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编后记

眉睫

喻血轮(一八九二至一九六七),字命三,号允锡,又号皓首匹夫,湖北黄梅人。出身于鄂东著名文学仕宦世家,为乾嘉年间著名性灵派诗人、“光黄一大家”喻文鏊(石农先生)五世孙,也是“中国铁娘子”吴仪的舅舅。光绪末年,入读黄梅八角亭高等小学堂,与吴醒亚等同学。宣统年间,入读黄州府中,开始接触报纸,思想益发激进。武昌起义爆发时,投身学生军。辛亥革命后,入读北京法政学校,不久返回武汉从事新闻宣传工作。先入《国民新报》,后入《汉口中西报》,成为民初新闻界的后起之秀。同时,与鸳鸯蝴蝶派文人多有往来,于民国初年出版十数种哀情小说,或为日记体,或为演义体。一九一七年,曾往苏州等地,与江浙沪一带文人集会、结社,声名日著。一九二一年,担任上海《四民报》总编辑。北伐前夕,担任国民革命军第三十七军政治部主任吴醒亚的秘书。北伐时期,在南京与吴醒亚、石信嘉等创办《京报》,为北伐摇旗呐喊,声誉波及全国新闻界。国民政府成立后,历任安徽民政厅秘书、湖北民政厅秘书、湖北应山县县长、湖北省藕池口征收局局长、湖北《中山日报》总编辑、川陕豫党政考查团秘书、民生机器厂秘书、中央造船公司秘书等职。一九四八年底,携自著《秋月独明室诗文集》赴台。晚年,又开始创作鸳鸯蝴蝶派作品,如《红焰飞蛾》等,并以“绮翁”笔名为《新生报》撰写《绮情楼杂记》,为《大华晚报》撰写《忆梅庵杂记》,为一生所见、所闻之记录。

喻血轮既是近代文学家,又是民国著名报人,同时也有过为官二十载的经历。不过究其本质,应是文人,甚至还有旧式文人的色彩。综观喻血轮的一生,他堪称著名鸳鸯蝴蝶派文学家,也堪称著名报人,但在政坛无甚大的作为,最终也不幸地成为了“大时代中的小人物”。作为后世学人,我们所能采摘的不过是他或绚烂、或暗淡的人生中的一些值得怀想和追忆的“花朵”,或许它们能够带着我们走进历史的某一个隐秘的角落。

作为文学家的喻血轮,幼时即随舅、叔辈饱读诗书,古文功底极其深厚。可能由于出身渐趋没落的封建文人世家,且沉溺于古典文学,喻血轮与五四新文学不曾发生过关系,而其社会思想也停留于辛亥革命阶段。现今,我们翻阅喻血轮的《林黛玉笔记》(又名《林黛玉日记》)、《西厢记演义》、《芸兰泪史》等名著,把它们放到民国初年的近代文坛上,仍然可以看出它们的光华来。甚至,我们还可以从中感受出一个世家子弟在北洋时代的落寞、伤感和彷徨。喻血轮终究没有找到人生的新路,在随后的时代洪流中,既不能与时俱进,又未能充分发挥文学才华,终于渐渐地悄无声息地平淡下去。当然,在今人撰写的近代文学史上,喻血轮仍然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被誉为“中国最早的日记体小说家”(《林黛玉日记》和《蕙芳秘密日记》均为近代最早的日记体小说)。他的《芸兰泪史》也被某些文学史家称为与徐枕亚的《玉梨魂》、苏曼殊的《断鸿零雁记》并称的“近代文学的三大名作”。然而,文学家之外的喻血轮却鲜为人知,同时也正因其生平的不为人知,研究鸳鸯蝴蝶派的史家也难以真正深入他的文学世界。

作为报人的喻血轮,本着早年激进的变革思想,参加了辛亥革命。清末时的喻血轮接触报纸应与长兄喻的痴有着相同的经历。喻的痴曾回忆说:“先是清光宣间,正《中西报》崭然露其头角于汉上,时予年甫二十,负笈黄州。初不解新闻业为何事,惟感念清政不纲,国势日岌,年少气盛者,鲜不慨然抱改革之志。蕲春方觉慧、詹大悲,罗田何亚新暨同邑宛思演诸君,同学中富于革命思想之尤者也,俱与予交笃且密。课余暇晷,辄相与共读新闻纸或其他鼓吹革命刊物。寒夜青灯,对床风雨,每感痛国是,未尝不淬厉激昂,互以匹夫兴亡之责相勖勉。而予于报载时论,且选其沉痛激越之作,手录成帙,研讨诵读,是乃予读报之始也。”(喻的痴:《我与〈中西报〉》,原载《汉口中西报》“万号纪念刊”)。

