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积斋集

元代诗文别集。5卷。程端学撰。《积斋集》久已亡佚不传,原本卷数也难于考定。清乾隆年间修《四库全书》,从《永乐大典》中辑出程端学诗文若干篇,重新编次为《积斋集》5卷。卷首无序言。卷1为诗赋(顺序是:赋、五七言古诗、五七言律诗、五六七言绝句),卷2—3为序,卷4为记、跋,卷5为表、碑、铭、说、祝文、祭文、行实、墓志铭。他的诗有南宋江湖派遗风,他的文章往往以理胜而不以辞胜,无雕章绘句之弊,但也缺乏必要的想象力。《四库全书总目》在评《积斋集》时,是把程端学其人与其文结合起来谈的,说是由于程端学“人品端谨,学术亦醇,故其文结构缜密,颇有闳深肃括之风”。这个评价要高于程端学的实际成就。

《积斋集》全部章节目录

猜你喜欢
  青阳集·余阙
  四明文献集·王应麟
  止斋文集·陈傅良
  愚谷集·李舜臣
  梁文纪·梅鼎祚
  清稗类钞·徐珂
  考功集·薛蕙
  易斋集·刘璟
  渔墅类稿·陈元晋
  蒙川遗稿·刘黻
  继志斋集·王绅
  备忘集·海瑞
  洞麓堂集·尹台
  松隐文集·曹勋
  刘练江集·刘永澄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廖世美·唐圭璋

      烛影摇红   题安陆浮云楼   霭霭春空,画楼森耸凌云渚。紫薇登览最关情,绝妙夸能赋。惆怅相思迟暮。记当日、朱阑共语。塞鸿难问,岸柳何穷,别愁纷絮。   催促年光,旧来流水知何处。断肠何必更残阳,极目伤平楚。晚

  • 游戏之祸·闻一多

    我酌上蜜酒,烧起沉檀,游戏着膜拜你:沉檀烧地太狂了,我忙拿密酒来浇他;谁知越浇越烈,竟惹了焚身之祸呢!(曾收入《红烛》,1923 年,上海泰东图书局)

  • 爱它?害它?成功!·刘半农

    一株小小的松, 一株小小的柏: 看它能力何等的薄弱! 只是几根柔嫩的枝, 几片稀松的叶。 你若是要害它, 只须是一砍,便可把它一齐都砍了; 或是你要砍哪一株,便把哪一株砍去了。 可是你扎花匠说: 你不害它,你爱它。 你爱了它三年,

  • 卷十二·曹庭栋

    钦定四库全书宋百家诗卷十二嘉善曹庭栋编紫薇集吕本中字居仁寿州人好问之子公着之曾孙也幼敏悟少长从杨时游酢尹焞游以公着遗表恩授承务郎坐党事被黜绍兴初召见特赐进士累官中书舍人权直学士院忤时相罢奉祠卒赐諡文清

  • 邓千江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邓千江(生卒年不详)临兆(今属甘肃)人。金初士子(刘祁《归潜志》)。词存《望海潮》(上兰州守)(题一作“献张六太尉”)一首,见《中州乐府》。陶宗仪《南村辍耕录》评此词“可与苏子瞻《百字令》、辛幼安《摸鱼儿》相颉颃

  • ◎袁世凯无如梁任公何·刘以芬

    梁任公先生于民国三年春间即同熊希龄、汪大燮联翩辞职,四年初由京移寓天津。时袁之左右尚思藉先生之文字为帝制张目,辄刺探其意,终觉格格不入,乃已。迨帝制声浪愈高,先生由津入京,谒袁婉询究竟,袁知先生之难为用也,信誓旦旦,自

  • 绎史卷一百二十九·马骕

    灵壁县知县马骕撰韩咎几瑟争立战国策宣王谓樛留曰吾欲两用公仲公叔其可乎对曰不可晋用六卿而国分简公用田成监止而简公弑魏两用犀首张仪而西河之外亡今王两用之其多力者内树其党其寡力者借外权羣臣或内树其党以擅其主

