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山谷集诗注

诗集注。北宋黄庭坚撰,南宋任渊、史容、史季温注。《内集诗注》二十卷,外集诗注十七卷,别集诗注二卷。庭坚有《山谷集》已著录。渊字子渊,新津(今属四川)人。绍兴初,以文艺类试有司第,官至潼州宪,著《山谷内集诗注》。容,字公仪,号芗室居士,官至太中大夫,著《山谷外集诗注》。季温,字子威,容之孙,举进士,宝祐中官秘书少监,著《山谷别集诗注》。三家注文之意,不在于字句之细琐,而在于考核出处、时事,使读知其岁月而详其遭际,以推求作诗之本旨,故于考订行藏,证明时事所得较多。而山谷诗工于用典,剪裁鎔铸,点化无痕,注未必尽得所出。有《丛书集成初编》本,附清谢启昆辑《外集补》四卷,《别集补》一卷。另有《四库全书》、《四部备要》、《武英殿聚珍版书》(木活字)本,无谢氏补五卷。

《山谷集诗注》全部章节目录

(1)提要
(2)黄陈诗注原序
(3)山谷内集诗注原注【年谱附】
(4)山谷内集诗注卷一
(5)山谷内集诗注卷二
(6)山谷内集诗注卷三
(7)山谷内集诗注卷四
(8)山谷内集诗注卷五
(9)山谷内集诗注卷六
(10)山谷内集诗注卷七
(11)山谷内集诗注卷八
(12)山谷内集诗注卷九
(13)山谷内集诗注卷十
(14)山谷内集诗注卷十一
(15)山谷内集诗注卷十二
(16)山谷内集诗注卷十三
(17)山谷内集诗注卷十四
(18)山谷内集诗注卷十五
(19)山谷内集诗注卷十六
(20)山谷内集诗注卷十七
(21)山谷内集诗注卷十八
(22)山谷内集诗注卷十九
(23)山谷内集诗注卷二十
(24)山谷外集诗注原序
(25)山谷外集诗注原目【年谱附】
(26)山谷外集诗注卷一
(27)山谷外集诗注卷二
(28)山谷外集诗注卷三
(29)山谷外集诗注卷四
(30)山谷外集诗注卷五
(31)山谷外集诗注卷六
(32)山谷外集诗注卷七
(33)山谷外集诗注卷八
(34)山谷外集诗注卷九
(35)山谷外集诗注卷十
(36)山谷外集诗注卷十一
(37)山谷外集诗注卷十二
(38)山谷外集诗注卷十三
(39)山谷外集诗注卷十四
(40)山谷外集诗注卷十五
(41)山谷外集诗注卷十六
(42)山谷外集诗注卷十七
(43)山谷别集诗注卷上
(44)山谷别集诗注卷下

猜你喜欢
  全史宫词·史梦兰
  海天诗话·胡怀琛
  百香诗选·郭居敬
  国雅品·顾起纶
  曲藻·王世贞
  破莺燕蜂蝶庄周梦·史樟
  灾难的岁月·戴望舒
  苕溪渔隐词话·胡仔
  芳兰轩集·徐照
  优语录·王国维
  昊天塔孟良盗骨·朱凯
  淮海词·秦观
  介庵词·赵彦端
  梅花百咏·冯子振
  瓜庐集·薛师石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风赋译文·宋玉

    楚襄王游于兰台之宫,宋玉景差侍。有风飒然而至,王乃披襟而当之,曰:“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人共者邪?”宋玉对曰:“此独大王之风耳,庶人安得而共之!”【楚襄王在兰台宫游玩,由宋玉景差陪同。一阵风飒飒吹来,楚

  • 第十三出 争馆·周履靖

    〔末上〕区区积祖是慈溪。子曰营生半世余。莫道年年常在外。家中从弗有山妻。我岑十四。生靠教书。今年竟失子个馆。咱好咱好。昨日听见姜裁话。个向邹家还未有先生。旧年听我卖葛个何老女。惯向渠家走动。须索寻渠

  • 圭塘欵乃集原序·许有壬

    圭塘欵乃者御史中丞安阳许公与其季氏都司君可行其客马君明初及公之冢嗣国子上舍生桢闲居倡和之什也公谢事归相城于其第之西二里得康氏废园薙灌莽刬椔翳廓然一新既又凿池其中袤广以步计者千余深八尺形如桓圭双洲右枕孤

  • 卷首上·郭元釪

    钦定四库全书御订全金诗增补中州集卷首上帝藻【附郊庙乐章一百五十一首】世宗【一首 补】补金史赞世宗躬节俭崇孝弟信赏罚重农桑愼守令之选严廉察之责却任得敬分国之请拒赵位宠郡县之献孳孳为治夜以继日可谓得为君之

