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季氏篇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孔子曰:“禄之去公室五世矣,政逮于大夫四世矣,故夫三桓之子孙微矣。”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

孔子曰:“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孔子曰:“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吾见其人矣。吾闻其语矣。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吾闻其语矣,未见其人也。”

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其斯之谓与?”

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邦君之妻,君称之曰夫人,夫人自称曰小童;邦人称之曰君夫人,称诸异邦曰寡小君;异邦人称之亦曰君夫人。

猜你喜欢
  法言義疏三·汪荣宝
  第二十九章·王夫之
  卷十一·赵鹏飞
  卷二十五·冯复京
  卷五·王与之
  机缘品第七·释法海
  顶生王故事经全文·佚名
  贤护分见佛品第三·佚名
  菩提达摩考·胡适
  大乘止观法门释要卷第二·智旭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第六·佚名
  佛说菩萨本行经卷中·佚名
  念佛发光乃属魔境·印光
  弥勒菩萨所问经论 第七卷·佚名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二十一卷·宝亮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五十八 歌谣 谶记 嘲嘘 谚语·佚名

    全唐诗续拾卷五十八 歌 谣 谶记 嘲嘘 谚 语载初元年沙州歌谣并序○题拟 以下歌神皇圣氏,生于文王,文王二字从《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录文补之祖,生于后稷。故诗人所谓《生人》,尊祖也。于昭武王,承天剪商。谁

  • 卷十七·佚名

    全唐诗续拾卷十七大历年浙东联唱集松花坛茶宴联句 【元本不注名姓于联句下】几岁松花下,今来草色平。  衣冠游佛剎,鼓角望军城。  乱竹边溪暗,孤云向岭明。  遶坛烟树老,入殿雨花轻。  山磬人天界,风泉远近声。 

  • 卷三·乐雷发

    钦定四库全书雪矶丛稿卷三     宋 乐雷发 撰律诗谒李梅亭力拔鲸牙气贯虹玉堂归只守文穷世无真魏扶吾道人以乾淳望此翁大地精灵藏笔下国家命脉寄山中緼袍羸驷崇仁路正拟登门听击蒙代送徐侍郎赴召大厦谁堪任栋

  • 卷三百三十五·列传第九十四·脱脱

        种世衡   种世衡,字仲平,放之兄子也。少尚气节,昆弟有欲析其赀者,悉推与之,惟取图书而已。以放荫补将作监主簿,累迁太子中舍。   尝知泾阳县,里胥王知谦以奸利事败,法当徙,遁去。比郊赦辄出,世衡曰"送府则会

  • 第一百五十五回 识巧计刘湘告大捷 设阴谋孙督出奇兵·蔡东藩

      却说吴毓麟回到洛阳,把南京的情形,向吴佩孚说了一遍。吴佩孚大加奖励。吴毓麟见左右无人,悄悄的问道:“听说民国八年运到中国的那批军火,已经给人以四百八十万的代价买去,大帅可曾知道?”又突然发生惊人之事。吴佩孚佯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六十九·佚名

    万历五年十一月癸丑朔以星变命四品以上京堂官自陈庶官听部院考察○以山西行都司掌印郭邦充参将分守阶文西固○升浙江副总兵王尚文佥书南京后军都督府事○改授中都留守司佥书祁民表为广东都司掌印○甲寅改太仆寺少卿杨

  • 谷山笔麈卷之十六  杂说·于慎行

    西门公子好士,门下博徒酒客常数百人。公子出,则鞴鹰挟弹、操竽瑟而从者塞路。无何,公子中贫,无以奉客,而北里王孙暴富,富于公子,故公子门下客皆去而事王孙。王孙出,则鞴鹰挟弹、操竽瑟而从者塞路。于是公子与王孙博争道而怒相

  • 第二十七卷明天顺·缪荃孙

    英宗天顺元年正月辛卯,减淮安巡河主事一员。二月丁酉,免淮安、扬州去年灾伤秋粮子粒。命南京户部尚书沈翼、南京礼部尚书张惠、南京兵部尚书张纯、南京刑部尚书杨宁、南京工部尚书王来俱致仕。甲寅,调工部尚书王永寿于南

