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雍也篇

  子曰:“雍也可使南面。”

  仲弓问子桑伯子,子曰:“可也简。”仲弓曰:“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可乎?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子曰:“雍之言然。”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子曰:“与之釜。”请益,曰:“与之庾。”冉子与之粟五秉。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

  原思为之宰,与之粟九百,辞。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党乎!”

  子谓仲弓曰:“犁牛之子骍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

  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子曰:“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曰:“赐也可使从政也与?”曰:“赐也达,于从政乎何有?”曰:“求也可使从政也与?”曰:“求也艺,于从政乎何有?”

  季氏使闵子骞为费宰,闵子骞曰:“善为我辞焉。如有复我者,则吾必在汶上矣。”

  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

  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子游为武城宰,子曰:“女得人焉尔乎?”曰:“有澹台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

  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将入门,策其马曰:‘非敢后也,马不进也。’”

  子曰:“不有祝鮀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难乎免于今之世矣。”

  子曰:“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子曰:“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

  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

  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猜你喜欢
  易经·系辞上传·第十章·佚名
  景公为履而饰以金玉晏子谏第十三·晏婴
  論衡校釋卷第十四·黄晖
  卷十·蔡德晋
  卷一·沈廷芳
  大自然的五基本法则·胡兰成
  第24章·老子
  卷二十八下·朱熹
  卷三·姚际恒
  轻重第十四·桓宽
  十八不共法品第二十一之馀·佚名
  庐山莲宗宝鉴念佛正派卷第四(二十二章)·优昙普度
  增壹阿含经卷第四·佚名
  佛说观佛三昧海经卷第二·佚名
  大方广菩萨藏文殊师利根本仪轨经卷第七·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四百七十·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四百七十卢殷【宋时避讳改作隐】卢殷范阳人为登封尉诗十三首妾换马伴凤楼中妾如龙枥上宛同年辞旧宠异地受新恩香阁更衣处尘蒙喷草痕连嘶将忍泪俱恋主人门七夕河耿月

  • 卷三百二十七 列传一百十四·赵尔巽

      刘藻 杨应琚子重英 苏尔相 明瑞   刘藻,字素存,山东菏泽人。初名玉麟,以举人授观城教谕,乾隆元年,荐举博学鸿词,试一等,授检讨,更名。累迁左佥都御史。圆明园工兴,疏言:“园工不过少加补葺,视前代饰台榭之观者度越何啻万万

  • ●卷一 记事第一上·徐时栋

    邃古之初,有少典氏国焉。少典娶于有蟜,爰产轩辕,是为黄帝,实姬姓。黄帝元妃嫘祖,产青阳。青阳,方雷氏之甥也,厥名曰质,是为少昊,实己姓。少昊之裔娶帝颛顼之裔女修。女修方织,玄鸟陨卵,取而吞之,生子大业。大业取少典氏,曰女华。生

  • 石匮书后集卷第十二·张岱

    周延儒、杨嗣昌、温体仁列传(阙)

  • 二百一十九 曹(兆页)奏报杭州各属被灾情形摺附单一件·佚名

    康熙五十五年七月十四日 江宁织造.主事奴才曹(兆页)跪奏:窃奴才遵奉批旨,差人密往杭州一带地方,访问被灾情由,今本月十三日回至江宁。据称,今年自四月初间,下雨连绵三四十日;杭州、嘉兴、湖州地近江湖,河水渐长,田不罢壅蓄;金华、

  • 第五七告示光绪八年正月十七日一一二○七-一八·佚名

    新竹知县徐告示:遇大差临境,挑夫店、轿夫店须认真办理钦加同知衔、调授新竹县正堂徐为出示晓谕事。案据一快站堂役戴传禀称:「窃查本衙门,原设有挑夫、轿夫,以应大宪按临,扛挑物件。兹各站尖宿地方,虽有

