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王磐传

王磐,字文炳,广平永年人,世代务农,每年收麦万石,乡人称“万石王家”。父王禧,金末出钱帮助军饷,因而授官为进义副尉。蒙古军破永年,要屠杀全城百姓,禧将全部家财去帮助蒙军作为军费,使永年百姓免遭大难。金人迁都汴梁,禧全家南渡黄河,定居于汝州鲁山。

磐年方二十岁,在郾城拜麻九畴为师。因是流落异乡,非常贫困,每天做粥一钵为一日饮食。二十六岁,考中金哀宗正大四年(1227)经义进士,授归德府录事判官,没去就职。从此以后大力研究经史百家学说,其文辞宏伟豪放,浩大得无边无际。蒙军进入河南,磐为避难而转入淮襄之间。宋荆湖制置司素闻其名,委任为议事官。太宗八年(1236),襄阳兵变,王磐又北归至洛阳西,恰逢杨惟中奉旨招揽儒士,遇磐,以厚礼对待,王磐因住于河内。东平总管严实兴学养士,迎请磐为师。从他学习的常数百人,这些人后来多成名士。

中统元年(1260),拜磐为益都等路宣抚副使,不久因病免职。李王..素来敬重王磐,聘请他去,磐也爱好青州风土民情,买田于氵弭河之上,其庐舍题名曰“鹿庵”,有终老于此的打算。李王..阴谋不轨,磐发觉后跑到济南,后转入京师。世祖闻知立即召见,嘉奖其忠诚不贰。李王..占据济南,朝廷派大军征讨,世祖命磐参议行省事。磐在平定李王..之后,携妻子至东平。朝廷召入朝拜为翰林直学士、同修国史。

出任真定、顺德等路宣慰使时,衡水县达鲁花赤忙兀..,贪赃枉法,横行霸道,该县百姓深受其苦。有人叫赵清者,揭发了忙兀..的罪行。忙兀..派人夜间谋杀赵清,清逃走免遭祸难,而其父母妻子被杀。清向官府控告,权贵袒护忙兀..,不受理赵清的控告,反将清陷入狱中。磐闻知,将忙兀..依法处置,没收其家产,以一半给赵清。郡内有西域大商,放债取息,有不能按时偿还者,私设公堂,拘禁拷打。该商人恃势干预官府,竟来座厅议事,指挥自若。磐闻知大怒,令左右将他拿下,施以杖刑,又把他从城上摔到城下,几乎死去,郡人称快。真定发生蝗灾,朝廷遣使督促捕捉,动用民夫四万人,还认为不够,欲通知邻道来帮助捕捉。磐认为四万已多了,何必再烦扰他郡。使臣大怒,斥责王磐,限三日内捕尽蝗虫。王磐不理他,亲率役夫到田间去观察,设法捕捉,三天内蝗虫灭尽,使臣大惊,以为他是神仙。

又召回朝为翰林学士,进见宰相时,首先提出:“当今害民之官,以转运司最厉害,以至于敲骨吸髓,应废除以减轻人民负担。”从此废除了转运司。阿合马暗示一些大臣,奏请将中书、尚书两省合而为一,拜右丞相安童为三公,实际上是想暗夺他的权力。诏令朝臣讨论此事,王磐认为“:合两省为一,由右丞相总领,是方便些,否则就保持不变。三公既不参预政事,则不宜虚设。”合并中书尚书两省之事也就不采行了。调磐为太常少卿,他请求辞官,不允。

这时,宫廷尚未建立,朝拜仪礼尚未制定,凡朝贺,大小臣僚杂至帐殿之前,喧扰不堪。磐上疏道:“按旧制,天子宫门,不应入而入者谓之‘阑入’(擅自闯入),阑入之罪,由第一门至第三门,轻重不同。宜令宣徽院,登记两省以下的百官姓名,各依次序听通事舍人传呼前引,然后进见。凡超越次序者,殿中司纠察惩罚;不应入而入者,按‘阑入’罪惩处,这样朝廷的礼节就可严整而肃穆。”世祖采纳。从此,朝仪制度订立下来。

