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十九 宋初和战

穆宗应历十年春正月,宋太祖称皇帝。

夏五月,宋潞州叛归汉。

六月,宋兵围汉石州。庚申,遣大同节度使阿拉率四部往援,诏萧思温以三部兵助之。

秋七月己亥朔,宋兵克石州,潞州复归宋。

十三年春正月丙寅,宋欲城益津关,命南京留高勋、统军使崔勋以兵扰之。

十四年春正月,宋侵汉。

二月壬子,诏西南招讨使特烈进兵往援汉,寻败宋兵于石州。

十六年春正月。

十七年春二月甲子,高勋奏宋城益津关,请以偏师扰之,从之。

十八年冬十月辛亥朔,宋师围太原,诏特烈为兵马总管,发诸道兵救之。

景宗保宁二年春正月丁未,如潢河。

夏四月,幸东京。

六月,还上京。

三年春正月辛酉,南京统军使魏国公韩匡美封邺王。

六年春三月,宋遣使请和,以涿州刺史耶律昌珠加侍中,与宋议和。

七年春正月甲戌朔,宋遣使来贺。

夏四月,遣郎君舒苏使宋。

八年春正月癸酉,宋遣使来聘。

秋七月辛未,复遣使来贺天清节。

秋九月壬午,宋侵汉,命南府宰相耶律沙、冀王迪里赴援,宋师退。

冬十一月丙子,宋太祖崩,弟晋王即位,遣使来告。遣郎君旺禄、塔玛讷默库等使宋吊慰。

十二月壬寅,遣萧哲库、马哲贺宋即位。

九年春二月庚子,宋遣使致其先帝遗物。

秋七月甲子,复遣使来聘。

冬十一月乙巳,遣太保塔喇噶等使宋。

乾亨元年春正月乙酉,遣塔玛长寿使宋,问兴师之故。丙申,长寿还,言:“河东逆命,所当问罪。若北朝不援,和好如故;不然则战。”

二月丁卯,汉乞援,命南府宰相耶律沙为都统,冀王迪里为监军赴之;又命南院大王耶律色珍以所部从,枢密副使穆济督之。

三月丙戌,诏北院大王希达、伊实王萨哈勒等将兵戍燕。丁酉,耶律沙等与宋师战于白马岭,不利,冀王迪里等皆死之。时沙将兵至白马岭,阻大涧遇敌。沙与诸将欲待后军至而战,迪里、穆济等以为急击之使,沙不能夺。迪里等渡未半,为宋人所击,兵溃。迪里与其子斡格、沙之子德里及图鲁卜部节度使图敏、黄皮室详衮唐古等五将均战死,士卒死伤甚众,会色珍兵至,万矢俱发,敌始退。

夏六月,汉刘继元降宋。甲子,宋来侵。丁卯,北院大王希达、统军使萧托果伊实王萨哈勒击之,战于沙河,己巳,宋军围南京。

秋七月癸未,耶律沙等及宋兵战于高梁河,少却;休格、色珍横击,大败之。太宗仅以身免,至涿州,窃乘驴车遁还。所获兵仗、粮饷不可胜计。辛丑,沙遣人上俘获,诏将士分别爵赏,降罚有差。以权知南京留守韩德让、权南京马步军都指挥使耶律学古、知三司事刘弘,能安人心,捍城池,并赐诏褒奖。

九月己卯,命燕王韩匡嗣为都统,南府宰相耶律沙为监军,特哩衮休格、南院大王色珍、权奚王穆济等分道南侵。

冬十月乙丑,韩匡嗣与宋兵战于满城,败绩。辛未,太保舒苏败宋师于火山。乙亥,诏数匡嗣罪;赦之。宴赏休格及有功将校。

二年春正月丁亥,以休格为北院大王。

冬十月辛巳,将南侵,祭旗鼓。癸未,次南京。己亥,围瓦桥关。

十一月庚子朔,宋兵夜袭营,萧斡及耶律赫德战却之。壬寅,休格败宋兵于瓦桥东,守将张师引兵出战,休格奋击,败之,斩师,余众退入城。戊申,宋兵陈于水南,休格涉水击破之,追至莫州,杀伤甚众。已酉,宋兵复来,击之殆尽。丙辰,班师,还次南京。寻拜休格为裕悦,大飨军士。

