孫債,拈得三巴飽肚中。

世變口占

生不逢時業障多,無端將我老身磨,若能空得無何有,隨處披襟唱哩囉。

夢中占

夢裏人來問道,驀頭痛與一拳,不知他醒?我醒?惟見血痕現前。

師被蜈蚣螫口占

小小蜈蚣百隻臂,大悲千手亦如是,雖然示現不同途,總要令人中毒氣。

眾乞開示,師拈梨子示之,眾不契,遂占此。

雲水紛紛覓指歸,病僧倏倏頓開扉,目前無賸閒家具,惟有酸梨接鈍機。

眾備禮儀,進方丈為師慶生,師拈拄杖一時打散,以偈復之。

滿堂雲水亂紛紛,竟為吾儕引禍根,怒起茶條惡辣辣,為人開口說無生。

癸巳冬,師謂能事畢矣,欲建活埋菴于佛香寺之後,時二三子請題,師信筆書之。

韜名晦跡隱山阿,雲任高飛鳥任過,堪笑諸方水火葬,無能奈我活埋何?

和會稽女郎三首

英姿一旦破風塵,把筆三行淚滿身,題罷墨華香宇宙,等閑不與世同春。

肩戈荷戟征途遊,虎穴臬巢歲月悠,可惜不從忠烈死,空將淚墨染墻頭。

錯節盤根問阿誰?撐天拄地復何悲?分明一具風流骨,留與風流人淚垂。

上天童悟和尚塔前

師逝江南十載餘,烽煙不息阻征途,汗顏擬則機緣去,恐我同門罵瞎驢。

師至泖橋寺,冰鏡上人乞偈。

偶來泖上鼓玄風,吹起波濤瀰望中,跛鱉盲龜俱浸殺,唯拋一縷釣獰龍。

次秋潭大師題茂敘孫居士嘯竹亭韻

獨為逃禪遠世尋,雙谿橋去水雲深,想君共我同流也,日坐蒲團嘯竹林。

無意時時把念消,有來買石得雲饒,前村幾箇籬笆竹,節節枝枝長過橋。

美人卷(呂相國請題)