曲阜孔子庙,历代都拨赐民一百户来洒扫,不服别的劳役。现在,尚书省通过清查户口把孔庙的民户收为一般平民。王磐上书道“:林庙户百家每岁交纳赋钞不过六百贯,仅相当于一个六品官一年的俸禄而已。圣朝疆土万里,财赋每年亿万计,岂在乎这一六品官的俸禄而不侍奉孔子。而且,收此六百贯,对于府库所增不多,而对国体损伤甚大。”时论都认为王磐的话有理。世祖因天下囚禁于狱中的人日益增多,令诸路自死罪以下,都暂释归家,到了八月都来京师听从裁决。到期这些罪犯都来了,世祖怜悯他们,都释免了他们的罪行。有天,皇帝命文学侍臣制作诏书,以此事来教育天下。所起草的诏令世祖都不满意,只有王磐依据皇上释放囚徒的用意来草拟的诏令,世祖看了大喜道:“这些才是朕所要说而未说出来的话,卿代我说了。”嘉奖不已。

磐再次请求辞官,不允。国子祭酒许衡将辞官回乡,世祖派近侍臣去征询王磐的意见,王磐认为:“衡素来廉洁,其所以要求辞退,莫非是因生员少,他感到自己是徒费廪禄,内心不安?应增加生员,任他施教,这样可望培养出人材,衡受禄内心也可稍稍安心些。”诏令按王磐的意见办。

磐因病归家,世祖遣使问候,赐名药。磐曾在议事会上多次说过“:前代用人,二十从政,七十告退,这是因为要用人之才而又怜悯其衰老,养其廉耻之心。今做官者不限年纪,而老病者又不退,他们自己不知廉耻,朝廷也不认为这样是不对的,甚是不可。”他要求在病中停止他的俸禄。从秋到春,坚持请求辞退。世祖遣使安慰他说:“卿年虽老,但并无繁重政务,为何要辞官?”诏令给王磐终身俸禄,并补发所停发的月俸。磐不得已,只得再上朝理政。

这时正在伐宋,凡筹划议论之事不能决定者,立即遣使去征求王磐的意见。磐的陈奏也往往符合皇上的旨意。世祖准备征伐日本,问王磐意见如何。磐陈奏道“:现在正在伐宋,应以全力一举取胜,若再分兵于东夷,恐相持日久,难以成功。等灭宋之后,再征日本不晚。”江南平定之后,磐又上疏,其大略是“:约束军士不准滥杀,选择官吏,赏功罚罪,推广朝廷恩惠,安抚新归附百姓,消除寇盗。”这些都是当前紧要的事,都逐一施行。

朝廷打算淘汰冗官,一些有权有势的近侍之臣,感到按察司于他们不利,倡议裁撤。王磐陈奏说“:各路州郡距京师遥远,贪官污吏侵害百姓,无处控告,唯依靠按察司为他们申诉。若把按察使指为冗官,一概裁减,则小民冤死而无处申诉了。若让京师御史台去纠察四方之事,这是很不对的。御史台纠察朝廷百官、京畿州县,尚有不到之处,怎能完全纠察外省千百城之事?若欲并入运司,运司是专以营利收赋税为职,与管民官常常分为彼此,岂能有功夫顾及小民之冤情?”因此各地按察司未被废除。

朝廷记录平宋之功,升至宰相执政者二十余人。有人提出改定官制,磐上疏说:“历代制度是:有官品,有爵号,有职位。官爵是表示所受的荣耀恩宠,职位是要委以权力。臣下有功有劳,随其大小而给以官爵;有才有能,按其才能授其职位。这就是皇上驾御臣下之方式方法。臣认为,有功者加升散官,或赐五等爵号,如汉、唐封侯之制即可,不宜任其他职位。”

征讨日本,大军即将出发,磐入朝谏阻说“:日本小夷,海道既远且险,胜并不表现我们武功之盛,不胜则损害国威。臣以为不去征伐为好。”世祖大怒,认为这话不该说,是别有用心。磐回答说:“臣赤心为国,才敢于直言,如果有他心,为何从叛乱之地,冒着万死危险来归向朝廷?今臣已八十,况无子无嗣,若存有他心又是为了谁?”第二天,世祖遣侍臣和颜悦色地去慰抚,使磐无忧惧,又赐碧玉宝枕。

