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礼记纂言

三十六卷。元吴澄撰。澄字幼清,号草庐、江西崇仁人。南宋咸淳末举进士不第。入元,荐擢翰林应奉文字。泰定初年开经庭,澄为讲官,曾主修《英宗实录》,诏加为资善大夫,广招门徒,从学者数千百人,卒谥文正,为元代着名学者,着有《老子注》和诸经《纂言》等。据元代危素为澄所作《年谱》载,至顺三年(1332)澄年八十四,是年为抚州郡学,《礼记纂言》成;而虞集《行状》则称成于至顺四年,即澄卒之岁,其言颇不相合,可见此书为澄晚年之作。《礼记》,据《汉书·艺文志》载为《仪礼》附庸,原有一百三十一篇,后戴德取其八十五篇而成《大戴礼记》,其侄戴胜则删作四十九篇,是为《礼记》。《礼记纂言》每卷为一篇,其大旨以为《戴记》经文庞杂,故疑其多有错简,故每一篇中,其经文皆以类相从,使其上下意义连属贯通,而识其章句于左。其三十六篇次序也以类相从。共有《通礼》九篇、《丧礼》十一篇、《祭礼》四篇、《通论》十一篇,各有其标目。如《通礼》首篇为《曲礼》,而以《少仪》、《玉藻》等篇附后,与《礼记》原有体制大有不同。又如《大学》、《中庸》别为一书是为遵程朱之法;又以《投壶》、《奔丧》归入《仪礼》;并将《冠礼》、《昏礼》、《乡饮酒礼》、《射义》、《燕义》、《聘义》六篇单辑为《仪礼传》,多有诸如此类迥然与古制相异之法,确为其独到之处。其说解亦常发前儒之所未发,颇有新意。全书结构严整、次序井然,颇得时人誉言。虞集于吴氏《行状》称其始终先后,最为精密,先王之遗制,圣贤之格言,其仅存可靠者,统表而存之,各有所附。所评虽未免过誉之处,然作者不袭旧例,自创新制的方法确为《礼记》研究另辟了蹊径。有明正德间刻本、明嘉靖中新安黄氏刊本、崇祯中刊本、高安全书本。

《礼记纂言》全部章节目录

(1)提要
(2)礼记纂言原序
(3)礼记纂言原序
(4)卷一上
(5)卷一中
(6)卷一下
(7)卷二
(8)卷三
(9)卷四
(10)卷五
(11)卷六上
(12)卷六下
(13)卷七
(14)卷八
(15)卷九
(16)卷十
(17)卷十一
(18)卷十二
(19)卷十三
(20)卷十四上
(21)卷十四中
(22)卷十四下
(23)卷十五
(24)卷十六
(25)卷十七
(26)卷十八
(27)卷十九
(28)卷二十
(29)卷二十一
(30)卷二十二
(31)卷二十三
(32)卷二十四
(33)卷二十五
(34)卷二十六
(35)卷二十七
(36)卷二十八
(37)卷二十九
(38)卷三十
(39)卷三十一
(40)卷三十二
(41)卷三十三
(42)卷三十四
(43)卷三十五
(44)卷三十六
(45)后序

猜你喜欢
  礼记·戴圣
  尚书·佚名
  周礼注疏·郑玄
  荀子·荀况
  岩下放言·叶梦得
  一贯问答·方以智
  天方性理·刘智
  鬻子注·逄行珪
  慎言·王廷相
  耻言·徐祯稷
  四书大全·胡广
  读四书丛说·许谦
  论语稽求篇·毛奇龄
  癸巳孟子说·张栻
  大学古本说·李光地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297 ·佚名

    释绍昙 偈颂一百零四首 一二千硕谷,四五百箩粟。 {左禾右罢}稏熟天风,高低布云麓。 辛勤收拾归来,碓捣明玑, 钵盛香玉。无位真人手扪腹, 口唱无生曲。花簇簇, 听不足,歡乃一声山水绿。 释绍昙

  • 卷十三·梅鼎祚

    钦定四库全书古乐苑卷十三明 梅鼎祚 编横吹曲辞【二梁 陈】梁鼓角横吹曲【古今乐录曰梁鼓角横吹曲有企喻琅琊王钜鹿公主紫骝马黄淡思地驱乐雀劳利慕容垂陇头流水等歌三十六曲二十五曲有歌有声十一曲有歌是时乐府胡

  • 原序·陈思

    两宋名贤小集原序予无他嗜惟书癖殆不可医临安鬻书人陈思多为予收揽散逸扣其书颠末辄对如响一日以其所梓圣宋羣贤小集见寄且求一言葢屡却而请不已发而眎之珠玉琳琅粲然在目呜呼贾人闚书于世而善其事若此可以为士而不如

  • 卷十三·朱熹

    <史部,史评类,御批资治通监纲目>   钦定四库全书 御批资治通监纲目卷十三 【起甲戍汉献帝兴平元年 尽戊子汉献帝建安十三年】凡十五年 【甲戍】兴平元年春正月帝冠○二月追尊母王夫人爲灵怀