  • 卷七百五十七·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七百五十七徐锴徐锴字楚金广陵人铉之弟南唐时为屯田郎中知制诰集贤殿学士集十五卷今存诗五首送程德琳郎中学士【得远山】瓜步妖氛灭崐冈草树青终朝空望极今日送君行报政秋云静微吟晓月生楼中

  • 卷一·蔡正孙

    陶渊明朱文公云:“作诗须从陶柳门庭中来乃佳。不如是,无以发萧散冲澹之趣,不免局促尘埃,无由到古人佳处。”杨龟山云:“陶渊明诗,所不可及者,冲澹深邃,出于自然。若曾用力学诗,然后知渊明诗非着力之所能及。&rd

  • 剧说提要·焦循

    《剧说》六卷,清焦循着。焦循,字里堂,江苏甘泉人。生于一七六三年(乾隆二十八年)。自幼好学。壮年从阮元灾山东、浙江各处左幕宾。一八○一年(嘉庆六年)中举人。有人劝他去应礼部试,他因生母年老多病,坚辞不往。母丧之后,闭户著

  • 卷之二百九·佚名

      洪武二十四年六月丙辰朔命兵部自洪武二十三年正月至今在外年深军官升调在京者皆以绮帛赐之○夜有大星自天市垣流至骑官没○丁巳命礼部清理释道二教敕曰佛本中国异教也自汉明帝夜有金人入梦其法始自西域而至当

  • 列传卷第三十四 高丽史一百二十一·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敎修。良吏。○高丽太祖初定三韩事尙草创未遑置州县官。 成宗始分十道定郡县置守令。 自是厥后遣廉问黜陟之使屡下劝农 租之诏宜若良吏辈出而今见

  • 梁毗传·魏徵

    梁毗字景和,安定乌氏人。 祖父梁越,西魏泾州、豫州、洛州三州刺史,合阝陽县公。 父亲梁茂,北周沧、兖二州刺史。 梁毗性格刚直,颇有学问。 北周武帝时,举明经,累次升迁,到当布宪下大夫。 平定北齐时,以梁毗为行军总管长史。 攻

  • 卷一百八十五·佚名

    <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一百八十五人物志六十五大臣传五十一【蒙古正黄旗下 德参济旺 洛哩 阿赖 巴赖都尔莽奈阿南达 阿喇纳 舒明 萨喇勒 巴尔济尔噶勒】德参济旺德

  • 卷一百十一·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续文献通考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一百十一乐考乐县宋宁宗庆元初两宫奉上尊号用宫县三十六架【臣】等谨按此乾道旧制也淳熙增用四十八架辽太宗大同元年三月自汴将还得晋太常乐谱宫县

  • 卷一·陈启源

    钦定四库全书毛诗稽古编卷一吴江陈启源撰序例先儒释经惟求合古后儒释经多取更新汉诗有鲁故韩故后苍氏孙氏故毛故训传书有大小夏侯解故故者古也合于古所以合于经也后儒厌故喜新作聪明以乱之弃雅训而登俗诠縁叔世以证先

  • 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第二十五·佚名

    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lsquo;世尊,观世音菩萨、以何因缘、名观世音?&rsquo;佛告无尽意菩萨:&lsquo;善男子,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

  • 十住毗婆沙论 第七卷·佚名

    十住毗婆沙论 第七卷圣者龙树造后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译◎分别法施品第十三菩萨于财施应如是修学又应修学法施如说众施法施最智者应修行一切布施中第一最上最妙。所谓法施。是施智者所应行。问曰。何故但言智

  • 翼庵禅师真如语录卷一·善酂

    嘉兴大藏经 翼庵禅师语录翼庵禅师真如语录卷一小师序璋等记己酉春中朱郡侯葵石同阖郡缙绅孝廉文学居士暨。令弟子葆子蓉令嗣范臣迪臣令孙辰始子上等。请住真如禅寺上堂。指法座云。是甚所在。争受容易。道不得齐肩

  • 太上灵宝补谢灶王经·佚名

    《太上灵宝补谢灶王经》,撰人及时代不详。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本文类。经文乃天尊为妙行真人演说。内称昆仑山中有一老母,名曰「种火之母」,上通天界,下统五行,是为灶神。此神乃人间司命,主管世人寿命长短,富贵贫贱,并记录

  • 白话聊斋·蒲松龄

    《白话聊斋》选取《聊斋志异》中的经典篇章,翻译成白话文,定名为《白话聊斋》,以让现代读者也体味到作品的深远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