当时也在黄州府中读书的喻血轮,无疑会受到喻的痴、方觉慧、詹大悲、何亚新、宛思演等革命志士的影响。民国二年,喻血轮入《汉口中西报》,扶持该报成为全国第六大报(仅次于京、沪一带的《申报》、《新闻报》、《大公报》、《时报》、《时事新报》,自此一直领军华中新闻界)。北伐时期,又在陈立夫的主持下,创办了《京报》,一时成为全国新闻界的瞩目人物。许多关于北伐的消息,均出于该报。或者也正由此,喻血轮最终成为了“党国”报人,自此裹足不前,唯党国领袖马首是瞻。现今的报人研究者也仅偶尔提到《汉口中西报》、《京报》时期的喻血轮。喻血轮对这两份报纸怀有深情,曾先后写下《我在〈中西报〉十年生活的回忆》、《北伐时期之京报》,成为研究《汉口中西报》、《京报》的重要文献资料。《汉口中西报》一直标榜“以公理正义为依归,持和平中正之态度”(喻的痴:《本报三十年经过大概》,原载《汉口中西报》“八千号纪念刊”),辛亥革命时被付之一炬,后又复刊。辛亥革命前后,《汉口中西报》是全国最著名的报纸之一,许多名文均出于此。喻血轮和他的大哥喻的痴也由此报而留名于中国新闻史上。喻的痴曾在《我与〈中西报〉》中饱含深情地说:“颇以予侪业此垂三十年,虽碌碌无所成就,要皆肇基于《中西报》,倘坐视此具有悠久历史之区区基业,一旦隳败,恝然不顾,宁不为天下笑?”

因此,喻的痴在三十年代中期购下《汉口中西报》,由总编辑成为主办人,黄梅喻氏与《汉口中西报》的关系更加密切了。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二十年代中期喻血轮曾独自主办扬子通讯社,后因军阀干预被迫停办。这也可以说是喻血轮报业生涯中的一个亮点。

作为文职官员的喻血轮,更无所作为,或许他本就无意于为官。一九二六至一九三六年的十年间,喻血轮追随国民党中央常委吴醒亚,长期担任他的秘书,因之对党国人物、事件均有所接触或耳闻。吴醒亚死后不久,抗战爆发,喻血轮到处迁徙、辗转,在仕途上并无长进,而在文学上亦无新的成就。历史便是一个大舞台,不是每一个人都能长久地担当主要演员,最终都有沦为“群众演员”的可能。从喻血轮身上,我们或许也可以获得一二启示。

喻血轮赴台后,鸳鸯蝴蝶派在岛内生根落脚,迎来了第二春,他的文学生命似乎也作了一次“回光返照”。他继续撰写《红焰飞蛾》一类通俗小说,迎合当时的台湾文坛风气和大众读者,可以想见喻血轮并不甘于寂寞。然而,时至晚境,再激进的志士也可能终将熄灭内心的火焰——更何况早在北伐之后,就已经开始了平庸的官场生涯的一介文人喻血轮呢?这时,喻血轮提笔撰写《绮情楼杂记》。严格来讲,这不是一部回忆录,而是“志人”体的笔记。

《绮情楼杂记》是一部比较典型的民国文人笔记。全书分三集,内容颇为芜杂,所涉及的人和事以清末至民国年间为主,且以记录名人的言行、诗文为主,风格近似《世说新语》,堪称一部“清末民国人物言行录”、“辛亥人物志”或“民国版《世说新语》”。此书创作于一九五二至一九五四年间,曾由启明书局于一九五四、一九五五年分集出版。《绮情楼杂记》出版后,喻血轮曾有续作,如一九五九年前后在台北《大华晚报》连载的《忆梅庵杂记》,惜未再结集出版。

一九八三年,台湾文海出版社曾将《绮情楼杂记》第一集,与朱揆初所撰《圜府琐记》合订一册,作为《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沈云龙主编)第九十六辑第九百五十八册印行。此后近三十年间,从未再版,仅为少数研究民国史学者知晓,如著名学者钱歌川、李敖等人曾有引录,并对其人其书颇为推崇。由此可见,重新挖掘喻血轮,出版《绮情楼杂记》也有一定的文史价值。

喻血轮出身文学世家,又经历了辛亥革命、北伐时期,同时在报界、官场待了大半生,因此书中涉及的方方面面的人物非常广泛。世家子弟、草莽武夫、报人戏子、文士学者,等等,皆在书中“粉墨登场”,或记言,或记事,或记行,或记诗,都有非常大的史料价值、可读价值。喻血轮在序言中自述:“作者青年问世,老而无成,走遍了天涯海角,阅尽了人世沧桑,滥竽报界可二十年,浮沉政海亦二十年,目之所接,耳之所闻,知道了许多遗闻轶事,野史奇谈……近年旅居台湾,孑然一身,每于风雨之夕,想起这些故事,恒觉趣味弥永,值得一记。于是思起一事,即写一段,不论年代,不分次序,不褒贬政事,不臧否人物,惟就事写实……”不过,我们自己翻阅《绮情楼杂记》,倒感觉个中有着很浓厚的野史、逸闻的味道,作者未必真正做到“就事写实”。恐怕读者也只好抱着“姑妄言之姑听之”的态度吧!