三年春二月丙子,东幸。已丑,复幸南京。

四年夏四月,景宗自将南侵宋。至满城,战不利,守太尉奚斡里中流矢死。统军使耶律善补为伏兵所围,枢密使色珍救免,诏以失备,杖之。

五月,班师。

秋九月庚子,幸云州。壬子,次焦山,崩。子梁王隆绪即位。尊母萧氏为太后,摄国政,改元统和。

冬十二月辛酉,南京留守荆王道隐奏宋遣使献犀带请和,诏以无书,却之。

圣宗统和元年春正月丙子,以裕悦休格为南京留守,总边事。壬午,涿州刺史安吉奏宋筑城河北,诏休格以兵挠之,勿令就功,并严边备。

四年春三月,宋遣曹彬、崔彦进、米信。由雄州道驰赴燕南,与休格议军事,徵各道兵赴援;复遣东京留守耶律穆济以诸军继进,赐剑专杀。丙子,统军使耶律颇德败宋军于固安;休格绝其饷道,擒将吏,获车马器械无算。庚辰,寰州刺史赵彦章以城降宋。宋兵入涿州。顺义节度副使赵希赞以朔州降宋。时圣宗自将与太后驻兵罗口,诏趣东征兵马以为应援。壬午,诏林牙勤德守平州之海岸以备宋。仍报平州节度使特哩衮趣行。癸未,国兵与宋田重进战于飞狐,不利,冀州防御使大鹏翼、康州刺史马贇、指挥使何万通被获。丁亥,命色珍为山西兵马都统、布琳为南征都统,以副休格。彰国节度使艾正等以应州附宋。郢州防御使吕行德等以飞狐附宋;都指挥穆超以灵邱附宋。

夏四月己亥朔,次南京北郊。庚子,特哩衮瑶升等以捷报。辛丑,潘美克云州。癸卯,休格复以捷报。戊申,布琳奏宋军引退,而奚王筹宁等以兵追蹑,皆胜之。癸丑,籍艾正等家属分赐将士。宋曹彬、米信北渡拒马河,与休格对垒,挑战。时圣宗次涿州东五十里,诏诸将严备水道,毋令敌兵潜至涿州。乙卯,休格等败宋军,献所获。蔚州都押卫李存璋等,杀节度使萧卓琳。执监城使节度使耿绍忠以城降宋。丙辰,复涿州。辛酉,次固安,复其城。

五月庚午,国兵与宋曹彬、米信战于岐沟关,大败之,追至拒马河,溺死者无算。余众奔高阳,又追击之,死者数万,弃戈甲如邱陵。癸酉,班师。壬午,次南京。癸未,色珍奏复蔚州,斩首二万余级,乘胜攻下灵邱、飞狐。丙戌,御元和殿,大宴将校,爵赏有差。

六月丁未,度居庸关。甲寅,色珍奏复寰州。

秋七月丙子,复奏朔州,宋将杨继业死之,并上所获将校印绶、诰敕。先是,国兵至蔚州,营于州左。得谍报,敌兵且至,乃设伏以待。敌至,纵兵逆击,追奔逐北,至飞狐口,遂乘胜鼓行而西,入寰州,杀守城吏卒千余人。杨继业素负骁勇,号杨无敌,北据云、朔数州。至是,引兵南出朔州三十里,至狼牙村,恶其名,不进;左右固请,乃行。是伏四起,中流矢,堕马被擒。疮发,不食,三日死。自是宋守云、应诸州者,闻之皆弃城遁。

八月已未,诏第山西诸将校功过而赏罚之。伊实帐宰相安甯以功过相当,追告身一通;迪锦部节度使佛努笞五十;特哩瑶升、伊喇伯哷,朔州节度使慎思、应州节度使库济、云州节度使华格、蔚州节度使佛哩、都监崔其、刘继琛皆夺官;领国舅军旺禄笞五十。

冬十一月丙子,圣宗自将南侵宋,次狭底埚。壬辰,次唐兴县。时宋军屯滹沱桥北,选将乱射之,进焚其桥。卓特部节度使卢补古、都监耶律与宋师战于泰州,不利。寻以华格、佛哩代之。

十二月己亥,休格败宋军于望都;小校克酬袭宋辎重,并焚其刍粟。甲辰,诏南大王与休格合势进攻,自率兵与宋将刘廷让、李敬源战于莫州,败之。乙巳,擒宋将贺令图、杨重进等。国舅详衮塔喇噶、宫使萧达哩死之。丁未,筑京观。复以南京禁军击杨团城,守将以城降。癸丑,拔冯母镇,大纵俘掠。丙辰,邢州降。丁巳,拔深州,纵兵大掠。

