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微子篇

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

柳下惠为士师,三黜。人曰:“子未可以去乎?”曰:“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

齐景公待孔子曰:“若季氏,则吾不能。”以季、孟之间待之,曰:“吾老矣,不能用也。”孔子行。

齐人归女乐,季桓子受之,三日不朝,孔子行。”

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

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曰:“是知津矣。”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鲁孔丘之徒与?”对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耰而不辍。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逸民: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子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齐与!”谓:“柳下惠、少连降志辱身矣,言中伦,行中虑,其斯而已矣。”谓:“虞仲、夷逸隐居放言,身中清,废中权。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

太师挚适齐,亚饭干适楚,三饭缭适蔡,四饭缺适秦,鼓方叔入于河,播鼗武入于汉,少师阳、击磬襄入于海。

周公谓鲁公曰:“君子不施其亲,不使大臣怨乎不以,故旧无大故则不弃也,无求备于一人。”

周有八士:伯达、伯适、仲突、仲忽、叔夜、叔夏、季随、季騧。

猜你喜欢
  卷三十九 既夕礼第十三·郑玄
  榕村语录卷二·李光地
  第五章 18·辜鸿铭
  卷一·乾隆
  卷一百二·秦蕙田
  卷三十六·秦蕙田
  气寿篇第四·王充
  卷二十九·张廷玉
  卷二十六·易祓
  卷一·姚炳
  (四)·钱穆
  善行品第七·佚名
  卷四·印光
  宝髻经四法忧波提舍·佚名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六十七卷·宝亮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苍梧词·董元恺

    十六字令·咏烛红烛双流泪影深。休便剪,留取照郎心。闲中好·别意1·闲中好。别意生庭草。含泪向窗纱。残痕照落花。2·闲中好。春信吹芳草。裙带绿于烟。东风又几年。明月斜·夜坐篆烟

  • 卷三百六十三 元豐八年(乙丑,1085)·李焘

      起神宗元豐八年十二月丙子盡其月   十二月丙子,左正言朱光庭奏:   伏以忠賢進則治之表,姦邪任則亂之階,自古及今,不易之道也。臣蒙遇聖恩,擢在諫列,以言為職,敢負上知?臣竊見左僕射兼門下侍郎蔡確,先帝簡拔,位至宰相,送終

  •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六十八·佚名

    弘治十三年十一月辛亥朔钦天监进弘治十四年大统历 上御奉天殿受之给赐文武群臣颁行天下本监官复诣文华殿进历于 皇太子群臣行礼如仪○升光禄寺少卿王璟为南京鸿胪寺卿○癸丑监察御史王宪言四事一曰择出使谓出使王国宜

  • 第三九三合约字同治十年十一月一二二一二--二·佚名

    铜锣湾等八庄合约立合约字(注)铜锣湾庄、九湖庄、高埔庄、樟树林庄、三座屋庄、继武庄、芎中七庄、四湖庄等,为联络各庄,设立章程,以肃庄规,以靖地方事。切弭盗固贵立设,而保善尤在联庄。诚以庄联,则良弱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一 辽纪一·纪昀

    辽纪 【一】太祖太宗○太祖太祖皇帝姓耶律氏讳亿字安巴坚小字多尔济契丹德哷勒部实喇伊色哩乡耶律密拉人也其先出自炎帝世为审吉国其后有奇善 者徙潢河之滨传至雅里始立制度置官属刻木为契穴地为穴让苏尔威而不肯自立

  • ·祷海神息浪通舟文·丁曰健

    维道光八年、岁次戊子,孟秋月己亥朔、越十有一日己酉,某某等谨以少牢清酌庶羞之奠,敬祷于敕封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宏仁普济、福佑群生、诚感咸孚、显神赞顺、垂慈笃佑天后暨海上诸神之灵曰:惟旁浅中深之鹿

  • 安重诲传·欧阳修

    安重诲,应州人。他的父亲福迁是晋的将官,以骁勇闻名。梁军到郓州攻朱宣,晋兵去救,宣败,福迁战死。重诲年少跟随明宗,为人聪明敏锐谨慎。明宗镇守安国,用他当中门使,直到在魏兵变时,明宗重大决策都和重诲及霍彦威商议决定。明宗

