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易斋集

二卷。明刘璟撰。刘璟字仲璟,浙江青田人,诚意伯刘基之次子,生年不详。洪武二十三年(1390),明太祖命其袭承父爵。刘璟让于其兄子廌,乃特设阁门使授之,以性格刚直著称。不久为谷王府左长史。燕王朱棣起兵,随谷王归京师,令参李景隆军事。兵败,上书不见省,遂归里。燕王即位,召之,称疾不至。逮入京,下狱自经死。乾隆四十一年(1776)赐谥忠节。其事迹附见《明史》刘基传。著有《易斋集》。据黄虞稷《千顷堂书目》载有《刘璟集》十卷,可能其时尚未完全散佚,又别有《无隐稿》一卷,清时即已不存。其与此本之同异,已无法可考。刘璟少通诸经,慷慨喜谈兵,明太祖对其甚为佳许。其诗文伤于觕率,颇逊其父。浙江天台卢廷纲评论其诗,说:“酒酣落笔词愈工,命意不与常人同。清如冰瓯玉盌贮繁露,和如大廷清庙鸣丝桐。疾如黄河怒风卷涛浪,丽如锦江秋水涵芙蓉。”虽誉之未免过实。然其气势苍劲,兀傲不群,犹有其文 《覆瓿集》之风。

《易斋集》全部章节目录

猜你喜欢
  横塘集·许景衡
  翰苑集·陆贽
  建康集·叶梦得
  顾华玉集·顾璘
  马季长集·马融
  编珠·杜公瞻
  瓜豆集·周作人
  庸斋集·赵汝腾
  李文节文集·李廷机
  六亭文选·郑兼才
  宋景文集·宋祁
  王文端公集·王家屏
  陆清河集·陆云
  夏侯常侍集·夏侯湛
  贞白遗稿·程通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静思集巻四·郭钰

    (元)郭钰 撰○七言古送刘掾归休人生无如食禄好何似逄萌挂冠早山林朝市将无同英雄不向尘中老闻君拂衣归故林徃事欲说谁知心一代文章尘土梦百年富贵浮云阴君今住近青原下庭竹窓梅絶潇洒几回清夜梦故人故人天上骑骢马丹心

  • 屏山集补钞·管庭芬

    屏山集补钞刘子翚开善寺寒声萧萧霜叶秋,石路硗确穿林幽。云横远岫若平断,风约小溪如倒流。偶经名蓝亦终日,喜有胜士同兹游。移床果茗咄嗟办,杖履欲归仍更留。悠然堂吾庐犹未完,作意创此堂。悠然见南山,高风邈相望。宾至聊共

  • 燕都名伶传(近人)张次溪 撰·张次溪

    ●目录 《燕都名伶传》序 《燕都名伶传》序 燕都名伶传  程长庚  杨隆寿  刘赶三  谭鑫培  时小福  汪桂芬  孙菊仙  陈德霖  时慧宝  王长林  汪笑侬  程砚秋  荀慧生 ●《燕都名伶传》序 自史公《滑稽

  • 卷一百四十 慶曆三年(癸未,1043)·李焘

      起仁宗慶曆三年三月盡是年四月   三月戊辰朔,詔刑部、大理寺,以前後所斷獄及定奪公事編為例。王子融傳:判大理寺,建言:「法寺讞疑獄,前此猥多,艱於討閱,乃取輕重可為準者,類次為斷例。」當即是此事也。子融前月已除待制

  • 卷之一百五十五·佚名

    成化十二年秋七月壬寅朔享 太庙○遣内官祭司门之神○癸卯 皇第二子生母曰宸妃邵氏○升吏部带俸郎中韩定为太仆寺少卿仍旧办事○甲辰 皇太子千秋节先期礼部奏各王府及天下衙门并朝鲜国庆贺笺文俱以次到部至期在朝文

  • 雍正实录卷之三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保议政大臣保和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总理兵部事三等伯加十五级臣鄂尔泰总裁官光禄大夫经筵日讲官起居注太保  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仍兼管吏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三等伯

  • 七七 翻译小说上·周作人

    我们留学日本,准备来介绍新文学,这第一需要资料,而搜集资料就连带的需要买书的钱,于是便想译书来卖钱的事。留学费是少得可怜,也只是将就可以过得日子罢了,要想买点文学书自然非另筹经费不可,但是那时稿费也实在是够刻苦的,平

