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护国言论集校后

在一般人心眼中的佛教,总是脱不了消极遁世,虚无缥渺,不涉现实的幻影;实则佛教的真理,是教人们从消极著手,渐渐趋向积极之途。“灰身泯智”那些小乘行,这不过是学佛经过的途程,并不是究竟的佛教;究竟的佛教,是大乘积极利世的精神的表现。所以误认佛教为消极遁世,为虚无不实,那是绝大的错谬;犹如认小学生摹“上大人”“孔乙己”字帖是没有用处一样的错谬。

中国的僧侣,素喜高隐山林,闭关自守,所以便养成了离群索居的习惯,把佛陀的遗教,冷清清地放在藏经楼里;致令以一切众生为对象的佛教,一天一天和社会众生分了家似的。试问这样与现实社会相背,走上空洞的路子,自然难怪人们说我们是消极遁世虚无缥渺了。其实呢,佛陀训示我们的,佛法是不离世间而超出世间,从出世间而入于世间,世间法即出世间法,出世间法即世间法;若故意离了世间法而别求出世间法,抛弃了众生,抛弃了一切,要想体验得大乘佛教的真精神,那是不可能的。

由于僧侣的一向漠视服务社会的工作,于是纵使有些比较前进的同袍,去参加护国工作,也是很容易被人发生误解的。他们以为僧侣的工作,只是参禅、念佛、赶经忏,除此之外别无工作可言了。孰不知参禅、念佛,这不过是私人进修的分内事,而大乘菩萨的精神注重利他,试思“不入地狱”何能救地狱苦?“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我们不走进众生群里,怎能度脱众生?亦有人以为佛徒是不应有人我相的,护国便落了此国土他国土的分别。其实这也是一种错误,因为佛理虽是普遍平等,而站在所住的国土的立场上说,还是要爱护这国土的;佛说仁王护国经,就是一个明证。申言之,佛教的最高原理是破除我法二执,而获得我法二空,二执若破,当然把国家民族底界限破除。但我们在未成佛的博地凡夫,能够离却国家社会而生存吗?且国家是依人民土地文物等许多因缘条件所构成,这些条件是缺一不可的,国家依人民而有,人民依国家而立,国无人民,则国将不国,人民离开国家,则民无所从立;我们试观犹太以及其他灭亡的国家,人民流离失所的惨痛,就知道人民需要国家的逼切了。故国家有保护国民的责任,国民有效劳国家的义务;那么我们僧侣既是国民的一份子,又岂能例外呢!

上面虽然拉杂地说了许多话,其实这些道理,在太虚大师这本护国言论集里,已有种种精到的发挥了。

太虚大师,是现代中国佛教的领袖,佛学的泰斗,他的思想和学说,中外人士,大多明了,恕不在这里有所论列。自抗战以还,他站在人道正义的立场上,从文字三昧发出的正义感和同情心,尤博得一般人士的称颂!为使教内人士欲明了自己本身的责任,及给予外界对于佛教的正确认识起见,本社特把大师这两年来发表在各报章杂志的护国言论,辑成一册,单本发行,俾为关怀此问题──佛教护国──者的参考。那末、虽然化了些精神和时间,只要读者能得到需要的读物,觉得也是很值得的。

本集出版的日子,正当大师率领佛教访问团到印度、锡兰等地朝礼圣迹之期,谨将此册,虔诚奉献大师座前,惟愿他日海外归来,带返了世界人士的正义感,同情心,得到一切众生同沐佛化,共发菩提的效果。

承江孔殷太史给我们题字,罗落花先生替我们作序,和陈静涛居士、白慧、妙钦二法师底力助,这册子能于短促期间印成,特附此敬伸谢忱!满慈。


猜你喜欢
  黔南会灯录卷第六·善一如纯
  俱舍论疏 第二卷·法宝
  卷第四(观世音卷上)·佚名
  新华严经论 第三十六卷·李通玄
  卷第一·佚名
  卷第十三·佚名
  卷第十(弥沙塞)·佚名
  第六 老经之义释·佚名
  佛说如来不思议秘密大乘经卷第九·佚名
  卷三百三·佚名
  法华文句记卷第二·湛然
  卷第十·佚名
  示所犯者瑜伽法镜经·佚名
  卷第一·佚名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略疏注卷上之一·宗密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袁正真·唐圭璋

      正真,宋宫人。   长相思   南高峰。北高峰。南北高峰云淡浓。湖山图画中。   采芙容。赏芙蓉。小小红船西复东。相思无路通。

  • 卷十二·丁绍仪

    【古诗】【咏谯君黄诗】〖《华阳国志》曰:巴郡谯君黄。不事公孙述。述遣使赍药酒惧之。君黄笑曰:吾不省药乎。其子瑛纳钱八百万得免。国人作《诗》曰:〗肃肃清节士。执德实固贞。违恶以授命。没世遗令声。(○《华阳国志》

  • 第三幕·老舍

    时间 第二幕的两三日后。地点 咖啡馆内。人物 丁影秋 桃 云 吕千秋 乔仁山 乔莉香 李 颜 吕以美茶 房〔开幕:丁影秋与桃云在咖啡馆的单间内会议。单间外为小园,有些花草。〕丁影秋 包艾!包艾!茶房 (急上)还要

