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公冶长篇

  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

  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

  子谓子贱:“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

  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

  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不知其仁,焉用佞?”

  子使漆雕开仕,对曰:“吾斯之未能信。”子说。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

  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子曰:“吾未见刚者。”或对曰:“申枨。”子曰:“枨也欲,焉得刚。”

  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

  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子曰:“臧文仲居蔡,山节藻棁,何如其知也?”

  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崔子弑齐君,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之。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之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子在陈,曰:“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子曰:“孰谓微生高直?或乞醯焉,乞诸其邻而与之。”

  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子曰:“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猜你喜欢
  曾子制言下第五十六·戴德
  景公恶故人晏子退国乱复召晏子第五·晏婴
  博学笃志,切问近思·孔子
  读书劄记卷四·徐问
  卷二·孙复
  第八卦:《比卦》·佚名
  春秋经解自序·孙觉
  卷四·王植
  《毛詩課》敘·欧阳竟无
  应变第五·吴起
  卷四百九十·佚名
  佛说伅真陀罗所问如来三昧经卷中·佚名
  佛说犊子经·佚名
  佛说柰女耆婆经·佚名
  注大乘入楞伽经 第一卷·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高子芳·唐圭璋

      念奴娇   庆朱察推   葱葱佳气,人都道、今日垂孤令旦。怪得欢声如鼎沸,准拟华堂开宴。三虎容仪三子,二乔态度二宠是姊妹,争捧金杯劝。瑶池王母,何妨引领仙眷。   况有道骨仙风致仕奉道,灵丹秘诀,钟鼎何心恋。却笑

  • 提要·成廷珪

    (臣)等谨按居竹轩集四卷元成廷珪撰廷珪字原常一字符章又字礼执扬州人好学工诗不求仕进惟以吟咏自娱奉母居市廛植竹庭院颇有山林间意因扁其燕息之所曰居竹轩晚遭世乱避地吴中踪迹多在峯泖故集中有卜居海上之作后竟殁于松

  • 卷三十一·沈季友

    钦定四库全书檇李诗系卷三十一平湖沈季友编明西斋老人梵琦梵琦字楚石小字昙曜象山人姓朱氏出家海盐天宁永祚寺得法于径山元叟端和尚元英宗诏令金书蔵经闻谯楼鼓声豁然大悟徧主法席名满夷夏泰定中住当湖福臻院晚归天宁

  • 芸隐倦游稿自序·施枢

    余下壬辰第始学诗间吟殊未与意合甲午往来锦谿或自家山趋京城萍汛不羁每多感赋至市桥见月之句若有悟解及乙未秋入呉摄庾台幕丙申防复过越访东甽先生唫又少暇日搜故箧得五言七言絶句可意者仅百篇题曰勌防稿嗟夫自三百篇

  • 卷之一百二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雍正实录卷之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保议政大臣保和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总理兵部事三等伯加十五级臣鄂尔泰总裁官光禄大夫经筵日讲官起居注太保兼  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仍兼管吏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三等伯

  • 尚史卷四十三·李锴

    列传二十一晋诸臣传胥臣 胥甲父 胥克 胥童胥臣一曰臼季字季子尝为司空又曰司空季子初从公子重耳出亡及入秦秦伯归女五人懐嬴与焉【懐嬴故子圉妻】公子欲辞胥臣曰同姓为兄弟黄帝之子二十五人其同姓者二人而已唯青

  • 殿阁词林记卷十三·廖道南

    (明)黄佐 廖道南 撰宸翰圣祖尝出御制诗文以示词臣太子正字桂彦良即大声诵之琅然左右惊愕学士承旨詹同私戒之上闻之谓曰儒者事君正当诚意毋事矫揉也又尝出御制勑使彦良指摘彦良受命尽言洪武二十年二月甲辰御注尚书洪范

  • 李昶传·令狐德棻

    李昶,顿丘临黄人,小名那。祖父李彪,在魏朝很有名气,任御史中丞。父亲李游,也有才能德行,被当时人所称赞。李游之兄李志,任南荆州刺史,李游随他到那里。适逢尔朱氏作乱,与李志都逃往长江以东。李昶性情严厉急躁,不乱交游,幼年时已

  • 王世充传·李延寿

    王世充字行满,祖先是西域胡人。祖父支颓褥,迁居新丰。支颓褥死后,其妻年轻守寡,和仪同王粲私通,生子名曰琼,王粲就把她娶作小妾。王世充的父亲收自幼丧父,随母嫁到王粲家,王粲喜爱他而收养了他。因而随姓王。官至怀、汴二州长

  • 卷十六·楼昉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两汉诏令钦定四库全书两汉诏令卷十六宋 楼昉 编东汉四和帝【三十】皇太后诏【章和二年三月】先帝以明圣奉承祖宗至德要道天下清静庶事咸寜今皇帝以幼年茕茕在疚朕且佐助听政外有大国贤王

  • 卷三十一、凖部及囘部之平定·黄鸿寿

    高宗乾隆二十年,春二月,以尚书班第为定北将军,阿睦尔撒纳为定边左将军出北路,陕督永常为定西将军,萨拉尔为定边右将军出西路,往征准噶尔。自乾隆四年准部和议既就绪,边事稍甯,至十四年,噶尔丹策零死,其部内乱,其宰桑[1]萨拉尔、

  • 卷九·黄道周

    <子部,儒家类,榕坛问业钦定四库全书榕坛问业卷九明 黄道周 撰乙亥春间浦中诸友从墓下搆一讲室乆之未成五月入郡诸友复寻旧业初六日防于坛次谒晦翁毕坐定予云别乆苦不长进今日何以教我者诸友閴然予云有一事欲与髙贤

  • 卷六·朱鹤龄

    钦定四库全书尚书埤传卷六呉江朱鹤龄撰禹贡逾于河 底柱孔疏山势相望越河而东苏传地之有山犹人之有脉有近而不相属者有逺而相连者虽江河不能絶也北条诸山河不能尽南条诸山江不能絶非地脉而何蔡深非之以为逾者禹自荆

  • 卷十·张虙

    钦定四库全书月令解卷十       宋 张虙 撰孟冬之月孟冬者斗建亥之辰也汉志云该阂於亥则亥该也夏正为十月日在尾十月之中三统历云日在箕七度元嘉历云日在尾十二度日与斗建常相合亥与寅合故十月斗建亥则日在尾

  • 东林照觉总禅师·惠洪

    禅师名常生。剑州尤溪施氏。母梦男子。颀然色如金。握白芙蓉三柄。以授之。但一柄得。余委地。觉而娠。后诞三子。伯仲皆不育。总其季也。年十一依宝云寺文兆法师出家。又八年落发。诣建州大中寺。契思律师受具。神观

  • 涅槃玄义发源机要卷第四·智圆

    宋钱塘沙门释智圆述如日下日喻法界体。照喻法界法。高山喻菩萨。如聋下喻小机。在华严座不得大益。聋故不能闻大。哑故不能说大。隐其下初约隐身。次约隐法。初文者。神德舍那身丈六释迦像。覆如下明隐法。如来藏者圆

  • 张文襄公选集·张之洞

    本书不分卷,张之洞撰。之洞字孝达,一字香涛,又字香岩;清直隶南皮人。初由进士,屡膺督学典试之命。光绪七年以降,由阁学,外任督抚垂三十年。后入为军机大臣,官至体仁阁大学士。卒,谥「文襄」。所遗著述,经潜江甘云鹏等辑为「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