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提要

钦定四库全书     子部一

正蒙初义       儒家类

提要

【臣】等谨案正蒙初义十七卷

国朝王植撰植有皇极经世解别着録是编诠释正蒙於大全所收集释补注集解外取明高攀龙徐德夫

国朝冉觐祖李光地张伯行之注列程朱诸说之後并采张子经学理窟语録性理拾遗三书相发明者附録之而各以己见参订於後其大旨谓张子见道原从儒释异同处入手故其言太虚皆与释氏对照又谓太虚有三义又谓程朱多不满此书太虚二字然晰其本旨殊涂同归正不必执程朱诸论以诋之又谓书笺诗序礼疏旧说张子所用为多今人习见习闻皆程朱遗泽遂咤而怪之但当分别读之不宜横生訾议其立论皆持平颇能破门户之见其谓张子自注惟见於参两神化至当三十乐器者各一见於王禘者五乾称者四诸本或以集释之说误为自注又谓十七篇为苏昞所传张子手定李光地本多割裂其辨析皆为不苟至所称张伯行注出於他人之假名非所自着云出伯行面言亦足资考订也乾隆四十四年四月恭校上

总纂官【臣】纪昀【臣】陆锡熊【臣】孙士毅

总校官【臣】陆费墀

猜你喜欢
  卷七九·邱濬
  春秋释例卷二·杜预
  卷一百十五·陈祥道
  卷十九·严虞惇
  诗传诗説驳义卷一·毛奇龄
  诗故卷六·朱谋玮
  卷七·吴廷华
  《大学问》原文·王守仁
  卷五百七十二·佚名
  卷九十九·道世
  瑜伽师地论卷第五十五·玄奘
  正法华经卷第十·佚名
  菩萨生地经·佚名
  私呵昧经(一名菩萨道树)·佚名
  序言·印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荆溪林下偶谈卷四·吴子良

    (宋)吴子良 撰圣上亲政二事绍定之末史相薨圣上亲政即日梁成大李知孝出国门西山在泉闻之喜甚曰二凶去矣闽特犬豕越乃虺蛇葢梁闽人李越人也未几并除洪公咨夔王公遂为察官西山尤喜曰四十年无此矣余尝叹息此二事与石徂徕所

  • 卷一一一 晉紀三十三·司马光

      起屠維大淵獻(己亥),盡上章困敦(庚子),凡二年。   安皇帝隆安三年(己亥、三三九年)   春,正月,辛酉,大赦。   戊辰,燕昌黎尹留忠謀反,誅;事連尚書令東陽公根、尚書段成,皆坐死;遣中衞將軍衞雙就誅忠弟志於凡城。以衞將軍平

  • 卷三·温大雅

      起攝政至即真日凡一百八十三日  義寧元年冬十一月甲子,少帝以帝爲丞相,進封唐王,位在王公上。以武德殿爲丞相府,改「教」稱「令」。萬機百度,禮樂征伐,兵馬糧仗,庶績羣官,並責成於相府。惟郊祀天地,四時禘祫奏聞,帝固辭不

  • 卷第十四·徐鼒

    丁亥、我大清顺治四年(一六四七)春正月(明永历元年、鲁监国二年。海上朱成功称隆武三年)癸卯朔,明桂王在梧州。王在梧江舟次,免朝贺。时户部尚书吴炳、宫詹方以智、朱天麟、郎中吴贞毓、给事中唐诚、御史程源、中书吴其靁、

  • 卷之三百六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七十一·张守节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正义卷七十一 唐 张守节 撰 樗里子甘茂列传第十一  史记七十一 樗里子者名疾秦惠王之弟也与惠王异母母韩女也樗里子滑稽多智【滑读为淈水流自出稽计也言其智计宣吐如泉流出无尽故杨雄酒赋云鸱

