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提要

【臣】等谨案草堂诗余四卷不着撰人名氏旧传南宋人所编考王楙野客丛书作于庆元间已引草堂诗余张仲宗满江红词证蝶粉蜂黄之语则此书在庆元以前矣词家小令中调长调之分自此书始后来词谱依其字数以为定式未免稍拘故为万树词律所讥然填词家终不废其名则亦倚声之格律也朱尊作词综称草堂选词可谓无目其诟之甚至今观所録虽未免杂而不纯不及花间诸集之精善然利钝互陈瑕瑜不掩名章俊句亦错出其间一概诋排亦未为公论此本为明上海顾从敬所刋何良俊称为从敬家藏宋刻较世所行本多七十余调其刻乃在汲古阁之前又诸词之后多附以当时词话汲古阁本皆无之考所引黄升花庵词选周宻絶妙好词均在宋末知为后来所附入非其原本然采摭尚不猥滥亦颇足以资考证故仍并存焉乾隆四十四年三月恭校上

总纂官【臣】纪昀【臣】陆锡熊【臣】孙士毅

总 校 官 【臣】 陆费墀

猜你喜欢
  卷六百五十二·彭定求
  李吕·唐圭璋
  秦观·唐圭璋
  柳永·唐圭璋
  提要·魏泰
  ●青衫记目录·顾大典
  第四十七出 围释·汤显祖
  第四折 逆桧南归·冯梦龙
  吕祖师度何仙姑因果卷(上卷)·佚名
  杜诗攟卷一·唐元竑
  杜诗攟卷四·唐元竑
  卷十二·陈师道
  卷十八·汤右曾
  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告成进·陈廷敬
  补遗·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目录·沈德潜

      序  例言  卷一 古逸    击壤歌  康衢谣  伊耆氏蜡辞  尧戒  卿云歌  八伯歌  帝载歌  南风歌  禹玉牒辞  夏后铸鼎繇  商铭  麦秀歌  采薇歌  盥盘铭  带铭  杖铭  衣

  • 卷一百六十六·第一百一十九·职官六·脱脱

        ◎职官六   ○殿前司 侍卫亲军 环卫官 皇城司 三卫官 客省引进 四方馆 东西上阁门 带御器械 人内内侍省 内侍省 开封府 临安府 河南应天府 次府节度使 承宣观察防御等使   【殿前司】都指挥使、副

  • 卷之五 南都甲乙纪(续)·计六奇

      南都公檄  四月戊午朔,南京兵部尚书史可法、户部尚书高宏图、工部尚书程注、都察院御史张慎言、兵部侍郎吕大器、翰林院詹事兼侍读学士姜曰广、太常寺卿何应瑞、应天府府尹刘士祯、鸿胪寺卿朱之臣、太常寺寺丞姚

  • 辽史拾遗卷十二·厉鹗

    钱塘厉鹗 撰本纪第二十九天祚皇帝三保大元年契丹国志曰春日有忽青黑无光其中汹汹而动若镕金而涌日旁有青黑色正如水波周回而旋转将暮而止 金人自破上京终歳不出师然辽国防屯如故有东南路渊军董小丑坐讨平州贼逗留

  • 卷之六百九十九·佚名

    乾隆二十八年癸未十一月己巳谕前据宜昌镇总兵吴宗宁参奏守备王大有经管马价银两先侵后吐咆哮潜走一摺朕以总兵参一备弁事属寻常且该督当必即行奏到是以但批该部知道。今据李侍尧奏称吴宗宁任内差办营伍公事及自买什

  • 卷之一百八十一·佚名

    光绪十年。甲申。夏四月乙巳朔。享太庙。遣庄亲王载勋恭代行礼。三月外记  ○上诣长春宫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皇太后安。至甲戌皆如之。记注○谕军机大臣等、前据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接道员邵友濂电报。德国繙译官

  • 卷之一百二十二·佚名

    光绪六年。庚辰。十月。辛亥。谕军机大臣等。前据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奏、议结琉球一案。又据右庶子陈宝琛奏、球案不宜遽结当经惇亲王等酌议。宜照总理衙门所奏办理。旋据左庶子张之洞奏、日本商务可允球案宜缓复经惇