  • 第二卷 宋、齐·缪荃孙

    宋剌 史 扬州刺史 领丹阳、会稽、吴郡、吴兴、淮南、宣城、东阳、临海、永嘉、新安等十郡。桂阳公义真 《本记》:永初元年六月乙亥,立扬州刺史桂阳公义真为庐陵王。二年正月丙寅,为司徒。徐羡之 《本纪》:永初二

  • 萧铎卢斡传·脱脱

    铎卢斡,字撒板。幼时机敏聪慧,不同于一般的孩子。三岁丧母,哭泣竭尽哀思,见到的人都很感伤。成年之后,身材魁梧,沉着坚毅,好读书,擅长做文,有才干。三十岁才出来做官,为朝野所推许尊重,任给事北院知圣旨事。大康二年(1076),乙辛再

  • 卷二十二、诸儒出处学问之概·黄鸿寿

    圣祖康熙十四年,夏四月,容城处士孙奇达卒。奇达,字锺元,明万历庚子举人。少与东林诸子游,以气节相尚。其学术以象山阳明宗,更和通朱子之说,为理学宗传。特表周、程、张、邵、朱、陆、薛、王及罗念、

  • 卷一十九 惠景閒侯者年表第七·司马迁

    太史公读列封至便侯【索隐】:便音鞭,县名也。吴浅所封。曰:有以也夫!长沙王者,著令甲,称其忠焉。【集解】:邓展曰:“汉约,非刘氏不王。如芮王,故著令使特王。或曰以芮至忠,故著令也。”瓚曰:“汉以芮忠,故特王之;以非制,故特著令。

  • 五经异义·许慎

    《异义》:第五田税。今《春秋》公羊说,十一而税,过于十一,大桀小桀;减于十一,大貉小貉。十一税,天子之正。(〔蒙案〕当作天下之中正,文见《公羊》宣十五年传。)十一行而颂声作,故(〔蒙案〕故当为古,字误)周礼,国中园廛之赋,二十而税一

  • 当得真知识品第七十三·佚名

    於是须菩提白佛言:世尊,若有菩萨摩诃萨。不供养诸佛。不具足诸功德不遇真知识。将无不能逮萨云若。佛告须菩提,菩萨摩诃萨无不供养诸如来者,无不具足诸功德者,无不得真知识者,何以故?虽供养诸佛。虽作功德。虽得真知识。尚未

  • 覆张伯良居士书·太虚

    葆元居士慧鉴:奉到手书,喜慰有加!今日剥极将复,则当务之急,宜培植根本人材,以备他日干国栋家之用。唯识、因明之学,博大精微,实能撷科、哲诸学之奥,而与一般学者以绝大之补助。诚如所云,能筹设一师范,专门研究,固为极善。然在鄙意

  • 迷 悟 由 心·太虚

    ──十一年四月在黄陂自新堂讲──世间众生所以受种种生死流转之依正苦报,皆由灵明真常之本心性不觉而有迷惑,后因惑而造业受苦,轮回不息。然此迷惑既本非由外而来,乃自心所变现,则其体性必属虚妄不实;其本来之妙明觉心,仍不

  • 阿育王经 第十卷·佚名

    阿育王经 第十卷梁扶南三藏僧伽婆罗译优波笈多弟子因缘下树因缘南天竺国有一善男子。于佛法出家。而于其身为爱所缚。以苏油摩身。又用汤水以浴其身。以种种饮食供养其身。以其于身爱所缚故不得圣道。即便思惟

  • 唐太古妙应孙真人福寿论·孙思邈

    唐太古妙应孙真人福寿论。孙真人即唐代名医孙思邈,「妙应真人」乃宋徽宗崇宁二年(1103年)加封孙思邈的尊号。《新唐书‧艺文志》与《通志‧艺术略》均着录,并题作「《幽传福寿论》一卷」,即此书。《宋史‧艺文志》题作《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