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优婆塞戒经

梵名Upa^saka -s/i^=la-su^tra 。凡七卷,或五卷、六卷、十卷。又称善生经、优婆塞戒本。北凉昙无谶译(426)。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四册。现唯存汉译本。系善生长者为大乘在家信者(优婆塞)说三归五戒等。乃由长阿含及中阿含中之善生?经(六方礼经),敷演成为一部大乘经典。本经分二十八品,说明菩萨之发心、立愿、修学、持戒、精进、禅定、智慧等。特别在受持品中,除说明在家菩萨应受五戒之外,更提出六重、二十八失意等,通于梵网经所说十重四十八轻戒之大乘独有之戒法。六重法即不杀生、不偷盗、不虚说、不邪?淫、不说四众过、不酤酒。二十八失意即包含有关不供养师长、饮酒、不看护病患等条文。经中除引用法华、大城、智印、鹿子等经外,并述及北本涅槃经卷二十六所说之生因了因说,更举出昙无德、弥沙塞、萨婆多等部派之名,故在经典成立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尤其以本经阐说大乘戒,因此特别受我国重视。

《优婆塞戒经》全部章节目录

(1)优婆塞戒经卷第一
(2)优婆塞戒经卷第二
(3)优婆塞戒经卷第三
(4)优婆塞戒经卷第四
(5)优婆塞戒经卷第五
(6)优婆塞戒经卷第六
(7)优婆塞戒经卷第七

猜你喜欢
  寄禅和尚行述·冯毓孥
  给孤长者女得度因缘经·佚名
  父子合集经·佚名
  妙吉祥菩萨所问大乘法螺经·佚名
  西方发愿文注·省庵
  净土警语·行策截流
  摩诃摩耶经·佚名
  八识规矩补注·佚名
  大日经略摄念诵随行法·佚名
  大品经游意·吉藏
  贤圣集伽陀一百颂·佚名
  略诸经论念佛法门往生净土集·慧日
  大方广佛华严经感应传·佚名
  费隐禅师语录·费隐通容
  附随·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张藻·唐圭璋

      待考。   望海潮   露零金井,尘清玉宇,双蓂呈瑞新秋。佳气郁葱,祥烟缭绕,玉门初诞风流。宾客竞回眸。庆虎头食肉,燕颔封侯。骨相非凡,便宜谈笑上瀛洲。   青衫莫欢淹留。有儿孙兰玉,不负箕裘。莲幕向来,花城今日,不

  • 古诗镜卷六·陆时雍

    <集部,总集类,古诗镜> 钦定四库全书 古诗镜卷六 明 陆时雍 编 魏第三 王粲【字仲宣山阳高平人有异才汉献帝西迁因徙居长安後之荆州依刘表表卒曹操辟为丞相掾赐爵关内侯拜侍中建安二十二年卒】 【仲宣诗近子桓稍带

  • ●卷十八·徐梦莘

      政宣上帙十八。   起宣和五年六月五日丙戌,尽十二月三日壬午。   五日丙戌张瑴诣宣抚司纳土。   状曰:权管勾平州节度使兼诸军都统张瑴状自安真深入北朝皇帝西狩不返诸路寇兵充斥道途塞绝当道无所依托承天朝

  • ●卷二十四·邵博

      晁说之以道,其姓名蚤列东坡先生荐贤中。崇宁初,又以应诏言事,编部党者,三十暑寒不赦。渊圣帝元年起入西掖,典制命,独以上辈旧学遇之,其初见帝之言,亦陈莹中《尊尧》之意也。曰:“臣窃以谓善观圣帝明君成天下之业者,不观其迹

  • 辽史拾遗卷六·厉鹗

    本纪第八景宗景宗孝成康靖皇帝讳贤字贤宁小字眀扆契丹国志曰景宗讳眀计火神淀弑逆之时舎音害世宗并及于后复求帝杀之帝时九歳御厨尚食刘嘉哩以氊束之藏于积薪中由是得免及即位婴风疾多不视朝保宁元年 夏五月壬寅汉遣