  • 卷十·佚名

    成吉思再对主儿扯歹说:“你紧要的恩。在合剌合勒只额列惕地面,与王罕厮杀时,正愁间,虽是忽亦勒答儿先说要厮杀,然成就事业其实在你,将他只儿斤等紧要的军马杀退,直冲至中军天门涌门户,将桑昆的腮射中了。此时若射不中桑昆,也不

  • 卷九十五·班固

    钦定四库全书 前汉书卷九十五 汉  兰  台  令  史班 固撰唐正议大夫行秘书少监琅邪县开国子顔师古注 西南夷两粤朝鲜传第六十五 南夷君长以十数夜郎最大【师古曰後为县属?柯郡】其西靡莫之属以十数滇最大【

  • ·设义渡约·丁曰健

    台郡曾文溪为南北往来孔道,向来附近民人设舟济渡,原应约给钱文;而匪徒乘机讹诈,甚至拦河截抢。台、嘉两邑交界,此拿彼窜,易以藏奸;是以便民之举,实为大不便也。本司道下车以后,访悉情形,已严饬所属并附近各庄民认

  • 驾部·佚名

    郎中员外郎主事掌邦国舆辇车及天下传驿厩牧   卤簿凡正旦冬至圣节会同锦衣卫陈卤簿大驾于殿之东西须要各依次序毋得错乱有失朝仪黄麾一对 降引旛五对 告止旛五对传教旛五对 信旛五对 龙头竿五对戈氅十对 戟氅

  • 通制条格卷第七·拜住

     军防  差遣大德十一年五月,中书省御史台呈:千户不阑奚,四川行省差遣赴中书省缴纳宣慰司印信,因病二十余日不行还职。看详今后各处行省,非干军情,其余事不应差使军官,理宜禁治。都省准呈。  口粮医药至元十五年三月,钦奉

  • 卷二十一·叶隆礼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重订契丹国志卷二十一南北朝馈献物累朝贺宋朝生辰正旦礼物宋朝皇帝生日遣使致刻丝花罗御様透背御衣七袭或五袭七件紫青貂鼠翻被或银鼠鹅顶鸭头纳子涂金银装箱金笼水晶带银匣副之锦缘帛皱皮鞾金玦京

  • 疑信·方以智

    荀子曰:“信信,信也;疑疑,亦信也。”人不大疑,岂能大信?然先不信,又安能疑?疑至于不疑,信至于不信,则信之至矣。真信此心之即天地,则千丈、丈六不足信矣,又孰有可夺其信者哉?纵横出入,生死信之而不二矣。信手犹信心也,手之中节犹心之

  • 陆稼书先生问学录卷之二·陆陇其

    遇事须从容详审一或急遽不特平时未曾讲究者必至于差即曾经讲究者亦不能无失此圣人所以入太庙每事问而大学知止之后所以又贵能虑也然人亦有知从容详审之善而临事不觉急遽者则以其无主敬之功耳平时无主敬之功则不能知临

  • 记问之学(1)·戴圣

    ——读死书者不配为师【原文】记问之学(2),不足以为人师。必也其听语乎(3)!力不能问后语之。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见。【注释](1)本节选自《学记》。(2)记问:凭记忆力掌握知识。(3)听语:听取学生的问题并解

  • (十一)朱子之圣人难为论·钱穆

    以上略述朱子言宇宙之仁与神。在此大仁至神之造化中,而有人物生生。人则得气最灵,其间乃有圣人出,上合天德,法乎天地之大仁至神而参赞宇宙之造化。濂溪有言:士希贤,贤希圣,圣希天。此为理学家之最大宗旨与最大目标,亦可谓理学

  • 卷第十二·佚名

    实叉难陀译八十华严经尔时,世尊在摩竭提国阿兰若法菩提场中,始成正觉,于普光明殿坐莲华藏师子之座,妙悟皆满,二行永绝;达无相法,住于佛住;得佛平等,到无障处;不可转法,所行无碍;立不思议,普见三世。与十佛刹微尘数诸菩萨俱,莫不皆是

  • 卷第十九·费隐通容

    五灯严统卷第十九南岳下十一世石霜圆禅师法嗣袁州杨歧方会禅师郡之宜春冷氏子。少警敏。及冠不事笔砚。系名征商课。最坐不职。乃宵遯入瑞州九峯。恍若旧游。眷不忍去。遂落发。每阅经心融神会。能折节扣参老宿。慈明

  • 画眉谱·佚名

    丹嘴学诗歌之句。听山边之百舌每一见怀春闻树上之鹧鸪如度曲然而雄风孰识不欲争长雌节甘谁知斗勇盖黄莺巧啭,金衣搞乐府之音,鹦鹉能言,若夫玉铛金距陈王庹东道之鸡华羽翠英,蔡子赋洪波之鸭。纵能御敌,已无巧语娱人,即会挑兵

  • 日知荟说·乾隆

    全4卷。乾隆元年(1736年)成书,有武英殿本、《四库全书》本行世。全书约5万字。均为作者于登极继帝位之前,即25岁之前读书思考、研究经史、探索问题时之心得笔记。据作者该书序文说:“予禀承庭训,懋学书斋,留连往复于