古卷呈來索筆書,毫端說法令人蘇,圖成一具風流骨,時與老僧圓戒珠。

一陽李將軍請為小青龍說法

現躍飛騰久蜀東,功成名遂可行空,老僧降在缽盂裏,靜聽君王指日封。

含輝王居士請題牡丹、梅、竹、蒲萄四畫

豐隆富貴天然別,錦繡叢中第一苗,不逐四時風雨▆,▆然突出眾英豪。

嚴霜寒盡露春色,六出香飄傲雪前,落得幾枝撐破月,清光點點映池邊。

風晴雨露倒斜陰,話盡節堅虛內心,拄地撐天赤骨聿,任教枝上葉森森。

枯藤茂葉垂多子,引得鴉穿並鼠侵,珍重主人生愛惜,錦堂顆顆復生生。

天錫姚文學請題畫蕙

華開幽谷正芳芬,引得遊蜂亂碧岑,媿我詩人無措手,隨風飄落野情生。

圓知禪人請題血書《華嚴經》

海墨能書我佛經,如何不滿上人心?金刀斷舌血流筆,寫盡河沙數轉深。船子捨身為法,夾山掩耳知音,不如梵禪客舌尖上轉根本法輪。

寄均一契友

聞君結箇尖頭屋,坐臥經行煨榾柮,撥火星飛品字爐,溈山公案重拈出。噫!你也呵呵,我也咄咄。

號塊雪禪人

凝凝塊雪,靡同眾例,儼若銀山,宛如珂月。清光爍爍兮梅分餘襲,寒威凜凜兮柏轉奇色。龐公曾問泉禪客,當下聞風而結舌。

號白山禪人

卉木叢林幾墮淚,了無一地可生根,衲僧腳底纔輕觸,瓦礫石頭皆動瞋。呵呵!白山白山,其惟公親。

贈紹光禪宿建塔

四野青黃菜麥田,中通一竅自天然,吾師法性皆充滿,永胤兒孫續祖傳。

訪悠也上座

白雲深處老僧多,笑月吟風只恁麼,非我安心欺佛祖,從來不打葛藤窩。

訪西林鏡宗主人

斂衣赤腳過西林,步步泥蹤蹋翠岑,獨有鏡公善著便,一瓢惡水洗煙塵。

雖愚王春元赴京會試,舟中著險,請偈復去。

浩渺洪波始徹機,雲雷相送入龍扉,涌身躍出長安道,已是心空及第歸。

瑞虞蕭居士為母誕請偈

千古蟠桃味異常,等閑不與世人嘗,裏頭仁自驢年種,一度華開一度香。

訪遍周上人

貪幽獨坐小齋中,話及當年有異同,拄杖到山開正眼,依然還是舊家風。

示心所曹居士

一腳蹋破髑髏,豁開頂門正眼,洞徹虎穴魔宮,了知佛心祖膽。呵呵!任君天下縱橫行,莫道破山門庭半開半掩。

敬樓孫居士七十請偈

七十年前未有身,就中孰肯契無生?知君已得桃園令,莫道重陽菊不春。

安然上座入山呈偈,師拈此復之。

畢竟如何是本意?腳跟點地鼻遼天,萬峰自不行周禮,時把芒鞋顛倒穿。

與拱北羅居士坐話

子期善聽伯牙琴,流水高山共此心,古調試將今日操,坐中能得幾知音?

現儒楊居士元霄獻燈請題

一機纔動萬機隨,出入縱橫任所之,只為就中三昧火,令人生出許多疑。

目光秀上人倣陳艸蟲

正言艸蟲光秀放,其中秀氣過天壤,有時撞著鐵崑崙,千古令人無限想。

警眾

堪笑時人筆硯禪,攢華簇錦露

猜你喜欢
  佛说树提伽经之二·佚名
  第八十一章 一王章·佚名
  卷一·佚名
  佛祖历代通载卷第九·念常
  卷第三·道世
  禅 兵·太虚
  翼庵禅师真如语录卷三·善酂
  石雨禪師法檀卷第十四·石雨明方
  成唯识论演秘卷第三(本)·智周
  卷十八·佚名
  大乘中观释论 第八卷·安慧
  大乘中觀釋論卷第一·欧阳竟无
  12.说神变品·佛音
  帝释品第二·佚名
  卷第十五(十恶部之二)·道世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第二折·李文蔚

    (外扮桓冲领卒子上,云)晋朝武帝太元年,秦兵入寇犯中原。岂知江表多雄略,交锋一阵破苻坚。小官大司马桓冲是也。方今圣人在位,有西秦苻坚下将战书来。搦俺名将与他交锋。他倚仗秦国人强马壮,无故举兵;俺晋国召求良将,可镇迤北

  • 第四折·关汉卿

    (徐茂公上,诗云)帅鼓铜锣一两敲,辕门里外列兵刀。将军报罢平安喏,紧卷旗幡再不摇。某乃徐茂公是也。今唐元帅与单雄信在榆科园交战,某见唐元帅大败亏输,忙差尉迟恭接应唐元帅去了,未知输赢胜败。使的那能行快走的探子看去,这早

  • ●卷十一·葛立方

    韩退之《秋怀诗》十一篇,其一云:“敛退就新懦,趋营悼前猛。”此陶渊明觉今是昨非之意,似有所悟也。然考之他篇(《历代诗话》本无“之”字),有曰:“低心逐时趋,苦勉祗能暂。”又曰:“尚须勉

  • 卷一百三十七·冯惟讷

    <集部,总集类,古诗纪> 钦定四库全书 古诗纪卷一百三十七  明 冯惟讷 撰 隋第八 李巨仁【以下爵里无考】 钓竿篇 潺湲面江海滉瀁瞩波澜不惜黄金饵唯怜翡翠竿斜纶控急水定檝下飞湍潭迥风来易川长雾歇难寄言朝市客

  • 卷一百五·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一百五辛替否辛替否字协时京兆万年人景龙中为左拾遗以直谏名睿宗朝迁右台殿中侍御史开元中终頴王府长史诗一首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洪慈均动植至德俯深玄出

  • 國朝獻徵錄卷之四十七·焦竑

      刑部四(侍郎二 郎中 員外郎 主事)   ◆侍郎二   通議大夫刑部左侍郎陳公堯墓誌銘(汪道昆)   通議大夫刑部右侍郎環浦鄭公世威神道碑(葉向高)   通議大夫刑部左侍郎靜菴先生洪公朝選□銘(林士章)   少司寇可