  • 卷之九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卷二十一·傅恒

    钦定四库全书平定准噶尔方略正编卷二十一乾隆二十年冬十一月庚午朔谕定西将军扎拉丰阿等擒贼事宜上谕军机大臣曰阿睦尔撒纳人甚奸诈此际或遣人前来或力穷诈降俱未可定如遣人前来即行擒获或有所奏俟解到时讯问即伊自知

  • 史思明传·刘昫

    史思明,原名..干,是营州宁夷州突厥杂胡人。面容瘦削,胡须头发稀疏,耸肩驼背,凹眼睛歪鼻梁。性情急躁。他跟安禄山是同乡,比安禄山早一天出生,史思明“除日”生,安禄山“岁日”生。长大成人后,成为好友,都以骁勇出名。开始伺奉特

  • 卷一·書答·李贽

    〔凡二十七篇〕  ● 答周西岩  天下无一人不生知,无一物不生知,亦无一刻不生知者,但自不知耳,然又未尝不可使之知也。惟是土木瓦石不可使知者,以其无情,难告语也;贤智愚不肖不可使知者,以其有情,难告语也。除是二种,则虽牛

  • 读四书丛说卷一·许谦

    元 许谦 撰自天运循环至篇终为第三节前段言程子应运而生上接孟子后段言补程子而全孔曽之书复性图隂阳五行相涵图隂阳五行合下齐有非是先有隂阳后生五行古人察气之来徃便立隂阳之名又见流行者有防有甚又立五行之名康

  • 仁德是礼乐的前提·孔子

    【原文】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①?人而不仁,如乐何?” 【注释】 ①如礼何:拿礼怎么办,意即礼对他已没有什么意思了。下文“如乐何”义同。 【译文】 孔子说:“作为一个人却没有仁德,那礼还对他有什么意思呢?作为一个人却没有

  • 南宋元明僧宝传后叙·自融

    祖师云。佛者。心清净是。法者。心光明是。道者。处处无碍净光是。三即一。皆空而无实有。旨哉言矣。是以。入祖室登祖位者。彻其渊底。提大机用。剪诸见林。截异端网。如滴狮乳。如鼓师弦。圣凡莫得描摹而浅深之。良

  • 致孙总司令书·太虚

    馨公总司令崇鉴:伏诵篠电,治在顺民,民在安居乐业,历陈十数年战祸天灾惨况,此而不恻然哀隐者,殆非人心也。至云转贫为富,反弱为强,在当局者方寸一转移间耳。孔子有言:“修已以安百姓”,欲安百姓,断在修已,尤为至理。然若何乃能转移

  • 卷第三十一·志磐

    佛祖统纪卷第三十一宋景定四明东湖沙门志磐撰世界名体志第十五之一上穷宝焰下彻风轮。此华严所明一世界种。竖高则且约二十重。周围则略得十一数。复由此数随方各十。则总之为百十一。如天帝珠网分布而住。斯但举其一

  • 卷第二·志磐

    佛祖统纪卷第二宋景定四明东湖沙门志磐撰教主释迦牟尼佛本纪第一之二下兜率序曰。四明法师之言云。如来昔于大通之时。覆讲法华。与无边众生作一乘之因矣。以由中间退大乐五尘。如来大悲恐其堕苦。于是更以小乘。而为

  • 叙·书玉

    沙弥律仪者。明事之典也。云栖要略者。显理之书也。事即戒相威仪。理即无作戒心。事无理不明。理无事不显。事理一如。戒心明矣。盖如来大慈。说是戒经。使出家者。无为无欲。清净自守。但经律深奥。义广难明。故大师

  • 大乘四法经释·佚名

    一言立所宗者。世间宗见揔有其二。一外二内。彼外宗见虽有众多不出二种。谓断及常。广说如论。内宗见者。大师在世。同一师学无有差别。佛灭度后。大小乘宗分成多部。小乘宗见有二十二。如宗轮论一一广明。

  • 安宅陀罗尼咒经·佚名

    全一卷。译者佚名。收于大正藏第十九册。本经内容叙述佛陀在祇树给孤独园时,大光、无量光二位菩萨奉众花国最胜灯王如来之命,来至娑婆世界,授安宅陀罗尼咒,谓此咒多所饶益。佛对阿难说应受持供养此经咒。又本经之同本异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