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明武宗宝训

明武宗朱厚照语录汇编。费宏等编纂。嘉靖四年(1525)成书,与《明武宗实录》同进。十卷。万历三十年(1602),吕本校订刊印,改为二卷。凡四十一子目,前有明世宗序。

《明武宗宝训》全部章节目录

(1)序
(2)大明武宗毅皇帝宝训卷之一
(3)大明武宗毅皇帝宝训卷之二

猜你喜欢
  明史·张廷玉
  元史通俗演义·蔡东藩
  历代通略·陈栎
  可斋杂记·彭时
  康雍乾间文字之狱·佚名
  名人轶事·佚名
  金佗稡编·岳珂
  戴案纪略·蔡青筠
  日本国志·黄遵宪
  金銮密记·韩偓
  劫余小记·臧谷
  白话金史·脱脱
  岁华纪丽·韩鄂
  清职贡图选·佚名
  续日本纪·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第四十二出 江会·陆采

    【六么令】〔外老旦上〕夫妻完聚。荷天恩安置巴西。只愁年老怯崎岖。禁不得恶滋味。何时安妥全家会。何时安妥全家会。〔外〕夫人。此处潼关。须要盘问。〔老旦〕关上有人来也。〔净丑上〕金城围日月。玉垒压函秦。

  • 卷二百六十六·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二百六十六顾况洛阳早春何地避春愁终年忆旧游一家千里外百舌五更头客路偏逢雨乡山不入楼故园桃李月伊水向东流步虚词【太清宫作】迥步游三洞清心礼七真飞符超羽翼焚【一作禁】火醮星辰残药沾

  • 卷三百六十六·列传第一百二十五·脱脱

        刘锜 吴玠 吴璘   刘锜,字信叔,德顺军人,沪川军节度使仲武第九子也。美仪状,善射,声如洪钟。尝从仲武征讨,牙门水斛满,以箭射之,拔箭水注,随以一矢窒之,人服其精。宣和间,用高俅荐,特授阁门祗候。   高宗即位,

  • 卷十五·楚二·佚名

    魏相翟强死魏相翟强死。为甘茂谓楚王曰:“魏之几相者,公子劲也。劲也相魏,魏、秦之交必善。秦、魏之交完,则楚轻矣。故王不如与齐约,相甘茂于魏。齐王好高人以名,今为其行人请魏之相,齐必喜。魏氏不听,交恶于齐,齐魏之交恶,必争

  • 卷十二·吴广成

      景二年春正月,元昊改元广运。  或言“开运”乃石晋败亡号,故改。  三月,遗匿名书于环州。  环州知州高继嵩久任西土,以勇敢闻。元昊恶之,将其遗箭系以匿名文字,言继嵩已投本国,置于延州境上,部署司以闻,继嵩不自安

  • 较刻名山藏姓氏·何乔远

    廵抚福建右佥都御史华亭沈犹龙廵按福建监察御史曲周路振飞福建右布政使吴县绍芳分廵兴泉道右参政峡江曾樱分守福宁道副使黄冈樊维城泉州府知府常熟孙朝让同安县知县余姚熊汝霖仝梓鄞县沈延嘉□□蔡复一门人林欲楫蒋德

  • 钦定滁阳王庙碑岁祀册·佚名

    敕赐滁阳王庙碑○钦定滁阳王庙碑岁祀册皇帝制谕滁阳千百户王杰等:自古豪杰之士,有大功于天地人神者,生虽不获其福,死必血食庙祀焉,所谓死而不亡,名传永世者也!惟滁阳王,定远之民,当元运将终,群雄并起,王亦乘时倡义,旋克濠城,拒守二

  • 第二○九副详及批光绪十八年九月初五日一一四一○—五一·佚名

    新竹知县沈详请布政使唐:典史光绪十八年春夏雨季俸银是否照发;经唐批住支副详 印 新竹县印光绪十八年九月初八日到补用同知、本任宜兰县、调署台北府新竹县,为详请示遵事。案据卑县典史萧启元申称:「

  • 第一九四清单(第一九三号之粘付)一一四○六—四·佚名

    竹北一、二保粮差进出各款(吕洲开呈)谨将竹北一、二保粮差,年额进出各款,开列呈电。今开:进款项下:一、年额收各业户应贴辛劳共银参百参拾余元。又收二皂、三皂、一快、三快四班粮差,年贴迎春、开征办差

  • 五一 两江总督高晋等奏续得各家书籍并进呈书目折·佚名

    五一 两江总督高晋等奏续得各家书籍并进呈书目折乾隆三十八年闺三月二十日大学士管两江总督臣高晋、江苏巡抚臣萨载谨奏,为遵旨实力购觅遗书,仰祈圣鉴事。乾隆三十八年闰三月初六日,承准大学士刘统勋字寄,内开乾隆三十八

  • 卷七·李天根

    江阴云墟散人李本天根氏辑甲申(一六四四)冬十月乙卯朔大清定鼎燕京,世祖章皇帝即皇帝位;颁诏天下,普与臣民更始。福王使臣左懋第等次张家湾。大清传令:止许百人从行。懋第衰绖入都门,至则馆之鸿胪寺。请祭告诸陵及改葬先帝后

  • 一贯问答·方以智

      问:“一贯?”曰:圣门之几本一,而本不执一,其圆如珠。朱子曰:“以一理贯万事,未尝不是个理字,而圣人不说定理字。分明是心,而圣人亦不说出心字。。试看孔子一呼,而曾子唯矣。及对门人,便换一个卦,一个字换作两

  • 第十二 符言 4·王诩

    【原文】用赏贵信,用刑贵正。刑赏信正,必验耳目之所见闻,其所不见闻者,莫不暗化矣①。诚畅于天下神明,而况一奸一者干君②。右主赏③。【注释】①“刑赏”句:陶弘景注:“赏信则立功之士,致命捐生;刑正则受戮之人,没齿无怨也。言

  • 第十一 决篇 2·王诩

    【原文】圣人所以能成其事者有五①:有以一陽一德之②者,有以一陰一贼之③者,有以信诚④之者,有以蔽匿⑤之者,有以平素之者。一陽一励于一言,一陰一励于二言,平素、枢机以用。四者,微而施之⑥。于是度以往事,验之来事,参之平素,可

  • 宗本义·僧肇

    本无。实相。法性。性空。缘会。一义耳。何则。一切诸法缘会而生。缘会而生。则未生无有。缘离则灭。如其真有。有则无灭。以此而推。故知虽今现有。有而性常自空。性常自空。故谓之性空。性空故。故曰法性。法性如是

  • 增壹阿含经卷第二·佚名

    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广演品第三(一)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当修行一法。当广布一法。已修行一法。便有名誉。成大果报。诸善普至。得甘露味。至无为处。便成神通。除诸乱想

  • 不可妄欲得道得神通等·印光

    切不可妄想得道、得神通。但一心念佛,复以此劝人,则虽不得道,尚可胜于得道。以往生所得之利益,比得道更大。况盲修瞎炼,多分会著魔发狂乎?(复杨树枝居士书四)倘平日有过头妄想,欲得神通、得名誉、得缘法、得道等。如是完全以妄

  • 深衣考误·江永

    清江永辨析历代关于深衣误注的著作。1卷。深衣之制,见于《仪礼》及郑注孔疏。其上衣下裳相连,“被体深邃” ,故谓之深衣。其制始于春秋。后世注家众说纷纭,多不得要领。江永认为郑注于裳衽之制、裁布之法,与 “续衽钩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