  • 卷一(起藩邸,尽贞元二年二月)·韩愈

      顺宗至德大圣大安孝皇帝,讳诵,德宗长子。母曰昭德皇后王氏。上元二年正月十二日生,大历十四年封为宣王,建中元年立为皇太子。慈孝宽大,仁而善断,留心艺学,亦微信尚浮屠法。礼重师传,引见辄先拜。善隶书,德宗之为诗并他文赐

  • 班马异同卷三·倪思

    萧相国世家第二十三史记五十三萧何曹参传第九汉书三十九萧相国何者沛丰人也以文无害为沛主吏掾高祖为布衣时何数以吏事高祖高祖为亭长常左右佑之高祖以吏繇咸阳吏皆送奉钱三何独以五奉御史监郡者与从事常辨之何乃给泗

  • 台湾关系文献集零十二·佚名

    鸦片战争闽省军需请销案两件闽浙总督刘韵珂等奏折(移会抄件)户部「为内阁抄出署闽浙总督刘鸿翱等奏」移会闽浙总督刘韵珂等奏折(移会抄件)闽浙总督臣刘韵珂、福建巡抚臣刘鸿翱跪奏:为闽省内地军需现已核定请销银数,拟分四起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七十·佚名

    万历三十八年四月丙子朔孟夏享 太庙遣官行礼○委署临元中军游击叶定远受贿匿谋擅调侬应祖兵欲为土舍白麟报土酋张德胜等占据教化山城之讐巡抚周嘉谟廉淂其情与云南巡按邓渼先后参劾至是部覆叶定远革任行巡按御史逮问

  • 通鉴答问卷一·王应麟

    宋 王应麟 撰周威烈王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防为诸侯或问初命晋三大夫为诸侯通鉴何以托始于此曰春秋书王曰天王言王之所为天之所为也书曰天叙有典勑我五典五惇哉天命有徳五服五章哉又曰明王奉若天道建邦设都树后王君

  • 七 从章先生学·许寿裳

    章太炎先生是革命元勋,同时是国学大师。他的学术之大,可谓前无古人。拙著《章炳麟传》(胜利出版社印行)的序言中说:&hellip;&hellip;试看满清一代的学术,惟有语言文字之学,就是所谓小学,的确超轶前贤,光芒万丈,其余多是不振的。

  • 卷第二十七·佚名

    亲王二进拜二皇叔元俨诏书不名加食邑实封制朕祗守成基。汔臻嘉靖。遹遵常古之度。再奉精意之禋。陟恪以对天威。肃雝而陈孝飨。尊亲偕极。纯嘏来同。思与中外之伦。共兹优裕之施。眷言右戚。首举茂恩。皇叔、推诚保顺

  • 钦定书经传説汇纂卷十八·王顼龄

    立政集传呉氏曰此书戒成王以任用贤才之道而其防意则又上戒成王专择百官有司之长如所谓常伯常任准人等云者盖古者外之诸侯一卿已命于君内之卿大夫则亦自择其属如周公以蔡仲为卿士伯囧谨简乃僚之类其长既贤则其所举用无

  • 卷一百六十三·山井鼎

    <经部,五经总义类,七经孟子考文补遗  钦定四库全书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一百六十三日本山井鼎物观 撰礼记注疏第五十一孔子间居至民之父母矣【孔子闲居】考异宋板疏子夏覆五至三无之事【一叶左五行】覆下有问字子夏

  • 心忠尼六旬寿言·太虚

    心忠大德,祥瑞法师之母也。以今值六旬,其数十年之苦行,不可湮没无闻,因述事略来曰:‘母出江都杜氏,年十六持观音斋念佛。十九归同邑吴氏,乡里以孝敬称。翌秋孕瑞,吐荤腥不能食。逮二十五岁,因睹杀鱼而永断血肉。脱离吴氏,入庵静

  • 起世因本经卷第九·佚名

    隋天竺沙门达摩笈多译劫住品第十诸比丘。世间凡有三种中劫。何等为三。一者所谓刀杖中劫。二者所谓饥馑中劫。三者所谓疾疫中劫。云何名为刀杖中劫。诸比丘。刀杖中劫者。彼等人辈无有正行。不如法说。邪见颠倒。具足

  • 卷第五·佚名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药事卷第五大唐三藏义净奉 制译内摄颂曰。王城那兰陀  波吒竹仗林弶伽胜峰山  响声薜舍离尔时世尊在王舍城羯兰铎迦池竹园中。是时未生怨太子由被提婆达多种种击发。而受其语。便加杀害顺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