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足行章第六
慧清入心如水。破恶从树离种花。度世乐功德聚。凉风可乐无有过自归一心何在在不中止观意如称摄钩牵闻经中止观世间明。叉手持头面从三界皆作礼彼。或时行者居前止便得观。或时行者当得止观居前得止。若行者止意已得应从观得解。若行者观已足当应从止得解止观相云何。若意在使一因缘止止不动不或念馀是应止相。若在止处偏分别偏去如相观思惟如有受是应观相。譬如买金家见金不观试。如是应止。若持金试知。是金某国某处杂铜不真。知石色好鬼长短圆方濡亦馀玻观譬如是,譬如人刈刍。左手把刍右手持鎌便断刍。彼譬如把刍是应止。如断刍是应观。譬如行者见髑髅熟谛视。若如开目见。闭目亦见亦尔无有异。是应止。若分别观头骨异颔骨异齿骨异颈骨异臂手胁胭膝足骨。如是观。如是见骨连。从四因缘致有。何等为四。食礼行合骨见非常苦空非身从不净生无所有。是应观。要听止观相不分别。是为止。分别是为观止意。行者持何等行得止意报。若干因行止意。听说要止意二因缘方便行得止意。一者念恶露。二者念安般守意。恶露行云何。是间行者等意念一切人令安隐。便行至父树便行至观死尸一日者,至七日者膖胀者,青色者,如盟者,半坏者,肉尽者,血洗者,骨骨连者,筋缠者,若白若解散四面。无有数手破。譬如鸽色。彼行者自在取一敷意令知。不久意著止。令意在敷处熟谛观。若自知如今是敷处。是间在又处自见。远在所见亦如是,是空处一处便正坐便见。如敷因缘在地所见随亦如是,便行无有声处。无有说处。人空处一处便正坐。便见如上久处。令意见念无有异。若行者从敷因缘失不受念意不生。便复往至父树。令意受敷因缘相令意坐。亦引不离念常在。前若行者意敷因缘。出入远行常在意止不远离。已昼夜在心。令半月一月一岁。复不啻令行不失行。令行时止时。坐独坐时。多众中共坐时。病疲时。有力时。连随常念敷意因缘在前祝令敷因缘念如是非常。若空非身不净无所有。令如本因缘敷意行念无有异。若己意在敷处得自在。便持响自身观。若见死尸亦自身等无有异。便若见男子。若见羸人。若见老若壮若少年。若不端正若胆裸若著衣若庄严。若彼亦尔。如敷念处若意念所在。所在一切无有异。便已应从念恶露得止意。是时意随行念不离。行增满譬如河入海。
猜你喜欢 金刚般若论会释卷中·窥基 佛祖历代通载卷第一·念常 续高僧传卷第二十五上·道宣 德风禅师语录卷二·佚名 卷六·佚名 卷二十七·佚名 卷第十六·德清 翻梵语·佚名 成唯識論卷第二·欧阳竟无 法华讲演录弁言·太虚 瑜伽师地论卷第五十八·玄奘 佛说高王观世音经·佚名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二十五卷·宝亮 卷之三十一·别庵性统 弥勒菩萨所问经论 第六卷·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