五年春正月乙丑,破城县,纵兵大掠。丁卯,攻文安,屠之。戊寅,还南京。

六年秋九月戊戌,帝幸南京。癸卯,祭旗鼓,南侵宋。庚戌,次涿州,射帛书谕城中降,不听。

冬十月乙卯,纵兵四面攻之,城破乃降,抚谕之。驸马勤德、太师达林皆中流矢。闻宋军退,遣色珍等追击,大败之。戊午,攻破沙堆驿。丙子,筹甯奏:破狼山捷。辛巳,复败宋兵于益津关。癸未,进军长城口,宋定州守将李兴以兵来拒,休格击败之。

十一月庚寅,驻长城口,督军进攻。士溃围,遁;色珍招之,不降;帝与韩德让邀击之,大败宋兵,杀获无算。甲午,拔满城,军士开门遁,谕降之。戊戌,攻下祁州。己亥,取新乐。庚子,拔小狼山砦。丁未,宋军千人出益津关,国舅郎君托卜威、详衮实格击走之,杀副将一人。

七年春正月癸未朔,班师。戊子,宋鸡壁寨守将郭荣率众来降,诏屯南京。癸巳,谕诸军趣易州。甲辰,攻克之,降刺史刘墀,迁其军民于燕京。

夏五月辛巳,休格引军至满城,招宋降卒七百人来献。寻与巴雅尔破宋兵于泰州。

秋七月癸巳,遣兵南侵。

十二年秋八月乙酉,宋遣使来议和,不许。

九月辛酉,复遣使求和,不许。

冬十一月已未,官宋俘卫德升等六人。

十三年春三月戊辰,武清县百余人入宋城剽掠,命诛之,还其所获人畜财物。

猜你喜欢
  卷二百五·列传第九十二·奸臣·宋濂
  卷一百七十六·列传第七十三·柯劭忞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四十八·李心传
  第五十五回 帮源峒方腊揭竿 梁山泊宋江结寨·蔡东藩
  东汉会要原序·徐天麟
  卷八十六·国朝·蒋一葵
   第二节 小型的复活·老舍
  卷之六十五·佚名
  一○七六 军机大臣奏各省陆续送到违碍重本书籍等缴进销毁片·佚名
  学史卷七·邵宝
  南越列传第五十三·司马迁
  则天顺圣武皇后本纪·欧阳修
  耶律铎臻传·脱脱
  顾宪成传·张廷玉
  卷二十八·叶隆礼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二十五出至第三十六出·柯丹邱

    第二十五出 发水 [末上]温州棠树绿阴浓,今佐闲优镇国东。海甸圻墙千里外,蓬莱官赐五云中。春回画省苗阴合,雨过青林荔子红。莫倚凡情宫内重,回来方岳拜三公。吾乃钱安抚衙里亲随。我本官前任是温州府太守,今蒙圣恩除授福建

  • 石田诗选巻八·沈周

    (明)沈周 撰○图像屈原像逐迹遑遑楚水长重华虽逺未能忘鲁无君子斯当取殷有仁人莫救亡鱼腹何胜载忧怨鳯笯终不蔽文章忠贞那得消磨尽兰芷千年只自芳题严子陵像闻道先生裹足时曽无一语荅相知后来亦有同衾者再四能歌抱蔓诗

  • ●蚁术诗选卷之三·邵亨贞

    元云间邵复孺着 明新都汪 稷校 五言短律 陪孙果育先生游干山次韵三首 辛巳岁元日雨雪中饮曹西翁家次翁韵 钱南金往海盐省母阻风归迟用曹云西韵怀之 寒食次云翁韵 还家舟中口号 荅宣伯褒孝廉见寄韵 丁亥腊月廿八日立

  • 卷二百二十六·列传第一百二十二·柯劭忞

      徐寿辉 陈友谅 理 明玉珍 升   徐寿辉,一名贞一,蕲州罗田人。以贩缯为业。往来蕲、黄间。   初,袁州有妖僧彭莹玉,用泉水治病多愈,远近神之。至正十年,其徒周子旺以妖术惑众,从之者五十余人,僭称国王,官王获而杀之。

  • 世家第五·浦起龙

    自有王者,便置诸侯,列以五等,疏为万国。当周之东迁,王室大坏,于是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迄乎秦世,分为七雄。司马迁之记诸国也,其编次之体,与本纪不殊。荩欲抑彼诸侯,异乎天子,故假以他称,名为世家。案世家之为义也,岂不以开国承家,世