磐因年老,多次请求退休还乡。丞相和礼霍孙也帮他请求,终于允准,晋升为资德大夫而离职,仍给终身半俸禄。皇太子听说磐告老还乡,召请他入宫赐宴饯别。启程之日,公卿百官为他设宴饯行。第二天,皇太子又赐宴圣安寺,公卿百官送于丽泽门外。磐无子,命其婿著作郎李稚宾为东平判官,以便就近奉养。世祖常向大臣询问磐生活情况,始终眷恋不已。

磐禀性刚强,平时不妄言笑,每奏对皇帝,言辞正直,不肯阿谀奉承,世祖称赞他为人耿直,虽权臣和受皇帝宠爱的人对他怒目而视,他也不屑一顾。阿合马正掌权之时,以重金求写篇歌颂自己的碑文,他坚决拒绝。所荐举的宋..、雷膺、魏初、徐琰,胡祗..、孟祺、李谦,后来都是名臣。享年九十二岁而卒。赠端贞雅亮佐治功臣、太傅、开府仪同三司,追封氵名国公,谥“文忠”。

猜你喜欢
  七十二弟子解第三十八·王肃
  卷五十五·黄以周
  ●卷六·邵伯温
  东都事略卷一百二十九·王称
  卷四十八·宋·蒋一葵
  客座赘语序·顾起元
  卷之五百三十八·佚名
  卷六十二·鄂尔泰
  卷四十八·班固
  民国四年(1915)二月十八日至六月七日·胡适
  赵在礼传·薛居正
  敬翔传·薛居正
  卷三百二十九·杨士奇
  卷二十七·佚名
  职官一○·徐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四百十三·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四百十三元稹陪诸公游故江西韦大夫通德湖旧居有感题四韵兼呈李六侍御即韦大夫旧寮也高墉行马接通湖巨壑藏舟感大夫尘壁暗埋悲旧札风帘吹断落残珠烟波漾日侵隤岸狐兎奔丛拂坐隅唯有满园桃李下

  • 列传九·薛居正

    常思,字克恭,太原人也。父仁岳,河东牙将,累赠太子太师。唐庄宗之为晋王也,广募胜兵,时思以趫悍应募,累从戎役,后为长直都校,历捧圣军使。晋初,迁六军都虞候。汉高祖出镇并门,奏以思从行,寻表为河东牢城都指挥使,以勤干见称。汉国初

  • 卷七十一·列传第九·脱脱

        斡鲁 斡鲁古勃堇 婆卢火吾紥忽 阇母 宗叙(本名德寿)   斡鲁,韩国公劾者第三子。康宗初,苏滨水含国部斡豁勃堇及斡准、听备二部有异志,斡带治之,斡赛、斡鲁为之佐,遂伐斡豁,拔其城以归。高丽筑九城于曷懒甸

  • 卷三百十一 元豐四年(辛酉,1081)·李焘

      起神宗元豐四年正月盡是年三月   春正月辛卯,存寶至瀘州。上聞存寶逗撓,輒自退軍,欲按軍法誅之,會言者亦劾存寶玩寇欺君,乃議遣林廣代將存寶軍,即瀘州置獄鞫其罪。   先是,五月甲申,韓存寶受命經制瀘州蠻賊公事,以九月

  • 卷十八 陈高祖·王夫之

      〖一〗   自曹魏以迄于宋,皆名为禅而篡者也。盖尝论之,本以征诛取天下,狃于习而假迹于篡者,唐高祖也,其名逆,其情未诈,君子恶其名而已。以雄桀之才起而图功,其图功也,以觊得天下为心,功既立而遂攘之,曹魏、刘宋也,而刘宋之

  • 卷第一百一十二·胡三省

    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朝散大夫右谏议大夫充集贤殿修撰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上柱国河内郡开国侯食邑一千八百户食实封六百户赐紫金鱼袋臣司马光奉敕编集后学天台胡三省音注晋纪三十四〔起重光赤奋若(辛丑),尽玄黓摄提格