  • 景公欲祠灵山河伯以祷雨晏子谏第十五·晏婴

    齐大旱逾时,景公召群臣问曰:“天不雨久矣,民且有饥色。吾使人卜,云:‘祟在髙山广水。’寡人欲少赋敛以祠灵山,可乎?”群臣莫对。晏子进曰:“不可!祠此无益也?夫灵山固以石为身,以草木为发,天久不雨,发将焦,身将热,彼独不欲雨乎?祠之无

  • 得之容易守成难·孔子

    【原文】 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译文】 孔子说:“靠智慧得到了它,不能靠仁德保持它,虽然得到了,也一定会失去。靠智慧

  • 春秋纂言卷五·吴澄

    <經部,春秋類,春秋纂言  欽定四庫全書春秋纂言卷五      元 吳澄 撰僖公【名申莊公子閔公庶兄母成風夫人聲姜在位三十三年】元年【壬戌惠王十八年○齊覇桓二十七年○蔡穆十六年○曹昭三年○衛文公燬元年○

  • (十二)·钱穆

    《近思录》卷十二改过及人心疵病,凡三十三条。明道言:“人于外物奉身者,事事要好。只有自家一个身与心,却不要好。苟得外面物好时,却不知道自家身与心,却已先不好了也。”今按:近代人则尽把心放在外面物上去,甚至拼其身以争,甚

  • 没有勇气不行·梁漱溟

    没有智慧不行,没有勇气也不行。我不敢说有智慧的人一定有勇气;但短于智慧的人,大约也没有勇气,或者其勇气亦是不足取的。怎样是有勇气?不为外面威力所慑,视任何强大势力若无物,担荷若何艰巨工作而无所怯。譬如:军阀问题,有的人

  • 南宋元明禅林僧宝传卷一·自融

    紫箨山沙门自融撰门人性磊补辑闽莆林友王较 订佛灯珣禅师禅师名守珣。号佛灯。出吉安州施姓巨族。早岁弃家。得道于太平佛鉴勤公。珣初参广鉴瑛不契。竟谒佛鉴。佛鉴孤硬难入。珣乃封其衾而矢曰。此生不悟。不展此也

  • 新知录摘抄·刘仕义

    吉水罗念庵先生以议大礼不合去之屡诏不起居讲学务敦实践接引四方有志之士孜孜不倦嘉靖末郭希颜以放弃佚臣仗畎亩不忘君之义上疏□储贰朝廷恶其希功干进处以极刑先生闻之□感动因思昔人熏膏之讥遂禁趾不逾中国者十诸缙

  • 风雪之夜·张恨水

    连载于南京《中央日报》副刊《中央公园》,1936,8/1-1937,9/10,作者已去世,本书未完成。《风雪之夜》讲的是大将军的五个儿子在家族没落后与其母亲在生活困境中的一系列故事。北平的冬天,没落后的邓家住在租的四合院里,天寒

  • 明太宗宝训·杨士奇

    明太宗(成祖)朱棣语录汇编。杨士奇等编纂。宣德五年(1430)成书,与《太宗实录》同进。十五卷。万历三十年(1602),吕本校订刊印,改为五卷,凡六十子目。前有宣德五年明宣宗序。

  • 异辞录·刘体智

    本书为“历代史料笔记丛刊”中“清代史料笔记丛刊”中的一种,以杂记的方式介绍晚清京师的各种掌故,作者记事,大多直笔无隐,对当时要人显宦,颇有抨击。因作者系清季四川总督刘秉璋之子,大学士孙家鼎之婿,在京生活十余年,所叙均

  • 增修东莱书说·吕祖谦

    三十五卷。宋吕祖谦撰。该书库书题为《增修东莱书说》,与《天禄琳琅书目》续编着录宋刊巾箱本同。《总目》题作《书说》,与库书不相应,与宋刊本亦不符。《东莱书说》原仅十卷,说解《尚书》,始《洛诰》终《秦誓》。祖谦受业

  • 虚空孕菩萨经·佚名

    一卷,隋阇那崛多译。虚空藏菩萨经之异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