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绮情楼杂记

《绮情楼杂记》是一部比较典型的民国文人笔记。分为晚清残影、辛亥风雷、北洋轶事、宁渝旧梦四个部分,内容颇为芜杂,所涉及的人和事以清末至民国年间为主,尤以辛亥革命和北洋时期为重点。全书以一个亲历亲闻者的身份回忆了民国牛人的奇行壮语,风格近似《世说新语》,堪称一部“清末民国人 物言行录”、“辛亥人物志”或“民国版《世说新语》”。

《绮情楼杂记》全部章节目录

(1)序
(2)编后记
(3)第一部分:晚清残影
(4)第二部分:辛亥风雷
(5)第三部分:北洋轶事
(6)第四部分:宁渝旧梦

猜你喜欢
  三国志·陈寿
  天顺日录·李贤
  明武宗宝训·费宏
  通鉴续编·陈桱
  春秋战国异辞·陈厚耀
  春秋别典·薛虞畿
  明仁宗实录·杨士奇
  謇斋琐缀录·尹直
  遵闻录·梁亿
  江苏省通志稿司法志·缪荃孙
  碑传选集·钱仪吉
  八家后汉书辑注·周天游
  白话魏书·魏收
  蕲黄四十八寨纪事·王葆心
  大清报律·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八百五十一·彭定求

        卷851_1 【和御制游慈恩寺】慈恩寺沙门   皇风扇祇树,至德茂禅林。仙华曜日彩,神幡曳远阴。   绮殿笼霞影,飞阁出云心。细草希慈泽,恩光重更深。   卷851_2 【赠贾松先辈】水心寺僧   嵯峨山上石,岁岁色

  • 卷一百一十六·彭定求

        卷116_1 【春江花月夜二首】张子容   林花发岸口,气色动江新。此夜江中月,流光花上春。   分明石潭里,宜照浣纱人。   交甫怜瑶珮,仙妃难重期。沉沉绿江晚,惆怅碧云姿。   初逢花上月,言是弄珠时。   

  • 解人颐 超群集·钱德苍

    澹雅风流类顾长康小字虎头,善丹青。每为人写真,或数年不点睛,人问其故,答曰:“四体妍蚩,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明,正在阿堵中。”又尝言:“画之一道,手挥五弦易,目送归鸿难。可为知者道,难与俗人言。”唐明皇时

  • 小病·戴望舒

    从竹帘里漏进来的泥土的香,在浅春的风里它几乎凝住了;小病的人嘴里感到了莴苣的脆嫩,于是遂有了家乡小园的神往。小园里阳光是常在芸苔的花上吧,细风是常在细腰蜂的翅上吧,

  • 卷四十二·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四十二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独乐园稿【一】司马光字君实夏县人以父防入官年二十登宝元初进士厐籍荐除馆阁校理英宗朝进龙图阁直学士神宗朝加资政殿学士退居洛阳凡十五年田夫野老皆

  • 列传第十五 魏兰根 崔?(子瞻)·李百药

    魏兰根,巨鹿下曲阳人也。父伯成,魏中山太守。兰根身长八尺,仪貌奇伟,泛览群书,诵《左氏传》、《周易》,机警有识悟。起家北海王国侍郎,历定州长流参军。丁母忧,居丧有孝称。将葬常山郡境,先有董卓祠,祠有柏树。兰根以卓凶逆无道

  • ●崇禎長編卷之二十六·汪楫

      崇禎二年九月   ○崇禎二年九月   崇禎二年九月壬午朔免朝   光宗貞皇帝忌辰遣愽平侯郭振明祭□陵   吏部尚書王永光疏言科臣陳良訓張鏡心臺臣馬鳴世等各疏紏臣臣畿南孤踪素無依傍蒙皇上殊常知遇擢典

  • 卷八·三国(魏)·蒋一葵

    【武帝操】 〔字孟德,小字阿瞒,一名吉利。〕 武帝使卢洪、赵达抚军,主刺举,军中语曰:“不畏曹公,但畏卢洪。曹公尚可,赵达杀我。” 武帝与曹洪所乘之马,名曰“白鹤”。时人谚曰:“凭空虚跃,曹家‘白鹤’。

  • 第一四二名单(堂谕)光绪十三年八月十二日一一三二二—二·佚名

    粮差杨神、吕木索诈事件,提讯及堂谕原本名单承粮总差计开:陈乌鳅吕木杨神〔堂谕〕陈乌秋并非总理,该役岂有不知,勒令带丈,显系图索。且该役二人供词各异,大有不实不尽,薄予责惩逐革,以为滋事者戒。陈乌秋

  • 御制读萧望之传·班固

    御制读萧望之传东海有钜儒治经修素履露索不肯听抱关为禄仕宣庙向闻名对筞称进止一岁乃三迁何以酬知己雅意本在朝平原辞刾史冯翊复移病谕意事方视虽曰不要君其孰信乎此义利抗明辨而胡自擅使大闲固未踰小节讵尽美恭显方

  • 王磐传·宋濂

    王磐,字文炳,广平永年人,世代务农,每年收麦万石,乡人称“万石王家”。父王禧,金末出钱帮助军饷,因而授官为进义副尉。蒙古军破永年,要屠杀全城百姓,禧将全部家财去帮助蒙军作为军费,使永年百姓免遭大难。金人迁都汴梁,禧全家南渡

  • 地官司徒第二·佚名

    惟王建国,辨方正位,体国经野,设官分职,以为民极。乃立地官司徒,使帅其蜀而掌邦教,以佐王安扰邦国。教官之属:大司徒,卿一人。小司徒,中大夫二人。乡师,下大夫四人、上士八人、中士十有六人。旅,下士三十有二人、府六人、史十有二

  • 卷六·叶酉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究遗卷六左庶子叶酉撰僖公上元年春王正月传不称即位公出故也刘氏炫曰去年八月闵公遭弑僖公即自邾入事已粗定不应犹以公出故不行即位之礼也按刘氏驳传甚确但谓不行即位之礼犹循习旧说辨详桓元年公即位

  • 护国言论集校后·太虚

    在一般人心眼中的佛教,总是脱不了消极遁世,虚无缥渺,不涉现实的幻影;实则佛教的真理,是教人们从消极著手,渐渐趋向积极之途。“灰身泯智”那些小乘行,这不过是学佛经过的途程,并不是究竟的佛教;究竟的佛教,是大乘积极利世的精神

  • 乐邦文类卷第二·宗晓

    四明石芝沙门宗晓编次序跋(三十二家)念佛三昧诗序 圆悟法师 慧远观无量寿佛经疏序 智者禅师阿弥陀经通赞疏序 慈恩法师 窥基阿弥陀经疏序 孤山法师 智圆阿弥陀经新疏序 净觉法师 仁岳观无量寿佛经序 慈觉禅

  • 东周列国志·冯梦龙

    清代历史演义小说。二十三卷,一百零八回。原名为《新列国志》。冯梦龙著。清乾隆年间,秣陵蔡元放将《新列国志》增删补订,附以序、读法、夹注及评点,题为《东周列国志》刊行。小说本着“恪守正史”的原则进行艺术的加

  • 朝鲜王朝实录[中宗实录]·佚名

    朝鲜李氏王朝的实录,又称《李朝实录》。记载李朝太祖始至哲宗止25代王472年间的历史,整个李氏王朝各代王中只缺少最后两代高宗、纯宗年间的部分。该书以编年史体例,分别各代王编修实录,汇集成书。此为朝鲜王朝实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