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里仁篇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

  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猜你喜欢
  卷十一 泰誓上第一·孔颖达
  卷十 乡饮酒礼第四·郑玄
  景公燕赏无功而罪有司晏子谏第七·晏婴
  ●自序·多隆阿
  为政篇·王夫之
  卷二十三·纳兰性德
  引用书目·冯复京
  卷七十五·秦蕙田
  二十七  非乐·墨子
  卷二十九·严粲
  南岳石头志庵主·惠洪
  卷二百七十六·佚名
  一切经音义卷第六十三·唐慧琳
  起世经卷第一·佚名
   第七十三則 馬祖離四句,絕百非·胡兰成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十八·陈廷敬

    目  录 十九调五十四体,起七十六字至七十九字荔枝香十体又名荔枝香近 婆罗门引四体又名婆罗门、望月婆罗门引 御街行六体又名孤雁儿 韵 令一体 春声碎一体 凤楼春一体 祝英台近八体

  • 卷三百五十八 列传一百四十五·赵尔巽

      冯光熊 陆有仁 觉罗琅玕乌大经 清安泰 常明 温承惠 颜检   冯光熊,字太占,浙江嘉兴人。乾隆十二年举人,考授中书,充军机章京。累擢户部郎中。三十二年,从明瑞赴云南,授盐驿道,母忧归,坐失察属吏科派,夺职。服阕,以员外郎

  • 卷三百四十三 列传一百三十·赵尔巽

      书麟弟广厚 觉罗吉庆 觉罗长麟 费淳 百龄 伯麟   书麟,字绂斋,高佳氏,满洲镶黄旗人,大学士高晋子。初授銮仪卫整仪尉,累迁冠军使,擢西安副都统。乾隆三十八年,大军征金川,命为领队大臣,从参赞大臣丰升额,力战辄先登,克坚碉

  • 卷二百二十六 熙寧四年(辛亥,1071)·李焘

      起神宗熙寧四年八月盡是年九月   八月癸丑朔,御文德殿視朝。高麗使民官侍郎金悌至自通州。   甲寅,詔:「自今保甲與賊鬥死者,給其家錢五十千;有戶稅者,仍免三年科配。因致廢疾者,給錢三十千。折傷者,二十千。被傷者,五

  • 第二十三回 倾国出师权相毕命 覆巢同尽太尉知非·蔡东藩

      却说太傅越拒绝刘琨,并不是猜忌外夷,实因青州都督苟晞与越有嫌,见二十一回。越恐他乘隙图乱,袭据并州,乃令琨固守本镇,不得妄动。琨只得奉令而行,遣还猗卢。那汉兵却齐逼洛阳,有进无退,洛阳城内,粮食空虚,兵民疲敝,眼见是不

  • 宋史纪事本末卷四·陈邦瞻

    天书封祀眞宗景徳三年二月罢冦凖平章事出知陜州凖为相用人不以次同列颇不悦他日除官同列目吏持例簿以进凖曰宰相所以进贤退木肖若用例一吏职耳自澶渊还颇矜其功帝待准甚厚王钦若深嫉之一日会朝凖先退帝目送之钦若因进

  • 敬乡录卷六·吴师道

    元 吴师道 辑倪朴字文卿浦江人居石陵村尝应进士举有志功名不为无用之学绍兴季年为书万言极论灭金事不果上究悉用兵攻守险要尤精地理着舆地防元志四十卷为人抗直不能委曲里豪楼某乗其与县宰有隙诬搆之徙置筠州以赦得

  • 一四一、公孙龙说燕昭王偃兵考·钱穆

    《吕氏春秋?应言篇》:“公孙龙说燕昭王以偃兵,昭王曰:甚喜。龙曰:窃意大王之勿为也。王曰:何故?曰:日者大王欲破齐,诸天下之士,其欲破齐者,大王尽养之,其卒果破齐以为功。今大王曰我甚欲偃兵,士之在大王之朝者,尽善用兵者也,臣

  • 論語全解原序·陈祥道

    言理則謂之論言義則謂之議莊子曰六合之外聖人存而勿論六合之内聖人論而不議春秋經世先王之志也聖人議而勿辨蓋夫論則及理耳所虧者道議則及義耳所虧者理聖人豈不欲廢去應問體道以自冥哉道無問無應不發一言不與萬物同患

  • ●四、经学极盛时代·皮锡瑞

    经学自汉元、成至后汉,为极盛时代。其所以极盛者,汉初不任儒者,武帝始以公孙弘为丞相,封侯,天下学士靡然乡风。元帝尤好儒生,韦、匡、贡、薛,并致辅相。自后公卿之位,未有不从经术进者。青紫拾芥之语,车服稽古之荣。黄金满籝,不

  • 卷二十五·朱熹

    <子部,儒家类,御纂朱子全书>钦定四库全书御纂朱子全书卷二十五中庸二或问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曰君子只是説个好人时中只是説做得个恰好底事君子而时中与易传中所谓中重于正正者未必中之意同正者且是分别个善恶中则

  • 第六章 不信《玉历》的恶报·佚名

      潘仰之,是桂东县的读书人。平生喜欢讥谤善书。  他阅读《玉历》之时,在他所读的第一张上「那见死鬼带枷」句旁,用朱笔旁批『是之至』三个字。  从第一殿起,用黑笔涂掉,到第四殿,又用朱笔涂掉。  在第七殿「饮酒费

  • 律仪之研究·太虚

    ──在武昌佛学院讲──一、以研究瑜伽菩萨地第十戒品──二卷半──为基本。二、以研究南山五大部,上溯三要疏,以穷四分律宗。──略疏已失。三、由研四分广律,而进究余三律、五论,及唐宋所译各律。四、参究大乘显密,及宋

  • 佛说文陀竭王经·佚名

    北凉三藏昙无谶译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时阿难于屏处思惟。世间人略厌五所思者少。至死不知厌足者多。阿难日中后到佛所前为佛作礼。却白佛言。我于屏处思惟。世间人略厌五所思者少。至死不知厌足者

  • 比丘尼受戒录·弘赞

      广州南海宝象林沙门 弘赞在犙 述稽夫中边得戒。始末源由。中制十人受具。边许五人得戒。中是中天竺。天竺之东际白木调国。南际靖善塔。西际一师黎仙人山。北际柱国。自此四外。名为边国。震旦乃在白木调东二万

  • 太上说六甲直符保胎护命妙经·佚名

    元始天尊述六甲直符神君姓名,劝人诵经、礼拜、持咒,以保胎护命。

  • 日本杂事诗·黄遵宪

    诗别集。清黄遵宪(1848—1905)撰。二卷。遵宪有《人境庐诗草》已著录。此集冠有清王韬等人序,附日本三河石川英跋,共收近体诗一百五十余首。其诗无题,每首附有自注,多记载日本风土人情、生活习惯、语言特点,广涉地理、商业

  • 困知记·罗钦顺

    中国明代哲学专著。罗钦顺著。包括前记2卷,156章,续记2卷,153章,附录1卷。为与人论学之书。所以以“困知”命篇,谓其治学“始则不得其门,中则疑决,晚岁用功愈坚,自知愈审,兢兢业业,惟恐其入于他歧而不出耳”(《原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