《绮情楼杂记》还有一点值得注意。喻血轮在书中回忆的人物大多是辛亥革命时期的,余则北洋军阀、党国要员,再次之为报人戏子或文坛名人。喻血轮对辛亥志士都持颂扬的态度,而对北洋军阀多系抨击、讽刺,至于党国要员,则多以诙谐、幽默面貌示人。在根本的立场上,喻血轮是站在国民政府一方的。因此,以上均不难理解,但对于读惯了“红色经典”的读者而言,或许就显得“耳目一新”了。当然,历史的是是非非,只有读者自己去评判,喻血轮也不过真实地记录了一个国民政府文职官员的时代观感。

当然,此书也有一些缺点。比如,一些内容与冯自由的《革命逸史》雷同,我们初步可以判断是作者抄自冯著。《绮情楼杂记》中的《野鸡大王徐敬吾》一节的语句亦多近似《革命逸史》。另外,喻血轮在书中宣扬了一些宿命的观念,这些不过是旧式文人常常玩弄的文字把戏——在今天,善良的读者是不会轻易被这样“糊弄”的。

笔者与喻血轮为同乡,自幼即知《绮情楼杂记》一书,曾多方搜寻,未能一见。后在台湾国家图书馆搜到馆藏信息,遂托蔡登山先生代为复印,乃将三集全部予以整理。现付梓在即,特撰此文,作为有关喻血轮和《绮情楼杂记》的一点介绍,望方家给予指教。

猜你喜欢
  卷四百九十四 元符元年(戊寅,1998)·李焘
  卷二十四·张廷玉
  五代史纂误卷中·吴缜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百七十二·佚名
  宣宗章皇帝实录卷之五十五·杨士奇
  卷之三百二十八·佚名
  卷之九十九·佚名
  第八三禀光绪十七年三月十八日一一二一六-一·佚名
  第五卷 清进士(一)·缪荃孙
  ●续碑传选集(一)·佚名
  曹景宗传·李延寿
  方克勤传·张廷玉
  卷六 太宗克汴·李有棠
  进表·孔毓圻
  卷三十九·徐天麟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崔敦诗·唐圭璋

      敦诗字大雅。生绍兴九年(1139)。与兄敦礼同登绍兴三十年(1160)进士。乾道八年(1172),召试馆职,授秘书省正字,除翰林权直。又历中书舍人,加侍讲,直学士院。淳熙九年(1182)卒,年四十四。特赠中大夫,有玉堂类稿。   六州   商秋

  • {说牡丹}·佚名

    【红衲袄说牡丹】『生』因见春景来游戏,谁想花边遇见伊!许我牡丹摘一枝,仔细思量起,中间只情意,可求匹配结托连理,算来是前世。【净 前调】 闲花野草莫提起,咱今莫得思想伊,。人言语无定期,立心读书诗。牵绊东西,无了时,须认路,

  • 卷四十一·王奕清

    <集部,词曲类,词选之属,御选历代诗余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历代诗余卷四十一目录【起六十一字至六十二字】贺圣朝【又一体】欧阳炯前调【又一体】欧阳炯玉堂春晏殊【三首】南楼令【又一体】吴文英系裙腰【又一体】张先拨棹

  • 刘克庄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刘克庄(1187-1269)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莆田(今属福建)人。嘉定二年(1209)以郊恩补将仕郎,次年调靖安主簿。先后为江淮制置使李珏、广西经略安抚使胡槻辟置幕府。宝庆元年(1225)知建阳县。以言官笺克庄《落梅诗》,激怒史

  • 上林赋原文·司马相如

    亡是公听然而笑曰:&ldquo;楚则失矣,齐亦未为得也。夫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封疆画界者,非为守御,所以禁淫也。今齐列为东藩而外私肃慎,捐国逾限,越海而田,其于义固未可也。且二君之论,不务明君臣之义,正诸侯之礼,徒事

