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草堂诗余

唐宋词选集。4卷。南宋人编,不著姓氏。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21)云:“《草堂诗余》二卷,书坊编集者。”没有指出编集者为谁。元惠宗至正十一年(1351)刻本《草堂诗余》。则题为“建安古梅何士信君实编选”。明言编选者姓氏。今此两说并存。此书编于何时,巳不可知,其流传则当在南宋中叶以前。《四库全书总目》云:“王楙《野客丛书》作于庆元间,已引《草堂诗余》张仲宗〔满江红〕词,证‘蝶粉蜂黄’之语,则此书在庆元以前矣。”据王楙小序,《野客丛书》一书,完成于宋宁宗庆元元年(1195)三月。《草堂诗余》的开始流传,当以此为下限。此书异本颇多,名称不尽相同,内容也有差异。元刻何士信编选本,题名《增修笺注妙选群英草堂诗余》,前后集各2卷。卷首总目分春景、夏景、秋景、冬景、节序、天文、地理、人物、人事、饮馔、器用、花禽等12类而不记调名。卷内注明“新添”者若干首。各词下有笺注,后附词话。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遵正书堂又据元至正辛卯本重刻。此本前后2集,各分上下卷。分为11类(饮馔、器用合并),每类各有若干子目,共66目。各类中多有“新增”或“新添”之词。共辑词367首,词下有笺注,后附词话,计作家95人。以宋词为主,其中周邦彦、柳永、苏轼、秦观作品为多;唐五代作家作品很少。以上两种刻本,可以代表《草堂诗余》“分类本”的情况。此外,还有“分调本”。明嘉靖二十九年(庚戌、1550)顾从敬刻《类编草堂诗余》4卷,开始以“小令”,“中调”、“长调”分编,间采词话。是为“分调本”。此后,许多刻本都出自此书。《草堂诗余》虽然编选和笺注等被讥为“芜杂”和“取便时俗”,但因“名章隽句,亦往往而在”,宋以来,一直与《花间集》并行,而且流传更广。现在通行本有商务印书馆印《四部丛刊》本,中华书局印《四部备要》本。1958年6月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曾据吴昌绶双照楼翻明洪武本铅印传世。

《草堂诗余》全部章节目录

(1)提要
(2)草堂诗余原序
(3)草堂诗余卷一
(4)草堂诗余卷二
(5)草堂诗余卷三
(6)草堂诗余卷四

猜你喜欢
  燕堂诗稿·赵公豫
  蒲江词·卢祖皋
  山谷集诗注·黄庭坚
  蔡宽夫诗话·蔡居厚
  唐贤三昧集·王士祯
  死生交范张鸡黍·宫天挺
  辽诗话·周春
  雨村词话·李调元
  南濠诗话·都穆
  范德机诗集·范梈
  国秀集·芮挺章
  湘绮楼词钞·王闿运
  北江诗话·洪亮吉
  破莺燕蜂蝶庄周梦·史樟
  江西诗派小序·刘克庄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序·蔡正孙

    甚矣诗之难言也久矣,盖自《国风》、《雅》、《骚》而下,以迄于今,上下千数百年,其间骚人韵士,嘐嘐然曰诗云诗云者,无虑数十百计。然求其为大家数,则自陶、韦、李、杜、欧、苏、黄、陈而下,指盖未易多屈。信矣诗之不可以易易言

  • 二十四赋品·魏谦升

    魏谦升(著) 艳体庾徐,碎金雪玉,横空盘硬,气郁不舒。未若短制,形容拟诸。俭意周匝,肤词扫除。小可喻大,百无一疏。囊篇风月,就范何如? 岷山导江,积石碓河。跨瀛涉汉,接轨沿波。上追统系,原始诗歌。摛文铺采,于意云何。昆仑万派,飞鸟不

  • ◎学校(上)·徐天麟

    ○太学高帝尚有干戈,平定四海,未遑庠序之事。(儒林传序。)武帝兴太学。(本赞,徐天麟按三辅黄图云,太学在长安西北七里,有市有狱。)董仲舒对策曰,养士之大者莫大呼太学,太学者贤士之所关也,教化之本原也,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八十四·佚名

    万历十五年三月庚寅朔 孝肃皇后忌辰遣官祭 裕陵○给铸管理湖广等处粮储关防一颗○辛卯降御史高维崧三级赵世卿张鸣岗左之宜各一级俱调外任余夺俸一年崧等上<锍-釒>激聒 上恶其抗旨求胜故有是命○总督两广兵部右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七十二·佚名

    万历六年二月壬午朔吏部覆议近南京科道官<婠勶-釒>论南京吏部尚书潘晟谓考察郎中包大爟吕若愚议处太轻本部覆奉钦依留用今御史郑锐又复追论前事夫晟性质敦厚学识优长自掌留铨益无訾议且既奉 明旨似难别议 上仍留晟供