  • 卷四百十七·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四百十七 明 曹学佺 编 明诗次集五十一 文洪 对菊 蓐收肃霜威草木咸凋瘁睠兹东篱丛孤芳可人意迎风散奇芬浥露含幽思吾生抱孤僻兹焉独云契醉诵离骚经闲咏柴桑句外慕苟不羁萧然有真味 三

  • 卷十四·本纪第十四·脱脱

        神宗一   神宗绍天法古运德建功英文烈武钦仁圣孝皇帝,讳顼,英宗长子,母曰宣仁圣烈皇后高氏。庆历八年四月戊寅生于濮王宫,祥光照室,群鼠吐五色气成云。八月,赐名仲鍼。授率府副率,三迁至右千牛卫将军。嘉祐

  • 孤忠后录·祝纯嘏

    顺治二年乙酉,贡生黄毓祺,谋复故明。毓祺,字介之,号大愚,天启元年恩贡,家住江阴东城内。守城之役,与友人参将张宿,上舍程壁等,歃血同盟,协力拒守。至八月城破,毓祺潜渡海,谋请兵于镇南伯。有僧浪仙,泄其事于武弁王珑。珑以邑人杀其

  • 卷之六·祁韵士

    <史部,传记类,总录之属,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卷之六表第六鄂尔多斯部【□聪九年来归旗七爵八】扎萨克多罗郡王<史部,传记类,总录之属,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卷之六<

  • 景公成柏寝而师开言室夕晏子辨其所以然第五·晏婴

    景公新成柏寝之台,使师开鼓琴,师开左抚宫,右弹商,曰:“室夕。”公曰:“何以知之?”师开对曰:“东方之声薄,西方之声扬。”公召大匠曰:“室何为夕?”大匠曰:“立室以宫矩为之。”于是召司空曰:“立宫何为夕?”司空曰:“立宫以城矩为之

  • 第十七章 14·辜鸿铭

    子曰:“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辜讲孔子说:“在大街上宣扬半路捡起的陈词滥调,就是将所有美好的情感弃之不顾。”

  • 卷三·姜宝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事义全考卷三   明 姜寳 撰庄公【名同桓公子母文姜諡法胜敌克乱曰庄】元年春王正月不书即位属词谓以继弑君不行即位礼故也闵僖同三月夫人孙于齐胡传夫人文姜也桓公之弑姜氏与焉孔季彦曰文姜与弑

  • 自序·高闶

    自序昔伊川先生欲着春秋传而先为之序曰天之生民必有出类之才起而君长之治之而争夺息导之而生养遂教之而伦理明然後人道立天道成地道平二帝而上圣贤世出随时有作顺乎风气之宜不先天以开人各因时而立政暨乎三王迭兴三重

  • 卷六十八·顺治

    <子部,儒家类,御定孝经衍义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孝经衍义卷六十八天子之孝设谏官太宗贞观元年制谏官随宰相入阁议事尹起莘曰此贞观致治之本也夫官以谏为名所言必本于公而宰相制天下事岂必尽能无失诚使谏官得随事言之则不

  • 宣公·宣公十五年·左丘明

    【经】十有五年春,公孙归父会楚子于宋。夏五月,宋人及楚人平。六月癸卯,晋师灭赤狄潞氏,以潞子婴儿归。秦人伐晋。王札子杀召伯、毛伯。秋,螽。仲孙蔑会齐高固于无娄。初,税亩。冬,蝝生。饥。【传】十五年春,公孙归父会楚子于

  • 世界佛教联合会宣告开会之宗旨·太虚

    ──十三年六月在庐山大林寺讲──现在世界说文明史的,要不出东西洋两大系:西洋文明系可以基督教代表之;东洋文明系可以佛教代表之。然东洋范围很宽,凡属东半球皆是,若印度、暹逻、缅甸、日本、中国乃至波斯等。然则一教何

  • 菩萨璎珞经卷第二·佚名

    (一名现在报)    姚秦凉州沙门竺佛念译  龙王浴太子品第四  佛复告族姓子。菩萨于时前升金机。颜色安详颜貌容豫。诸天在上散华烧香。作天伎乐娱乐菩萨。世人在下左右侍卫。异口同音声震天地。八十亿垓干沓和

  • 梵天择地法·佚名

    谨案大梵天王内秘密经云。如来因地时五百万生中。作持咒仙人。每游历诸山隐居净室。常感诸梵天而来侍卫。亦有天龙八部而来现身。虽有善相仍被魔恼法事不成。或为诵咒依不梵回。或为姥陀法行。或为曼荼罗不得其地。以

  • 慈氏菩萨略修瑜伽念诵法·佚名

    二卷,唐善无畏译。

  • 一切功德庄严王经·佚名

    唐大荐福寺沙门释义净译,佛在竹林,入能断惑离垢三昧,大地震动,大众云集,执金刚请说此经,三止之后,乃说二种四法,观世音菩萨赞此法门,法师,及供养者,当生极乐。次说胜妙陀罗尼,及说坛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