  • ●浦阳人物记后序·宋濂

    浦阳人物载于鄱阳洪氏郡志者不过蒋邵张敦傅柔扬扶陈太竭何千龄六人而已邑之儒先朱氏因之以撰县志别出新意析为四门会稽李知退为县有善政隶遗爱传太竭千龄钱遹梅执礼隶孝节传卲敦柔扶及吴傅王万隶名徳传寳掌祖登玄朗灵

  • 董显光·周诒春

    董显光 年三十岁。生于浙江寗波。已婚。女三。初学于上海高等学堂。及中西书院。光緖三十三年。自费游美。入巴克学校。习普通科。光緖三十四年。入米苏里大学。习新闻业。宣统三年。得学士学位。入哥仑比亚大学。为

  • 曹嘉祥·周诒春

    曹嘉祥 字希麟。年五十四岁。生于广州。已婚。子四女一。永久住址。天津河北。同治十二年。以官费游美。入哈佛高等学堂。光緖七年回国。民国四年。任海军部次长。现时通信处。北京东四十一条三十二号。Tsao, Kai-Ch

  • 卷六 纪孝行章第十·邢昺

    [疏]正义曰:此章纪录孝子事亲之行也。前章孝冶天下,所施政教,不待严肃,自然成理,故君子皆由事亲之心,所以孝行有可纪也。故以名章,次《圣治》之后。或于“孝行”之下,又加“犯法”两字,今不取也。子曰:“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

  • 商頌·毛公

      那.祀成湯也.微子至于戴公.其間禮樂廢壞.有正考甫者.得商頌十二篇於周之大師.以那為首.   猗與那與.置我鞀鼓.奏鼓簡簡.衎我烈祖.湯孫奏假.綏我思成.鞀鼓淵淵.嘒嘒管聲.既和且平.依我磬聲.於赫湯孫.穆穆厥聲.庸鼓有斁.萬舞有奕.我有

  • 序·俞汝言

    春秋平义序传经之失不在浅而在于深春秋为甚以其笔削出自圣人必有不可测识之防然后可以揆乱世反之正左氏以事求之丛记杂陈容饰盛而神理不居公谷胡氏诸儒以意测之探微索隐谨毛发之细而其大体所在愈求而愈逺要其故不过二

  • 卷十九·朱熹

    钦定四库全书仪礼经传通解卷十九宋 朱子 撰学礼十五五学学礼曰帝入东学上亲而贵仁则亲疏有序而恩相及矣帝入南学上齿而贵信则长幼有差而民不诬矣帝入西学上贤而贵德则圣智在位而功不匮【求位反一作遗】矣帝入北学上

  • 大雲初分神通健度第十四·佚名

    尔时大雲密藏菩萨言:世尊,有十种大雲电光幻法门。惟愿如来。广分别说。佛言:哉善哉!善男子,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分别解说。善男子,有调幻法门。调藏门。乐法法门。求法法门。烧结法门。生一切法法门。断诸诤讼法门

  • 知见不生分第三十一·朱棣

      须菩提。若人言。佛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于意云何。是人解我所说义不。不也。世尊。是人不解如来所说义。何以故。世尊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即非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是名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

  • 卷第三十(吕字号)·朱时恩

    佛祖纲目卷第三十(吕字号) 甲子(唐高宗麟德元年起)丙寅(改乾封)戊辰(改总章)庚午(改咸亨)甲戌(改上元)丙子(改仪凤)己卯(改调露)庚辰(改永隆)辛巳(改开曜)壬午(改永淳)癸未(改弘道)甲申(中宗嗣圣元年武后光宅元年)乙

  • 卷之十一·别庵性统

    续灯正统卷十一 南海普陀嗣祖沙门西蜀 性统 编集 临济宗 大鉴下第十八世 育王光禅师法嗣 杭州府灵隐妙峰之善禅师 吴兴刘氏子。世居彭城。上世皆登膴仕。师生纨绮中。资性高洁。年十三辞家。受业於德清齐政院。凡

  • 科利奥兰纳斯·莎士比亚

    《科利奥兰纳斯》是英国剧作家威廉·莎士比亚晚年撰写的戏剧,是一部悲剧,首次出版于1623年。该剧讲述了罗马共和国的英雄马歇斯(被称为科利奥兰纳斯),因性格多疑、脾气暴躁,得罪了公众而被逐出罗马的悲剧。作者以英雄与群众

  • 金光明忏法补助仪·遵式

    佛教忏仪书。宋遵式撰。一卷。是对智顗的《金光明忏法》的补充和注释。据书首“缘起”称,《金光明忏法》的内容已载《国清百录》,但内容不全,故遵式作此“补助”。全书分六部分:(1)缘起;(2)按文开章以定铨次;(3)别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