  • 提要·黄训

    钦定四库全书     史部六名臣经济録      诏令奏议类二【奏议之属】提要【臣】等谨案名臣经济録五十三卷明黄训编训歙县人嘉靖已丑进士官至副都御史是书辑洪武至嘉靖九朝名臣经世之言中阙建文一朝以革除讳

  • 14.囚车里的人才·林汉达

    周平王东迁洛邑以后的东周,又分“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春秋时期,周王室衰落,周天子名义上是各国共同的君主,实际上他的地位只相当一个中等国的诸侯。一些比较强大的诸侯国家用武力兼并小国,大国之间也互相争夺土地,经

  • 卷十七·魏了翁

    钦定四库全书尚书要义卷十七宋 魏了翁 撰立政 周官 君陈一周公作立政以嗣天子王矣近臣宜得人周公作立政周公既致政成王恐其怠忽故以君臣立政为戒立政言用臣当共立政故以名篇周公若曰拜手稽首告嗣天子王矣顺古道尽

  • 僖公·僖公三十年·左丘明

    【经】三十年春王正月。夏,狄侵齐。秋,卫杀其大夫元咺及公子瑕。卫侯郑归于卫。晋人、秦人围郑。介人侵萧。冬,天王使宰周公来聘。公子遂如京师。遂如晋。【传】三十年春,晋人侵郑,以观其可攻与否。狄间晋之有郑虞也,夏,狄侵

  • 卷五 克治·张伯行

    此卷论力行。盖致知必进以笃行,而存养尤资乎省察。是以克治之功,君子所宜深致力也。朱子曰:通书竭力说个几字,尽有警发人处。近则公私邪正,远则废兴存亡,只于此处看破,便乾转了。此是日用第一亲切工夫。精粗隐显,一时穿透,尧舜

  • ○优毕叉颂第六·玄觉

      夫定乱分政。动静之源莫二。愚慧乖路。明闇之本非殊。群迷从暗而背明。舍静以求动。众悟背动而从静。舍暗以求明。明生则转愚成慧。静立则息乱成定。定立由乎背动。慧生因乎舍暗。暗动连系于烦笼。静明相趋于物表

  • 十方千五百佛名经·佚名

      □□□ 胜慧佛 善□□□□□□□□□善见佛 毗琉璃憧佛 □□□□□□□□功德成佛 有功德净佛 □□□□□□□□功德通王佛 雨法华佛 造光明□□□□普明佛 那罗延胜业佛 爱清净佛 日月光佛 普光自在

  • 上清十一大曜灯仪·佚名

    上清十一大曜灯仪,撰人不详。约出于元代或明初。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威仪类。此篇为道教灯仪之一,用于祈福消灾。行道者依次于神座前点燃灯光,供奉上清十一曜,礼拜赞颂,祈求消灾赐福。所谓十一大曜,即日宫太阳帝君、

  • 老乞大·佚名

    《老乞大》是古代王氏高丽和李朝时期人们学习汉语广泛使用的会话教材,在过去的数百年间,该书经过了汉语原文和谚文的多次修订,是考察汉语变化的珍贵的文献资料。乞大一词即契丹的音转,又作乞塔、起炭或吉代,语出蒙古对汉人

  • 续词品·杨夔生

    词学论著。清杨夔生著。十二则。以“轻逸”、“绵邈”、“独造”、“凄紧”、“微婉”、“闲雅”、“高寒”、“澄澹”、“疏俊”、“孤瘦”、“精练”、“灵活”等审美范畴,概括词的审美意识。以“轻逸”为第一品:“悠

  • 历代通略·陈栎

    元陈栎撰。四卷。起自伏羲,迄于宋末,于历代帝王之行事,世系之源流,人品之高下,以及兴亡得失,均撮其精要,各为论断。每一代为一篇。自伏羲至五代为二卷,北宋、南宋则各占一卷。南宋止于宁宗。卷末栎自跋,谓理、度二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