  • 路史卷十六·罗泌

    后纪七疏仡纪小昊小昊,青阳氏,纪姓,名质,是为挈。其父曰清,黄帝之第五子,方傫氏之生也。胙土于清,是为青阳。元为纪姓,配于类氏,曰娥,居河之微,逆星流槎,奏便媚之乐,乐而忘归,震而生质,白帝子也。既生,其渚为陵,秀外龙庭,月县通 ,袭青阳

  • ●卷二·法式善

    吏部题,各省题荐人员,原令其作速起程。今陕西李、王弘撰,江南汪琬、张九徵、周庆、曾彭贵、潘耒、嵇宗孟、张新标、吴元龙、蔡方炳,直隶杜越、范必英,浙江应抽谦,山西范高阝鼎,江西魏禧并以疾辞。陕西李因笃以母老辞。相应

  • 卷之四十二·佚名

      顺治六年。己丑。春正月。庚申朔上避痘免朝贺。  ○朝鲜国王李倧遣陪臣吴俊等表贺冬至、元旦、万寿圣节及  □山戊不□贡方物。宴赉如例。  ○壬戌。浙闽总督陈锦疏报、福州总兵张应梦恢复罗源县。右路总

  • 中州人物考卷一·孙奇逢

    容城孙奇逢 撰○理学曹靖修端端字正夫渑池人永乐戊子举于乡学者称为月川先生天资颕异造诣笃实教人务躬行实践日事著述寒暑不辍坐下足两砖处皆穿其专静如此事父母最孝及遭丧五味不入口寝苫枕块始终不易既塟庐墓六年不

  • ·奏开番地疏刘韵珂·丁曰健

    奏为台湾水沙连六社生番输诚内附,并献纳各社舆图,吁请归官开垦;现饬该管镇道查勘情形妥议筹办,恭摺奏祈圣监事。窃照台湾四面环海,大山南北亘峙,山以西系属内地,山以东系属番社。而彰化县所属之水沙连内山,即属

  • 卷十 魏书十 荀彧荀攸贾诩传第十·陈寿

    (荀彧传、荀攸传、贾诩传)荀彧传,荀彧字文若,颍川郡颍陰县人。祖父荀淑,字季和,曾任郎陵县令,在汉顺帝、桓帝时,很有名望。荀淑生有八子,号称“八龙”。荀彧的父亲荀绲,曾任济南国相,叔父荀爽,曾任司空。荀彧年少时,南陽人何颙十分

  • 葛从周传·薛居正

    葛从周,字通美,濮州鄄城人。曾祖父葛阮,祖父葛遇贤,父亲葛简,均被追赠为兵部尚书。葛从周小时候就豁达大度,有才智谋略,开始时加入黄巢军,逐渐提升为军校。唐朝中和四年(884)三月,梁太祖在王满渡大败黄巢军队,葛从周与霍存、张

  • 卷一百二·佚名

    <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一百二选举志一谨案鸿蒙初辟神圣挺生有天地即有君臣有君臣即有任使抡才吁秀其自古以来乎唐虞夏商既各有学校必各有选举书阙有间遐哉莫得稽矣其教育之

  • 卷三十一·纪昀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历代职官表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厯代职官表卷三十一<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历代职官表,卷三十一<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历代职官表,卷三十一太仆寺国朝官制太仆寺卿满洲汉人各一人【从

  • 大寶積經卷第十七·欧阳竟无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詔譯   無量夀如來會第五之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衆萬二千人俱.皆是諸大聲聞[一]衆   所知識.其名曰[二]尊者阿若憍陳如.馬勝.大名.有賢.無垢.須跋陀羅.善稱.

  • 一贯别传卷五·吹万广真

    西蜀忠州聚云寺沙门 广真 着法华经总说。法华经者乃华严会上未了公案只因二乘学人在菩提场中不知身汩大海中犹然叫渴不知头触极箩边犹然叫饿世尊只得曲为中下向鹿野苑调跛驴医瞎马暂以涅槃一日之价延之彼等自甘满足

  • 还丹众仙论·佚名

    还丹众仙论,北宋抱腹山人杨在编集。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方法类。卷首有作者序,自称为汾阳河西人。曾遇明师授以丹诀,于皇祐四年(1052)集成此书。书中首先集录古来诸家炼丹要论,上自元始天尊、太上大道君、老君、上

  • 沧浪诗话·严羽

    南宋末年严羽著。羽有《沧浪集》已著录。羽字仪卿,一字丹丘,自号沧浪逋客。邵武人。事迹及生卒年不详。宋代诗话自欧阳修《六一诗话》首开其例,著作繁兴,但都较零碎,近于随笔。《沧浪诗话》却是一部最有系统的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