  • 皇甫绩传·魏徵

    皇甫绩字功明,安定朝那人。 祖父皇甫穆,魏国的陇东太守。 父亲皇甫道,北周的湖州刺史、雍州都督。 皇甫绩三岁就成了孤儿,为外祖父韦孝宽所养育。 他曾与诸位表兄下棋,韦孝宽因他懒于学业,对他很严,但可怜他是孤儿,年纪又小,特

  • 王秀之传·李延寿

    王秀之字伯奋,幼年的时候,祖父王敬弘喜爱他的风采。在宋朝做官担任太子舍人。父亲去世,他在墓旁盖了一座茅庐,守丧结束,复职。吏部尚书褚彦回想让他和女儿结婚,王秀之不肯,因此他总是做两府的外兵参军。后来担任晋平太守,当了

  • 奏谳书八·佚名

    原文:北地守讞:奴宜亡,越塞道。戌卒官大夫有署出,弗得,疑罪。.廷報:有當贖耐。译文:北地郡郡守呈请审议断决。奴婢宜逃亡,擅越边塞、由戌卒官大夫有管辖地区出境,未被抓获。应如何定罪?廷尉批复:应当判处有赎耐。

  • 二十七年·佚名

    (壬辰)二十七年大明嘉靖十一年春正月1月1日○庚戌朔,對馬島主宗盛長遣皮古灑文來。1月4日○癸丑,御朝講。○憲府啓曰:「常時罷職之人,若不緊關於仕,則爲學官,而仕於成均館,例也。其有關係物論之人,則須自上有成命,然後可以擬望,自

  • 卷六·高士奇

    <经部,春秋类,春秋地名考略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地名攷畧卷六詹事府詹事髙士竒撰郑国于新郑【宣王封弟友于郑居咸林详见秦地棫林今陜西华州也幽王八年友为周司徒是曰郑桓公国语桓公问于史伯曰王室多故今惧及焉其何所

  • 十一  尚同上·墨子

    子墨子言曰:古者民始生,未有刑政之时,盖其语,人异义。是以一人则一义,二人则二义,十人则十义。其人兹众(2),其所谓义者亦兹众。是以人是其义,以非人之义,故交相非也。是以内者父子兄弟作怨恶离散,不能相和合;天下

  • 一切经音义卷第七十七·唐慧琳

        翻经沙门慧琳撰  音释迦谱十卷  释迦略谱二卷(旧目一卷)  释迦方志二卷  释氏系录一卷  大周经目十五卷  已上五集录三十一卷同此卷音。  释迦谱序卷第一  储宫(上音除副君也即今之太子所居

  •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第二十五·佚名

    后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译实际品第八十须菩提白佛言:&ldquo;世尊!若众生毕竟不可得,菩萨为谁故行般若波罗蜜?&rdquo;佛告须菩提:&ldquo;菩萨为实际故行般若波罗蜜。须菩提!实际、众生际异者,菩萨不行般若波罗蜜。须菩提!实际!

  • 山铎真在禅师语录·山铎真在

    嘉兴大藏经 山铎真在禅师语录山铎真在禅师语录目次序住庐山东林兴龙禅院语录住楚黄华桂能仁寺语录住西陵碧云龙兴禅院语录机缘勘辨拈古(附征古代古着语)颂古法语茶话佛事诗偈杂着行略山铎真在禅师语录嗣法门人 机云

  • 杜诗详注·仇兆鳌

    唐诗别集。原书24卷,通行本25卷。杜甫撰;清人仇兆鳌注。又名《杜少陵集详注》。仇兆鳌字沧柱,晚号知几子,淅江鄞县人。康熙二十四年(1685)进士,官至吏部侍郎。自宋至清,注杜诗者号称千家,此书是作者在汇集各家的基础上,几经

  • 能显中边慧日论·慧沼

    凡四卷。唐代慧沼撰。略称慧日论。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五册。即依法相唯识之宗旨,阐明一乘三乘、种性、佛性等实义,破斥玄奘门人法宝所立之‘一乘佛性究竟论’,而总立三大章。初叙造论之旨趣,次略述三章。第一为爰真破执章,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