  • 卷八十·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续文献通考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八十宗庙考【臣】等谨案马端临作文献通考宗庙考其目曰天子宗庙曰后妃庙曰私亲庙曰时享曰禘祫曰功臣配享曰祀先代帝王贤臣曰诸侯宗庙曰大夫士庶家庙

  • 总论·胡广

    钦定四库全书礼记大全总论程子曰礼记杂出於汉儒然其间传圣门绪余及格言甚多如礼记学记之类无可议者檀弓表记坊记之类亦甚有至理惟知言者择之如王制礼运礼器其书亦多传古意若闲居燕居三无五起之说文字可疑又曰礼记除中

  • 第35章 尧曰篇第二十·孔子

    20·1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舜亦以命禹。曰:“予小子履,敢用玄牡,敢昭告于皇皇后帝:有罪不敢赦。帝臣不蔽,简在帝心。朕躬有罪,无以万方;万方有罪,罪在朕躬。”周有大赉,善人是富。“虽有

  • 大爱道般泥洹经全文·佚名

    西晋河内沙门白法祖译闻如是,一时佛在堕舍利国。行在猕猴。水拘罗曷讲堂。是时摩诃卑耶和题俱昙弥。行在堕舍利国。与五百比丘尼俱。皆是阿罗汉皆为大神足。为谆那须摩诃离惟谶弥优波罗洹。卑耶俱昙弥。是辈长年比丘尼

  • 见闻利益·佚名

      尔时世尊,从顶门上,放百千万亿大毫相光,所谓:白毫相光、大白毫相光、瑞毫相光、大瑞毫相光、玉毫相光、大玉毫相光、紫毫相光、大紫毫相光、青毫相光、大青毫相光、碧毫相光、大碧毫相光、红毫相光、大红毫相光、绿毫

  • 如何发菩提心修菩萨行而不退·太虚

    ──二十五年一月在广州菩提林讲──诸位住在菩提林中,想都是已发了菩提心的人。菩提林、是佛法的大功德聚,总持一切佛法;佛法的本质,即在乎菩提。各位既已发菩提心,我就略说如何不使菩提心退失的意义。菩提林的“林”,乃是

  • 佛说德护长者经卷上·佚名

    隋天竺三藏那连提耶舍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大菩萨众五百人俱。各从佛刹而来集会。得无所有无作行神通。得幻生神通。得清净离尘信心成就。得无障碍闻生。得深入一切相

  • 广博物志·董斯张

    类书,博物学文献。五十卷。明董斯张撰。董斯张(生卒年不 详),字避周。乌程人。素称博洽,善诗词, 著有《静味斋词》,又有《吴兴艺文志》等 书。此书续用张华“博物”之名,而在体例 上大加变化,内容广为扩张,故曰“广”。 全书

  • 雍正湖广通志·迈柱

    湖南、湖北合修省志。120卷,卷首1卷。清迈柱、魏廷珍修,夏力恕、柯煜编纂。迈柱,姓喜塔拉氏,满洲镶蓝旗人,康熙四十八年(1709)由笔帖式授国子监助教,历官工部员外郎、监察御史、工部右侍郎、江西巡抚、湖广总督、吏部尚书、

  • 玄真灵应宝签·佚名

    玄真灵应宝签,撰人不详,约成书于元代或明初。编首序文称此书乃「九天开化主宰灵应帝君」委托嗣子七人撰成。原本三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是书乃道士为人解释签意之书。全书依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

  • 珍珠舶·徐震

    全称《新镌绣像珍珠舶》,题“鸳湖烟水散人著”。烟水散人,即徐震,字秋涛,浙江嘉兴人,以写才子佳人小说闻于时。原刻本未见,仅见大连图书馆藏日本抄本。共6卷,每卷演一故事。卷1,叙华亭县商人赵相外出贩米,结义兄弟蒋云,先后与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