  • 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佚名

    【提要】 这是一段在战国史上著名的辩论,张仪虽然贵为连横派的领袖,这次却败在同样滔滔雄辩、有理有力的司马错口下。张仪之败败在谋划失误、急于冒进、野心太大上,可以说犯了“左倾”激进主义路线错误。 【原文】 司马

  • 卷九十七·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大清会典卷九十七八旗都统训练凡大阅皇帝躬擐甲胄御櫜鞬廵阅军营登台视操【详见兵部】八旗将领简精锐饬器械集教场结阵肃听军令阵法前列汉军火器营左翼四旗以次而东西上右翼四旗以次而西东上每旗鹿角

  • 第十一章 改制与“革命”·张荫麟

    第一节外戚王氏的专权武帝死后,经昭帝和宣帝两期,和平而繁荣的两朝,凡四十四年,而至元帝。当元帝做太子时,他的爱妃夭死,临死时,自言死于非命,由妾婢诅咒所致。太子悲痛到极,许久不去接近宫里任何女人,长日精神恍惚的。宣帝很替

  • 杜月笙·佚名

    杜月笙先生小传杜先生镛字月笙江苏上海浦东人慷慨任侠能急人之急于友朋匮乏时虽写装货骖无德色以是为世所称民国十六年上海清共之役先生与黄先生锦镛及张先生啸林实主其事事成政府酬庸畀以要职先生坚却不就海上为吾国

  • 提要·王植

    钦定四库全书     子部一正蒙初义       儒家类提要【臣】等谨案正蒙初义十七卷国朝王植撰植有皇极经世解别着録是编诠释正蒙於大全所收集释补注集解外取明高攀龙徐德夫国朝冉觐祖李光地张伯行之注列程朱

  • 神足行章第六·佚名

    慧清入心如水。破恶从树离种花。度世乐功德聚。凉风可乐无有过自归一心何在在不中止观意如称摄钩牵闻经中止观世间明。叉手持头面从三界皆作礼彼。或时行者居前止便得观。或时行者当得止观居前得止。若行者止意已得应

  • 佛说义足经卷下·佚名

        吴月支优婆塞支谦译  猛观梵志经第十一  闻如是。佛在释国迦维罗卫树下。从五百比丘。悉应真所作已具。已下重担。闻义已度。所之生胎灭尽。是时十方天下地神妙天来佛所。欲见尊德及比丘僧。是时梵四天王

  • 阿毗昙毗婆沙论 第二十九卷·佚名

    阿毗昙毗婆沙论 第二十九卷迦旃延子造五百罗汉释北凉天竺沙门浮陀跋摩共道泰等译使揵度不善品之五◎此三结。几是见几非见。乃至九十八使。几是见几非见。问曰。何故作此论。答曰。或有说。一切烦恼皆是见性。

  • 善见律毗婆沙卷第九·佚名

    箫齐外国三藏僧伽跋陀罗译“过要处者,攀诸文句随其形相,于盗戒中次第分别。随色名色者,随其处所也。名者,随其名号,或一分或直一分或过一分,如是为名。何以故?一讫利沙盘分为四分,此是现不净物,一分直者,此是现净物也。过一分者

  • 我之文学改良观·刘半农

    现代文学评论文。刘半农作。发表于1917年5月1日《新青年》第3卷第3号。文章反对文以载道,因为道是道,文是文,两者绝不能合为一谈。也反对只讲究字句声韵。主张文章应有作者的性灵和意识。文学家必须运用其精神,使自己

  • 优婆塞戒经·佚名

    梵名Upa^saka -s/i^=la-su^tra 。凡七卷,或五卷、六卷、十卷。又称善生经、优婆塞戒本。北凉昙无谶译(426)。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四册。现唯存汉译本。系善生长者为大乘在家信者(优婆塞)说三归五戒等。乃由长阿含及中阿含中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