  • 石匮书后集卷第十五·张岱

    卢象昇列传卢象昇,南直宜兴人。天启壬戌进士,授户部主事。司饷临清,有黄衫庞眉趋马前曰:『公有剑骨,出三十当奇贵。然剑室露铓,其能从吾养骨乎』!象昇谢遣之。履道上雪,绝迹;再召之,已去。迁大名守。开、滑壤接晋、豫,盗窟匿影,分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二 职官略三·纪昀

    职官略 【三】辽官制○辽官制辽太祖受位要尼用其旧俗职守名称与古迥异迨世宗兼有燕代始增置官班渐仿唐制自兹而降日以浸繁辽俗东向而尚左故御帐 东向谓之横帐其官则分北面南面北面治契丹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

  • 张俊传·张廷玉

    张俊,宣府前卫人。他继承世袭职位,为本卫指挥使。累升至大同游击将军。弘治十二年(1499),又因功进升为都指挥同知。火筛侵入大同左卫,大肆抢掠八日之久。张俊派兵三百在前拦截,又分兵三百作为策应,自己则亲自率军在荆东庄抵

  • 卷三十一·黄训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名臣经济录钦定四库全书名臣经济録卷三十一明 黄训 编礼部【主客精膳】译言待賔之礼【丘濬】臣按译言之官自古有之然惟译其言语而已也彼时外夷犹未有字书自佛教入中国始有天竺字其后回回

  • ●皇朝通典卷四十七·佚名

    禮七 ○禮七 吉七 △吉七 謁陵 ·謁陵 (臣)等謹按杜典上陵一門旁註拜掃及諸節上食附伏惟聖朝尊祖敬宗孝思肫切太宗文皇帝屢詣山陵祗修時享聖祖仁皇帝親政以後仰承世祖章皇帝遺志三詣盛京詆謁祖陵至於孝莊文皇后暫安奉殿

  • 卷二百五十·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二百五十封建考【五】异姓封爵一【臣】等谨案我朝封爵之制亲亲而外次及勲臣所以隆报功之典广世禄之恩也兹所纪载首满洲次蒙古又次汉军其间以王公侯伯子男为经以八旗为纬若汉人以军功封者则

  • 卷一○二·邱濬

    ▲定律令之制(上) 《舜典》曰:象以典刑。 孔颖达曰:“《易》云‘象也者,像此者也’,又曰‘天垂象,圣人则之’,是象为仿法,故为法也。依法用其常刑,用之使不越法。” 朱熹曰:“画象而示民以墨、劓、禬、宫、

  • 第七章 30·辜鸿铭

    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孔子曰:“知礼。”孔子退,揖巫马期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君取于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君而知礼,孰不知礼?”巫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辜讲当孔子周游到一个国家(陈国),

  • 卷三十五·吴澄

    钦定四库全书礼记纂言卷三十五    元 吴澄 撰学记【记古者建学教人之事】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闻不足以动衆就贤体远足以动衆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謏音小闻去声】【发与内则发虑同虑谓心所计画

  • 卷三·蔡德晋

    钦定四库全书礼经本义卷三无锡蔡德晋撰嘉礼乡饮酒礼【此乡之士大夫会聚於乡学而饮酒之礼也旧说乡饮有四一则乡大夫宾贤能二则党正正齿位三则州长习射於州序四则乡大夫饮国中贤者然乡人凡有会聚饮酒之事皆当行此礼不特

  • 春秋经解巻四·孙觉

    宋 孙觉 撰庄公下十有六年春王正月夏宋人齐人卫人伐郑去年之冬郑尝侵宋宋于是报其见侵之役故率卫以伐郑也齐威将谋伯业求合诸侯故从宋人以伐郑宋总三国之众声罪而伐人之国势必不使防者主然经皆书人者葢齐威行伯不务

  • 四喜记·谢谠

    明代传奇剧本。谢谠作。《曲品》著录。写北宋宋郊、宋祁兄弟的故事。久旱逢雨,宋郊到碧玉台散步,见数十万蚂蚁飘于水上,便将枯竹剖开,造桥渡蚁,因此,后来应试连中三元。本事见祝穆《事文类聚》。宋祁与兄同榜登第,游览禁苑,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