  • 卷二十 食货志六·黄遵宪

    商 务古无商贾,第以有易无而已。至显宗时铸造银钱,商业盖权舆于此。自通使大唐,唐物麇聚,特于太宰府设唐物使一官,舶至则遣藏人检查货物,命出纳司辨给价值,其珍异之品朝廷或以献上皇、以告山陵,而特禁贾估不由官司、私相交易

  • 卷之末·沈有容

    (附)家言赠出塞(四首)宁海颂(十二章章八句)为仲兄五十初度纂(有序)赠出塞(四首)叔懋学一骑乘春出玉门,长安明月照离尊;丈夫莫负封侯骨,须定天骄报主恩。其二尔自吾家千里驹,霜蹄汗血羡长驱;一逢伯乐空群日,嘶向胡天夜月孤。其三从来壮

  • 卷一百二·佚名

    <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一百二选举志一谨案鸿蒙初辟神圣挺生有天地即有君臣有君臣即有任使抡才吁秀其自古以来乎唐虞夏商既各有学校必各有选举书阙有间遐哉莫得稽矣其教育之

  • 卷七十九·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大清会典卷七十九理藩院尚书一人左右侍郎各一人【均满洲或以蒙古补授】额外侍郎一人【特简蒙古贝勒贝子之贤能者任之】掌内外藩蒙古囘部之政令控驭抚绥以固邦翰所属有旗籍王会典属柔远徕远理刑六司旗

  • 从化第十三·佚名

    君以民为体,民以君为心。心好之,身必安之。君好之,民必从之。未见心好而身不从,君欲而民不随也。人之从君,如草之从风,水之从器。故君之德,风之与器也;人之情,草之与水也。草之戴风,风鹜东则东靡,风鹜西则西靡,是随风之东西也。水

  • 卷三百八十六·佚名

    △初分诸法平等品第六十九之四善现,四念住非法界亦不离四念住别有法界。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觉支八圣道支非法界亦不离四正断乃至八圣道支别有法界。四念住即法界。法界即四念祝四正断乃至八圣道支即法界。法界即

  •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四百七十七·欧阳竟无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第二分正定品第八十一   [一]爾時具夀善現白佛言.世尊.是諸菩薩摩訶薩爲住正性定聚爲住不定聚耶。佛告善   現.是諸菩薩摩訶薩皆住正性定聚.非不定聚。具夀善現復白佛言.是諸菩薩摩

  • 佛说五无反复经·佚名

    宋居士沮渠京声译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与千二百五十比丘俱。时有一梵志。从罗阅只国来。闻舍卫国人慈孝顺奉经修道。敬事三尊。便到舍卫国。见父子二人耕地。毒蛇螫杀其子。其父故耕不看其子。亦不啼哭。梵志

  • 第四十四卷·佚名

    观天品之二十三(夜摩天之九)又复业分。若人生天。不曾布施。唯持于戒。得生天中。唯有一种功德具足。五欲功德劣于余天。是业因缘。人胜天劣。毗婆尸佛。当尔之时。而说偈言人中布施已  则生于善道非天能布施  以

  • 大乘中观释论 第六卷·安慧

    大乘中观释论 第六卷安慧菩萨造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传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法护等奉 诏译观有为品第七之二◎又复有言。我宗有别道理。令彼生法离无穷过。故彼宗颂言如灯能自照  亦能照于他彼生法亦然

  • 古今源流至论·林駉

    前集十卷,后集十卷,续集十卷,别集十卷。前、后、续集为宋林駧 (生卒年不详) 撰。林駧字德颂,宁德 (今属福建省)人。别集宋黄履翁 (生卒年不详)撰。黄履翁字吉父,生平籍贯均不详,可能也是闽人。从宋神宗开始改诗赋取士为以策

  • 琼瑶发明神书·刘党

    又称《琼瑶神书》 、《针灸神书大成》 、《琼瑶捷径灸疾疗病神书》。针灸著作。宋刘党撰。三卷。分天、地、人三部。天部论述针法灸法等共七十七法,地部论针灸治疗诸疾凡二百一十三法,人部针灸问答等六十五法。全书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