  • 卷之二百八十八·佚名

    光绪十六年。庚寅。八月。戊戌朔。上诣仪鸾殿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皇太后安。至丁卯皆如之。记注  ○护理甘肃新疆巡抚魏光焘奏、添设霍尔果斯驿站夫马。下部知之。摺包  ○己亥。刑部奏、本年停止勾

  • 第十九卷 清道光·缪荃孙

    督 抚 两江总督孙玉庭 山东济宁人,乙丑进士。嘉庆二十一年十一月壬子命。道光元年二月庚子协办大学士,仍留总督两江。四年十一月甲寅解任。五年六月革。魏元煜 昌黎进士。道光四年十一月甲寅以漕运总督署,十二月戊

  • 通志卷八十七·郑樵

    宋 右 廸 功 郎 郑 樵 渔 仲 撰周异姓世家第二越 赵 田氏越越王句践其先禹之苖裔而夏后帝少康之庶子也封于会稽以奉守禹之祀文身断发披草莱而邑焉后二十余世至于允常允常之时与吴王阖庐战而相怨伐允常卒子

  • 绎史卷一百三十一·马骕

    灵壁县知县马骕撰楚懐王客死于秦史记懐王二十年齐湣王欲为从长恶楚之与秦合乃使使遗楚王书曰寡人患楚之不察于尊名也今秦惠王死武王立张仪走魏樗里疾公孙衍用而楚事秦夫樗里疾善乎韩而公孙衍善乎魏楚必事秦韩魏恐必因

  • 历代名贤确论卷五·佚名

    汤伊尹【范文正公 栁州 东坡 陈越石】赏罚【东坡】纣三仁【温公 东坡 李翰 栁州 贾至 刘敞】伊尹范文正公曰晋顺而上行奉于文明君子嘉遇显进之时也夫上无文明贤斯遯矣今文明丽于上君子可不进乎其进也柔顺内融

  • 卷十九 宋初和战·李有棠

    穆宗应历十年春正月,宋太祖称皇帝。夏五月,宋潞州叛归汉。六月,宋兵围汉石州。庚申,遣大同节度使阿拉率四部往援,诏萧思温以三部兵助之。秋七月己亥朔,宋兵克石州,潞州复归宋。十三年春正月丙寅,宋欲城益津关,命南京留高勋、统

  • 卷一百五十一·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卷一百五十一雍正十三年正月上谕六道初八日诸王大臣等奉上谕今日诸王大臣等以雍正十二年十月二十九日庆云见於云南之大理等府又见於广东之高州府又山东寜阳县产毓麒麟嘉瑞骈臻仰见上天

  • 帝系二·徐松

    皇子诸王杂录【宋会要】太祖开宝六年九月二十一日,诏曰:「周之宗盟,异姓为后,此先王所以睦九族而和万邦也。晋王太宗旧名亲贤莫二,位望俱崇。方资夹辅之勋,俾先三事之列。自今宜位宰相上。」 八年七月二十日,纳右武卫上将军

  • 目录#1·尹文

    经名:尹文子。战国尹文子着。二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太清部。参校版本: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 序卷上大道上卷下大道下#1目录原缺据正文标题补。

  • 诸法集要经卷第一·佚名

    观无畏尊者集(总二千六百八十四颂)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宣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日称等奉 诏译  伏除烦恼品第一  稽首三有最胜尊  吉祥无垢尽诸漏  愚夫为惑所沉溺  能以等慈而拔济  依正法

  • 四阿鋡暮抄序·佚名

    阿鋡暮者。秦言趣无也。阿难既出十二部经。又采撮其要迳至道法。为四阿鋡暮。与阿毗昙及律并为三藏焉。身独学士以为至德未坠于地也。有阿罗汉。名婆素跋陀。抄其膏腴以为一部。九品四十六叶。斥重去复文约义丰。真可

  • 观音玄义记卷第二·知礼

    宋四明沙门知礼述三福慧三。初标示异名。福中之胜不过于定。举胜摄劣。则五度备矣。二定名下依名释义二。初明二法功能四。初定慧之功。静爱观策者。由寂静故能爱摄诸行。由观照故能策进诸行。爱而不策则生凝滞之心。

  • 乾隆晋政辑要·海宁

    清海宁修,郑源璹纂辑。海宁,满洲正黄旗人,籍贯奉天长白(今属吉林)。乾隆五十三年(1788)任山西巡抚。郑源璹,直隶丰润(今属河北)人。贡生,乾隆四十八年由广东布政使调任山西布政使。是书纂辑于乾隆四十九年,供巡抚阅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